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一、认识长度单位在学习长度单位之前,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长短、大小,我们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来衡量。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关键要点:●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它们。

●简述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厘米概念与测量厘米是小学阶段最早接触的长度单位之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厘米的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概念:●定义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

●认识厘米尺:展示厘米尺,介绍刻度、零刻度线等要素。

●测量方法:从零刻度线开始,数出物体所占的厘米数。

实践活动:●使用厘米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测量技能。

三、米的认识及应用在掌握了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概念及其应用,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更广泛的测量需求。

关键概念:●定义米: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种,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或高度。

●认识米尺或卷尺:介绍这些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单位换算初步:简单介绍1米=100厘米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实践活动:●使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等,感受米的实际应用。

●设计简单的“小小测量师”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并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四、单位换算基础在掌握了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后,开始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内容:●强调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

●教授换算方法:通过乘法或除法进行单位换算。

●举例说明:如“50厘米是多少米?”、“2米是多少厘米?”等。

五、实践测量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测量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如电视、沙发、餐桌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专题01:长度单位(复习课件)二年级数学期末核心考点(人教版)

专题01:长度单位(复习课件)二年级数学期末核心考点(人教版)

精讲精练
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纸条有( 6 )厘米。
把尺子的刻 度0对准纸条 的左端。
纸条的右端对 着刻度几,就 是几厘米。
Te重xt h难ere 易错点剖析 画线段 3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需要画 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 米处。
Text深her化e 练习
厘),米也就是
(3)4米=( 40)0 厘米
厘米(cm)和米(m)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 位。
填上“米”或“厘米。”
长 2( 米 )
长 8( 厘米)
高70(厘米 ) 长3(米 )
知识梳理
知识点2:认识线段
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1.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2.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 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 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描点、连线、标长 度)
( 8 ) 厘米。
(4)△由( 3 )条线段组成,
中有( 3 )条线段。
Text深her化e 练习 2.在合适的答案后的( )里画“√”。
Text深her化e 练习 3. 画一画。 (1)画出一条比下面的线段长2 厘米的线段。 4厘米
(2)在距离 左边3 厘米处画一面 ,在距离 右边4 厘 米处画一朵 。
认识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
较短:厘米 较长:米
1米=100厘米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
知识梳理
知识点1:米和厘米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能够用尺测量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3.能够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4.能够相互转换长度单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识别并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米”。

2.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难点1.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单位方法。

2.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用途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尺子、米尺、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练习册、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其进行简单测量。

二、讲解新知识•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应用。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厘米表示。

四、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回顾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点。

二、引入新知识•讲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方法,例如:1米=100厘米。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绰解疑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进行解答和讲解。

第三课时一、小结•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二、讲解扩展•介绍长度单位的更深层次应用,如米和千米的关系。

三、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

2.测量家中任意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以“长度单位”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拓展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人教版)

厘米与米怎么判断?
小明身高130厘米。换成 米是( 1.3米 )。 那么比小明身高长可以用 米表示,比小明身高短的 可以用厘米表示。 你还有什么方法呢?
Thank you!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为单位。
量量下面物体。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
1米 = 100厘米
拉紧的一线段,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练习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2.画出一段3厘米的线段。
强化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宽60( )
长1( )
长28( )
2.在距离红旗3厘米处画一朵花,5厘米处画一棵树,10厘米处画一个气球。
3.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1)数学书本长26米。 (2) 灯管长50厘米。 (3)房间高3厘米。 (4)字典厚6米。 (5)大树高8米。 (6)教室长10厘米。
二 年 级 数 学 上 册 人 教 版
长度单位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测量单位。 可是不同人手臂,手指等长度不一,量出的结果也不一,造成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中很多不便。
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给人民生活提高了大大的便利。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尺子上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第1章 长度单位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知识应用 随堂练习
新知导入
读一读
很久以前,想知道物体的长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人们常常用身体的 一部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
一拃(zhǎ)
课程讲授
试一试:
请你用拃(zhǎ)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
课程讲授
想一想:
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6
7
从( )到( )还是1厘米。
知识应用
3 试一试,量一量
毛笔长约(16)厘米,
铅笔长约( 5)厘米。
随堂练习
1 1
估计下图中的实物各有几厘米长,再量一量。
估计:( )厘米 测量:( )厘米
1厘米
估计:(
测量:(
)厘米 )厘米
随堂练习
2
下图中的铅笔有( 8 )厘米长,量一量。
01 234 56 7 89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

庹(tuǒ)
拃(zhǎ)
请你用这些长度单位量一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数学书长约( 2)拃。 (2)课桌长约( )5拃。
4
20
(3)黑板长约( )庹。 (4)教室长约( )步。
知识应用
2 找一找、量一量
01 234 56 7 89
尺子上从刻度0到1的长度就是1厘米,
从( 2)到( )3 也是1厘米,
课程讲授
看一看:
刻度
01 234 56 7 89 数据
尺子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请你认真观察尺子,看看尺子上都有 些什么?
课程讲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共4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共4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本单元共有4个课时,分别是厘米、毫米、米和千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了解厘米、毫米、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2.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厘米、毫米、米和千米这四种长度单位,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然后,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长度单位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通过卡片找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游戏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认识米、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

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

同时,长度单位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学生进行测量活动的开始。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度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备内容
备目标
备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并能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姓名:成绩:
一、看一看,填一填。

()厘米()厘米
二、量一量,写一写。

()厘米()厘米

()厘米
()厘米()厘米
三、估一估,填一填。

一、我来帮你找朋友。

(连一连)
本子宽 90厘米
文具盒长 2米
讲台高 24厘米
门高 12米
教室长 13厘米
二、我是计算小能手。

70米—8米=()米
46厘米┼5厘米=()厘米
66米—20米=()米
5厘米┼34厘米=()厘米
三、下面哪些是线段?在它的下面画“√”·
··
····
()()()()
一、我会画。

1、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7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二、我会应用。

1、小明学游泳。

2、两幢房子之间一共有多少米?
每隔3米一棵树
1、我用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量一根绳子,正好量了5次。

这根绳子长( )厘米。

2、数一数。

一共有( )条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