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00厘米=2米
1米30厘米=130厘米
320厘米=3米20厘米
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
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
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
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长度单位成功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1)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
(3)米用字母“m”表示。
(4)1米=100厘米。
(1)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1米=100厘米。
线段的特征: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
(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一、填空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再看物体右端右端对着几。
二、换算5米=()厘米 500厘米=()米4分米=()厘米 5000毫米=()分米3000毫米=()米 6分米=()毫米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支粉笔长10()教室长7()小军身高12()数学书长210 ()小树高3000()文具盒长20()一、填空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分米)。
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候,要把尺子的(“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再看物体右端右端对着几。
二、换算5米=( 500 )厘米 500厘米=( 5 )米4分米=( 40 )厘米 5000毫米=( 50 )分米3000毫米=( 3 )米 6分米=( 600 )毫米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一支粉笔长10(厘米)教室长7(米)小军身高12(分米)数学书长210 (毫米)小树高3000(毫米)文具盒长20(厘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习题训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习题训练,给孩子下载!《长度单位》重点知识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练习题一、填长度单位。
1、教室的长大约是6()。
2、小明的身高是124()。
3、一张课桌的长约是1()。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00()。
5、一枝自动铅笔长10()。
6、一根绳子长2()。
7、教室的门高大约是2()。
8、一棵大树高大约是10()。
9、小朋友的拇指宽约1()。
10、教室的宽大约是6()。
二、填一填。
1、1米=()厘米 100厘米=()米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在刻度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刻度3到刻度7是()厘米。
4、一枝铅笔大约长()厘米。
5、黑板大约长()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详细整理一、认识长度单位在学习长度单位之前,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长短、大小,我们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来衡量。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书本的长度、课桌的宽度等,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关键要点:●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它们。
●简述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厘米概念与测量厘米是小学阶段最早接触的长度单位之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厘米的概念并掌握其测量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概念:●定义厘米:厘米是长度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
●认识厘米尺:展示厘米尺,介绍刻度、零刻度线等要素。
●测量方法:从零刻度线开始,数出物体所占的厘米数。
实践活动:●使用厘米尺测量书本、铅笔等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结果。
●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测量技能。
三、米的认识及应用在掌握了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米的概念及其应用,以便学生能够适应更广泛的测量需求。
关键概念:●定义米: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种,常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或高度。
●认识米尺或卷尺:介绍这些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单位换算初步:简单介绍1米=100厘米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实践活动:●使用米尺或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等,感受米的实际应用。
●设计简单的“小小测量师”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并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
四、单位换算基础在掌握了厘米和米的基本概念后,开始学习简单的单位换算,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内容:●强调换算关系:1米=100厘米。
●教授换算方法:通过乘法或除法进行单位换算。
●举例说明:如“50厘米是多少米?”、“2米是多少厘米?”等。
五、实践测量活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测量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设计:●组织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如电视、沙发、餐桌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
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的物体通常以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通常以米为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
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
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长度的基本概念: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是物体的一个属性。
2. 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长短来确定它们的长度大小,如长、短、相等等。
3. 长度的度量单位:学习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m),厘米(cm),分米(dm),毫米(mm)等。
4. 长度的换算:学习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5. 长度的估算:通过比较和估算来确定物体的长度,如用手指的宽度、尺子的刻度等
进行估算。
6. 长度的测量工具:了解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并学习如何
正确使用和读数。
7. 长度的实际应用:了解长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物体的
大小、绘制长度的图形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孩子们可以掌握长度的基本概念、单位的换算和测量技能,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重点知识汇总及练习题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练习题一、填长度单位。
1、教室的长大约是6()。
2、小明的身高是124()。
3、一张课桌的长约是1()。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00()。
5、一枝自动铅笔长10()。
6、一根绳子长2()。
7、教室的门高大约是2()。
8、一棵大树高大约是10()。
9、小朋友的拇指宽约1()。
10、教室的宽大约是6()。
二、填一填。
1、1米=()厘米100厘米=()米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在刻度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刻度3到刻度7是()厘米。
4、一枝铅笔大约长()厘米。
5、黑板大约长()米。
6、20厘米+50厘米=()厘米17米-8米=()米60米+9米=()米15厘米-7厘米=()厘米三、在里填上“>”、“<”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米用字母“m”表示。
(4)1米=100厘米。
认识厘米:
(1)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2)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பைடு நூலகம்厘米”作单位。
(3)厘米用字母“cm”表示。
(4)1米=100厘米。
认识线段:
线段的特征: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画线段的方法:
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需要画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的几厘米处。(没有直接给出画几厘米,要先算再画最后标记)比如:画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练习题】
一、填空
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2、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左端,再看物体右端右端对着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知识
点及练习
题
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毫米:英文缩写为mm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认识米:
(1)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
二、换算
5米=()厘米
500厘米=()米
4分米=()厘米
5000毫米=()分米
3000毫米=()米
6分米=()毫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支粉笔长10()
教室长7()
小军身高12()
数学书长210
()小树高3000()
文具盒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