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1 平均数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4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0.1.1《平均数》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的第一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平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统计学、概率论以及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运算,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容易将其与算术平均数混淆。
此外,学生对于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性质,能够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数学软件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3.实例分析: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计算平均数,并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平均数的定义;2.平均数的性质;3.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初中数学平均数人教版教案

初中数学平均数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2.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掌握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可以用一组数据来进行演示,例如:一组学生的身高,求这组学生身高的平均值。
2. 让学生尝试计算这组学生身高的平均值,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 讲解平均数的性质:平均数是非负数,且大于等于每个数据。
3. 讲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数据的个数。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计算,例如:一组学生的成绩,求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值?3.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和掌握。
2. 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 提醒学生要注意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最新9篇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最新9篇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篇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43页《平均数》二、教学准备:直尺、三角板,学生按矮到高的顺序坐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以往我们把《平均数》这节课当成是一节应用题的课,侧重读题、分析、计算;从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列入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重视平均数意义的教学,更注重学生估计意识、猜想意识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学生已有了相当丰富的统计知识,对于“平均数”这个概念已有所接触,如测试中的“平均分”等。
但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为此,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平均数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实际的数);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中,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有一定范围的,培养学生的估计、猜想意识,并产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3、学生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1)移多补少;(2)先求总数再平均分等;4、体现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鉴于以上的目标定位,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体验、参与。
在学生互动中,使学生感受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会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同时在学生的合作中初步感受统计知识。
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以“情”、“趣”开路。
2、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材料,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一、活动导入,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1、创设情境:比身高。
(1)第一次比较。
师:今天进行男女同学比身高。
先请--(一个男的,一个女的同学;男的同学比女的同学明显高一点)(2)第二次比较。
师再请两位同学。
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
(男同学略高于女同学)现在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3)第三次比较。
师:看来这么一比,大家一看就知道了。
继续请上两位同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师:你觉得这3个男生与这3个女生比,是男同学高还是女同学高?怎么比呢?生:......(4)第四次比较。
初中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均数》数据的分析PPT课件

载客量/人
1≤x<21 21≤x<41 41≤x<61 61≤x<81 81≤x<101 101≤x<121
组中值
11 31 51 71
91 111
频数(班次)
3 5 20 22 18 15
载客量/人
1≤x<21 21≤x<41 41≤x<61 61≤x<81 81≤x<101 101≤x<121
之间有何关系?
面积
=
总耕地面积 人口总数
郊 县
人数(万)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A
15
0.15
B
7
0.21
C
10
0.18
总耕地
人均耕地
面积
面积
=
人口总数
思考1:总耕地面积
三个郊县耕地面积之和
思考2:人口总数
三个郊县人数之和
解答: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 0.15×15 + 0.21×7 + 0.18×10 15+7+10
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下表,这天5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
的载客量是多少?
载客量/人 1≤x<21 21 ≤x<41 41 ≤x<61 61 ≤x<81
频数(班次) 3 5 20 22
表格中载客量是六个 数据组,而不是一个具体 的数,各组的实际数据应 该选谁呢?
81 ≤x<101
18
101 ≤x<121
15
组中值:数据分组后,这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叫做 这个组的组中值.
载客量/人
1≤x<21 21≤x<41 41≤x<61 61≤x<81 81≤x<101 101≤x<121
组中值
11 31 51 71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

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初三数学《平均数》教案(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人教版数学《平均数》_完美课件

=
有何关系?
总耕地面积 人口总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平均数
郊 人数 县 (万) A 15
B7 C 10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 0.15
0.21 0.18
总耕
人均耕
地面积
地面积 =
人口总数
思考2:总耕地面积
三个郊县耕地面积之和
思考3:人口总数
三个郊县人数之和
解答: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 0.15×15 + 0.21×7 + 0.18×10 ≈ 0.17(公顷) 15+7+10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平均数
我们就把上面求得的平均数0.17称为三个
数0.15、0.21、0.18的 加权平均数,由于各郊
县的人数不同,各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对这个市 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的影响就不同.因此我们把 三个郊县的人数(单位:万)15、7、10分别称
为三个数据的权.
特别提示
这很重要,好好理解哟
乙
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平均数
20.1.1平均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平均数
问题1: 某市三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郊县 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A
0.15
B
0.21
C
0.18
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示正确吗?
73×3+80×3+85×2+82×2 3+3+2+2
= 79.3.
乙 73 80 85 82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的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仔细看,要记住正确的书写格式哟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 平均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平均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案《平均数》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数据集中的趋势。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平均数的概念,但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对平均数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对平均数性质和应用的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记忆不牢,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难点:平均数的性质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平均数。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实例和练习题。
3.投影仪和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概念,例如:“某班有30名学生,他们的身高分别为160cm、165cm、170cm等,请计算该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计算平均身高,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实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概念。
强调平均数的性质,例如: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受到极端值的影响等。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平均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平均数》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定义、性质和求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数据、众数、中位数等,对统计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还不够清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均数的定义和求法。
2.难点:理解平均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索平均数的求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平均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2.实例材料: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据,用于引入和巩固平均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均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这些数据的“平均”水平?从而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平均数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平均数的求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平均数知识能力全练知识点一 算术平均数【答题】(2020独家原创试题)某校打算组织校运动会,观察了连续7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28℃,27℃,30℃,33℃,30℃,30℃,3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28℃B. 29℃C. 30℃D. 32℃ 若一组数据1,4,7,x ,5的平均数为4,则x 的值是( )A. 7B. 5C. 4D. 3 如果两组数据12,,,n x x x ;12,,,n y y y 的平均数分别为x 和y ,那么新的一组数据11222,2,,2n n x y x y x y +++的平均数是( ) A. 2x B. 2y C. 2x y + D. 42x y + 在某中学举行的演讲比赛中,七年级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3号选手的成绩为______分.选手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成绩(分)得分 90 95 89 88 91(2020山东东营期中)若3个数的平均数是44,且这3个数的比是2:4:5,则最大的数是______.(2019山东淄博沂源期末)某居民小队为了了解本小区100户居民家庭平均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情况.随机调查了10户居民家庭月使用塑枓袋的数量(单位:只),结果如下15、20、35、24、36、28、24、42、32、44.根据统计情况,估计该小区这100户居民家庭平均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为______只.知识点二 加权平均数(2020独家原创试题)某校开展了一项足球比赛.八年级一班足球队20场比赛的进球情况:进1球的有7场,进2球的有6场,进3球的有7场,则该队平均每场的进球数是( )A. 1B. 2C. 3D. 4烹饪大赛的菜品按味道、外形、色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满分均为100分),并按7:2:1的比例确定最后得分,某位厨师的菜的得分依次为92分、88分、80分,那么这位厨师的最后得分是( )A. 90分B. 87分C. 89分D. 86分某校需要招聘一名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这三名教师笔试、面试的成绩如下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则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为( )甲 乙 丙笔试 80分 82分 78分面试 76分 74分 78分A. 78.8分B. 78分C. 80分D. 78.4分(2020独家原创试题)某位八年级数学教师为了了解学生每天利用网络进行数学学习的时间,在所任教班级随机调查了10名学生,其统计数据如下表:时间(单位:小时) 4 3 2 1 0人数 3 4 1 1 1则这10名学生每天利用网络进行数学学习的平均时间是______小时.某公司招聘职员一名,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候选人面试/分笔试/分形体 口才 专业水平 创新能力甲86 90 96 92 乙 92 88 95 93 (1)若该公司想招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职员,计算两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问应该录取谁?(2)若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规定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1:3:4:2的比例确定最终成绩,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三年模拟全练(2020山东淄博博山期中,5,★☆☆)数据-1,0,1,2,3的平均数是( )A. -1B. 0C. 1D. 5(2020山东淄博临淄期中,5,★☆☆)一组数据中有m 个a ,n 个b ,k 个c ,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A. 3a b c ++B. 4m n k ++C. 3ma nb kc ++D. ma nb kc m n k ++++ (2020山东青岛市北期末,10,★☆☆)新学年,学校要选拔新的学生会主席,学校对入围的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规定能力、技能、学业三项测试的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个人的测试成绩,得分最高者将被任命,此时______将被任命为新的学生会主席.能力技能学业甲827098乙958461丙878077(2020山东淄博临淄期中,21,★★☆)学生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三项的成绩按2:3:5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小明、小亮、小红的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单位:分)如下表:计算这学期谁的数学总评成绩最高?平时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明969490小亮909693小红909096五年中考全练(2019广西贺州中考,3,★☆☆)一组数据2,3,4,x,6的平均数是4,则x=()A. 2B. 3C. 4D. 5(2019湖北恩施州中考,5,★☆☆)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分,90分,85分,则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A. 88.5分B. 86.5分C. 90分D. 90.5分(2019山东临沂中考,10,★★☆)小明记录了临沂市五月份某周每天的最高气温(单位:℃),列成下表:天数1213最高气温(℃)22262829则这周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是()A. 26.25℃B. 27℃C. 28℃D. 29℃(2018广西桂林中考,15,★☆☆)某学习小组共有5人,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有2人得85分,2人得90分,1人得70分,在这次测试中,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______分.(2018山东日照中考,19(1),★★☆)某校招聘教师一名,现有甲、乙、丙三人通过专业知识、讲课、答辩三项测试,他们各自的成绩(单位:分)如下表所示:专业知识讲课答辩甲708580乙908575丙 80 90 85按照招聘简章要求,对专业知识、讲课、答辩三项赋权5:4:1,请计算这三名应聘者的平均成绩,从成绩看,应该录取谁?核心素养全练某初中学校欲向某高中学校推荐一名学生,根据规定的推荐程序:首先由本年参加初中毕业考试的200名学生民主投票,每人只能推荐一人(不设弃权票),选出了票数排名前三的甲、乙、丙三人,投票结果统计图如图3-1-1①所示:其次,对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两项测试.各项成绩如下表所示:图3-1-1②是某同学根据上表绘制的一个不完整的条形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图3-1-1①和图3-1-1②;(2)请计算每名候选人的得票数;(3)若每名候选人得一票记1分,投票、笔试、面试三项得分按照2:5:3的比例确定,计算三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成绩高的将被录取,问应该录取谁?阅读下面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常见到求平均数的问题.例如:某校七年级篮球队12名同学的身高(单位:厘米)如下:171,168,170,173,165,178,166,161,176,172,176,176.求全队同学的平均身高.解:分别将各数减去170得,1,-2,0,3,-5,8,-4,-9,6,2,6,6.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11203584962661211212⨯-++-+--++++=⨯=, 1701171+∴=厘米.答:全队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71厘米.请利用上面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1)10筐苹果称重(单位:千克)如下:32,26,32.5,33,29.5,31.5,33,29,30,27.5,问这10筐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2)若有一组数据:1,5,1,2,4,1,2a a a a a a a -+---++,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答案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1、【答案】C【分析】 【解答】()28273033303032730x =++++++÷=()°C .选C. 2、【答案】D【分析】【解答】依题意,可知147545x ++++=⨯,解得x =3,选D.3、【答案】C【分析】 【解答】1212,n n x x x nx y y y ny +++=+++=,新的一组数据11222,2,,2n n x y x y x y +++的平均数为()()()112212122222n n n n x y x y x y n x x x y y y n ⎡⎤++++++÷=+++++++÷⎣⎦ ()22nx ny n x y =+÷=+,选C .4、【答案】93【分析】【解答】观察题中表格可知,这5名选手的平均成绩为91分,∴3号选手的成绩为9159095898893⨯----=(分). 5、【答案】60【分析】【解答】设这个三个数分别为2x ,4x ,5x ()0x ≠,根据题意知,245443x x x ++=,解得x =12,则最大的数为551260x =⨯=,故答案为60.6、【答案】30【分析】【解答】估计该小区这100户居民家庭平均月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为()1152035243628244232443010⨯+++++++++=只. 7、【答案】B【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得平均每场的进球数为()1172637220⨯⨯+⨯+⨯=,选B. 8、【答案】A【分析】 【解答】这位厨师的最后得分为79228818090721⨯+⨯+⨯=++(分).选A. 9、【答案】A【分析】【解答】∵甲的综合成绩为8060%7640%78.4⨯+⨯=(分),乙的综合成绩为8260%7440%78.8⨯+⨯=(分),丙的综合成绩为7860%7840%78⨯+⨯=(分),∴被录取的教师为乙,其综合成绩为78.8分,选A.10、【答案】2.7【分析】【解答】这10名学生每天利用网络进行数学学习的平均时间是4334211101 2.710⨯+⨯+⨯+⨯+⨯=(小时). 11、【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86909692914x +++==甲(分),92889593924x +++==乙(分), ∵92>91,∴乙的综合能力较强,故录取乙.(2)86190396492292.41342x ⨯+⨯+⨯+⨯==+++甲(分), 92188395493292.21342x ⨯+⨯+⨯+⨯==+++乙(分), ∵92.4>92.2,∴甲的平均成绩比较好,故录取甲.12、【答案】C【分析】 【解答】()11012315x =⨯-++++=.选C. 13、【答案】D【分析】 【解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ma nb kc m n k ++=++,选D. 14、【答案】乙【分析】 【解答】82570398281.6532x ⨯+⨯+⨯==++甲(分), 95584361284.9532x ⨯+⨯+⨯==++乙(分),答案第3页,共4页 87580377282.9532x ⨯+⨯+⨯==++丙(分), ∵81.6<82.9<84.9,∴乙将被任命为新的学生会主席.15、【答案】见解答【分析】 【解答】小明的数学总评成绩:23596949092.4101010⨯+⨯+⨯=(分), 小亮的数学总评成绩:23590969393.3101010⨯+⨯+⨯=(分), 小红的数学总评成绩:23590909693101010⨯+⨯+⨯=(分), ∵93.3>93>92.4,∴小亮的数学总评成绩最高.答:这学期小亮的数学总评成绩最高.16、【答案】D【分析】【解答】∵数据2,3,4,x ,6的平均数是4,234645x ++++∴=,解得x =5. 17、【答案】A【分析】【解答】由题意可得,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为9520%9030%8550%88.5⨯+⨯+⨯=(分),选A.18、【答案】B【分析】 【解答】这周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为()1122226128329277⨯⨯+⨯+⨯+⨯=()°C ,选B. 19、【答案】84【分析】 【解答】()1285290170845x =⨯⨯+⨯+⨯=(分),故该学习小组的平均分为84分. 20、【答案】见解答【分析】 【解答】甲的平均成绩为70585480177541⨯+⨯+⨯=++(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90585475186.5541⨯+⨯+⨯=++(分), 丙的平均成绩为80590485184.5541⨯+⨯+⨯=++(分), 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所以应录取乙.21、【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如图.(2)候选人甲的得票数是20034%68⨯=,候选人乙的得票数是20030%60⨯=,候选人丙的得票数是20028%56⨯=.(3)候选人甲的平均成绩68292585385.1253⨯+⨯+⨯==++(分), 候选人乙的平均成绩60290595385.5253⨯+⨯+⨯==++(分), 候选人丙的平均成绩56295580382.7253⨯+⨯+⨯==++(分), ∵候选人乙的平均成绩最高,∴应该录取乙.22、【答案】见解答【分析】【解答】(1)分别将各数减去30,得2,-4,2.5,3,-0.5,1.5,3,-1,0,-2.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4 2.530.5 1.5310 2.5100.4,300.430.4-++-++-+-÷=+=.答:这10筐苹果的平均质量是30.4千克.(2)分别将各数减去a ,得-1,5,-1,-2,-4,1,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51241270-+---++÷=,则原数据的平均数为0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