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
合集下载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18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美国记者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感悟伟人
“他卓有成效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
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
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
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
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也破例为他将半旗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问题探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 “异”分别指什么?
①摆脱殖民统治
同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发展壮大自己
①社会制度不同
异
②建设道路不同
③意识形态不同
“他并不打算改变 任何一个坚持反共 立场的领导人的态 度,但他改变了会 议的航向。”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和平共处的原则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图片,你能用哪些词 语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 基本特征呢?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 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感悟伟人
“他卓有成效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着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
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
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
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
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
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去世时,连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也破例为他将半旗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问题探究: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提出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 “异”分别指什么?
①摆脱殖民统治
同
②实现民族独立
③发展壮大自己
①社会制度不同
异
②建设道路不同
③意识形态不同
“他并不打算改变 任何一个坚持反共 立场的领导人的态 度,但他改变了会 议的航向。”
中印纷争该如何解决?
和平共处的原则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提出时间 提出者 内容
首次确认 影响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图片,你能用哪些词 语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 基本特征呢?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 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 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政治课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PT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知识结构:
主要 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 组织
联合国
国际 社会
国际 关系
决定因素
当今时 和平与发展 代主题
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的实质
是什么
我 国 依据
外 宗旨
交 政 策
基本 内容
考考你
1、我国外交政策是:__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平__外__交__政__策___。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_国_家__性__质__和___国__家__利__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___维__护__世__界_和__平__,__促__进__共__同__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目标是维__护__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世界的和平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知识结构:
主要 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 组织
联合国
国际 社会
国际 关系
决定因素
当今时 和平与发展 代主题
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的实质
是什么
我 国 依据
外 宗旨
交 政 策
基本 内容
考考你
1、我国外交政策是:__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平__外__交__政__策___。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_国_家__性__质__和___国__家__利__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___维__护__世__界_和__平__,__促__进__共__同__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目标是维__护__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世界的和平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共26张PPT)

1972年2月 23日,北京,尼克 松总统帮周恩来总理 脱下外套。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周恩来待人很谦虚, 但沉着坚定。
图说历史----建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 (1949-1950)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1953-1955)
参加日内瓦国际 会议(1954)
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1955)
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 互 相 相 尊 尊 重 重 主 领 权 土 和 主 领 权 土 完 整
互 不 侵 犯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平 平 等 等 互 互 惠 利
和 平 共 处
核心
基础
保证
目标
请你结合课本内容,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别是什么?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不仅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 基础,也成为世界上许多 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 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会议特征 的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万隆ຫໍສະໝຸດ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 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菲律宾代表:同美国联合起来反 对共产主义。
“克什米尔公主 号”残骸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锡兰代表:(台湾)应当在我们 中间取得一个独立国家的地位
周恩来: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 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 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 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 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他的讲话是 间的主要问题。 有权威的。 ——尼赫鲁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共36张PPT)

1972年9月毛泽东会见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中间)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于 1972年9月25日至30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陪同田中角荣总理大臣的有大平正芳外务 大臣、二阶堂进内阁官房长官以及其他政府官员。
1972.9.29 中日北京《联合声明》 宣布中日正式建交
1972年9月27日晚毛泽东赠送日本田中首相一套《楚辞集注》
《马关条约》签订情景
伊藤博文
1841.10.16~1909.10.26
1895年4月17日(光绪21年3月23日),李鸿章与日本首相(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在 日本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桌对面右起: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内阁书记官 伊东。背向左起:参赞马建忠、参议李经方、钦差大臣李鸿章、参赞罗丰禄、参赞伍廷芳。
1955年4月 亚非29国在万隆举行团结反帝的亚非会议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旧址
“求同存异”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5年4月18~24日,29国和地区,304 名代表在万隆举行会议。美希在亚洲继续推 行霸权政策,利用亚非国家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不同挑拨离间。
毛泽东
1959年毛泽东与亚、非、拉朋友在一起
1893.12.26~1976.9.9 字润之 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韶山冲人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24日)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和平共处
1953年12月31日至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 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举行北 京会谈。在会谈的第一天,周恩来在同印度代 表团的谈话中,提出处理中印关系的五项基本 原则。
人教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7张)

帝国主义国家背后 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
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操纵,利用各国间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 的矛盾和分歧进行 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
义。
挑拨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
“ 求 同
“同”—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发展。
存
异
”
方 “异”—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
针
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思考“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国际点评: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
周恩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用 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智慧, 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 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周恩来和万隆会议
观看视频,思考一下问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 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亚非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一帆风顺的吗?遇到了什么困难?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 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
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操纵,利用各国间 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 的矛盾和分歧进行 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
义。
挑拨 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
“ 求 同
“同”—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发展。
存
异
”
方 “异”—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
针
意识形态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思考“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国际点评: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
周恩来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用 高超的外交智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等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一个深受人民爱戴的人?
以周恩来为榜样,努力学习,增长智慧, 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
20世纪五十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 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周恩来和万隆会议
观看视频,思考一下问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 点?
1955年;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2.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亚非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一帆风顺的吗?遇到了什么困难?
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 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6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目标
处理之间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 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 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三、以“求同存异”的智慧影响世界
丹麦
缅甸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瑞士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
苏 社会主义阵营
美 资本主义阵营
等一些
对新中国采取
,实行
政
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
。
二、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走向世界
(1)背景 ①中、印、缅三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 ②中国的强大引起缅甸与印度的担忧。
(2)首次提出: 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
同 异 求 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存
——美国记者
何为“同”
何为“异”
① 共同的经历: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② 共同任务: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宗教信仰、建设道路不同。
③ 共同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民族独立。
“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 维护世界和 平,增 进各国人民之间友
印度“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
(2)过程:充满危机
会中—矛盾与分歧: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共产主义’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伊朗代表团团长贾马利
巴基斯坦
菲律宾
土耳其
伊朗
泰国
“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31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 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正式形成
影响
材对中料国一::和和平平共共处处五五项项原原则则的的提提出出,,是是我新国中独国立外自交主政和策平外从交突政出策强的调完意整识体形现态,的标“志一着边新
倒中国”外,交转政向策较的多成地熟考,虑为国开家创利我益国而外开交始新走局向面务奠实定的了一基个础,相成当为重我要国的处标理志国。际关系的基本
建国初,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以苏联、美国为代表的两大阵营对峙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义阵营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 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 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形成
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
1953年 首次提出
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 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 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1954年 正式确立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 领土完整
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保证
目标
标志着新中国的外交走向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求同存异——万隆会议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 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思考:中国跟亚非国家有过什么相同遭遇?要面 临哪些共同问题?
“同” “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课件

立国际新秩序”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巴黎和会
D. 雅尔塔会议
B
7.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
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之所以说周恩来改变
了会议的航向,是因为他提出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求同存异”方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亚非国家虽然有共同的历史遭遇,但各国间也有错综 复杂的矛盾分歧,再加上帝国主义不愿看到亚非会议 的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破坏活动,使会议初期 出现了分歧和矛盾。周恩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 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他用平等的态度来平 息争论,用谋求团结的诚意来化解矛盾,赢得了各方 的尊敬和赞同,不仅有利于改变外界对中国的偏见, 也促进了会议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推动会议获得圆 满成功。
1.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 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 立自主上不能放松。”从中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初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共赢共享的理念 C.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对外开放政策
C
2. 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谈。尼
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⑤⑥
A
6.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有约30个国家打破了帝国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我 结 异们 的 的是 , 中 。来 而 国 求不代 同是表 的来团 而吵是 周不 架 来 恩是 的 求 来来 , 团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 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二、列举: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2.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图文结合:
不的 团 是, 结 来我 的 中 立们 , 国 异是 而 代 的来 不 表 周 求是团 恩 同来是 来 的吵来 而架求 1. 图中讲话的谁?在哪次会议 上的讲话?这次会议何时在何 地召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3. 图中的人物提出了什么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
核心和基础
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保证
目标
万隆会议
南京条约的签订现场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 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 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异
总 结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好的外 部环境
万隆会议 周恩来
开创了我国 外交新局面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2、内容: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惠 ⑤和平共处 3、意义: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1、时间:1954年 2、意义: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局面,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三、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主题:讨论保卫世界和平、民族独立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5、周恩来外交才能的集中体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 的的成功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 “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 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二、列举: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2.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
————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图文结合:
不的 团 是, 结 来我 的 中 立们 , 国 异是 而 代 的来 不 表 周 求是团 恩 同来是 来 的吵来 而架求 1. 图中讲话的谁?在哪次会议 上的讲话?这次会议何时在何 地召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3. 图中的人物提出了什么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
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
核心和基础
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保证
目标
万隆会议
南京条约的签订现场
快速阅读,提炼要点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 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 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 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 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异
总 结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的 基本准则 为我国 赢得良 好的外 部环境
万隆会议 周恩来
开创了我国 外交新局面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 2、内容: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惠 ⑤和平共处 3、意义: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 1、时间:1954年 2、意义:为新中国的外交打开了局面,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三、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主题:讨论保卫世界和平、民族独立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 5、周恩来外交才能的集中体现:“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 的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