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五原则以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完全断裂的损伤。

在遭受骨折伤害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

下面将介绍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骨折伤害。

1. 安全优先原则在进行骨折急救时,首要考虑的是保护受伤者的安全。

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或危险。

如果发生骨折的地方存在危险物品或环境,应先将受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

2. 判断与稳定原则在急救骨折时,需要先判断是否存在骨折。

常见的骨折症状包括剧烈的疼痛、肿胀、变形、异常活动和听到的骨折声音。

如果怀疑有骨折,应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避免进一步移动或加重伤害。

3. 停止出血原则骨折时,可能会伴随有出血。

如果出血过多,可能会导致休克等严重后果。

因此,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提高受伤部位的位置、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如果伤口严重出血,应立即就医。

4. 冷敷原则冷敷是急救骨折的重要步骤之一。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减少肿胀和炎症反应。

可以使用冰袋、冷水毛巾等物品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不超过20分钟,每隔2小时可进行一次。

但要注意,冷敷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冻伤。

5. 就医治疗原则骨折急救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最终还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及时就医可以确诊骨折类型、进行适当的固定和处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在等待就医期间,可以使用简单的固定方法,如夹板、软垫等来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疼痛和移动。

总结: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包括安全优先、判断与稳定、停止出血、冷敷和就医治疗。

在急救骨折时,首先要确保受伤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接着要判断是否存在骨折,并保持受伤部位的稳定。

如果有出血,需要尽快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但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最后,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以确保骨折得到适当的处理和固定。

记住这五个原则,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骨折伤害,减轻痛苦并促进康复。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被破坏,通常由于外力作用引起。

在面对骨折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为受伤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条件。

以下是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详细介绍如下:1. 保持安全:在进行骨折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在交通事故或其他危险环境中发生骨折,应先确保场地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向周围人员寻求帮助,确保有人联系急救人员。

2. 切勿移动:在发现骨折后,应立即停止对受伤部位的移动。

任何不必要的移动都可能加重伤势,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需要移动受伤者,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例如使用夹板或固定带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移动引起的疼痛和伤害。

3. 控制出血:骨折常常伴随着出血,特别是开放性骨折。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控制出血,以避免大量失血导致的休克。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如果纱布变湿,应在不松开压力的情况下再覆盖一层纱布,并继续施压。

4. 冷敷:冷敷是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的有效方法。

可以使用冰袋、冷水或冷湿毛巾等物品进行冷敷。

将冷敷物品放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冷敷有助于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组织肿胀,同时也可以减轻疼痛感。

5. 尽快就医:骨折急救只是暂时的应急措施,最终还是需要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

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联系急救人员,或者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

医生可以通过X光检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决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例如石膏固定、手术等。

总结起来,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是保持安全、切勿移动、控制出血、冷敷和尽快就医。

这些原则的正确应用可以帮助减轻痛苦、避免并发症,并为受伤者提供最佳的康复条件。

然而,急救仅是初步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现骨折,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以确保伤者得到更全面和专业的治疗。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破裂的损伤,常见于运动、交通事故或者意外摔倒等情况。

在遭遇骨折的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伤害,并为伤者提供最佳的救助。

以下是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1. 保护现场在发现骨折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如果可能,将伤者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受伤。

如果伤者无法挪移,应该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例如警示其他人注意,避免更多的事故发生。

2. 制动固定骨折部位的制动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折的进一步挪移。

使用合适的固定物,如木板、绷带或者衣物,将骨折部位固定在原位。

固定时应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同时,应该固定好周围的关节,以减轻骨折部位的压力。

3. 冷敷止血骨折常伴有着组织损伤和出血,因此需要进行冷敷止血。

可以使用冰袋、冷水瓶或者湿毛巾等冷物敷在骨折部位,每次持续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冷敷能够减轻疼痛、肿胀和出血,同时还能匡助控制局部炎症反应。

4. 就医就诊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时就医就诊。

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尽快联系医疗机构,通知他们关于伤者的情况,并告知骨折的部位和程度。

医生会根据伤情决定是否需要进行X光检查、手术治疗或者其他进一步的处理。

5. 疼痛缓解骨折常伴有着剧烈的疼痛,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疼痛。

在就医之前,可以给伤者服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

同时,可以采用冷敷、提升受伤部位或者采取舒适的体位来减轻疼痛感。

总结: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是:保护现场、制动固定、冷敷止血、就医就诊和疼痛缓解。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减轻疼痛、防止进一步伤害,并为伤者提供最佳的救助。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现场的安全,制动固定骨折部位,冷敷止血,及时就医就诊,并缓解伤者的疼痛。

这些措施的正确应用能够为骨折伤者提供最佳的救助,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破裂,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创伤。

在遇到骨折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病情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本文将介绍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以确保急救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第一原则:保护现场和伤者安全在发现骨折伤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伤者处于危(wei)险的环境中,如火灾、交通事故等,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同时,保护现场的安全也很重要,避免其他人员的干扰和交通阻塞。

第二原则:住手出血骨折时常伴有着组织的损伤和出血,如果出血过多,可能会导致休克。

因此,住手出血是急救的重要步骤。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出血: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如果伤口上有明显的异物,应避免直接压迫。

2. 提高伤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有助于减少出血。

但要注意避免进一步扭曲或者挪移骨折部位。

3.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止血带固定在远离伤口的位置,用力逐渐增加,直到出血住手。

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第三原则:固定骨折部位骨折后,应尽快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固定的方法可以根据伤情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 使用夹板或者硬物:可以使用夹板、木板、报纸等固定骨折部位,并将其固定在正常位置上。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 使用绷带:可以使用绷带将骨折部位固定在相邻的健康骨骼上。

绷带应从骨折部位远离伤口的位置开始,逐渐向伤口挨近,固定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

第四原则:冷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有助于控制伤者的症状。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冷敷:1. 使用冰袋:将冰块放入塑料袋中,用毛巾或者布包裹后,轻轻敷在骨折部位上。

冷敷时间为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2. 使用冷水浸泡:将受伤的肢体浸泡在冷水中,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

第五原则:及时就医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被破坏,常见于外伤或者骨质疾病。

在遇到骨折急救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病情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以下是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一、保护现场在发现骨折患者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然后,尽可能保持现场的肃静和稳定,避免任何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有必要,可以用软垫(如衣物或者枕头)垫在骨折部位周围,以减轻疼痛和固定骨折。

二、止血处理如果骨折伴有出血,应该即将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抬高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量。

如果无法止血或者出血量过大,应尽快就医。

三、固定伤势骨折部位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疼痛并防止骨折进一步移位。

可以使用固定带、绷带或者自制夹板等物品将骨折部位固定住。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四、冷敷处理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同时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

可以用冰块或者冷水袋包裹在毛巾中,然后轻轻敷在受伤部位上,每次持续敷用15-20分钟,每天3-4次。

但要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直接接触在皮肤上,以免引起冻伤。

五、就医治疗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害,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即使在急救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固定和处理,也需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其他进一步的处理。

总结: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是保护现场、止血处理、固定伤势、冷敷处理和就医治疗。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病情并避免进一步损伤。

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并尽量保持现场的肃静和稳定。

同时,及时止血、固定伤势,冷敷处理,并尽快就医治疗。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实际急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遇到骨折急救,请务必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匡助。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部分或全部断裂的损伤,常见于运动损伤、交通事故、跌倒等意外情况。

在遇到骨折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减轻病情并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1. 切勿移动受伤部位:当发现有人骨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

切勿试图移动受伤部位,因为错误的移动可能会导致骨骼进一步移位,增加疼痛和损伤。

如果必须移动伤者,应该固定好受伤部位,例如用绷带、木板或其他物品进行固定。

2. 控制出血:骨折可能会造成出血,尤其是开放性骨折,即骨骼突破皮肤。

在急救过程中,应该尽量控制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纱布进行直接压迫,以止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3. 冰敷:冰敷是减轻疼痛和肿胀的有效方法。

可以用冰块或冷水袋包裹在毛巾或布上,然后轻轻敷在受伤部位上。

冰敷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

但是要注意,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引起冻伤。

4. 抬高患肢:骨折后,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可以使用垫子、枕头或折叠的衣物将患肢抬高,使其略高于心脏位置。

这样可以减少血液在受伤部位的积聚,减轻疼痛和肿胀。

5. 尽快就医: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因此,尽快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在急救过程中,应该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会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可能需要进行X光、CT扫描等检查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是:切勿移动受伤部位、控制出血、冰敷、抬高患肢和尽快就医。

这些原则能够在急救过程中减轻病情,保护受伤者免受进一步的损伤。

然而,急救只是暂时的措施,最终还是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护理。

在任何紧急情况下,请务必保持冷静,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医疗帮助。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折断的情况,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引起的。

骨折急救是指在发生骨折后,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减轻疼痛、避免进一步伤害,促进伤口愈合和恢复。

下面将介绍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骨折。

原则一:保护现场在发现骨折患者时,首先要保护现场,确保患者的安全。

如果患者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应尽快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同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患者的伤害或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原则二:止血处理如果骨折伴有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可以通过直接压迫伤口、提高患肢的位置、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无法控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原则三:固定伤肢在急救骨折时,固定伤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固定伤肢有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骼进一步移位,并减少伤口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衣物等物品来固定伤肢,尽量保持骨折处的稳定。

在固定伤肢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原则四:冷敷处理冷敷是缓解骨折疼痛和减轻肿胀的有效方法。

可以使用冰袋、冰毛巾等物品进行冷敷。

冷敷时要注意不要直接将冰放在皮肤上,可以用毛巾包裹冰块后再进行冷敷。

每次冷敷的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原则五:就医治疗骨折急救只是暂时的处理方法,患者还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就医前,可以给患者口服止痛药缓解疼痛。

就医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石膏固定、手术治疗等。

及时就医可以有效地促进骨折的康复和愈合。

总结: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包括保护现场、止血处理、固定伤肢、冷敷处理和就医治疗。

正确应对骨折急救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避免进一步伤害,并促进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在遇到骨折急救的情况时,我们应保持冷静,按照以上原则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急救五原则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的情况,通常由于外力作用引起。

在处理骨折的急救过程中,有五个原则需要遵循,即急救五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个原则及其操作步骤。

1. 确认骨折当怀疑某人可能患有骨折时,我们需要通过一些特定的指标来判断。

常见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畸形、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等。

在确认骨折后,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保持安静在骨折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让患者保持安静。

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移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能引起血管、神经等结构的损伤。

因此,患者应尽量避免活动,特别是避免用力移动骨折部位。

3. 创伤冷敷冷敷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减轻疼痛、肿胀和炎症。

在骨折急救中,我们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品来进行冷敷。

将冷敷物品放置在骨折部位上约15-20分钟,然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次冷敷。

这样的循环冷敷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

4. 固定骨折固定骨折是为了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进一步的移动和损伤。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夹板、纱布或绷带等物品来固定骨折部位。

固定时需要注意保持骨折部位的正确位置,并避免过紧或过松的固定。

固定后,应及时送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 寻求医疗帮助在进行了初步的急救处理后,我们需要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

医生可以进一步确认骨折的类型和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拍X光片、进行手术或施加石膏等。

总结:骨折急救的五个原则包括确认骨折、保持安静、创伤冷敷、固定骨折和寻求医疗帮助。

在处理骨折急救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正确判断骨折、避免活动、进行冷敷、固定骨折部位,并尽快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这些原则和操作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地处理骨折,并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急救五原则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

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

全身各个部位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一旦怀疑有骨折,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

下面是骨折后急救的5个原则。

抢救生命
严重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

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开放性骨折伤员伤口处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

严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带止血,一定要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的时间,每隔30分钟应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

简单固定
现场急救时及时正确地固定断肢,可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继续损伤,同时也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但急救时的固定是暂时的。

因此,应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对骨折准确复位;开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复位,而应原位固定。

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

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

但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处理方法细节
1、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固定不应过紧;木板和肢体之间垫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木板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如果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
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2、有破口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环扎伤口的上方(近心端)止血。

3、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毫升)。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须密切注意患者状况。

专家指出现场骨折的处理比较多样性,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为轻度无伤口骨折,尚未肿胀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先进行冷敷处理,使用冰水、冰块或者冷冻剂敷住骨折部位防止肿胀,冰冻的矿泉水和纯净水也可,但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如有伤口则不宜冷敷,用消毒纱布压迫止血,如遇出血严重不便或不能压迫止血的(一般指大腿开放性骨折或者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的)应用止血带或者布条等环扎该部位近心脏的一侧,立即送往医院,且不断与伤者交流,注意其情况,防止其失血过多引起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止血可采用压迫止血方法。

要记住的是一旦采用布带、绳子捆扎止血时,必须记录扎带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小时,以免时间过长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一般每1小时需放松止血带至少5分钟。

出血如果是暗红色且出血速度比较慢为静脉血,在伤口的远心端做包扎。

如果出血颜色鲜红且呈快速涌处状,是动脉血,应在伤口近心端包扎。

如遇骨折端外露,不要尝试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将细菌带入伤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

如将骨折端或脱位的关节复位了,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固定方面一般采用比骨折部位稍长的夹板,如无条件,干净的木板、木条等其他物品亦可,期间垫至些松软干净的物品,捆绑时以刚好固定为宜,不能过紧,此外上肢骨科可扶伤者到医院就诊,脊柱,腰部及下肢骨折则必须用担架运送,而且搬动伤者前需确认伤者情况,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最后专家特别强调,如果是颈椎部位的骨折,不当急救操作可使颈部脊髓受损,发生,严重时导致呼吸抑制危及生命。

胸腰部脊柱骨折时,不恰当的搬运也可能损伤胸腰椎,发生下肢瘫痪。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怀疑有脊柱骨折,应就地取材固定伤处,合理搬运伤者。

四肢骨折处出现局部迅速肿胀,提示可能是骨折断端刺破血管引起内出血,可临时找些木棒等固定骨折处并可对局部用毛巾等压迫止血;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伤肢以免造成骨折端刺破局部血管导致出血。

闭合性骨折的处理方法
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

闭合性骨折即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所致,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闭合性骨折的急救措施如下:
1、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

首先抢救生命。

闭合性骨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着的移位,然
后用夹板固定。

2、创口包扎:若骨折端已戳出创口,并已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物带进创口深处。

若在包扎创口时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创口内,须向负责医师说明,促其注意。

3、妥善固定:骨折急救处理时最重要的一项。

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
1)避免骨折端在搬运时移动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
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3)便于运输。

4、迅速运输:治疗骨折的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