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复习关于雾霾的考题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二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

高二地理环境污染与防治试题1.[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材料一:2013年12月5~9日,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雾霾天气预报,其中江苏属雾霾严重区,PM2.5指数连续5天在600以上。

PM2.5粒径小,活性强,多附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致呼吸道疾病;雾霾导致大气能见度极低,京沪等数条高速公路被迫间断性封闭。

材料二:江苏的火力发电量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一,钢铁产量全国第二。

材料三:下图为2013年12月8日16时我国雾霾天气分布图。

(1)雾霾的危害主要包括对的影响和对的影响。

(2分)(2)近年来,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2013年12月8日16时的雾霾主要分布在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3)针对江苏省严重的雾霾,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4分)【答案】(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任答2点得2分)(2)华北平原(1分)经济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2分)大气条件较稳定、降水少、风力小等;存在逆温层(2分)(3)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禁烧秸秆;严格管理工地扬尘;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等(4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雾霾的危害主要包括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或对气候的影响。

(2)读图,根据图中颜色深浅判断,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

主要原因是该区域经济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

雾霾天气的形成条件包括大气条件较稳定、降水少、风力小,存在逆温层等。

(3)预防和治理雾霾的措施有控制高能耗企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改造升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高考地理微专题4 雾霾

高考地理微专题4  雾霾

微专题训练4雾霾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探讨了对我们生活带来显而易见却隐忧不断的环境问题——雾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雾霾常见于城市。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指出雾霾发生的主要季节,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2)说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行措施。

(4分)2.图甲为2013年11月2日雾霾分布图,图乙为2013年12月8日雾霾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甲中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特点。

(2)两次雾霾天气中,渤海西部地区都未能幸免,试分析该地霾日较多的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干尘粒(灰尘、硫或氮氧化合物等粒子)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

霾的形成条件出现后,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

图为我国2013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

(1)根据文字信息,简要说明雾和霾的异同。

(2)概述此次我国连续5天以上发生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

(3)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污染源。

说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辽宁省出现大范围空气重度污染,11月8日,全省14个城市中11个市空气严重污染。

材料二沈阳雾霾致店牌“消失”,网友戏侃:天空“飘”来五个字(见下图)。

和雾有关的高考题

和雾有关的高考题

和雾有关的高考题
1. 2014年浙江卷:浙江多地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其中宁波PM
2.5指数一度直逼5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属于重度污染,对市民的生活和健康构成了严重影响。

请说明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2013年北京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12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受雾霾天气影响,其中,以北京最为严重。

说明北京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雾霾天气的合理措施。

3. 2012年北京卷:2011年秋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从华北到东南沿海,烟雾迷漫、一片朦胧。

多地高速公路、航班等受影响,“雾锁”导致交通受阻。

近来,多个城市启动了空气质量监测,以更好地掌握空气质量状况。

材料分别体现了“系统分析”的什么道理?。

2013年世界地理各省高考选择真题

2013年世界地理各省高考选择真题

(2013· 广东卷)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D 表1 2000-2010年 2009年人口 2010年0~14 2009年出生时预 人口年平均增 密度(人/ 岁人口比重 期寿命(岁) 长率(%) 平方千米) (%)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国家 法国 美国 0.7 0.9 118 34 18.4 20.1 78 76 85 81
(2013· 广东卷)2.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 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C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B.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C.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 崩。其主要原因是 B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2013· 天津卷)读图3,回答6~7题。
北回归线
6.据图3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C A.岛屿周围的浅海 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 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7.图3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 形成于 D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2013· 全国大纲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 生物的个体数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 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A.H、R B.Q、R C.Q、H D.H、K 11.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 B A.Q、R之间 B.N、M之间 C.S、R之间 D.S、K之间

雾霾试题集锦

雾霾试题集锦

A 家庭燃煤是 PM25 的首要污染源B PM25 会影响气温C PM25 是造成北京 市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D 夜晚近地面气温低导致 PM25 浓度降低4 降低大气 PM25 含量可采取的积极措施有:①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 ②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车油品质量升级 ④推广核能、太 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矿石能源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近年来华北地区冬半年雾霾天 气多发, PM2.5 浓度增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读“北京市某日 PM2.5 浓度变化图” ,完成 下列问题。

5.导致该地 PM2.5 浓度变化的首要 污染源是A. 生活燃煤排出的烟尘B.道路及建筑工地的扬尘 C.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D. 机动 车辆排放的尾气6.治理雾霾天气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包括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②优 化产业结构③加强环保执法力度 ④实施人工降雨A. ①②③B. ①②④、2013 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 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7.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A .雨雪天气B .尘埃颗粒多C .冷空气过境D .暖空气过境8.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是雾霾专题练习 、 1,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 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

读 图完成第 1 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013北京卷)图 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 大气中 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 出现雾霾, 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PM25 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 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 监测数据已于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在全国实时发布。

2013年上海市浦东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上海市浦东区高考二模地理试题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3年高考预测地理试卷(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生注意:请先在答题纸上填写本人信息,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2013年我国东部许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1.读下列气温垂直分布图,其中最有利于雾霾天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况是2.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A .雨雪天气B .尘埃颗粒多C .冷空气过境D .暖空气过境 3.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是A .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B .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C .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D .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二)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4.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B .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C .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D .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5.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A .拉萨、北京B .乌鲁木齐、厦门C .哈尔滨、兰州D .武汉、大连6.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

我国发展核电可以A .缓解热岛效应B .降低我国发电总量C .减少碳排放量D .解决能源短缺 (三)读“我国中部某地区等高线图”。

5080110140170200230260123456789101112月千瓦时甲乙A .B .C .D .7.估算三道堤坝之间的坡度(相对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约是(三道堤坝图上距离为6厘米)A.百分之三左右B.百分之八左右C.百分之十三左右D.百分之十八左右8.图示地区有多条堤坝,其主要功能是A.蓄水发电B.水产养殖C.拦泥蓄水D.修桥筑路9.甲、乙、丙、丁四个观测地点能直接看到三道堤坝的是A.甲B.乙C.丙D.丁(四)读“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单位:米)示意图”。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4 雾霾 含详解

地理高考等级复习经典知识点微专题训练4  雾霾 含详解

2023微专题训练4雾霾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探讨了对我们生活带来显而易见却隐忧不断的环境问题——雾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雾霾常见于城市。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指出雾霾发生的主要季节,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

(6分)(2)说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行措施。

(4分)【答案】(1)冬季。

原因:近地面气温低,出现逆温现象。

由于空气的对流差,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工业生产、生活取暖以及汽车尾气等排放的烟尘等污染物;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6分)(2)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4分)2.图甲为2013年11月2日雾霾分布图,图乙为2013年12月8日雾霾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甲中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特点。

(2)两次雾霾天气中,渤海西部地区都未能幸免,试分析该地霾日较多的原因。

【答案】(1)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2)渤海西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小,尤其秋冬季节,空气较干燥;城市建筑密集、人口众多,扬尘较多;车辆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试题汇总,答案版

2013年高考地理全国试题汇总,答案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选择题部分2013年3月3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

读图1回答1~2题。

1.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B.滇、黔、蜀 C.滇、黔、湘 D.陕、蜀、桂2.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 D.土壤盐碱化【答案】1.B 2.C读图2,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到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4.R河段( )A .流量季节变化大B .春汛明显C .河流堆积作用强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3.B 4.A图3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以发展的工业是( )A .棉花纺织B .甘蔗制糖C .葡萄酿酒D .大豆加工 【答案】5.D 6.C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

读图回答7~8题。

7.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B .山谷C .山脊D .山顶 8.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米B .178米C .220米D .255米 【答案】7.B 8.C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

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

据此回答9~10题。

图39.这种民居所处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10.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9.A 10.D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地理复习关于雾霾的考题
(10分)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013年1月12日电:10日晚间开始笼罩京城的雾霾仍在继续,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

北京环境监测中心专家表示,从污染形势预报的分析结果看,此次影响北京市的重污染过程在下周一之前不会发生明显改善。

材料二: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三:PM2.5的来源
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

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

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自然来源: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材料四:PM2.5的危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阅读材料,给政府、企业或公众中的一方提出防治PM2.5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答:PM2.5的防治:PM2.5主要的污染源是汽车污染,特别是冬季和初春,北方植物的自净化作用几乎为零,很多水面结冰,水域自净化能力也很低,必需采用人工的方法来处理。

取暖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经济发展离不开电,因此减少污染源的方式面临较多的问题。

灰霾主要集中于相对湿度较低的天气,特别是冬春季,雨后和潮湿的天气则大幅缓解。

对大气增湿成本低、效果好,采用喷淋和喷雾的方法可以水洗空气,治理城市大气污染。

PM2.5污染防治的措施:一是要控制源头,不能在城市上风向建大气污染重的企业,要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二是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做到少排废气;三是提倡使用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尽量少使用煤炭、重油和废料等污染重的燃料;四是要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车流量,提高机动车辆污染排放标准;五是要控制生活污染,餐饮油烟机要定时清洗,干洗机要封闭操作,通过洒水作业等方式防止建筑和道路扬尘;六是要注意农业农村污染,不能露天烧秸秆和垃圾,少用农药和化肥,多种树。

防治PM2.5污染政府该做什么:政府要制订更为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约束违法排污现象,制定配套的经济、技术政策,鼓励发展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公共交通,组织实施污染治理。

同时倡导绿色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出行,引导公众共同保护大气环境。

企业应该做什么:企业是排污“大户”,要肩负起环保责任,及时公开污染排放情况,杜绝偷排漏排。

要实行清洁生产,采取更为先进的废气处置工艺,注重节能减排,积极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做到生产过程中少排或者不排放废气。

要注重研究开发绿色环保的产品,使生产的产品不污染环境,不影响人体健康。

公众应该怎么做: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人人都是大气污染的制造者。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一方面要关注身边的大气环境,要敢于监督、揭发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另一方面,更要身体力行,广泛参与到大气环境保护当中,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

比如多种树,多走路,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尽量少开车,少使用塑料袋,少使用油性油漆,少食用烧烤、油炸食物等,形成人人关注PM2.5,人人参与空气污染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合理即可)
雾霾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
原因:
自然原因:
1、我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
2、冬季风比较大,还会把地面的灰尘吹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灰尘增多;
3、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
4、冬季风还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吹来;
5、大量的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人为原因:
1、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