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移动电源剖析

合集下载

99元紫米10000mAh移动电源开箱拆解 .DOC

99元紫米10000mAh移动电源开箱拆解 .DOC

99元紫米10000mAh移动电源开箱拆解 小米迄今为止已经发布了5200、10400、16000mAh三款移动电源产品,其幕后最大功臣当属生产商紫米科技,最近一款身贴紫米自家品牌的移动电源在小米商店开卖,容量10000mAh,售价99元。

这款电源型号为“PB810”,仅厚10.5mm,号称同类(容量)产品中全球最薄。

通身白色,表面有波浪纹理,触摸有细磨砂质感,非常细腻、防滑。

其容量为10000mAh(3.7V),采用ATL锂离子聚合物电芯,相比常用的18650电芯电池拥有更大的能量密度,而且更安全、充电效率更高,官方宣传最高转化率可达93%。

它还提供USB接口x1、Micro USB接口x1,输入规格为5V/2A、输出规格为5.1V/2.1A。

现在IT168对该移动电源进行了拆解,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后盖通过卡扣和胶连接在前盖的,所以拆后基本上丧失了复原能力了。

文章来源于:/article-14775-1.html。

移动电源被称为移动炸弹的三大原因

移动电源被称为移动炸弹的三大原因

质检总局在今年8月展开了一场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触目惊心。

此次检测共采样32批次产品、224件样品,而这32批次产品均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其中,9批次产品电芯重物冲击测试不符合,存在发生内部短路时起火爆炸的风险;28批次产品输出电气性能测试不符合,存在损害被充电设备的风险;20批次产品外壳材料可燃性测试不符合,存在无法对电芯起火进行阻燃的风险;17批次产品电芯0.2ItA 放电测试不符合,存在容量虚标问题。

正处于快速发展期的移动电源产业目前亟待整顿。

在所有移动电源的产品质量问题中,“容量虚标”是最为普遍的。

8月25日,央视详细报道了质检总局对32批次移动电源产品进行检验的详细过程,其中,17批次产品存在容量虚标问题。

其中,“小米”牌5200毫安移动电源、“爱比酷”牌2600毫安移动电源、“迈特威”牌12000毫安移动电源、“去哪儿”牌5600毫安移动电源和“傲宇”牌6500毫安移动电源等9批次产品的容量偏差率均超过了50%,也就是说实测值连标注容量的一半都不到,虚标容量最大的一款产品容量偏差率甚至达到74.6%。

针对容量虚标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实地走访了中国移动电源最大的制造和销售基地——位于深圳市的华强北市场,结果发现虚标容量问题确实十分普遍。

笔者在华强北一个专门销售移动电源产品的柜台,拿起一个由4节18650电芯组成的移动电源产品,向销售人员询问。

销售人员毫不避讳地表示,这4节电芯的容量分别都在2000毫安左右,所以4节电池的总容量就在8000毫安左右,但这款产品标注的容量是12000毫安。

他表示虚标容量在行业内是普遍做法,虚标30%属于正常情况。

销售人员还告诉笔者,他们的产品属于拥有自己品牌的产品,而一些山寨产品的虚标现象则更加严重。

随后,笔者又来到一个销售移动电源电芯的柜台询问,店员告诉笔者,他们出售的每颗18650电芯容量仅在1200毫安左右。

他解释说:“仿冒大厂家产品的山寨货,一般都使用这种容量仅1200毫安的电芯制造,连1300毫安的都很少。

小米10400毫安移动电源资料

小米10400毫安移动电源资料

PCB中部靠近电芯部分2颗(2418E)6Pin MOS用于电芯保护电路使用4节LG LGABB41865电芯,3.6V/2600mAh,累计10400mAh/37.44Wh,LG/三星电芯离松下/三洋电芯还是有那么一段距离的。

电芯中间贴有一个温度探头。

电源主控为现代ABOV 97F1204SMBN MCU,SOP16封装,具有电压及温度检测功能,不过这里仅用于显示电量,充放电管理芯片,也就是小米移动电源的核心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的电源管理芯片为TI德州仪器的BQ24195,24VQFN封装,这是一颗单节锂离子电芯充放电管理IC,也就是说充放电功能都整合到一块。

支持USB BC 1.2技术规格,最高支持到4.5A的充电电流,能够根据识别到的是USB 2.0还是3.0接口来调整输入电流,具备热调节和热关断、输入过压、MOS过流保护。

(BQ24195 是高集成开关模式电池充电管理和系统电源路径管理芯片,此类器件用于广泛的移动电源,平板电脑和其它便携式器件的单节锂离子和锂聚合物电池。

它的低阻抗电源路径对开关模式运行效率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电池充电时间并延长了放电寿命。

此器件支持宽范围的输入源,其中包括标准USB 主机端口,USB 充电端口和高功率DC 适配器。

为了设定缺省输入电流限值,bq24195L,bq24195 检测符合USB 电池充电技术规格 1.2 的输入源。

bq24195/bq24195L 符合带有输入电流和电压调节的USB 2.0 和USB 3.0 功率技术规格。

通过在PMID 引脚上提供5.1V 电源(最小电流1.0A (bq24195L) 或者2.1A (bq24195)),bq24195L,bq24195 支持电池升压运行。

电源路径管理将系统的电压调节到稍微高于电池电压的水平,但是不会下降到低于 3.5V 最小系统电压。

借助于这个特性,即使在电池电量完全耗尽或者电池被拆除时,系统也能保持运行。

移动电源评测之十五:小米10400mAh评测 超能网

移动电源评测之十五:小米10400mAh评测 超能网

移动电源评测之十五:小米10400mAh评测超能网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直到去年12月份,小米发布了一款容量为10400mAh的移动电源(NDY-02-AD),使用铝合金外壳、LG\三星电芯和TI的电源管理芯片,配置和小米手机一样高但售价仅有69元,雷军似乎有意将'期货模式'搬到移动电源领域。

当然这款小米移动电源也继承了小米产品的特点——非常难抢,最后我们花了88元才在天猫奸商买了回来。

<*albumx(31437)*>小米10400mAh这款移动电源在造型上是非常简约的,相比以前使用小米惯用的纸盒包装,这一次使用了“仿苹果”包装线路就使得产品看起来高大上。

但小米移动电源本身的接缝、字体的印刷色彩都还有提高的空间,雷军表示今年将会供应2000万个移动电源,看到时候是否会调整模具来修复这些小问题。

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的宽度略大,虽然能单手握持,但如果习惯于和手机叠放拿在手上,那么手感还是要差一些的(也就是说太方,如果是3节18650电芯的宽度就差不多了)。

另外,I/O接口的塑料平面和铝合金外壳之间的缝隙略大,不过考虑到这款电源标价只需要69,这么要求已经是高了。

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规格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拆解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上下的塑料片都使用双面胶固定,3个卡扣主要只起到定位的作用I/O接口这一面也是一样,揭开塑料片之后看到内部模具使用螺丝固定两片塑料片上,小心拆卸,不弄坏还是可以还原卸掉螺丝,拆下电源底部的模具后可以发现内面贴有一层棉垫4节电芯的负极倒是没有单独作绝缘处理电芯,电芯的两边各贴了一段减震垫,但电芯两极的绝缘处理还是不够妥当小米移动电源使用4节LG LGABB41865电芯,3.6V/2600mAh,累计10400mAh/37.44Wh,LG/三星电芯离松下/三洋电芯还是有那么一段距离的。

电芯中间贴有一个温度探头。

电子产品工程分析报告

电子产品工程分析报告

容量设计:5000mAh
外形尺寸:117.30*59.85*12.75mm
容量设计:5000mAh
外形尺寸:
125*69*10.30mm
结构设计 分析人:
AAP353292PA
电芯设计
电子设计 分析人:
结构设计
外观设计
电芯Pack 设计
保护板固定设计
装配方式设计
对比分析
5
5
1-1McNaic 5000mAH移动电源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 1、塑胶按键及4个电量显示灯布局 在产品表面 2、移动电源顶端通过塑胶片结构定位防止 内部松动 3、表面镭雕客户LOGO,及电量显示标识 4、5V2.1A及5V1A两个不同的OU T USB
设计思路:
1-2 小米5000mAH移动电源设计
外观设计:1.采用塑胶侧式按键及4个电量显示灯 布局在产品顶端 2.移动电源两端都通过薄塑胶片结构+背胶 防止部件脱落 3.底端产品信息通过网印工艺做到 4.产品采用1个OUT USB和一个IN USB 5.产品两侧大弧度圆角外观漂亮手感舒适
两款电芯Pack设计对比分析
McNaic 5000mAH设计优劣:
小米5000mAH设计优劣:
优势: 有绿色胶纸、马夹能够更好的保护 PCM板与电芯之间短路; 劣势: 1、2P堆叠,不能将电芯极耳直接点 焊在主PCM板上需通过三根引线连接; 2、电芯贴马夹包绿色胶纸保证了品 质,但是也使成本及工艺加高。
3
2
1
加工工艺: 设计优劣势: 1.拆装方便,两端容易网印LOGO 2.装配过程相对于迈科产品复杂,配 件多成本较高。
两款外观设计对比分析
McNaic 5000mAH设计优劣:

新版小米移动电源16000ma拆解、对比10400ma、小米LED灯

新版小米移动电源16000ma拆解、对比10400ma、小米LED灯

新版小米移动电源16000ma拆解、对比10400ma、小米LED灯16000ma的移动电源和LED灯16000ma和10400ma外包装大小对比 10400版拆解图黑灰版小米移动电源NDY-02-AD这次多了一个内托盘附件不多,就只有充电线和说明书短短的扁平充电线和以前10400ma的充电线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MicroUSB端的标志不一样了,新版本是个闪电标志不只是充电线,一样是足四芯线可以传输数据外面贴上了膜,防止运输造成划伤16000ma和10400ma体积外观对比黑灰版小米移动电源NDY-02-AD面板贴上了一层膜菱角比之前10400ma的要圆润一些,没有了刺手的感觉四颗白色电量指示灯顺便测试一下9.9元的LED灯反面正面插到16000ma的小米移动电源测试,用来做小电路维修补光还是很不错的柔软的弯曲体插到10400ma的小米移动电源测试如图可见,一共使用了6颗LED核心和10400ma版本一样,从前面板开始拆黑灰版小米移动电源NDY-02-AD前面板是不干胶贴合,小心撕开就可以看到螺丝了采用四颗螺丝固定拧下螺丝前面板4颗粒螺丝(后面板也是一样),只拆前面板的就可以了论坛的22合1螺丝刀,喜欢的可以去积分商城兑换然后抽出电芯(由于拍照补光灯色温问题,电芯颜色色差差异比较大,这款电芯是紫色的)首先可以看到是两颗电芯完全抽出来后总共五颗电芯剩下的外壳就空空如也了底板就不拆了内部总体进入微距模式没有专业的微距镜头,只好用转接环了LG的18650电芯,容量高达3200ma一节和10400ma版本一样采用了温度保护板号、生产日期电池触片和电路板连接处使用了点焊+焊接工艺电源管理芯片德州仪器BQ24195电源管理芯片电感TPS2513 USB专用充电端口控制器(10400ma版本使用的是TPS2514)进一步拆解,把电路板从中壳拆下来注意螺丝,密牙的是外壳用的塑料中壳电路板充电MicroUSB口和10400ma版本一样,使用了四脚固定的母座,比较稳固使用了两个输出USB口,采用上下分体设计电路板背面看似是电池保护芯片这面也有一颗电感,10400ma版本只有一颗97F1204SMBN单片机和10400ma版本保持一致这里还有一颗小芯片LED指示灯看到电池和电路板采用三线连接,开始以为是平衡充方案,实际测量其实还是全并联方案,这意味着给移动电源充电时间会比10400ma版本更长。

干货暴力拆解小米最新二合一充电宝

干货暴力拆解小米最新二合一充电宝

干货暴力拆解小米最新二合一充电宝2018年年底,也就是12月10号,小米二合一充电宝问世,它既是移动电源,又是充电器,给内部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为手机充电,实为出行必备神器,小米官方报价99元。

相信大家对二合一移动电源的内部构造很是感兴趣,EEWorld社区坛友Littleshrimp就拆解了小米的此款二合一充电宝,让大家一饱眼福。

内部包含2颗18650电芯,总容量为5000mAh,作为移动电源充电时支持5V/2.4A,9V/1.2A,12V/1三种输出,作为充电器时支持5V/3A,9V/2A,12V/1.5A最大输出功率能达到18W。

包装使用和小米其它产品一样的白色包装。

包装正面包装背面拆箱后里边一个电源和一张说明书,看来需要自己配USB充电线了。

拆箱电源正面只有一个电量检查按键看起来很简洁,侧面一侧为双USB口,可同时为2台设备充电,另一侧为市电接口,支持100V-240V 50/60Hz宽电源输入。

正面市电接口和标识USB面板USB面板与主壳体使用胶水粘接,没有螺丝,拆解过程比较暴力。

拆除USB面板过程拆开USB面板后,断开电池保护壳与主壳体的胶水才可以脱下外套。

内部正面内部背面内部侧面取下电池保护壳与PCB上的螺丝后可以看到完整的PCB背面,PCB背面主要用于放置开关电源部分的器件,包括一个高频变压器、2个USB口和几颗电容电感等器件,加上背面的几个IC就能在26mm*60mm*20mm的尺寸内能够实现18W的功率输出。

去掉电池螺丝后的背面去掉电池螺丝后的正面电路上最醒目的要属这颗INN2215K芯片,看标识应该是PI家族的一款电源芯片。

查询数据手册得知,INN2215K是一款集成了650 V MOSFET、同步整流、反馈和恒功率特性的适合USB-PD和 QC 3.0应用的离线式反激恒压/恒流开关IC,输出功率最大可达20W。

INN2215K数据手册从资料可以了解到INN2215K是PI家族的InnoSwitch™-CP系列IC,使用了磁隔离技术,非常适合小体积高功率密度的应用。

小米16000mah移动电源做工分析与充放电测试

小米16000mah移动电源做工分析与充放电测试

小米16000mah移动电源做工分析与充放电测试今年双十一的前一周,雷军在微博上公布新版小米移动电源的上市消息:16000mAh,定价129元,双十一天猫首发,特价99元。

较以往的10400mAh移动电源限量发布,这次备足了10万台货源公开抢购,但不到10小时已经销售一空,次日就恢复回了原价。

作为小米推出的首款大容量移动电源,16000mAh新品的做工和性能表现如何呢?我们从小米天猫店自购了一台,通过做工分析和充放电测试,为大家揭开更多面纱。

一、外观赏析笔者在东莞,双十一凌晨下单当天就通过顺丰送到,外面是一个牛皮纸快递盒。

盒子上是顺丰的电子面单,签收联快递已经拿走。

拆开包装,包含有电源一个,说明书一份,充电线一条。

另外还带了机打发票。

小米16000mAh比10400mAh容量增加5600mAh;长度方面分别为145mm、90.5mm,新款增加了54.5mm,但宽度变窄握感更佳;重量上,小米16000mAh为350g,10400mAh为250g,仅增加了100g。

小米16000mAh的重量相当于一听330ml的可乐。

工业设计方面,小米16000mAh的充放电接口、电量指示灯和按键的布局,延续了小米10400mAh的家族Style。

输入上16000mAh跟10400mAh保持一致,都还是5V2A。

小米官方给出的充电时间参考:使用5V/2A充电器,标配数据线,需9小时;使用5V/1A充电器,标配数据线,需14.5小时。

通过与小米4原装充电器(MDY-03-EB)的实际搭配测试,16000mAh不支持QuickCharge2.0极速充电。

再来看下背面的铭牌,小米16000mAh的具体型号为NDY-02-A1,两路USB分别都可以输出5V2.1A,同时使用时最大电流是3.6A。

这次小米采用了全新的标注方式,标注了容量的同时,还提供了5.1V1A输出条件下90%转换率后的容量为10800mAh。

细节上可见,小米16000mAh两端铝合金外壳采用了CNC镂边工艺,不再硌手,提升了手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米移动电源优缺点全总结:并非最好方案!引言:鉴于目前网络上移动电源方案知识甚少,而移动电源最核心的技术恰恰就在方案,故今天特别从在移动电源网开设移动电源方案技术,对目前市面主流品牌,畅销产品等移动电源方案一一深度剖析,与移动电源设计师和技术迷们一起分享!我们首款产品就选目前最热门的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吧。

研究移动电源很久,各种方案满天飞,有感而发写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

这篇文章献给移动电源行业中的设计师朋友和一些技术迷。

希望借这篇文章可以引发移动电源行业对技术方案的重新思考。

先从小米开刀吧。

小米移动电源自面市以来,以低廉的价格、良好的做工以及品牌效应受到市场的追捧。

但在火热的表象下却需要一些冷静的思考。

这里假设大家对小米稍微有些认识,不讨论非技术性问题,如外观等。

下面是小米电源板的正反面照片:先看下小米的方案: BQ24195充放电集成芯片小米希望减小面积,所以选择了充放电集成的方案。

同时小米认为TI的芯片会带来更好的效率和可靠性。

但实际上TI的芯片显然不适合移动电源使用。

暂不说2.8美金的售价。

该芯片主要特征:1、采用高压工艺;2、内部集成了4颗MOS,其中一颗用于路径管理,支持同时充放电,一颗用于检测充电电流,剩下2颗N管组成双N结构;3、1.5MHz开关频率这是为了使用小尺寸电感,因此电感DCR也小,在大电流输出时效率会更好;4、其中采用QFN24封装尺寸小,但外围还需要搭配很多器件。

电池充电电压精度20mV 这个指标很一般。

优秀的指标是2mV;5、2A充放电效率在88%以上,但实际上移动电源设计中需要外加电感、电流检测电阻、锂电保护等,所以整体效率在3.3V转5V时仅有81%。

2.4A时发热达到100度,达到芯片极限。

优秀的芯片可以保证3V转5V在2A时有90%以上的效率,温度在50度以内;6、带I2C接口调节各种阈值,但精度不够。

对这样的芯片方案会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无法做输出短路保护,是个严重的问题。

外部短路保护性能必然不如芯片内部保护。

这是保险公司需要考虑的问题。

2、无法实现电量检测,需要外部电路。

总之,TI的该款芯片不是移动电源最合适的芯片。

3、 ABOV单片机的选择很多,无非是速度、字长、指令集、存储空间、外部资源等的区别。

移动电源中,单片机主要做状态控制、显示、按键响应、电流电压检测、空载检测、过温保护等等。

但注意的是单片机绝对不能做电源反馈环路控制。

在这点上小米有清醒的认识。

但国内诸多移动电源的小公司仍然在铤而走险为降低成本采用所谓的MCU多合一方案。

这里只需要说明一点,但由于设计欠考虑,在早期的小米移动电源中发生了无法检测输出空载的情况,在后面会谈到。

这都是因为单片机的ADC实际上是无法执行微小电压检测的,失调电压高达几毫伏。

4、空载检测10mOhm sense电阻做放电电流采样。

但这个电阻后来在13年10月底紧急又改为100mOhm。

小米的空载检测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样。

100mOhm电阻并没有串联在输出通路,而只流过几百毫安的电流,损耗100mW。

空载检测是行业难题。

检测电阻一般在50mOhm,4A电流下会产生800mW损耗,成为损耗的大户。

而且空载检测的精度也只能做到50mA,也就是2.5mV。

目前业界最好的水平是10mOhm检测电阻,检测30mA电流。

5、手机智能识别小米移动电源10400mAh采用TI的tps2514芯片,很多人误以为这是颗MOS,实际是用于手机智能识别的小芯片。

目前移动电源大多数不能智能识别手机类型,只是固定地将D D-短接或接到2V和2.7V。

6、过温保护过温保护是很多厂家为省成本省掉的。

小米算是比较有良心的公司。

移动电源虽然便宜,但揣在身上是个炸弹。

任何的保护都不为过。

7、采用了4颗6mOhm的MOS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在用料上还是舍得花钱的,要知道每颗MOS需要几毛钱人民币。

8、电池保护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采用了1颗锂电保护芯片、2颗MOS和一个10mOhm熔丝做保护。

标准的电池保护方式。

这也是因为小米选用的TI芯片不能做完善的电池保护所致。

优秀的芯片是可以对电池进行全方位防护的,甚至不需要再另加电池保护。

9、 LG电芯小米采用的是传统的锂电池电芯,而非更好的聚合物电芯。

当然是成本的考虑。

他们也是需要在成本和用户体验上权衡的。

毕竟LG愿意贴给小米。

10、铝外壳小米是个懂得营销的公司。

时尚不时尚,长得时尚最重要。

当然散热也绝对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11、 4颗LED灯显示电量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的电量显示确实不上档次。

这和成本预算应该有关系。

另外想把板子做小,加个液晶屏也不合适。

但四颗LED灯确实又不符合小米想体现的科技感。

面积、成本和用户体验是个艰难的平衡过程。

真正致命的不是寒碜的问题,小米对于电量检测采用的是最简单的电池电压检测。

如果瞬间插入适配器或手机可能会导致灯来回跳。

目前小米产品的显示方式还在改进。

12、 0402电阻手机电阻用在移动电源上就是为了让板子看起来小。

实际上小米采用的元件颗数并不少,差点就摆不下去了。

优秀的方案只需要10几个元件。

总结: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显然想用TI的芯片、LG的电芯、Abov的MCU告诉用户这是个很好的产品,并使用手机用的电阻等方式刻意做小PCB面积,树立高大上的形象。

然而这显然不是最好的方案,无论从性能、元件个数或PCB面积,很多细节还没有处理很好。

下面列举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实际很多问题是选择芯片方案所带来的。

下面列举几个大家使用过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后的反馈,主要总结一些和技术相关的反馈:1、空载检测问题:手机充满电后,移动电源没有待机,还在一直放电的状态。

后来发现将10mOhm电阻换成100mOhm电阻。

这涉及到空载检测的问题,前面有分析。

2、小米10400mAh移动电源不能同时充放电:移动电源同时插适配器和苹果手机,手机显示不能充电。

这个涉及到同时充放的负面问题。

同时充放电时,输入和输出直接连接,当适配器电流能力不能支持后面充电手机时就会拉死掉适配器。

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实际上这时手机原本可以检查移动电源 D D-端口来判断充电能力的,现在一旦和输入连接,由适配器直接连接到手机充电,就无法知道适配器的带载能力。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同时充放电,先由电池给手机充满,然后再用适配器给电池充满。

3、效率问题:实际放电6893.9mAh。

效率为6893.9mAh/10400mAh=66.3%这不只是TI芯片及板上损耗的问题,还有电池欠压阈值过低的问题。

小米在电池电压低于3.3V时就不再工作,可能出于防止过热的考虑,也可能希望移动电源不工作在预充电阶段,节约充电时间。

优秀的移动电源可以放出接近8000mAh。

另外目前关于移动电源效率的计算五花八门。

本质原因是效率很低,不敢给消费者看。

其实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能充多少次手机。

这里的公式是最客观的。

4、电量显示精度问题,插手机时电量显示灯会变。

电量显示问题是一个行业问题。

很多时候厂家都是通过“欺骗”消费者眼睛的方式回避了电量测试不准的问题。

电量显示一般可以由电流积分或电压来判定。

但每个电池电量和电压关系都不同。

电池内阻会导致电池电流变化时检测到的电压会突变,造成指示灯来回跳。

这就像开电动车的瞬间电量会突然掉下去一样,是个电量计量的假象。

目前电量检测一般在30%精度,优秀的方案可以做到1%。

5、3.25V就不能对外输出电流。

没有电池内阻补偿计算电池电压,所以2A时在3.3V 就不对外输出了。

这样充手机的次数非常有限。

这属于严重问题。

小米可能有如下几个考虑:低电池电压时TI芯片发热过大;低电池电压时要经过预充电阶段,充电时间长。

6、充满电的时间比理论时间长。

这是普遍问题。

小米直接避过预充电阶段进入快速充电阶段。

但仍然无法避免恒压充电阶段。

目前业界最先进的方式是最大限度省掉恒压充电时间,尽量恒流充电到底。

7、散热问题:工作温度3.3V可以支持2A充电,芯片表面温度65度,内部温度可能在80度,如果没有加散热片,热量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带2.4A负载,温度高达100度。

很多公司其实无法做到3V转5V全部实现2A充电。

目前优秀的芯片可以做到3V转5V达到2.4A电流,温度在60度。

8、只有一个输出口,没办法同时给手机和平板充电。

9、除充放电外,只有手电功能。

10、没有用聚合物电芯,比较重。

整体来说,小米的方案从技术上没有太多新意,指标平庸,但可靠性和商业上考虑比较多。

移动电源看似一个配件,但电源本身是极其复杂的一门学问,需要沉下心来细细思考和优化。

中国电子工业需要升级,而不能再走低质低价的老路。

目前市面上方案非常多,但确实都多少有问题,没有行业公认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显然,小米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