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专题三PPT参考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专题三 共77页PPT资料

《礼记·昏义》
男女有别, 而后夫 妇有义;夫妇有义, 而后父子有亲;父 子有亲,而后君臣 有政。
二 婚姻与礼俗
早期婚姻形态
杂婚制 → 族内婚 → 族外婚 →对偶婚 → 一夫一妻制
杂婚
《吕氏春秋·恃君览》: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 无亲戚、兄弟、夫妻、 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 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 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 阻之备。
(傅察)公未廷试,蔡京辅政,卖弄威 权,……坚欲以女妻公,遣其子与术士数辈 踵至视公。又托其姻,强公相见。公不从。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 捉婿”
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 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 丐,小不如意,弃而之他。市井驵侩,出捐 千金,则贸贸然而来,安以就之。名挂仕版, 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谓得计,玷辱恩命, 亏损名节莫甚于此。
婚姻礼制的形成
礼作为婚姻的指导原则始于周
所谓婚礼包括“婚义”(实质)、“婚仪” (形式),前者使婚姻结构、婚姻关系更为 确定,后者造成婚姻程序、婚姻方法的制度 化。
婚姻范围的确定
《礼记·大传》:“系之以 姓而弗别, 缀之以食而弗殊, 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 也。 ”
商代五世可婚
阶层内婚姻
齐大非偶
士庶之分、良贱之别、 门当户对
配偶人数的确定
以一夫一妻制为主,辅以 妾制
男女比例失衡? 《周礼·职方》言,九州中 只有雍、冀两州男多于女, 青州男女持平,其余各州 女多于男。
妾可有可无,嫡妻只 有一个
齐桓公“葵丘之盟” 将不得“以妾为妻” 列入盟约
榜下择婿
今人于榜下择婿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概述(PPT 64页)

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 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忧患意识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游牧民
族从汉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 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
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辽朝,《史记》《汉书》被译成契丹文字,广 泛流传。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唐宋诗词 受到辽人的喜爱。贾岛的诗成为儿童学习的启 蒙读物。
三藏法师传
七、两宋:文化强势时期
• 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而不是唐朝。 • 宋代的GDP占全球的50%。国家的综合实力无论是
质量还是数量宋朝都是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国。
张择端(北宋)《清明上河图》(中局部)
右 局 部︽
清
明
上
河
图 左︾ 局 部
两宋:文化强势时期
1、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 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 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纸币、垂线纺织,瓷 器工艺的重要改革;航海、造船、医药、工艺、农 技等都达到了古代前所未有、后难比及的高度。
墨家
墨家创立者是鲁国墨翟,信 徒多是下层群众。墨家强调 尚力,节用,兼爱国与文化一统
• 宏阔的文化精神 • 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 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秦汉帝国
• 秦始皇创立的秦帝国与古罗马、古印度并立三个 世界性大国。
•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汉帝国的版图与事功更在秦之 上,与其同时并立的世界性大国唯有罗马帝国
(一)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汉族士人文化被游牧民族践踏的支 离破碎。科举制度的中断使元代文人仕 进堵塞。他们投身于杂剧的创作,使元 代杂剧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中国文化史》PPT课件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 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 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周礼·春官·大宗伯》
精选ppt
21
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 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 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 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周礼·春官·大宗伯》
伯叔父、从堂兄
表兄弟 。
弟。
• 大功
• 小功
• 缌麻
衣物:
熟麻布
丧期: 九月
衣物:
较粗熟麻布
丧期: 五月
衣物: 精细熟麻布 丧期: 三月
精选ppt
19
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 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周礼·春官·大宗伯》
精选ppt
20
祀天神,祭地祗,祭人(享 )
精选ppt
12
五礼之 凶礼
• 丧葬之礼 (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 ) • 分类:
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
五服
精选ppt
13
• 丧礼 :以不同关系为准则,用不同 的形式 和等级表达不同程度的哀痛。
• 荒礼:某国家或地区发饥馑、疫病,诸侯 和群臣以减膳等形式表示同情。
精选ppt
——张载
精选ppt
31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礼记·曲礼上》
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又分地是 务,不用燕饮,故此礼不下与庶人行也。”
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 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有德,若逆设其刑 ,则是君不知贤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 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
《中国历史文化》PPT课件

南朝结束,中国统一 三省六部制 分科举士制 开皇之治 大运河 赵洲桥
思考:寻找隋、秦两王朝的相同点隋陈,精选PPT17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李渊建唐,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唐三彩 《金刚经》 天文学、药学、史学、诗歌、绘画、书法 对外交流
精选PPT
18
七、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封建社会4)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晋开始了。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董卓说:我势大;
遂卷铺盖回家了。
吕布说:我人帅;
朱温说:我同花顺;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董卓完蛋了。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康有为说:我变;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 孙中山说:看我的。
们看;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乾隆说:我爹是谁;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李鸿章说:九亿白银,小意思
精选PPT
35
中国简史 (搞笑版)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你看我的! 后面的不敢写了。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精选PPT
9
秦始皇
精选PPT
10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重点内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公元17、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府
精选PPT
21
元(1271年到1368年)
思考:寻找隋、秦两王朝的相同点隋陈,精选PPT17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李渊建唐,定都长安 贞观之治 开元之治 安史之乱 唐三彩 《金刚经》 天文学、药学、史学、诗歌、绘画、书法 对外交流
精选PPT
18
七、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封建社会4)
曹植说:命题作文有何难; 晋开始了。
孔明说:我要写道动员令; 陶潜说你们累不累呀。
董卓说:我势大;
遂卷铺盖回家了。
吕布说:我人帅;
朱温说:我同花顺;
貂婵说:你们俩谁厉害。 萧道成说:我一条顺;
董卓完蛋了。
陈霸先说:重新洗牌……
曹操说:快帮我脱鞋迎老许; 杨广说:去扬州观花;
康熙说:江山好管儿子难教; 康有为说:我变;
雍正说:说我狠,我就狠给你 孙中山说:看我的。
们看;
慈禧说:木偶戏你当好演呀;
乾隆说:我爹是谁;
李连英说:有奴才伺候;
李鸿章说:九亿白银,小意思
精选PPT
35
中国简史 (搞笑版)
袁世凯说:窃国者为诸候? 蒋介石说:你看我的! 后面的不敢写了。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精选PPT
9
秦始皇
精选PPT
10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重点内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公元17、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张骞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府
精选PPT
21
元(1271年到1368年)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专题整合课件

4.对外关系上: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与世隔绝,错失了多次进 行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5.根本因素:腐朽的封建制度。
[复习对策] 一、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
1.唯物史观角度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 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 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火药 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三、古代农耕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五大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本专题文化和科技均属于高频考点,在古代史选择题中占到一半(3到4题)。强调
对书本知识的精读和细读,注意对思想文化概念理解的同时要求注意时空的把握。
同时要求强化对具体细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
欧洲文化的发展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印刷 隋唐:雕版印刷术 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战国:司南
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
会的进步
指南
针
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 13世纪传入西欧 航海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二、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具有和谐意识。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
[复习对策] 一、多元史观认识百家思想主张
1.唯物史观角度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 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从阶级史观看,孔子、老子、庄子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 动者群体的利益,其他如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层的利益。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 封建贵族起到了一定作用
火药 唐代: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三、古代农耕科技没有及时转化为近代科技的五大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3.思想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本专题文化和科技均属于高频考点,在古代史选择题中占到一半(3到4题)。强调
对书本知识的精读和细读,注意对思想文化概念理解的同时要求注意时空的把握。
同时要求强化对具体细节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牛皮,促进了
欧洲文化的发展 传入欧洲,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
印刷 隋唐:雕版印刷术 术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战国:司南
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
会的进步
指南
针
北宋: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 13世纪传入西欧 航海 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 洲
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二、传统儒学价值观的现实意义(科学或可取的一面)
1.具有和谐意识。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
中国古代史文化PPT参考课件

——刘桂生《近代学人对“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误解及其成因》
2021/3/10
授课:XXX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
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
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
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
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
授课:XXX
16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 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 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 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汉书·董仲舒传》
2021/3/10
授课:XXX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 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 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 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 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15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 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 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 需要。
2021/3/10
授课:XXX
19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为了中央集权寻找
意识形态的支撑。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其实是法
家的发明……秦始皇根据他们的理论,用“焚书坑儒”的
手段控制意识形态,并不成功。汉武帝用功名利禄来引诱
士人——只有精通儒家经学才可以进入仕途,把士人的聪
授课:XXX
16
董仲舒,著有《春秋繁露》一书。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 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 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 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 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 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 化的主流。
——《汉书·董仲舒传》
2021/3/10
授课:XXX
18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少并非仅 仅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董仲舒要“罢黜”的不过 是那些新来对策得专治杂学的人,并非禁绝儒家以 外的各家;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 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 百家在社会上流传;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 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如此而已。
2021/3/10
授课:XXX
15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汉初, 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 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 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统一形势的发展,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 需要。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二课《新文化运动》(共47张PPT)

(2)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 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可 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 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 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 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 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 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 什么运动?
(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 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 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二、运动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探究: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 待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 维新变法: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 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历史根源
• 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 识分子,大力宣扬民主科学,彻底批判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但同时又对中 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 话文所替代,淡出汉语言的现代舞台。可 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 茂衍生而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 明,承载着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 的艰辛。可以说,是中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 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 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看到文言文的缺陷
(2)新来的年青人都有哪些,他们掀起了 什么运动?
(1)”新巧的饰品”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 器装备。西式贵妇裙裳和洋装分别指资产阶 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分别尝试在中国实行君主 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2)新来的年青人有陈独秀、胡适、鲁迅、蔡元 培等。他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的影响。
3、思想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 和思想已纪深入人心。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
二、运动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
3、前期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三第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共33张PPT)

钱玄同
持民什思族么辨态一的度:?才新这文是种化观运世点动对界中中,国的钱文玄!化同有!对何中影!国响汉!?字
情感升华
明白白“虽的‘然,五但四新是’文‘时反代化’初运了期以的动后反以应封该建激建的进设色怎彩方样,式一是种明 批文化判呢了?这儒个家问题文在化当时,并冲没有击确了定的旧回有答。思不 想是 拥没护文有…化回…答因,,而但而到是了未没问建有题人是立的‘新提将案来的能如民得何普’族遍的精一时致候神的, 认意见同就,很分有歧破了。而”无立,造就了思想 文(上化海—上书—店的蔡,元混19培8乱1:)《和中失国新范文。学大系·导论集》
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NEWS 191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知识巩固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提倡科学民主,反对愚昧专制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NEWS 1919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FOR HISTORY
陈独秀
反对封建旧思想,对新青年报以极大期望
NEWS 1915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自主学习
一场将斗争矛头指向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兴起了!
主要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文化刊物 《青年杂志》 改为 《新青年》
活动中心
北京大学
指导思想
民主与科学
思考:为什么北京大学会成为新文化运动
的活动中心呢?
NEWS 1915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蔡元培本是清朝补翰林院编修, 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曾任绍 兴中西学堂监督,上海南洋公学教习 等职务,次年加入同盟会,后赴德意
志帝国留学。他明确提出废止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代五世可婚
《礼记·曲礼》:“取妻不 取同姓,以厚别XXX
21
《说文解字》: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
2021/3/10
授课:XXX
11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 捉婿”
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 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 丐,小不如意,弃而之他。市井驵侩,出捐 千金,则贸贸然而来,安以就之。名挂仕版, 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谓得计,玷辱恩命, 亏损名节莫甚于此。
——《唐才子传》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2021/3/10
授课:XXX
9
榜下择婿
今人于榜下择婿
却忆金明池上路, 红裙争看绿衣郎 。
宋真宗,范令孙“登甲科,人以公辅器之”,宰相 王旦立即“妻以息女” ;神宗时,蔡卞“登科”, 宰相王安石马上“妻以女” ;高宗时,郭知运“登 科”,当即被宰相秦桧“选为孙婿”。
2021/3/10
授课:XXX
12
《礼记·昏义》
男女有别, 而后夫 妇有义;夫妇有义, 而后父子有亲;父 子有亲,而后君臣 有政。
2021/3/10
授课:XXX
13
二 婚姻与礼俗
早期婚姻形态
杂婚制 → 族内婚 → 族外婚 →对偶婚 → 一夫一妻制
2021/3/10
授课:XXX
14
杂婚
《吕氏春秋·恃君览》:
2021/3/10
授课:XXX
4
一、中国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 为兢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 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 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 其终,岂非命也哉?
——《史记•外戚世家序》
人道大伦,姻缘天定
2021/3/10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隐
李林甫令女隔窗纱择婿
2021/3/10
授课:XXX
8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 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 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 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 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 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2021/3/10
授课:XXX
2
中国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 婚姻与礼俗 婚姻与家族、家庭
2021/3/10
授课:XXX
3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我国重视人伦关系,婚 姻更被赋予了礼制的意 义。所谓“小而兴家, 大而治国”,都赖婚姻 关系的和谐,一婚一官, 寄托着一般人的生活理 想。婚制形态、婚姻关 系,表现出中国文化的 特性。
2021/3/10
授课:XXX
19
婚姻礼制的形成
礼作为婚姻的指导原则始于周
所谓婚礼包括“婚义”(实质)、“婚仪” (形式),前者使婚姻结构、婚姻关系更为 确定,后者造成婚姻程序、婚姻方法的制度 化。
2021/3/10
授课:XXX
20
婚姻范围的确定
《礼记·大传》:“系之以 姓而弗别, 缀之以食而弗殊, 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 也。 ”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 无亲戚、兄弟、夫妻、 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 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 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 阻之备。
2021/3/10
授课:XXX
15
《管子·君臣》: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 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争。
《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
中国文化史专题三
婚姻与家庭
2021/3/10
授课:XXX
1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二章 阴法鲁、许树安 主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顾鉴塘、顾鸣塘,商务 印书馆。
《百年好合:图说古代婚姻文化》,陈江,广陵书 社。
陈振江《清末民初婚姻家庭变革运动的趋向》, 《南开学报》1997年第4期;吴刚:《论胡适的婚姻 家庭观》,《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雷家琼: 《五四运动后女性婚姻观透析》,《团结报》2010 年12 月9 日第7 版
女娲与伏羲兄妹为夫妻
《后汉书·南蛮传》:
昔高辛氏(帝喾)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 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 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 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 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 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 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 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安息)“风俗 同于康国,唯妻其姊妹及母子递相禽兽,此为异 也。”
2021/3/10
授课:XXX
16
族内婚
按照辈分划分婚姻 集团,同辈的男女 之间互为夫妻。不 同班辈之间的通婚 被禁止。
2021/3/10
授课:XXX
17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10
(冯京)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 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 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 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 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
(傅察)公未廷试,蔡京辅政,卖弄威 权,……坚欲以女妻公,遣其子与术士数辈 踵至视公。又托其姻,强公相见。公不从。
授课:XXX
5
《续玄怪录·定婚店》韦固遇月下老人
2021/3/10
授课:XXX
6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 身轻许人!
《莺莺传》张生与崔莺莺
2021/3/10
授课:XXX
7
帘窥佳偶
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 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 邈遂 妻之。 ——《晋书·王浚传》
授课:XXX
18
族外婚: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
本氏族的兄弟或姊妹必须在互相通婚的对方 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父亲是集体 父辈,母亲是集体母辈,成为共夫或共妻。
对偶婚:对偶婚是指一个家庭内一个男子
在他的许多妻子之中有一个主妻,反之,一个女 子在她的许多丈夫之中有一个主夫。对偶婚 下的夫妻关系松驰,离异较容易,双方始终没有 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子女“只知其母,不 知其父”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礼记·曲礼》:“取妻不 取同姓,以厚别XXX
21
《说文解字》: 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
2021/3/10
授课:XXX
11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 捉婿”
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 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 丐,小不如意,弃而之他。市井驵侩,出捐 千金,则贸贸然而来,安以就之。名挂仕版, 身被命服,不顾廉耻,自谓得计,玷辱恩命, 亏损名节莫甚于此。
——《唐才子传》
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2021/3/10
授课:XXX
9
榜下择婿
今人于榜下择婿
却忆金明池上路, 红裙争看绿衣郎 。
宋真宗,范令孙“登甲科,人以公辅器之”,宰相 王旦立即“妻以息女” ;神宗时,蔡卞“登科”, 宰相王安石马上“妻以女” ;高宗时,郭知运“登 科”,当即被宰相秦桧“选为孙婿”。
2021/3/10
授课:XXX
12
《礼记·昏义》
男女有别, 而后夫 妇有义;夫妇有义, 而后父子有亲;父 子有亲,而后君臣 有政。
2021/3/10
授课:XXX
13
二 婚姻与礼俗
早期婚姻形态
杂婚制 → 族内婚 → 族外婚 →对偶婚 → 一夫一妻制
2021/3/10
授课:XXX
14
杂婚
《吕氏春秋·恃君览》:
2021/3/10
授课:XXX
4
一、中国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
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 为兢兢。……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 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 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 其终,岂非命也哉?
——《史记•外戚世家序》
人道大伦,姻缘天定
2021/3/10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李商隐
李林甫令女隔窗纱择婿
2021/3/10
授课:XXX
8
(罗隐)诗名于天下,尤长于咏史, 然多所讥讽,以故不中第,大为唐 宰相郑畋、李蔚所知。隐虽负文称, 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 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 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 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2021/3/10
授课:XXX
2
中国古代婚姻爱情观的特点 婚姻与礼俗 婚姻与家族、家庭
2021/3/10
授课:XXX
3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我国重视人伦关系,婚 姻更被赋予了礼制的意 义。所谓“小而兴家, 大而治国”,都赖婚姻 关系的和谐,一婚一官, 寄托着一般人的生活理 想。婚制形态、婚姻关 系,表现出中国文化的 特性。
2021/3/10
授课:XXX
19
婚姻礼制的形成
礼作为婚姻的指导原则始于周
所谓婚礼包括“婚义”(实质)、“婚仪” (形式),前者使婚姻结构、婚姻关系更为 确定,后者造成婚姻程序、婚姻方法的制度 化。
2021/3/10
授课:XXX
20
婚姻范围的确定
《礼记·大传》:“系之以 姓而弗别, 缀之以食而弗殊, 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 也。 ”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 无亲戚、兄弟、夫妻、 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 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 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 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 阻之备。
2021/3/10
授课:XXX
15
《管子·君臣》: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 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争。
《淮南子·本经训》:男女群居,杂处无二别。
中国文化史专题三
婚姻与家庭
2021/3/10
授课:XXX
1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十二章 阴法鲁、许树安 主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婚姻与家庭》,顾鉴塘、顾鸣塘,商务 印书馆。
《百年好合:图说古代婚姻文化》,陈江,广陵书 社。
陈振江《清末民初婚姻家庭变革运动的趋向》, 《南开学报》1997年第4期;吴刚:《论胡适的婚姻 家庭观》,《安徽史学》1992年第1期;雷家琼: 《五四运动后女性婚姻观透析》,《团结报》2010 年12 月9 日第7 版
女娲与伏羲兄妹为夫妻
《后汉书·南蛮传》:
昔高辛氏(帝喾)有犬戎之寇, 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 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 将军头者,购黄金千镒,邑万 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 其毛五采,名曰槃瓠。下令之 后,槃瓠遂衔人头造阙下,群 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 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 六女。槃瓠死后,因自相夫妻。
《列子·汤问》:男女杂游,不聘不媒。
马端临《文献通考·四裔考》:(安息)“风俗 同于康国,唯妻其姊妹及母子递相禽兽,此为异 也。”
2021/3/10
授课:XXX
16
族内婚
按照辈分划分婚姻 集团,同辈的男女 之间互为夫妻。不 同班辈之间的通婚 被禁止。
2021/3/10
授课:XXX
17
2021/3/10
2021/3/10
授课:XXX
10
(冯京)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 皆第一。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 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 上意也。”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 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
(傅察)公未廷试,蔡京辅政,卖弄威 权,……坚欲以女妻公,遣其子与术士数辈 踵至视公。又托其姻,强公相见。公不从。
授课:XXX
5
《续玄怪录·定婚店》韦固遇月下老人
2021/3/10
授课:XXX
6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媒之女,丑而不信。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 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 身轻许人!
《莺莺传》张生与崔莺莺
2021/3/10
授课:XXX
7
帘窥佳偶
刺史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 会佐吏,令女于内观之。女指浚告母, 邈遂 妻之。 ——《晋书·王浚传》
授课:XXX
18
族外婚:本氏族的兄弟姊妹已不能通婚。
本氏族的兄弟或姊妹必须在互相通婚的对方 氏族的女子或男子中寻找配偶。父亲是集体 父辈,母亲是集体母辈,成为共夫或共妻。
对偶婚:对偶婚是指一个家庭内一个男子
在他的许多妻子之中有一个主妻,反之,一个女 子在她的许多丈夫之中有一个主夫。对偶婚 下的夫妻关系松驰,离异较容易,双方始终没有 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单位,子女“只知其母,不 知其父”的情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