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检测方案范本

合集下载

单桩抗拔抗压试桩检测方案

单桩抗拔抗压试桩检测方案

单桩抗拔抗压试桩检测方案本检测方案采用静载荷试验和低应变动力检测等方法来检测基桩的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是一种传统的方法,而低应变动力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基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2)操作步骤静载荷试验:首先在基桩上安装静载荷试验仪器,然后通过施加荷载来测量基桩的承载力。

低应变动力检测:首先在基桩上安装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然后通过施加动力荷载来测量基桩的动力特性。

五、主要仪器设备与检测人员公司拥有先进的专用仪器设备,包括静载荷试验仪器、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等。

测试人员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多年实践经验。

六、执行标准本检测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及天津市有关规范、规定。

具体执行标准包括。

CECS-192:2005、DB29-65-2004等。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采取一系列的施工保证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保证措施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来执行检测工作,并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安全文明措施我们将在检测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文明措施,以确保检测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十、时间安排我们将根据工作量安排和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

十一、提交成果我们将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及时提交检测成果报告和相关资料,以供设计、监理、建设方参考。

十二、测试桩及现场要求我们将在测试桩和现场方面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三、方案确认本检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建设方确认后生效。

如有需要修改,需经过共同商定并重新确认。

Single-___ pile vertical force。

The hydraulic jack is placedon the top of the test ___ device。

The pressure loading system composed of the jack。

工程桩抗拔实验方案

工程桩抗拔实验方案

工程桩抗拔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不同类型的工程桩在抗拔作用下的受力特性,以及确定其抗拔承载力和抗拔行为。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研究,为工程项目中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实验对象:本实验选择不同类型的工程桩作为试验对象,包括钻孔灌注桩、摩擦桩和直挖桩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抗拔测试设备:包括静载试验机、支撑装置、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等。

2、挖孔机和钻桩机:用于桩基础的施工和安装。

3、测斜仪和测深仪:用于监测桩身的倾斜和沉降情况。

4、计算机及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存储和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过程: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a.选择合适的试验场地和桩基础类型,并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

b.根据桩的类型和规格,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试验材料。

c.搭建抗拔试验平台,进行试验设备和支撑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2、试验操作步骤:a.进行桩基础的施工和安装,包括挖孔、灌注混凝土、打桩等工序。

b.在桩基础上安装抗拔测试设备,并进行相关传感器的校准和标定。

c.进行静载试验前的预加载,以保证桩基础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失稳和变形。

d.按照预定的加载方案进行抗拔试验,分析实验数据和记录现场情况。

3、试验数据采集和处理:a.实时监测桩基础的变形和受力情况,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数据。

b.记录桩身的倾斜和沉降情况,在试验过程中不断进行测量和观察。

c.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桩基础的抗拔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五、试验结果分析:1、各类桩基础在抗拔试验中的受力特性和承载性能。

2、不同桩基础在变形和破坏过程中的抗拔行为和机理。

3、桩基础的抗拔承载力与桩身长度、直径和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注意事项:1、试验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要做到位,保障实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在实验中要注意桩基础的变形和沉降情况,随时调整试验加载和控制。

3、进行静载试验前,需要进行合理的桩基础加固和预加载工作,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抗拔桩试验方案

抗拔桩试验方案

预应力管桩的抗拔桩试验方案抗拔桩试验方案及施工方法如下:本工程抗拔试验桩共三棵,具体参数见下表:试桩表承载力检测前的休止时间,尚应遵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2.6条的规定,对本工程,休止时间为15天。

试验方法1)抗拔试验采用地基土提供试验反力,具体做法如下:在试验桩范围内人工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后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级配砂石上面铺15mm厚竹胶板,竹胶板上面满铺15mm厚钢板与24槽钢的成品垫板(检测单位提供),再在上面铺18根25工字钢,25工字钢上铺20mm厚钢板(1×1.5m),钢板中心放置千斤顶。

具体详见图1、图2。

图1 抗拔试验布置图图2 1-1剖面图2)桩与实验梁连接方法如下: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钢筋插入管桩内,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

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

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掺入水泥用量9%的UEA型膨胀剂)。

因本工程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高钢板,然后将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上(具体相见图3、图4)。

图3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示意图图4 桩与试验梁连接做法1-1剖面图在实验梁上固定16根直径28(二级钢)钢筋,与预应力管桩引出的钢筋采用双面焊焊接牢固。

3)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目的及过程单桩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有关规定进行。

试验加载方式: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并仔细观察桩身混凝土开裂情况。

抗拔桩检测方案

抗拔桩检测方案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桩基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桩基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

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

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

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年版本工程设计图纸1.7检测任务: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方法2.1静载抗拔检测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

抗拔桩试验方案范文

抗拔桩试验方案范文

抗拔桩试验方案范文
1.试验目的:
评估桩的抗拔性能,判断桩的稳定性和设计的合理性。

2.试验装备和仪器:
a)抗拔设备:包括拉拔装置、驱动装置、油压泵等。

b)记录设备:包括振动测量仪、压力表、位移计等。

c)辅助设备:包括起重机、电缆、测量工具等。

3.试验准备:
a)桩基础处理:清理桩周土壤,确保桩基础的质量。

b)安装抗拔设备:将拉拔装置固定在桩头附近,确保稳定。

c)安装记录设备:将振动测量仪和位移计安装在桩身上,以记录振动和位移。

4.试验过程:
a)试验前测量:在试验前,进行桩身的初始振动和位移测量。

b)施加拉拔力:通过驱动装置施加拉拔力,逐渐增加拉拔力直到桩发生位移或到达预定的拉拔力。

c)记录数据:实时记录拉拔力、桩身振动和位移等数据。

d)试验结束:当桩达到规定的位移或拉拔力后,停止施加拉拔力,并记录实际拉拔力值。

5.数据处理:
a)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拉拔力-位移曲线和拉拔力-振动曲线,以评估桩的抗拔性能。

b)计算桩的抗拔系数,以评估桩的稳定性和抗拔能力。

c)比较实测值与设计值,判断桩的设计和施工是否符合要求。

6.结论与建议:
根据试验结果,评估桩的抗拔性能,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如加固桩基础、优化设计等。

以上是一个抗拔桩试验的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有所调整。

在试验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进行,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抗拔试验方案

抗拔试验方案

抗拔桩抗拔试验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主体结构西起,东至,包括敞开U型槽段和暗埋段两个部分,其中敞开U型槽段范围为K1+538~K1+735及K2+640~K2+848共405m,暗埋段范围为K1+735~K2+640共905m。

根据设计,暗埋段结构完成后覆土厚度至少为5m。

隧道结构位于段因结构顶为桥覆土较浅,为满足结构抗浮要求,设计在U型槽及段结构底板底设置了抗拔桩。

全标段共计抗拔桩201根,抗拔桩为直径800mm的钻孔灌注桩。

根据设计要求,抗拔桩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2500KN,检测抽取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抗拔桩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将由业主指定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实施,根据第三方检测单位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基坑、隧道结构设计图纸及相关试验检测设计联系单。

2、业主指定的第三方试验检测方案。

3、地质勘查报告。

4、业主及监理的相关要求。

5、其他关于桩基检测的行业标准及规范。

三、试验1、试验桩的施工要求为避免静载试验平台位于基坑底部影响基坑整体安全,将试验平台设置于现状施工地坪标高,鉴于此,将需做抗拔静载试验选取的3根抗拔桩桩顶接顺至地面,具体桩长长度由现场试验桩基定位确定。

2、第三方检测单位试验前相关意见试验抗拔桩属抽检性质,抽检桩将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部位等因素综合确定,故具体单桩地表极限抗拔竖向承载力换算值将在试验桩位置确定后再行计算。

此外,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地表表层5m内土层为杂填土或素填土,未有相应的地质参数,根据工程经验判断其抗摩阻力极小,故忽略不计。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根据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抗拔桩试验方案要求,项目部将安排实施如下工作内容:(1)、抗拔试验采用支承台,支承台要求高出施工地面1m,试验桩桩顶面平整与施工地面平齐,工程支承台顶面为水平,并保证试验桩周围4m半径范围内场地平整。

工程支承台大小根据试验极限要求并参考现场地质条件,拟采用3m×2m×1m(长×宽×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支承台内设置3层Φ12mm@100×100mm的钢筋网片,钢筋保护层为5cm(后见附图所示),支承台底基础用0.5m塘渣层压实处理,处理面积为4m×3m。

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方案范文

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方案范文

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方案概述抗拔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工程技术,用于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抗拔桩的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桩基的质量,需要进行静载和低应变检测。

这篇文档将介绍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的方案。

抗拔桩静载试验试验目的抗拔桩静载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桩基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受阻性能和极限承载力。

试验步骤抗拔桩静载试验的步骤大致如下:1.确定试验桩的位置和数量。

2.安装静载试验设备(如静载荷重计、应变计等)。

3.施加静载荷并记录相关数据。

4.卸载。

试验数据分析抗拔桩静载试验获得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主要包括:1.桩的轴向力、剪力及弯矩等内力。

2.桩的位移和转角等变形量。

3.桩底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

4.桩的极限承载力和桩身的抗拉承载力。

试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抗拔桩静载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桩顶的应力传递要均匀,不能发生剪切或侧向应力。

2.静载荷的施加要逐步增加,并保持稳定。

3.试验数据精度要求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4.静载试验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要保证准确可靠。

低应变检测概述低应变检测是通过对土体等材料在受荷过程中发生的微小变形进行观测和分析,以评估其力学性质和质量状况的一种技术手段。

检测方法低应变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全站仪法:通过在试验仪器的固定点上安装全站仪,对试验场地的纵坐标、横坐标和高程等数据进行观测和记录,进而分析不同时间点和荷载下的土体变形情况。

2.光学测微法:通过激光测量仪或显微镜等设备对土体表面的变形进行观测和记录,以获得土体应变大小和变形规律。

3.应变计法:通过在试验对象表面或内部安装应变计,观测其产生的微小应变值,进而推断试验对象所受到的荷载大小和变形情况。

数据分析在低应变检测过程中,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1.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土体的变形规律和变形速率等信息。

2.对不同位置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定量分析试验对象的变形形态和局部变形情况。

工程桩抗拔检测试验方案

工程桩抗拔检测试验方案

工程桩抗拔检测试验方案一、引言工程桩抗拔检测试验是评估桩基承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结果对于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工程桩抗拔检测测试验的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方法、测试参数选择、测试设备和仪器等内容。

二、测试准备1.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测试桩的类型和长度(2)测定桩位墩号、桩号及安装深度(3)清理桩周围的障碍物(4)确定测试的目的和要求(5)组织相关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2. 测试设备和仪器(1)抗拔测试仪: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拔测试仪,能够满足不同桩基的测试要求,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斜仪:用于测量桩身的倾斜情况,判断桩的变形程度。

(3)拉力测量仪:用于测量桩的抗拔力。

(4)其他辅助设备:如起重机、输送机等。

三、测试方法1. 测试桩基准备(1)对桩进行清理,清除桩周边的泥土、碎石等杂物。

(2)在桩顶端设置测斜点和拉力测量点。

2. 测试过程(1)测斜:通过测斜仪对桩进行测斜,记录倾角数据。

(2)施加载荷:使用抗拔测试仪对桩施加拉力,记录拉力数据。

(3)持续加载:在达到初次最大拉力后,继续施行拉力,直至桩基抗拔破坏为止。

3. 数据处理(1)分析测试数据,得出桩的抗拔性能参数。

(2)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和荷载-时间曲线。

(3)根据曲线和数据分别得出桩的最大抗拔力、破坏位移和桩的抗拔承载力。

四、测试参数选择1. 桩的类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桩基类型,如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桩、挤密桩等。

2. 桩的直径和长度:桩的直径和长度对抗拔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尺寸。

3. 测试负荷:测试负荷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初次加载和持续加载的负荷。

五、测试结果分析1. 根据测试数据分析桩的抗拔性能,得出桩的抗拔承载力。

2. 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判断桩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如有必要,可根据测试结果对工程设计进行修正。

六、测试注意事项1. 测试前应仔细检查测试设备和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拔桩检测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桩基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
桩基检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
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
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

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 (KBZ6~KBZ25)。

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

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 《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
本工程设计图纸
1.7检测任务:
低应变检测:经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方法
2.1静载抗拔检测
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

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

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

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

2.1.2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
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部分。

荷载由安放在抗拔桩顶上方、两根钢梁中间的油压千斤顶提供,千斤顶上方的钢梁与抗拔桩钢筋焊接或锚固连接。

千斤顶下方的钢梁将千斤顶压力传递给检测桩两侧的支墩平台上,再传递到地基土上。

抗拔桩顶部位移位移由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

2.1.3加载分级:按照最大加载的1/10为一级,逐级加载,直到达到终止加载的条件。

2.1.4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