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拔桩静载和低应变检测方案
单桩抗拔抗压试桩检测方案

单桩抗拔抗压试桩检测方案本检测方案采用静载荷试验和低应变动力检测等方法来检测基桩的承载力。
静载荷试验是一种传统的方法,而低应变动力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基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和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
2)操作步骤静载荷试验:首先在基桩上安装静载荷试验仪器,然后通过施加荷载来测量基桩的承载力。
低应变动力检测:首先在基桩上安装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然后通过施加动力荷载来测量基桩的动力特性。
五、主要仪器设备与检测人员公司拥有先进的专用仪器设备,包括静载荷试验仪器、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等。
测试人员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多年实践经验。
六、执行标准本检测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及天津市有关规范、规定。
具体执行标准包括。
CECS-192:2005、DB29-65-2004等。
七、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保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采取一系列的施工保证措施,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八、质量保证措施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来执行检测工作,并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安全文明措施我们将在检测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文明措施,以确保检测人员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
十、时间安排我们将根据工作量安排和检测项目的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工作。
十一、提交成果我们将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及时提交检测成果报告和相关资料,以供设计、监理、建设方参考。
十二、测试桩及现场要求我们将在测试桩和现场方面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三、方案确认本检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建设方确认后生效。
如有需要修改,需经过共同商定并重新确认。
Single-___ pile vertical force。
The hydraulic jack is placedon the top of the test ___ device。
The pressure loading system composed of the jack。
管桩抗拔静载试验检测方案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富丰新城二期住宅8、9及16#~18座工程地点: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南港路、石龙南路和旧佛平路交汇处建设单位:佛山市嘉丰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佛山市南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裕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富丰新城二期住宅8、9及16#~18座均属框剪结构,5幢32层住宅楼,场地内设二层地下室,负二层为六级人防地下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支框架二级)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Ⅰ类高层住宅楼,建筑耐火等级为1级。
建筑面积为105000.00㎡,基础采用φ500(AB125)预应力管桩,总数为1708根桩长约8~20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N。
根据有关规范及文件要求,结合工地实际情况,初步确定检测内容如下:对PHC桩采用低应变及抗压静载及抗拔静载检测,本次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及粤建科[2000]137号文及穗建筑[2001]395号文等有关标准及规定,PHC桩低应变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三桩或三桩以下承台每承台不得少于1根,②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基桩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PHC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力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抗拔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
现制定检测方案如下:见附表:富丰新城二期住宅8、9、16~18座桩基检测明细表施工单位:裕达建工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11日。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方案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的抗拔摩阻力;2.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到桩侧土破坏或桩身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可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量。
二、检测工程量对于承受拔力较大的桩基,应进行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四、检测人员(拟)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试验反力装置宜采用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
反力架系统应具有1.2倍的安全系数并符合下列规定:①.采用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时,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②.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反力梁的支点重心应与友座中心重合。
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荷载、上拔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②.荷载的测量可用荷载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并使: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大于1%,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用压力表、油泵、油管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
③.沉降测量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
并使:测量误差不大于0.1%Fs,分辨力不小于0.01mm。
根据本工程检测要求,拟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参见附录:用于本工程的主要仪器、设备。
六、检测条件(需委托方配合)①.试桩顶部宜高出试坑底面,试坑底面宜与桩承台底标高一致,试桩制作时应按设计方或检测方要求对桩端部位进行处理。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需要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多项测试。
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按照《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的要求,进行试锚桩、工程桩等多项测试。
2、执行的规范:本次测试遵循《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GJ08―218―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106-2003)及《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等规范。
三、现场要求:1)现场场地需要平整,道路通畅,以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
同时需要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临时用房一间。
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需要将每个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
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测试可以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测试可以测定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为了评价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需要进行连续12小时的成孔检测,检测数据包括孔径、孔深、垂直度和沉渣厚度,以判断孔壁的稳定性能,并评估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
抗拔桩检测方案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 DS7-TA05标)桩基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十月二十日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 标 ) 桩基检测方案桩基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1.4 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 C35P8水下,有效桩长 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 9a、 15~ 22a)、 2400KN(KBZ10~ 14)。
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 C35P8水下,有效桩长 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 KBZ5)、 2400KN(KBZ6~ KBZ25)。
无想山站桩数总计 90 根。
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 2-2 。
1.5 检测项目及数量:基础类型直径 (mm)检测项目总数量检测数量备注抗拔桩1000低应变217 根217 根100%检测抗拔桩1000静载抗拔217 根 3 根1%且不少于3 根1.6 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桩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 年版本工程设计图纸1.7 检测任务: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最新版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最新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的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的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
临时用房一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抗拔桩的检测方法

抗拔桩的检测方法《嘿,朋友!来了解抗拔桩的检测方法啦》嘿呀,我的好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唠唠抗拔桩的检测方法,这可是很重要的哦,咱得整明白咯!首先呢,咱得知道啥是抗拔桩,简单说,它就像是个大力士,能把建筑物稳稳地拉住,不让它被拔起来。
那检测它就像是给这个大力士做个体检,看看它够不够强壮。
检测第一步,外观检查!就好像咱找对象先看脸一样,得看看这抗拔桩长得周正不周正。
看看桩身有没有裂缝啊、破损啊之类的。
要是有个大裂缝,那可不行,这大力士就有问题啦,就好比一个人脸上有道大疤,那肯定不好看呀,说不定还不健康呢!我跟你们说,我之前就见过一个抗拔桩,那上面有个小坑,哎呀,就像脸上长了个麻子似的,看着就不太靠谱。
接下来第二步,是静载试验。
这可是个重要环节啊!就像让这个大力士去举重,看看它能举多重。
这个试验可得小心操作,不能马虎。
咱得把一堆重重的东西放在抗拔桩上,然后慢慢加重量,看看它啥时候撑不住。
这就好比你让一个大力士去举哑铃,一点点加重,看他啥时候累趴下。
我记得有一次做这个试验,我们那堆东西放得不太稳,差点掉下来砸到脚,哎呀妈呀,可把我吓一跳!然后第三步,是低应变检测。
这就像是给抗拔桩做个 B 超,看看它里面有没有啥毛病。
通过声波啥的来检测。
这个检测的时候,仪器可得放好咯,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准啦。
有一次我就碰到个仪器没放好的,结果测出来的数据乱七八糟,就像一个人做 B 超时乱动,那医生能看清啥呀!还有第四步,高应变检测。
这个就更厉害啦,就像是让抗拔桩来一场激烈的比赛,看看它的爆发力。
这个检测比较复杂,得专业的人来弄。
咱普通人就别瞎掺和啦,不然弄不好就搞砸了。
最后一步,就是整理数据和报告啦。
这就好比是给这个大力士的体检报告写总结。
得把所有的数据都整理好,写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这个抗拔桩到底咋样。
可别写得乱七八糟的,让人看都看不懂。
总之呢,抗拔桩的检测方法就这几步,外观检查、静载试验、低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和整理报告。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

桩基检测试验(静载)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桩基检测试验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桩基测试内容包括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测试、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测试、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声波透射法及桩身桩底位移检测、桩身轴力、桩侧侧摩阻力检测等:二、检测方案编制说明:1、检测数量、方法:《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公共活动中心工程》及本工程桩基施工说明、桩位平面图及抗压桩抗拔桩详图。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1999 )三、现场要求:(1)一般要求:现场场地平整,道路通畅,便于吊、卡车进出场及起吊设备;提供220V和380V交流电用以照明和设备用电。
临时用房一间(2)试桩期间,试桩静载设备2倍桩长范围内不得有重型机械或将产生振动设备的作业,确保检测数据的正确和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3)低应变检测前须将每工程桩全部开挖且将桩顶处理后进行。
(4)工程桩高应变检测应将需检测的试桩按本方案的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四、检测时间:抗压静载检测速度为4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抗拔检测检测速度为2天 /组(包括设备安装及检测)低应变动测、高应变动测、成孔检测、声波透射检测待测试条件具备。
检测时间由委托单位提前一天通知。
一般在一天即可完成现场检测工作。
桩身、桩底位移检测及桩身轴力、测摩阻力检测在静载试验进行时同时检测。
五、测试成果及期限1、静载确定实测单桩竖向抗压(拔)极限承载力。
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拔)静载荷试验的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成果汇总表。
2、低应变所测桩桩身完整性曲线和判断及缺陷描述。
3、试成孔检测提供连续12小时的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以判定孔壁稳定性能,评价施工机械和工艺是否满足灌注桩成桩的质量要求。
4、成孔检测提供孔径、、孔深、垂直度、及沉渣厚度的检测数据。
5、高应变检测提供抗压桩的实测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
6、声波透射法检测提供桩身完整性并判定桩身缺陷程度并确定其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桩基检测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桩基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名称: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禄口机场至溧水段试验段土建工程(DS7-TA05标)1.2建设单位: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1.3建设地点:金龙路站~无想山站1.4工程概况:本标段二站一区间,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和金龙路站~无想山站区间。
金龙路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9a、15~22a)、2400KN(KBZ10~14)。
金龙路站桩数总计127根。
无想山站采用Φ1000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等级为C35P8水下,有效桩长5m。
设计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1000KN(KBZ1~KBZ5)、2400KN(KBZ6~KBZ25)。
无想山站桩数总计90根。
无想山站抗拔桩平面布置见图2-2。
1.5检测项目及数量:1.6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基桩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DGJ32/TJ 142-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钻孔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DGJ32/TJ117-2011《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项目和频率规定》2014年版本工程设计图纸1.7检测任务:低应变检测: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抗拔检测: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检测方法2.1静载抗拔检测2.1.1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试验装置主要包括千斤顶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两部分。
在抗拔桩的顶部架设一根钢梁,将抗拔桩钢筋锚固于钢梁之上。
在抗拔桩两侧的地面上对称放置两块荷载板,荷载板上方分别安装千斤顶进行并联同步加载。
千斤顶加载产生的抬升力由钢梁传递给抗拔桩的钢筋笼。
桩顶位移用百分表位移传感器测量。
2.1.2检测装置及安装示意图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加载部分和桩顶位移观测部分。
荷载由安放在抗拔桩顶上方、两根钢梁中间的油压千斤顶提供,千斤顶上方的钢梁与抗拔桩钢筋焊接或锚固连接。
千斤顶下方的钢梁将千斤顶压力传递给检测桩两侧的支墩平台上,再传递到地基土上。
抗拔桩顶部位移位移由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测量。
2.1.3加载分级:按照最大加载的1/10为一级,逐级加载,直到达到终止加载的条件。
2.1.4位移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测读一次,累计1h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每次测读后,观察并记录桩身外露部分裂缝开展情况。
2.1.5位移相对稳定标准:每1h内的位移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由1.5h内连续3次观测值计算),认为已达到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2.1.6终止加载的条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位移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位移的5倍;2)按桩顶位移控制,当累计桩顶位移超过100mm时;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
2.1.7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判定1)对于陡变型U-δ曲线,取陡变起始点荷载为极限荷载;2)对于缓变型U-δ曲线,根据上拔量和δ-lgt曲线变化综合判定,即取δ-lgt曲线尾部显著弯曲的前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
2.1.8桩头处理及现场要求1)桩顶应比基底高约10cm;2)钢筋露出桩顶至少50cm。
3)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不应少于7天;对于粉土,不应少于10天;非饱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天;饱和粘土不少于25天,对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4)需保证施工道路畅通,桩周10m范围内需坚硬、平整;保证通电(220V、380V);5)试验过程中现场不得有打桩机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较强震动。
2.2低应变检测2.2.1低应变测试原理: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是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的。
在桩顶施加一锤击力,将产生一沿桩身纵向传播的压缩波(应力波)。
该波波速是桩阻抗的函数,与桩横截面面积、材料密度、弹性模量有关。
如在桩顶部安装响应传感器,测得该波自桩顶至桩端部(或缺陷处)并反射回桩顶的幅值、符号、时间间隔,就可判断桩长、桩身缺陷性质和桩身缺陷位置。
主要计算公式:△t=2L/C式中:△t ──时间间隔(s)L──桩长(缺陷位置)(m)C──反射波波速(km/s)2.2.2现场测试方法1)测试前的准备检测工作开始之前,先搜集桩基施工资料,如:查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了解基桩施工工艺、熟悉设计图纸资料等,以便于检测时能准确设置测试参数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也更加准确、客观。
2)检测前,受检桩应符合下列规定:a基桩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桩身强度不低于15MPa;b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相同;c桩顶应凿至硬实混凝土面并大致水平,传感器安装点和激振点应打磨光滑。
3)现场测试a传感器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裂缝或浮动沙粒存在,传感器用粘结剂与桩顶面粘结,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与桩顶面保持垂直,且紧贴桩顶表面,确保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不产生滑移或松动。
b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当激振点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为桩半径的2/3。
见下图所示。
当激振点不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激振点的距离不宜小于桩半径的1/2。
c激振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激振方向应沿桩轴线方向。
d 应根据缺陷所在位置的深浅,及时改变锤击脉冲宽度。
当检测长桩的桩底反射信息或深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宽;当检测短桩或桩的浅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窄。
e 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二次及以上重复测试,时域波形应有较好的重复性。
须采集二个以上好的波形。
当重复性不好时应及时清理激振点,改善传感器安置条件或排除仪器的故障后重新进行测试。
f 结合现场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判别有无断桩、离析、夹泥或缩径等缺陷,并确定其位置,判别桩长及混凝土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单桩完整性做出评价。
2.2.3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断1) 应根据实测时域波形和频谱分析判定单桩的混凝土质量。
2) 桩身波速平均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桩长已知、桩底反射信号明确时,在地质条件、设计桩型、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中,选取不少于5根Ⅰ类桩的桩身波速值按下式计算其平均值:∑==ni ic nc 1m 1TΔL c i 2000=fΔL c i ⋅=2b 当无法按上款确定时,波速平均值可根据本地区相同桩型及成桩工艺的其他桩基工程的实测值,结合桩身混凝土的骨料品种和强度等级综合确定。
3) 桩身缺陷位置按下列公式计算:c t Δx ⋅⋅=x 20001 f Δc x '⋅=214) 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缺陷出现的深度、测试信号衰减特性以及设计桩型、成桩工艺、地质条件、施工情况,按规范的规定和实测时域或幅频信号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5) 对于混凝土桩,采用时域信号分析时应区分桩身截面渐变后恢复至原桩径并在该阻抗突变处的一次反射,或扩径突变处的二次反射,结合成桩工艺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判定受检桩的完整性类别。
必要时,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或借助实测导纳值、动刚度的相对高低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判定表2.2.4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 桩身波速取值;2 ) 桩身完整性描述、缺陷的位置及桩身完整性类别;3)应给出每根桩有效的实测信号曲线,时域信号时段所对应的桩身长度标尺、指数或线性放大的范围及倍数;4 )必要的说明和建议。
3.测试设备、仪表4、检测流程4.1依据甲方提供的资料作出检测设计,提供检测方案供甲方审批;4.2依据检测方案要求,组织开挖准备,使场地满足试验要求;4.3具备试验条件后,通知乙方进场;4.4填写检测现场情况调查表,由甲方、监理、施工签字认定试验现场会签表;4.5乙方按规范和要求组织试验作业并记录;4.6作业中异常情况及时通报甲方或监理;4.7试验结束通知甲方或监理转入下道工序或组织设备撤离试验现场;4.8全部试验结束后乙方对资料进行整理,三至七日内提交中间性检测成果通知单;4.9全部工作结束二十日内提交本工程检测成果报告;4.10甲方组织成果报告验收和评审。
5、有关配合、协商事宜5.1委托方应提供的资料⑴检测任务委托书和技术交底资料;⑵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桩位平面布置图);⑶试验桩成孔成桩等有关资料。
5.2.受检桩的技术要求受检桩在养护28天或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桩土休止时间不少于20天)后方可进行检测。
技术要求如下:⑴受检桩应保持桩头平整;⑵桩顶应与设计标高一致;⑶试坑开挖工作需由施工方在试验前完成。
每个载荷试验点需清理出5*8m的平整场地。
5.3有关协调配合事宜⑴提供测试仪器及加压观测与反力装置焊接时所需的电源, 并保证电压稳定,试验期间不断电,停电需提前通知。
⑵因试验昼夜进行,搭设帐篷的位置应尽量距现场近些,如方便请协助提供工人住的工棚。
⑶协助解决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6、质量、安全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⑴选择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现场检测人员和报告编写、审核人员,并持证上岗;所有上岗人员工作要认真负责,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靠。
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等技术标准及经监理或委托方同意的检测方案。
⑶所有检测设备都要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所有计量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⑷现场检测人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并经常和甲方、监理联系沟通。
⑸检测报告要论述准确,真实反映现场检测所形成的技术资料。
6.2.安全保证措施⑴现场检测人员即为现场安全员,全面负责工地安全工作,确保人身、仪器设备安全。
_⑵现场检测工作开始前,必须对所有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工地的安全规章制度,服从安全人员的领导。
⑶夜间试验要有足够的照明,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⑷做好意外情况应急处理工作,出现试验结果不合格、长时间停电、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等情况,要及时向公司负责人汇报,必要时终止试验。
⑸要把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宁高城际二期宁溧段DS7-TA05标201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