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统计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中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

2012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2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2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2012年上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101.33亿元(约合3184.37亿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7.8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7912.77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12060.76亿元,增长10.6%。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24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16.4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30.7%;期货交易所成交额89.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金融期货交易所成交75.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3.3%;银行间货币与债券市场成交额达263.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4.1%;黄金交易所成交额为3.5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20.5%。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如何解读2012年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重点关注两组数据:一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最核心指标---地方生产总值及其结构数据;另一组是城乡居民收入数据。

"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12年上海GDP达到2万亿元,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0%,这两个数据都是实现了突破。

从城乡居民收入看,实现了'两个快于',即城乡居民收入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居民收入快于城市居民。

"严军指出,2012年上海经济增速稳中有进。

一季度,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上半年增长7.2%,前三季度增长7.4%,全年增长7.5%。

"2012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均比较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七个季度出现回落,到2012年四季度才开始回升。

上海作为一个外向度相对比较高的地区,经济能够先于全国回升,是非常不容易的。

"严军指出,从更长期角度看,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在2006年达到1万亿元,2009年达到1.5万亿元,2012年超过2万亿元,这样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主要大城市排在第十位左右,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2年世界各国GDP初值排名—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

2012年世界各国GDP初值排名—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
48、南昌市 3000.52亿元 增长12.5%(江西1)
49、扬州市 2933.20亿元 增长11.7%(江苏8)
50、台州市 2927.34亿元 增长7.5% (浙江5)
51、嘉兴市 2884.94亿元 增长8.7% (浙江6)
2、2012年澳门和香港数据已出,台湾经济总量已公布,具体到各市县数据还未出,所列数据为2011年。
3、数据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宜居城市研究室(最后更新日期:2013年4月10日)
排名 城市 2012年GDP 较2011年增长率 (省、直辖市、特区)相关新闻:2012年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
1、 上海市 20101.33亿元 增长 7.5% (沪)
2、 北京市 17801.02亿元 增长 7.7% (京)
香港 20401.00亿港元(约16598亿元)增长 1.4% (港)
3、 广州市 13551.21亿元 增长10.5% (广东1)
24、伊朗: 4776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1.0%
25、比利时: 4740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0.1%
中国台湾: 4740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1.25%
26、阿根廷: 4131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1.8%
27、奥地利: 3890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0.4%
28、南非: 3707亿美元, GDP增长率为2.6%
4、 深圳市 12950.08亿元 增长10.0% (广东2)
5、 天津市 12885.18亿元 增长13.8% (津)
6、 苏州市 12011.65亿元 增长10.0% (江苏1)
7、 重庆市 11459.00亿元 增长13.6% (渝)
2012年,世界各国GDP排名(最后更新日期:2013年3月24日,以下数据为统计初值,随后将做进一步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3.02.22•【文号】•【施行日期】2013.0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2012年中国全国各省各地区最全的GDP数据汇总

2012年中国全国各省各地区最全的GDP数据汇总

目录2012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3)1、2012年广东各地区GDP排名 (5)2、2012年江苏省各地区GDP (6)3、2012年山东省各地区GDP (7)4、2012年浙江省各地区GDP (8)5、2012年河南省各地区GDP (9)6、2012年河北省各地区GDP (10)7、2012年辽宁省各地区GDP (11)8、2012年上海各地区GDP (12)9、2012年四川省各地区GDP (13)10、2012年湖北省各地区GDP (14)11、2012年湖南省各地区GDP (17)12、2012年福建省各地区GDP (18)2012年福建各地市GDP (18)13、2012年北京各地区GDP (19)14、2012年安徽省各地区GDP (20)15、2012年内蒙古各地区GDP排名 (21)16、2012年黑龙江各地区GDP (22)17、2012年陕西各地区GDP (24)18、2012年广西省各地区GDP (25)19、2012年天津各地区GDP (26)20、2012年江西各地区GDP (27)21、2012年吉林各地区GDP (28)22、2012年山西各地区GDP (30)23、2012年重庆各地区GDP (32)24、2012年云南各地区GDP (34)25、2012年新疆各地区GDP (35)26、2012年贵州省各地区GDP (36)27、2012年甘肃省各地区GDP (37)28、2012年海南省各地区GDP (38)29、2012年宁夏省各地区GDP (39)30、2012年青海省各地区GDP (40)31、2012年西藏各地区GDP (41)2012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排名省份GDP(单位:亿元人民币)1广东53477.4082江苏48604.1523山东45429.9854浙江32000.4455河南27598.9756河北24674.2627辽宁225308上海19731.649四川21139.26710湖北19650.75211湖南19520.40212福建25273.92313北京16382.42414安徽1530815内蒙11517.8116黑龙江14318.73617陕西12266.75618广西11284.619天津11180.875 20江西11153.432 21吉林10475.2 22山西11235.1 23重庆10018.07 24云南8756.244 25新疆6519.068 26贵州5644.14 27甘肃5090.82 28海南2526.17 29宁夏2085.430青海1636.59 31西藏6051、2012年广东各地区GDP排名1. 广州 12560.7亿12.7%2. 深圳 11358.3亿10.5%3. 佛山6788.2亿13.9%4. 东莞4698.9亿9.2%5. 中山2225.3亿14.3%6. 惠州2172.8亿15.3%7. 江门1879.4亿11.9%8. 湛江 1789.0亿12.2%9. 茂名1701.4亿10.1%10.汕头1433.8亿12.5%11.珠海1418.5亿13.2%12.肇庆1291.2亿17.1%13.清远1268.7亿17.2%14.揭阳1237.7亿16.7%15.阳江797.1亿16.1%16.韶关779.7亿13.0%17.梅州724.8亿14.8%18.潮州656.1亿14.2%19.河源575.6亿15.4%20.汕尾553.7亿14.7%21.云浮481.3亿16.7%2、2012年江苏省各地区GDP城市 GDP 增速3、2012年山东省各地区GDP2012年,青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2.11亿元,同比增长10.6% 2012年,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0亿,比上年增长10.2%2012年,济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1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5% 2012年,潍坊实现地区国内生产总值4012亿元,同比增长10.6% 2012年,淄博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2012年,济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10亿元、增长11%;2012年,临沂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2.8亿元,增长11.8%;2012年,东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0.66亿元,增长12.1% 2012年,泰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04亿元,增长10.5%左右2012年,威海市实现生产总值2330亿元,增长9.5%左右2012年,德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0亿元,增长12%。

2012年49区GDP情况表

2012年49区GDP情况表

2012年49个中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GDP情况表2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850.05728.5016.68 3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749.23576.9929.85 4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510.21433.0517.82 5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769.59626.3722.87 6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5.24311.4530.11 7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577.11531.038.68 8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217.25351.80-38.25 9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143.8274.6492.69 10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77.95165.377.61 11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239.26211.2313.27 12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208.12174.2319.45 13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61.03143.1412.50 14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287.64215.9133.22 15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34.01211.3410.73 16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64.97121.7735.48 17襄樊经济技术开发区373.17310.4820.19 18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121.1194.1428.65 19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68.2760.9512.01 20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35.4527.6828.06 21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69.2859.6416.16 22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124.83116.127.50 23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100.2580.0225.27 24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117.0682.4042.07 25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104.2296.018.55 26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110.2195.7515.10 27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185.28139.2033.10 28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404.68291.9138.63 29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34.7029.9915.71 30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59.8175.58-20.87 31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122.16108.4312.66 32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438.38400.169.55 33哈尔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101.0571.4241.49 34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158.1391.0473.69 35滁洲经济技术开发区123.6095.6629.21 36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17.74105.6011.50 37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40.03106.8531.06 38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5369.31-45.45 39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165.66114.5744.60 40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21.8820.069.08 41南昌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42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189.45165.8514.23 43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50.8145.2112.39 44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71.0469.46 2.2845大庆经济技术开发区95.5781.0017.9846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119.80109.109.8047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100.1387.0715.0048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48.0035.8034.0849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0182.8210.00合计10839.019292.3516.64注:南昌小蓝经开区2012年和2011年均没有统计GDP数据;太原经开区受核算制度的影响,GDP缩减比例较高,故导致同比较减比例较高,故导致同比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2012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 值构成统计 单位:%
城市
城市合计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山西省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晋中市 运城市 忻州市 临汾市 吕梁市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通辽市 鄂尔多斯市 呼伦贝尔市 巴彦淖尔市 乌兰察布市 辽宁省 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锦州市 营口市
49.79 25.91
40.16
9.02
4.69
59.26 59.67
31.72
13.38 1.45
39.29 37.84
47.33
12.69 0.93
53.59 53.69
33.71
15.69 1.53
54.15 58.90
30.16
13.90 1.24
54.98 66.23
31.12
16.68 2.55
22.39 6.32 8.71 19.82 22.27 13.33 11.36 7.11 9.99 25.28 8.89 9.89 8.33 15.88 17.97 16.98 11.14 24.21 28.37 29.44 32.69 3.85 35.24 30.19 10.23 19.21 49.89 40.46 0.63 5.42 2.57 1.81 9.52 3.18 1.62 7.00 14.49 12.91 14.62 7.00 4.40 7.10 14.90 4.84 3.27 4.08 3.11 5.24 7.37 5.06 4.96
2.63
0.97
55.30 52.16
42.07
0.86
0.86
73.45 73.45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9
15.14 8.43
55.37 57.64
29.50
13.76 7.98
63.16 62.83
23.09
2.46
0.17
60.52 39.59
37.01
17.90 3.36
47.15 50.69
34.95
45.68 63.18 67.76 51.80 49.49 47.67 50.95 51.43 49.69 45.75 58.97 53.00 60.38 48.61 47.28 48.28 36.02 37.35 40.91 46.85 45.62 80.88 33.81 25.81 58.22 43.08 17.10 26.48 38.92 50.92 44.03 53.01 49.01 52.92 54.13 52.96 45.91 46.29 47.21 53.00 53.97 53.10 47.10 50.59 45.79 53.43 50.50 55.46 53.26 53.71 49.61
2.39
59.59 61.01
33.53
5.41
1.96
60.65 63.18
33.94
13.79 3.08
50.08 46.10
36.13
15.31 4.21
49.59 51.72
35.10
7.50
3.25
53.50 56.80
39.00
阜新市 辽阳市 盘锦市 铁岭市 朝阳市 葫芦岛市 吉林省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松原市 白城市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大庆市 伊春市 佳木斯市 七台河市 牡丹江市 黑河市 绥化市 上海市 江苏省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浙江省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嘉兴市 湖州市 绍兴市 金华市
62.10 56.83 73.42 65.82 47.48 57.47 57.71 57.66 51.37 61.39 59.12 65.04 62.53 70.46 40.38 59.56 39.04 47.25 60.30 68.29 64.90 83.73 39.78 36.59 61.05 46.69 25.62 11.82 38.75 50.95 42.61 50.34 54.39 54.05 53.26 52.48 50.78 48.92 60.48 54.85 52.24 59.82 52.23 46.86 43.03 51.91 47.83 48.78 53.28 43.46 43.66
2.10 2.65 0.46 2.84 7.71 7.10 2.34 0.93 3.45 3.21 1.29 1.75 4.99 3.13 15.05 3.58 2.27 3.80 5.95 5.93 2.28 1.10 26.44 5.61 7.20 4.75 33.24 58.02 0.53 2.65 1.94 1.06 2.82 1.98 1.20 3.08 5.62 9.75 8.32 3.75 2.41 2.27 10.18 2.60 1.82 1.54 0.77 4.44 6.11 1.39 6.01
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全市
市辖区 全市
市辖区 全市
8.32
2.81
50.36 48.57
41.33
0.84
0.69
22.70 22.45
76.46
1.33
0.84
51.68 51.41
46.99
12.06 2.74
53.09 50.17
34.85
10.05 0.53
44.80 43.51
53.64
5.34
1.32
50.70 53.87
43.96
1.53
0.60
58.89 55.30
39.59
4.02
1.10
67.36 51.22
28.62
4.22
0.55
64.55 43.32
31.23
5.06
3.01
59.18 63.15
35.76
8.49
7.88
54.58 40.64
18.59 16.52
58.87 52.11
22.54
15.56 2.92
54.99 53.91
29.46
8.24
2.18
53.28 52.53
38.48
4.77
1.71
51.24 49.01
43.99
6.45
2.12
51.90 47.16
41.65
5.12
0.82
53.23 52.20
41.65
6.88
42.89 51.81
40.43
15.67 1.93
52.91 58.64
31.42
11.35 1.06
52.59 51.43
36.06
11.06 5.28
53.98 39.46
34.96
18.70 9.06
51.72 58.65
29.58
5.65
1.82
56.96 48.06
37.39
1.56
0.71
36.93
16.56 6.82
46.07 33.23
37.37
9.22
7.08
51.61 40.11
39.17
6.64
3.52
62.14 39.01
31.22
4.47
2.04
73.23 53.97
22.30
7.90
2.80
54.55 48.01
37.55
4.87
1.50
36.45 26.39
58.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