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肠袢式造口术和结肠造口术对老年左侧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合集下载

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

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

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例老年直乙状结肠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6年12月见收治,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取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取Hartmann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Hartmann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患者从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及安全性看,回肠袢式造口术的恢复效果及安全性均明显好于Hartmann术。

【关键词】老年直乙状结肠;梗阻性;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效果;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01-02乙状结肠及直肠位于左下腹,呈“乙”字弯曲,上接降结肠,下接直肠及肛门。

直乙状结肠是大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者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环境下发生的恶性病变,临床中,肠梗阻是乙状结肠癌的并发症,通常情况下,肠内容物正常运行和通过发生障碍,即为肠梗阻,是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临床中针对该类型患者主要选取手术治疗。

本文选取了我院在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老年直乙状结肠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分析这些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Hartmann术、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直乙状结肠患者45例,均为2011年1月—2016年12月见收治,其中有19例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5岁~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5±7.5)岁之间。

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回肠袢式造口术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 s a t O jci T x l etesft n fcc fo pi otm eo tl ae twi bt c v c s mo oo Abt c] bet e oe po a yade ayo o es yi grna pt ns t o su t er t i i cln r v r h e i l l o n i h r i eog d
c n e . eh d F f eo t lp a c r M t o s i y g r n a m ̄ms wi b t ci e r c o i ro d c l n c c r f m a u r 0 5 t a u r 0 0 we e r d ml r t o s u t e t sg n i o o a e r h r v n o J n ay 2 0 o J n ay2 1 r a o y n d v d d i t o p i o t my g o p a d Ha t n r u .T e o e a in t e a d p so e ai e c mp ia i n e t r u s we e ii e o l o l s n e o r u n rma n g o p h p r t i n o t p rt o l t s i t wo g o p r o m v c o n h n lz d Re u t h i a a y e . s l T e t fo e a in a d frt a s g g sa t ro e a o o lo tmy g o p wa h r r t a a rma n s me o p r t s p s i a f p r t n i l p i s o n i n e i n o e o r u s s o t n t t o t m y Lo p Ie so y i r n a t n wih Ob tu tv c o i mo d Coo n e e Ap H a o fLo p He so o l o t m n Ge o t l i  ̄ i Pa e t s r c e Re t sg i l n Ca c r i

直肠癌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

直肠癌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

直肠癌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摘要: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的结肠造口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本文从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作用和意义、老年人患者的结肠造口护理的重要性、直肠癌手术后老年患者的护理和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水平,为直肠癌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老年人、护理、进展前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的结肠造口护理对于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老年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与年轻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护理。

本文旨在探讨直肠癌手术后老年人患者结肠造口的护理进展,以期提高老年患者结肠造口护理的水平,为直肠癌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供帮助。

一、直肠癌手术后结肠造口的作用和意义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

对于直肠癌患者,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直肠癌手术后,尤其是直肠切除术后,患者需要通过肛门排便,但是由于直肠被切除,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常常会困扰患者[1]。

此时,结肠造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造口是将结肠通过手术连接到腹壁上,使粪便排泄到体外。

这种手术可以减轻直肠癌手术后的排泄困难和便秘问题,避免因直肠切除导致的肛门失禁。

同时,结肠造口也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使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清洁和更换造口袋。

此外,结肠造口还能降低直肠癌手术后的并发症率,如肛瘘、肛瘘引流等。

需要注意的是,结肠造口虽然可以缓解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但是患者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保证排便顺畅和造口的清洁卫生[2]。

此外,结肠造口也需要定期更换造口袋,定期检查造口周围的皮肤情况,以避免皮肤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结肠造口在直肠癌手术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排便困难和便秘问题,避免肛门失禁,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降低并发症率。

结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

结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式,这种手术会将结肠和腹壁上的切口连接,以改变消化道废物的排泄通路,从而造成一个新的排泄口(也称人工肛门)。

之后医生会在这个排泄口处固定一个袋子(也叫造瘘袋),这样本来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的粪便、废气就可以通过这个口排到袋子中去。

结肠造口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一般当患者出现结肠及结肠以下的消化道(直肠及肛门)问题的时候,医生就可能需要采用结肠造口术治疗了。

结肠造口术可以使患者体内的排泄废物改道,这样废物和细菌不会经过病变部位,这就给了病变部位足够的时间康复。

这种造口术一般是临时造口,当疾病恢复时,可以行二次手术恢复正常的消化道结构。

有时候因为手术切除病变组织造成消化道重建困难而无法把断面重新连接,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永久的结肠造口术治疗了。

结肠造口术会被应用在以下的疾病中:结肠直肠及肛门处的肿瘤、克罗恩病、肠憩室炎。

也有些比较少见的情况需要行永久造口来治疗肛门附近的肿瘤,不过一般都是在化疗放疗无效的情况才会选择这种手术方式。

较晚期的阴道癌或者子宫颈癌,肿瘤细胞已经侵犯了盆腔时,医生有时会进行一种手术叫做盆腔脏器切除术,结肠永久造瘘是这个手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些其他方法无法治疗的大便失禁,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会选择这项手术。

有时候刀伤、枪伤也会伤及患者的结直肠造成大便外漏,这时候医生就可能需要临时结肠造口来治疗创伤了。

对于一些严重的肠损伤,医生甚至还要采用到永久造瘘治疗。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比较罕见的遗传疾病,这种疾病的患者结肠中缺乏必须的神经细胞,所以结肠无法正常舒张收缩,很容易造成大便壅积。

这时候医生往往会选择外科治疗来解决肠梗阻问题。

在这个手术中,缺少神经纤维的结肠会被切除,然后会为患者做一个结肠造口,这样大便就能顺利排出。

采用永久造瘘或临时造瘘取决于结肠切除的长度。

结肠造口术一般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袢式结肠造口术,这种手术会在结肠上切一个口,然后将这个口与皮肤上的口缝合在一起。

两种不同回肠造口方法在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两种不同回肠造口方法在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两种不同回肠造口方法在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邓修民;刘庆全;肖进;钟腾猛;吴友祥;郭应伟【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年(卷),期】2016(024)003【摘要】目的:评价回肠插管造口在老年人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LAR)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进行肿瘤切除回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回肠末端常规造口和回肠插管造口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吻合口瘘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造口并发症、生存质量、满意度调查、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插管组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插管造口能减少手术时间、造口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总页数】3页(P442-444)【作者】邓修民;刘庆全;肖进;钟腾猛;吴友祥;郭应伟【作者单位】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百色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7【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在钠含量检测中的对比分析 [J], 邓建威2.两种不同检查方法在妇科门诊中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 [J], 陈关美3.两种不同定量方法对比分析青稞籽粒中的脂肪酸含量 [J], 耿薇;郑敏燕;张卫红;魏永生;张君才4.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J], 杨晓斌;廖张军5.两种不同的血糖检验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J], 鲁红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老年梗阻性直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

造 口坏死 、 肠造 口回缩 、 肠造 口脱垂 、 肠造 口水肿 情况 , 记 录
术后 首次排气 时 间。记 录 Ⅱ期手 术 时 间 , 观 察术 后 切 口感
对 照组 。观察组 3 0例 , 男1 7例 , 女1 3例 , 年龄最小为 6 0岁 , 最 大为 7 9岁 , 平均年 龄为 ( 6 7 . 4± 6 . 0 ) 岁; 其 中直肠 癌患者 共1 9例 , 乙状结肠 癌 患者 1 1例 , 术前合 并有 心血 管疾 病 患 者共 5例 , 合并有呼吸系统慢性疾病 患者共 6例。对照组 患 者3 0例 , 男1 6例 , 女1 4例 , 年 龄最 小为 6 0岁 , 最大为 8 O岁 , 平 均年龄为 ( 6 8 . 4± 7 . 1 ) 岁; 其 中直肠 癌患者 共 2 0例 , 乙状 结 肠癌患者 1 O例 , 术 前合 并有 心血管疾 病患者共 6例 , 合并 有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患者共 5例 。两组 患者在性别 、 年 龄等
观察组 I I 期 手术 时间 、
合 口瘘 发 生 率 与 对 照 组 比 较 ,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见表 2 。
术后首 次 排气 时 间低 于 对 照 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O . 0 5 ) ; 观察组 Ⅱ 期手术术后切 口感染 、 切开疝 、 肺部感 染 、 吻
后吻合 口瘘 、 腹 膜炎等并 发症 发生 率增加 , 导致患 者死 亡率 增加。研究表明 , 术后 吻合 口瘘不但 会 引起粪 性腹膜 炎 等 , 还可以提高术后肿瘤局部 的复发率 , 严重影 响到患者长 期生 存 。本文观察不 同手 术方 法在老 年梗 阻性 直 乙状 结肠 癌患
者 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

袢式回肠造口与袢式结肠造口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暂时性粪便转流的效果比较

袢式回肠造口与袢式结肠造口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暂时性粪便转流的效果比较

2014,14:741.[14]CHEN G,ZHANG R X,LI Y H,et al.Multi-center,random-ized,controlled,open-label effectiveness study of primary tu-mor resection or not in asymptomatic colorectal cancer withunresectable metastatic disease[J].J Clin Oncol,2015,33(15_suppl):TPS3628.袢式回肠造口与袢式结肠造口用于直肠癌前切除术后暂时性粪便转流的效果比较评论者:池诏丞(吉林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吉林长春,130012;E-mail:***************)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05.021[文献来源]PRASSAS D,VOSSOS V,REHDERS A,et al. Loop ileostomy versus loop colostomy as temporary devia-tion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J].Langenbecks Arch Surg,2020.doi:10.1007/s00423-020-01940-w.目的:临时性造口是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常见辅助手段,可采用袢式回肠造口(loop ileostomy,LI)或袢式结肠造口(loop colostomy,LC),但哪一种手术方式最为合适,仍存在争议。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LI与LC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连续入组200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科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LI55例、LC93例)。

两组前切除术与造口还纳术的时间间隔相近。

分别比较两组造口术后及还纳术后的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肠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疗效对比

结肠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疗效对比

结肠造口和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疗效对比金灵莉;周春芳;吕飞;胡素芳;卢光新【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造口术和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乙状结肠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结肠造口组和回肠袢式造口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Ⅰ期和Ⅱ期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造口回缩、坏死、水肿、脱垂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随访2年,观察2组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结果回肠袢式造口组患者Ⅰ期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结肠造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术后,2组患者的术后造口回缩、坏死、水肿、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回肠袢式造口组患者Ⅱ期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禁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结肠造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期术后,结肠造口组患者低血钾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回肠袢式造口组患者(P<0.05).2组患者1年、2年死亡率和1年、2年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袢式造口术用于老年乙状结肠癌患者的治疗与结肠造口术有相当的疗效,但是回肠袢式造口术更利于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6(031)010【总页数】3页(P1672-1674)【关键词】结肠造口术;回肠袢式造口术;老年;乙状结肠癌【作者】金灵莉;周春芳;吕飞;胡素芳;卢光新【作者单位】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就诊时多已是中晚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患者发病率逐渐升高,而且老年患者常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预后往往不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