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届的十大营销案例
十大经典营销策划案例

一.《英雄》:一部糟糕电影的辉煌纪录有史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最成功的票房,有着糟糕动作片的一切特征——弱智的故事情节、失真的动作设计、装腔作势的台词,但这部糟糕的电影,上市20天就创下了超过2亿元的票房,而本年度风靡全球的《哈利·伯特》,在中国创下的票房仅为6300万元。
让《英雄》成功的,不是由于电影的精彩,而是由于营销策划、市场推广的创新。
《英雄》组成了阵容强大的明星剧组,早在2001年初,新画面公司就开始借助团队的明星效应,持续制造新闻。
在媒体的支持下,这些“新闻广告”高强度持续进行了两年时间,终于让大量中国人按捺不住,走进影院观看这个中国有史以来营销最成功的电影——也许还是最糟糕的动作片之一。
这些人中间,包括几乎从来不看电影的笔者。
《英雄》以令人赞叹的耐心、丝丝相扣的营销策划和长达2年的新闻公关,列本年度十大营销创新案例之首。
《英雄》必将以营销的创新写入中国电影史,但未来的电影观众必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英雄》入选,是为了表彰发行商新画面公司对电影营销的突破性贡献。
点评:《英雄》所获得空前成功,将把电影营销策略和营销组织性推进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英雄》以后中国电影将越来越倾向于大制作、倾向于告别艺术电影、倾向于向好莱坞靠拢。
二.“力波”啤酒:喜欢上海的理由力波啤酒曾是上海最受欢迎的本土啤酒之一。
1996年三得利登陆上海后,力波因为营销手段落后、口味不佳,在三得利的进攻中阵地屡屡失陷,还曾因攻击三得利水源质量,被三得利告上法庭,即丢了官司,更丢了市场。
2001年开始,力波啤酒开始了自己的抗争历程,力波创作的广告歌曲《喜欢上海的理由》很快风靡上海,在广告歌的推动下,力波的销量迅速回升。
2002年6月亚洲太平洋酿酒公司接手力波,并成功推出超爽啤酒、改变产品瓶体;力波还利用韩日世界杯的机会,和众多饭店联盟,推广看足球、喝力波的营销活动。
世界杯之后,力波继续和餐馆终端联盟,推出“好吃千百种,好喝有一种”的广告攻势,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行为。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

盘点:十大“营销”制胜的典型性电影案例猫贝儿发表于:2011-09-26 14:44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一部电影能否取得成功,受限制的因素很多。
故事、明星、特效等等所谓的“品质”固然重要,但是在这个讲究效益的大环境中,另一因素日益凸显,那就是“营销”。
一部好电影如果营销成功便能够锦上添花,巨资大片和低成本小片都不例外。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国内外十大因为高明的营销手段而获得票房大捷的电影。
一、《让子弹飞》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9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让子弹飞》主打“口碑式”营销,早在公映之前,该片就在制造口碑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业内人士之口来解析影片的看点、亮点,上映期又频繁解释影片桥段的深刻用意,甚至联系历史和现实。
而且宣传面极广,几乎涵盖了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在内的所有主流媒体,让观众在上映前便对这部电影产生了极高的认可度。
二、《午夜心跳》投资:400万左右人民币票房:3280万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午夜心跳》是小成本恐怖片营销成功的典范,主打“病毒式”营销。
在公映之前,宣传方鸿水文化传媒便打出“贺岁档第一恐怖片”的口号,更悲壮的是公映前竟然没有任何演员参与落地宣传,在这种不利情况下,宣传方通过海量的网络、平面、广播电视结合的三位一体式宣传,将能够撑起这一名号的元素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而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又打出“看恐怖片时尚过节”的口号,吸引了不少时尚影迷和情侣。
另外,在影片上映期间推出小活动,让影迷看片之余感受刺激。
三、《唐山大地震》投资:1.5亿左右人民币票房:6.53亿左右人民币营销成功:《唐山大地震》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为背景,并在宣传过程中反复强调“催泪”牌,抓住人心柔软的一部分。
同时,在拍摄期便开始自立招牌,“年度最受人期待影片”的名号从拍摄到放映的整个期间,不断的有导演、主编、演员、影评人等等的爆料传出。
另外,宣传将冯小刚和徐帆的夫妻搭档捆绑销售。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

盘点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电影营销是一项重要的推广活动,可以帮助电影制作公司提升知名度、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
下面是一些电影营销经典案例的盘点:1.《黑暗骑士》:该片通过巧妙的营销策略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主要策略包括:发布悬疑的预告片、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举办粉丝活动、制作特别版DVD等。
这些策略使得观众对电影保持极大的兴趣,并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阿凡达》:该片在上映前的营销活动非常出色。
包括制作精美的预告片、在观众中引发兴趣的宣传、特别版DVD推出等。
此外,电影还采用了全球首映的方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影迷。
这些营销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收入。
3.《头脑特工队》:该片在推广过程中主要利用了心理学原理来吸引观众。
首先,制作了引人入胜的预告片,通过展示电影的特色和情节,引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互动营销,鼓励观众分享他们的心理感受和观影体验。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获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4.《冰雪奇缘》:该片通过独特的宣传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首先,电影制作公司发布了一系列的宣传短片,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
其次,制作了精美的预告片,展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和特色。
另外,电影还推出了与主题相关的周边产品,进一步推广了电影的品牌形象。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复仇者联盟》:该片的营销活动主要侧重于品牌推广和粉丝互动。
首先,通过发布预告片和宣传短片,制造了观众的期待和兴奋。
其次,制作了与电影相关的周边产品,增加了粉丝的参与度。
另外,电影还开展了粉丝见面会、影迷活动等,进一步增加了观众与电影的互动。
这些策略使得电影在上映后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综上所述,电影营销对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巧妙的宣传策略和精确的定位,电影制作公司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并获得巨大的票房收入。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经典案例指引

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经典案例指引中国影视娱乐产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行业。
在这个行业中,有许多经典案例可以作为指引,帮助我们了解这个行业的发展和成功之道。
以下是我整理的十个经典案例:1.《霸王别姬》:这部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一个关于京剧演员和情侣之间复杂关系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了许多奖项,并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战狼》:这部由吴京执导和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个中国特种部队士兵保护非洲村庄免受恐怖分子侵袭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激烈的动作场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里程碑之作。
3.《中国合伙人》:这部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三个年轻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创业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的创业情景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4.《中国好声音》:这个综艺节目是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案例之一。
它通过选拔优秀的歌手和培养他们的音乐才华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5.《爸爸去哪儿》:这个真人秀节目讲述了几位明星爸爸和他们的孩子一起度过难忘时光的故事。
这个节目以其真实和温馨的情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6.《芈月传》:这部古装剧以芈月为主角,讲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成长为强大女性的故事。
这部剧以其精美的制作和深入人心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7.《中国有嘻哈》:这个真人秀节目以嘻哈音乐为主题,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嘻哈音乐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这个节目在中国年轻观众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8.《流浪地球》:这部由郭帆执导的科幻电影讲述了人类为了拯救地球而进行的宇宙冒险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震撼的特效和引人入胜的剧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并成为中国影视娱乐产业的经典之作。
9.《中国新说唱》:这个真人秀节目以说唱音乐为主题,通过选拔和培养优秀的说唱音乐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解析

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解析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微电影营销的意义 (3)二、微电影营销概述 (4)2.1 微电影的定义与特点 (5)2.2 微电影营销的概念 (7)2.3 微电影营销的优势 (8)三、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9)3.1 案例背景 (10)3.2 营销策略 (11)3.3 营销效果分析 (13)3.4 案例总结 (14)四、微电影营销的策略与技巧 (15)4.1 故事情节设计 (16)4.2 角色塑造 (17)4.3 场景与特效 (19)4.4 音乐与配音 (20)五、微电影营销的效果评估 (21)5.1 流量分析 (22)5.2 转化率分析 (23)5.3 用户反馈分析 (25)5.4 综合评价 (27)六、未来展望与挑战 (28)6.1 微电影营销的发展趋势 (29)6.2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30)一、内容简述案例一:《一触即发》的凯迪拉克营销案例。
这部微电影以高端、时尚、科技为核心元素,结合凯迪拉克品牌特色,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剧情之中。
通过明星效应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观看并分享,有效提升了凯迪拉克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该片运用数字化传播手段,进行线上线下同步推广,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案例二:《老男孩》的营销策略。
《老男孩》以情感营销为主打策略,通过讲述青春、梦想与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的共鸣。
影片中的品牌植入自然贴切,与剧情发展相得益彰,让观众在感动的同时,对品牌产生好感。
该片借助社交媒体进行病毒式传播,利用网友的自发推广,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品牌宣传。
案例三:《寻梦环游记》中的联合营销战略。
该微电影通过与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一场视觉盛宴。
通过联合营销,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该片以文化内涵为核心,将品牌理念与影片内容紧密结合,提升了品牌的格调与形象。
1.1 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内容的日益丰富,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手段,逐渐在品牌传播、产品推广等领域崭露头角。
大数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

大数据电影营销的成功案例大数据电影营销成功案例:1.《战狼2》:2017年上映的中国动作电影《战狼2》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最终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2.《泰坦尼克号》:1997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史诗级的爱情片,该片在电影营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针对不同群体推出不同的宣传策略,如针对年轻观众的浪漫爱情故事、针对科技追求者的豪华邮轮等。
最终,《泰坦尼克号》成为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
3.《复仇者联盟》:漫威电影宇宙系列电影在大数据电影营销方面也有非常成功的案例。
《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
此外,漫威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角色设定,使电影更符合观众的口味,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票房和口碑成功。
4.《美人鱼》:2016年上映的中国喜剧电影《美人鱼》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此外,电影公司还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角色设定,使电影更符合观众口味,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
5.《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的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电影营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该片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兴趣和喜好,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广告投放和话题引导,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此外,电影公司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反馈和评价,改进电影剧情和特效,使电影更符合观众口味,最终取得了卓越的票房成绩。
6.《速度与激情7》: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是一部动作电影,该片在电影营销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解析

电影营销十大经典案例解析1.《阿凡达》(Avatar)《阿凡达》是由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一部科幻电影。
该片在上映前进行了大规模的营销活动,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3D技术上的突破。
电影在宣传中专门强调了它是第一部真正适合3D观影的电影,吸引了大批观众赴影院观看,成为一部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
2.《教父》(The Godfather)《教父》是一部著名的黑帮电影,通过与观众之间建立情感连接的独特方式进行了成功的营销。
电影宣传主要侧重于描绘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以及故事中的复杂关系,吸引了观众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种情感上的吸引力使得电影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3.《蝙蝠侠: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蝙蝠侠:黑暗骑士》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创造紧张和悬疑的氛围来吸引观众。
该片的预告片中采用了短暂的片段和引人入胜的一刻,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感。
这种战略在电影上映前就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为电影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4.《星球大战》(Star Wars)《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采取了全方位的营销策略,包括玩具、漫画书籍、游戏等周边产品的推出。
通过创建一个全新的宇宙,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观众,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粉丝团体。
这一战略不仅刺激了电影票房,还为系列电影的推出打下了基础。
5.《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指环王》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大规模的预告片推广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预告片巧妙地展示了电影中壮丽的场景和惊险的剧情,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
这种吸引力在电影上映前就为其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期待。
6.《泰坦尼克号》(Titanic)《泰坦尼克号》是一部重要的爱情悲剧电影。
该片在营销上利用了船只的壮丽和沉没事故的真实故事,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与其他电影不同,该片在宣传中强调了它基于真实事件的情感展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一部备受推崇的作品。
7.《哈利·波特》(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成功营销案例之一是通过与原著小说推广相结合,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神秘和神奇的世界。
2024年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2024年对中国微电影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很多有创意和影响力的微电影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成功传播和吸引了大量观众。
以下是2024年中国十大微电影营销案例。
1.《饺子》
这部微电影由主流电视剧导演陈凯歌执导,由范冰冰主演。
影片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推广,范冰冰也在微博上不断发布片方为影片做的宣传活动。
范冰冰的巨大影响力和微博的传播能力使得影片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
2.《后会无期》
3.《我们的十年》
4.《神棍》
5.《暖男》
6.《父母爱情》
这部微电影由导演陈凯歌执导,由赵薇和陈坤主演。
影片通过微博进行宣传,片方还举办了相关的线下活动,了解观众对影片的期待和反馈。
这种互动性质的宣传方式使得影片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
7.《蚁人》
8.《宝岛一村》
9.《救魂师》
10.《恶棍天使》
这些微电影通过巧妙的营销手段成功地传播和吸引了大量观众,为中国微电影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届的十大营销案例电影,不仅能够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2002年上映的《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自此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步入一个电影营销初步阶段。
当电影制造的话题、电影制造的体验,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驱动力并成功地被企业运作,那么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
此后的无数影片纷纷新招频出,你方唱罢我登场。
专业而系统化的特色营销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也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
电影营销在这几年似乎比电影内容本身更为夺人眼球。
从发行公司、院线到影院,各种影片在不同层级都频频使出营销新招,我们来谈谈中国电影营销的十大成功案例。
一:《英雄》新闻营销最成功2002年底在全国上映的张艺谋影片《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也引来了无数争论。
张伟平策划的一系列轰动性新闻事件,使全国媒体持续地为《英雄》疯狂,最终成功地把《英雄》炒上了天,我们来回顾下新画面公司高明的新闻营销过程。
1:2002年7月13日,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
2:2002年8月2日下午3时,张艺谋携《英雄》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
3:2002年9月9日起,一部名为《缘起》的记录片推出,跟踪拍摄记录这部电影的成长。
4:2002年10月中旬,新画面公司打出关于《英雄》出征奥斯卡的报道。
5:2002年10月24日,《英雄》突然要在深圳首家五星影城“试映”7天。
6:2002年11月19日,由《英雄》编剧李冯改编的同名小说面市。
7:12月14日至17日,剧组主创人员乘包机前往3个城市参加首映场的见面会。
8:11月29日下午,电影音像版权在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拍卖。
9:12月6日,游戏版、漫画版《英雄》火速推出。
10:12月6日《英雄》广告上央视。
11: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首映仪式。
上海和广州两场新闻发布会。
12:12月18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英雄》进军奥斯卡预映庆典”。
13:12月20日举行了“全国零点公映”活动。
或许现在回顾起来,觉得这十几场营销策划普普通通,其实就当时而言,《英雄》创下太多的全国首次,其通过媒体所进行的营销手段,则完全当得起“创意高明”和“手段繁多”之评价,堪称是新闻营销的一部经典之作。
举例说,天津《新快报》的“世界媒体第一次曝光《英雄》剧照”,“剧照泄露剧情,惹恼张艺谋”,立即有30多家品牌主动投靠《英雄》要做贴片广告;《缘起》纪录片被广州俏佳人公司买下版权,销路还出奇地好;出征奥斯卡、“奥斯卡悬念”的讨论此后几乎成为国产大片必备宣传手段……深圳“试映”引起轰动,并引发了抢票热潮,全球最有名的盗版集团齐聚深圳,想尽一切办法想进行盗版,可因为严密的保安工作而都未得逞。
严格的安检让法律专家热议对此举是否侵犯人身权利;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采用国内顶级公务机宣传——《英雄》4天的包机费用约为20万元……国内电影史上的另一个先河——拍卖电影VCD、DVD音像版权,“天价拍卖”“违反合约”的新闻持续不断;中国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在电视上以纯商业广告的形式展示《英雄》的无限风采;光芒四射的首映盛典晚会,14条院线42家影院同时启动“全国零点公映”……在媒体运作上,几乎所有的影视类通俗杂志均以大篇幅的报道和海报赠送来为其做宣传。
即使是负面报道,也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
更难得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宣传活动上,电影界的领导和香港特首董建华等亲临现场,为其呐喊助威也算影视界的一大重要新闻的。
在发行上,《英雄》找到最好的档期,借助刚启动的30多条的新院线,大有气吞天下之象。
对观众而言,看《英雄》已经不是为了娱乐,享受电影带来的情感愉悦,影片本身的含金量已经变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新潮、赶时髦,否则就会落伍了。
总之,2002年《英雄》的策划人员是这部电影的“营销英雄”!《英雄》在商业运作上打响了第一炮,它是中国电影市场运作成功的第一典范,也绝对是中国电影史上“新闻营销最成功的影片”。
国内票房:2.5亿同类参考:《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投名状》……二:《色,戒》焦点营销最沸腾焦点营销广义上属于拉式营销的一个分支。
其主要在于通过策划,构造一个公众可能会讨论的热门话题,进而实施,造成一种社会关注焦点,进而在关注焦点的过程中,完成了隐性的营销目的和营销效果。
而李安导演的、梁朝伟、汤唯、王力宏等主演的《色,戒》“激情”上映后。
因影片在内地上映的时候,被裁减去了激情的十几分钟床戏,进而成了焦点,被吵得神秘起来,沸腾起来。
《色,戒》上映后,票房保障的最大因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激情戏让人想入非非;李安拍的、张爱玲写的;男女主角的出位表演,是不是假戏真情;裸替绯闻;想入非非的片名。
而《色,戒》的发行公司在宣传影片的过程中,牢牢抓住了这几个焦点,策划和构造出一个又一个话题。
首先,本片先后在意大利、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瑞士、德国、香港、台湾、马来西亚、土耳其、英国、奥地利、菲律宾、印尼发片,然后再在大陆首映,即保证了在全球范围内各大国际电影奖项所在国的地点露脸,又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控制或延缓了大陆盗版情况的出现。
而同时广泛利用各种渠道,如网络和其他平面媒体等,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文章转贴的各国评论,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神秘感大大吊起了国内观众好奇心。
如此强劲的全球性推广宣传,对于当下的中国市场来说,原本大家只能看到冠冕堂皇的电影院大片,而这次,由全球瞩目的华人导演李安带来的情色作品,将之前只能在家里独自欣赏的内容,公开且正当地摆上桌面雅俗共赏。
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所有观众的内心需求,而即便在内地上映的时候,被删除了不少床戏,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观众奔着“色戒”来的兴致。
因此出现观众在观看影片后,模仿剧中的瑜伽式性爱动作受伤要状告李安等炒作,以及国内电影人纷纷热讨电影分级制度是否该立即推行等。
甚至《色,戒》上映那年,不少影片纷纷打出情色牌、露点牌、激情派牌,于是范冰冰露了,蒋雯丽裸了,甚至连芙蓉姐姐也走光了,也吵得乌烟瘴气……总之,演员的“床戏”因为《色,戒》的焦点营销成了2007年影视传媒的一个特色,《色,戒》也开创了文艺片一个票房新记录。
国内票房:1.26亿同类参考:《苹果》、《立春》……三:《画皮》档期营销最正确一部电影取得高票房的成功归结为十大因素:题材、剧本、导演、演员、主创、投资额、档期、院线、宣传和竞争对手。
2008年对档期的操作最成功的无疑是《画皮》,上映6天过亿,19天冲过两亿元大关,一部无论是导演影响力还是演员阵容,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宣传成本,都属于中等水平的影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人的票房,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档期营销所致。
对于《画皮》的上映档期最初有三种: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
暑期档有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和国产大片《赤壁上》的前后夹击,贺岁档又有《赤壁下》和《非诚勿扰》,但片方考虑到这两个档期的激烈竞争,无论影院放映空间还是观众消费能力都还没有达到同时容纳3部大片的程度,及时调整了策略,转而将影片提前到相对空闲的国庆档上映。
而纵观同档期的几部影片,无论是《保持通话》《李米的猜想》还是《即日启程》,都不会对《画皮》产生太大的威胁。
而刚刚经历了奥运盛会的国人,此时正需要新的娱乐来填补假期的空白,《画皮》的适时出现正好迎合了这一市场要求。
片方又构建出“东方新魔幻”电影概念,营造出了新的电影类型即将诞生的观影氛围。
奥运刚刚结束,发行方立即学习《英雄》营销经验,集中火力从电视、网络、平面媒体到飞机火车视频、楼宇广告、全国十大院线《画皮》发行联合签约等,可谓海陆空全方位覆盖,引发了观众急迫观看影片的欲望。
另外一点,《画皮》分散的宣传构成造成集团攻势也很重要,甄子丹、陈坤、赵薇、周讯、孙俪的宣传团队都各出奇招,造成集团攻势,象这种群戏主演戏份均匀,群星争宠现象经营起来,也是本片话题不断的一个重大特色,而之前的群戏影片都甚少有几位同等分量的女星参与来点爆导火线。
国内票房:2.28亿同类参考:《十全九美》、《荒村客栈》……以小博大的票房黑马。
四:《疯狂的石头》口碑营销最广泛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莫过于《疯狂的石头》,“200万的生意被你做成了1000万!”这是《疯狂的石头》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现在这句台词竟然变成了现实。
这个低成本、高票房的奇迹成为中国电影史的一个经典案例。
笔者在2006年《疯狂的石头》五城市做的免费放映时,与一些影评人同步观看完影片之后,立刻心甘情愿为本片免费吆喝,《疯狂的石头》本身电影质量不错,更巧的是它出现在观众对动辄耗资数亿却不知所云的国产大片产生“审美疲劳”之后,犹如一阵清风刮过。
咋眼看来。
首批观众囊括了全国网络论坛最活跃以及最具话语权的人,多为斑竹身份,形成话语攻势。
《疯狂的石头》似乎就只是一部让人笑的畅快淋漓的喜剧电影,实则此电影中充满智慧、黑色幽默、讽刺。
值得肯定的是导演宁浩没愚弄大众,凭借两三百万资金,能拍出如此表演精细、结构巧妙的故事,实在是难得。
相比《无极》、《十面埋伏》之类的电影,舍得花费无数金钱和血汗,却搞写不推敲的剧本来说,谁在用心对待观众,一目了然。
因此,看低观众的智慧等于玩火,套用“石头”里的一句台词:你不仅侮辱我的人格,你还想侮辱我的智商?紧接着影片不错的口碑便如潮水般涌来。
笔者之后上MSN或QQ上,就有不同的朋友问∶“疯狂的石头”看过没?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疯狂的石头》,那么,你已与时代脱节了!很多人将这部影片的内容和观影感受写进了自己的博客里,而本片的营销人员也没闲着,选用BBS、MSN及博客等形式进行宣传,就笔者去过汇集石头评论的博客点击率在上映时已超过30万次,搜狐等网站曾在首页做过一期《疯狂的石头》的热点话题,光半天的访问量就达过百万之多。
网络时代的口碑传播在这里显示了最强势的威力,之后便无法再跟风复制的,《疯狂的石头》无愧口碑营销最广泛的影片!国内票房:2300万同类参考:《疯狂的赛车》、《我叫刘跃进》、《海角七号》……用智商和真诚来做电影。
五:《喜羊羊与灰太狼》整合营销最配套春节档的影片大战如此惨烈,而这部总投入600万元的二维动画电影发行费用不到百万,却创下8000万的票房收入,成为年度黑马。
小荧屏的主角不经意间走红大屏幕,热度蹿升之快令不少业内人士瞠目!“喜羊羊”其实并非在电影上映后才火起来的。
在走上银幕之前,这部超过百集的电视动画已在全国播出了3年多,这使得五百多集的“喜羊羊”早就打下了深厚的儿童群众基础,也为电影版做好了“热身”活动。
而本片的主创广东原创动力,除了电视剧的制作,还开发生产了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