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疗法名词解释

直流电疗法名词解释
直流电疗法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直流电流传递到人体组织中,以
治疗各种疾病和疼痛。
直流电疗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电
针疗法、电刺激疗法和电疗法等。
电针疗法是一种将电流传递到针头上,然后将针头插入皮肤以治疗疾
病的方法。
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将电流传递到皮肤上,然后使用电极刺
激神经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电疗法是一种将电流传递到人体组织中,
然后使用电极治疗疾病的方法。
直流电疗法的原理是通过电流的刺激来改变神经和肌肉的活动,从而
产生治疗效果。
直流电疗法可以改变细胞膜的电位,从而影响细胞的
代谢和功能。
此外,直流电疗法还可以改变神经传递的速度和方向,
从而影响神经的功能。
直流电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疼痛,包括神经痛、肌肉疼痛、关节炎、头痛、失眠、消化不良、呼吸道疾病等。
直流电疗法还可以用于
美容和皮肤治疗,如减肥、祛斑、祛痘等。
直流电疗法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电流的强度、频率、持
续时间和治疗部位等。
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控制。
直流电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如电击、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直流电疗法治疗时,
应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总之,直流电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
疼痛。
在进行治疗时,应选择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并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八章 直流电疗法、低频电疗法

第十八章电疗法直流电疗法一、名词解释1.直流电疗法: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通过人体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
2.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
3.四槽浴直流电药物导入法:将四肢远端分别浸入四个水槽内,根据导入药液性质分别连阴极或阳极。
4.主电极:在做直流电治疗的时候,为了加强阴极或阳极的作用,可以选用两个面积大小不同的电极。
其中,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反应强烈的称为主电极。
5.直流电对置法:一个电极置于病灶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置于病灶的对侧。
直流电并置法:两个电极置于患者身体的同一侧,适于治疗周围神经,血管,长型肌肉的病变。
6.直流电并置法:两个电极置于患者身体的同一侧,适于治疗周围神经,血管,长型肌肉的病变。
7.电泳:直流电通过人体时,蛋白粒子及其吸附层向阳极移动。
8.电渗:扩散层正离子连同其水化膜向阴极移动。
二、选择题【A1 型题】1.直流电疗法应用的直流电的特点是(B)A.低电压、大强度B.低电压、小强度C. 高电压、小强度D.高电压、大强度E. 没有要求2.弱强度或中等强度的直流电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A)A.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B.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C.阴极下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D.阴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而阳极下兴奋性升高E.两电极下神经兴奋性均升高3.以下哪个选项最适宜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A)A. 10~20μA 直流电阴极B. 10~20μA 直流电阳极C. 1~2μA 直流电阴极D. 1~2μA 直流电阳极E. 10~20μA 直流电阴极、阳极效果一样4.关于直流电的治疗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E)A.全身治疗时,下行的起兴奋作用,上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B.对局部治疗而言,阴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阳极下兴奋性增高C.阴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D.阳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E.在较大直流电强度的直流电的作用下静脉血栓从阳极一侧松脱,向阴极一侧退缩,血管逐渐开放【A2 型题】5.患者,男,46 岁,人院时诊断为面神经炎,应用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的具体方法为(C)A. 2%~10%阿司匹林,从阳极导入B. 3%~5%氯化钾,从阴极导入C. 3%~5%氯化钙,从阳极导入D. 3%~5%硫酸镁,从阳极导入E. 0.25%~2%硫酸锌,从阴极导入6.患者,女,16 岁,外伤后,有一瘢痕贯穿膝关节,使膝关节活动受限,应用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的具体方法为(D)A. 1%~3%硝酸银,从阳极导入B. 0.25%~2%硫酸锌,从阴极导入C. 0.25%~2%硫酸锌,从阳极导入D. 1%~5%碘化钾,从阴极导入E. 1%~5%碘化钾,从阳极导入【B1 型题】题 7~8 共用备选答案A.枕部B. 后颈部C.臀部 D 大腿中段 1/3 E.腹部7.直流电疗法中,髋关节疗法,其中一电极置于腹股沟,另一电极置于(C )8.直流电疗法中,颈交感神经节疗法,取两个电极分别置于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另一电极置于(A)题 9~10 共用备选答案A.3%~5%谷氨酸钠B.0~2%氨茶碱 C.3%~5%氯化钾D. 3%~5%硫酸镁E.226~5% 抗坏血酸9.治疗高血压病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D)10.治疗支气管哮喘离子导入所用的药物(B)【B2 型题】题 11~13 共用备选答案A. l.0mA/cm²B.0.8mA/ cm²C. 0.5mA/ cm²D.0.2~0. 3mA/ cm²E.0. 02~0. 03mA/ cm²F.0.1~1. 0mA/ cm²G.0. 05~0. lmA/ cm²H.0.5~0. 8mA/ cm²11.直流电治疗中,成人电流密度一般为( G)12.直流电治疗中,小儿电流密度一般为( E)13.直流电治疗中,成人电流密度最高不能超过( C)题 14~16 共用备选答案A.副电极放在对侧耳廓前面 B 副电极置于枕部 C.副电极放在臀部D.副电极置于对侧上臂E.副电极置于同侧上臂F.副电极置于后颈部G.副电极对置于肩关节的后面H.副电极电极对置于下颌关节14.直流电咽部治疗法( F)15.直流电鼻黏膜治疗法(B )16.直流电面部治疗法(D )17.直流电额一枕法(B )【X 型题】18.直流电的治疗作用(ABCD)A.促进骨折愈合B.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C.镇静和兴奋作用D.对静脉血栓的治疗E.缓解过敏19.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的适应证(ABCD)A.神经炎B.瘢痕增生 C.急性湿疹D.溃疡E.心力衰竭20.与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有关因素有(ABC)A.溶液的浓度B.药物的溶解度 C.所使用的电流量D.治疗的部位E.治疗时间21.直流电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作用有(ABCDE) A.阳极下的水分相对增多,则阴极相对脱水B.阴极下碱性升高,而阳极部位呈酸性C.阳极下钙离子浓度相对增高,阴极下钾离子浓度相对升高D.阴极使细胞膜处于一种低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升高E.阳极使细胞膜电位处于一种超极化状态,因而应激性也升高(三)简答题1.直流电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直流电疗法

(二)电极的放置方法
2. 并置法 两 个电极置于患 者身体的同一 侧,适于治疗 周围神经、血 管病变等。
电极放置方法:对置和并置
直流电疗电极对置并置电力线分布情况 A-对置B-并置法
(三)治疗剂量与疗程 1. 治疗剂量 成人:0.05 mA/cm2~0.1mA/cm2 ,最高可达0.5 mA/cm2 ; 小儿一般为:0.02 mA/cm2~0.03 mA/cm2; 老年人治疗时电流密度酌减。 2. 疗程 15~30分/次,每日或隔日一次,10~20次为1 个疗程。
二、生理作用
3.对伤口的影响
阴极下水增多,蛋白质易于吸收水而分解, 膨胀,松弛,故软化疤痕 阳极下水减少而蛋白质增多,组织内渗透 压增高,易于治疗慢性渗出性溃疡,多汗症.
二、生理作用
4.促进静脉血栓溶解退缩的作用(大剂量) 5.对骨骼的影响 弱直流电能使促进骨再生和修复 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阴极
碱性 提高 使其疏松 增加 增高
人体对直流电的导电程度分类
优良导体:脑脊液、淋巴液、血液、胆汁、 眼玻璃体。 良导体;肌肉、汗腺、肝、脑、肾 劣导体:干的皮肤、骨、皮下、脂肪组织。 绝缘体:干的毛发、指甲。
二、生理作用
1.促进局部小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 2.对神经系统影响 阳极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上行兴奋、下行抑制
二、离子导入的作用
1. 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性作用 2. 神经反射治疗作用 由于直流电引起组织内理化性质变 化和药物在表层组织内存留,构成 了对内外感受器的特殊刺激因子, 通过反射途径引起机体的一定反应
三、治疗技术
(一) 设备
直流电治疗仪及辅助配件的规格 遵医嘱选择不同的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的 导入药液备用 另外配浸药所用的滤纸、纱布、衬垫要注 明阳极(+)和阴极(-)
直流电疗法

(二)对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的影响
直流电对神经系统功能有明显的影响,这是直流电作用的 特点之一。当通过弱或中等强度的直流电时,阳极下神经兴奋 性降低而阴极下兴奋性升高;当通过的电流强度较大或通电时 间较长时,阴极下会由兴奋性升高转向降低;如果电流强度进 一步增大或者通电时间很长,阴极下兴奋性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称为阴极抑制。这是因为K+的浓度进一步增高时,膜结构更加 疏松,通透性过度增高,完全失支了对离子的选择性阻挡作用, 不能维持正常的膜电位,而失去了产生兴奋的基本条件。
直流电疗法
•
直流电疗法(Galvanization)是使用低电压的平稳直流电通过人体 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最早应用的电疗之一。目前,单纯应用 直流电疗法较少。但它是离子导入疗法和低频电疗法的基础。
1.平稳直流电
2.脉动直流电 不规则脉动直流电
3.断续直流电(方形波)
规则脉动直流电
直流电的生物物理作用与生物化学作用
人体内各种体液是组织细胞进行各种代谢和功能活动的内在环
境,体液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体液中的电解质对维持细胞内外液 的容量和渗透,酸碱平衡,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重要作用,而一 些微量元素是许多酶的激活剂。体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有K+、Na+、 Ca2+、Mg2+等,而阴离子有C1-、HCO3-、HPO43-、SO42-, 有机酸离子和蛋白质等。所以人体体液是电解质溶液,人体组织 是电解质导体,能够导电。直流电治疗时,两电极间存在着稳定 不变的电势差,人体组织内各种离子向一定的方向移动而形成电 流。由于离子移动并引起体液中离子浓度对比的变化是直流电生 物理化作用的基础。
改变组织含水量
• 在直流电作用下,由于发生电泳和电渗,阴极下水分子增 加,蛋白分散升高,组织膨胀和变得松软,而阳极下组织水分 减少,蛋白质分散度降低,组织较干燥致密。 例如,将蛙头切除,挂在木架上,后掌各浸入装着自来水 的杯中,两杯分别连阴极和阳极。通电40~60分钟,电流强 度10mA,断电后检查两后脚掌,可以发现阴极脚掌的皮肤附 着一层粘液,肌肉肿胀松软,皮肤容易剥离;阳极脚掌的皮肤 较干燥、肌肉干瘪,皮肤不易剥离。
直流电疗法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直流电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将直流电应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临床应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直流电疗法的原理及作用。
2. 掌握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临床应用。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临床思维。
三、实训内容1. 直流电疗法的原理及作用直流电疗法是利用直流电通过人体组织,产生一系列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直流电疗法的主要作用包括:(1)促进血液循环:直流电可以刺激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促进神经传导:直流电可以加速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神经功能。
(3)促进细胞代谢:直流电可以刺激细胞代谢,提高细胞活力。
(4)消炎镇痛:直流电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2. 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操作方法:1. 确定治疗部位,将电极放置于治疗部位。
2. 连接电极与直流电疗仪,调整电流强度。
3.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4. 治疗结束后,拔除电极,清洁治疗部位。
(2)注意事项:1.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史。
2. 选择合适的电极,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
3. 调整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4.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5. 治疗结束后,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3. 直流电疗法的临床应用直流电疗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1)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偏头痛等。
(2)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3)慢性疼痛:如慢性腰腿痛、慢性头痛等。
(4)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
四、实训过程本次实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
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直流电疗法的原理、作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直流电疗法实训报告

一、引言直流电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使用直流电刺激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促进组织修复的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直流电疗法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对直流电疗法的应用能力。
二、实训目的1. 掌握直流电疗法的原理和治疗方法。
2. 熟悉直流电疗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提高对直流电疗法的应用能力,为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直流电疗法原理直流电疗法是利用直流电的生理效应,通过电极在人体表面产生电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直流电的生理效应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神经效应:直流电可刺激神经,产生兴奋或抑制神经细胞,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2)肌肉效应:直流电可引起肌肉收缩,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肌肉功能。
(3)血管效应:直流电可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
(4)电解质效应:直流电可促使电解质在电极附近发生电解反应,改变局部电解质浓度,从而影响生理功能。
2. 直流电疗法操作方法(1)电极放置:根据治疗部位和疾病选择合适的电极,将电极放置在治疗部位。
(2)电极间距:电极间距一般为5-10cm,根据治疗部位和疾病进行调整。
(3)电流强度: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调整电流强度。
一般从低电流开始,逐渐增加。
(4)治疗时间:根据治疗部位和疾病,确定治疗时间。
一般每次治疗时间为15-30分钟。
(5)治疗频率:根据病情和治疗效果,确定治疗频率。
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
3. 直流电疗法注意事项(1)治疗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电极和电流强度。
(2)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3)电极放置要正确,避免电极接触皮肤,防止电击。
(4)治疗结束后,用酒精棉球擦拭电极,保持电极清洁。
四、实训过程1. 准备工作: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电极和电流强度。
2. 电极放置:根据治疗部位和疾病,将电极放置在治疗部位。
3. 电流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程度,调整电流强度。
直流电疗法的应用原理

直流电疗法的应用原理引言直流电疗法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利用直流电的特性来对人体进行治疗。
本文将介绍直流电疗法的应用原理及其相关内容。
应用原理直流电疗法是利用直流电的电流特性和生物物理效应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物理疗法。
根据直流电疗法的应用原理,主要包括:1. 电流的传导直流电疗法的关键在于电流的传导。
直流电通过导体(如电极)进入人体,流经治疗区域,并在人体组织内形成一定的电流分布。
电流的传导路径主要包括肌肉、神经及其周围组织。
2. 电阻与电导人体组织的电阻和电导决定了电流在人体内的传导程度。
不同的组织对电流的导电性有所差异,对电阻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肌肉组织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而脂肪组织则具有较高的电阻。
3. 神经传导直流电对神经传导有明显的影响,能够改变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并对神经突触传导起到调节作用。
通过对神经的刺激,直流电疗法能够改变神经兴奋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4. 细胞膜透过性直流电疗法对细胞膜透过性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分布。
这种改变有助于改善细胞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症反应等。
5. 电活性物质的影响直流电疗法能够改变电活性物质(如酶、激素等)的活性和分布,从而调节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
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组织修复等。
应用范围直流电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康复领域。
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治疗目的,直流电疗法可以用于以下方面:1. 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直流电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的治疗效果显著。
它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弥散现象、促进神经突触传导等来改善神经功能。
2. 肌肉功能障碍的康复直流电疗法可以通过刺激肌肉神经,改善肌肉的收缩力和协调性,促进肌肉的康复。
它广泛应用于肌肉损伤、肌无力等方面的康复治疗。
3. 疼痛的缓解直流电疗法可以通过改变神经兴奋性、促进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等来缓解各种类型的疼痛,如肌肉疼痛、神经痛等。
4. 炎症反应的调节直流电疗法对炎症反应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三)操作方法 1.检查:零位,导线,极性,量程 2.皮损,皮肤感觉障碍 3.电极,衬垫(温水),沙袋固定 4.导线的金属与极板紧密连接,防金属烧皮肤 5.复查机钮位置,导线极性,调节电流量由小到大 6.过程中询问有无感觉异常 7.结束后,旋转至零位,观察皮肤呈潮红 8.衬垫洗净,消毒晾干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阳极下有酸性物质
阴极下有碱性产物
电极(+)
水溶液
电极(-)
Cl-失去电 子直接析 出
NaCl
Na+得到电 子直接析出
Cl- + HOH → HCl +OH-←Cl-+ Na+→ Na+ + HOH → NaOH + H+
阳极
溶解
阴极
4Cl- -4e→4Cl
4NaCl
4Na+ +4e→4Na
(NH3+)和负电荷(COOH-)的数 量相等,称为~。
蛋白质的等电点:使Pr等电状态的那种酸碱度 称为~。
人体体液偏碱:等电点偏酸
直流电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课件
8.电泳和电渗 (1)电泳和电渗是直流电通过胶体时同时出现
的两种现象。 胶体 分散剂:均匀的媒质组成(水)
分散质:由1-10um的悬浮颗粒组成 (Pr)
5.药物的酸碱性:透明质酸酶在PH5.2的水溶液 中导入最大,纤维蛋白酶在PH 8.6中最大,蛋 白质的极性与环境的酸碱有关;无机离子则正 离子在碱性溶液中多,负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头部治疗法,面部治疗法眼部治疗法,耳部治疗 法,上颌窦区治疗法,齿龈治疗法,鼻粘膜 喉部 下颌 关节 颈交感神经 领区 臂丛及上肢神经血管束等等
我们科目前主要是穴位通电法,即在经络穴位上通电。 适应症:神经科 内科 外科 妇产科 小儿科 五官科 皮肤科疾病等等 禁忌症: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恶性肿瘤 急性湿疹及对电流不能耐受者。对皮肤感觉障碍的患者慎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一、电离子导入原理
离子导入是利用直流电场作用和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使 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药物离子 带电胶体微粒进入人体。实际应 用时,如药物带正电荷,则将药物溶液浸湿滤纸或绒布置于正极衬垫 之下,反之则置于负极衬垫之下。
二、直流电离子导入技术和方法
三、电离子导入在临床和康复中的应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常用药物主要作用和适应症
(二)对血管和血液循环的影响 机制:离子对感觉神经末梢刺激,对血管壁的冲击和电解 蛋白质释放血管活性肽或胺等引起血管扩张。
(三)对组织水分的影响 电渗的关系 (四)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通过直流电作用使膜蛋白分散 膜组织疏松,物质经膜的交换增
快,代谢增强。 (五)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正常骨骺带负电,骨折后负电分布发生变化,通过皮肤缺口,与
骨折区通一小量阴极直流电可加速愈合。
生理作用
(六)直流电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直流电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当头部通以直 流电时,可出现高级自主神经中枢方面的反应,例如通过血管运动中枢,可使脉搏减 弱周围血管扩张。由于电极位置不同和极性不同,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同机能性 改变,而这些变化会引起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功能性改变。
基本上与直流电疗法的内容相同,一下有几种特殊部位疗法 1.眼部离子导入法 2.耳部离子导入法 3.迷路的直流电离子导入法 4.口腔及颞颌关节离子导入法 5.胃内离子导入法 6.膀胱离子导入法
治疗方法
7.阴道离子导入法 8.直肠和降结肠离子导入法 9.前列腺离子导入法 10.组织内离子导入法 11.穴位离子导入法 12.心前区离子导入法 13.创口离子导入法 14.鼻粘膜反射疗法的离子导入法 15.颞部神经血管束的离子导入法 16.领区离子导入法
会使皮肤受到一定损失所以不宜长时间治疗或强度过大,当然它还有破坏小的赘生物 等作用
治疗作用
二、直流电的治疗作用
(一)镇静和兴奋作用 全身电疗时下行电流具有镇静作用,上行电流具有兴奋作用。通常 应用中以下行电流或以阳极为主电极,可产生催眠 镇痛和缓解痉挛的治疗效果。
(二)对自主神经和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 对自主神经失调 张力不足等有促进平衡的作用 (三)消炎作用 (四)其他作用 在脊柱部位做下行电流疗法可使血压升高 肌张力降
(七)对皮肤感觉神经的影响 直流电通过人体时,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引起针刺样感 (八)对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就是直流电对组织兴奋性的影响 (九)对颅神经和感觉器官的影响 如对听神经 前庭器官 视神经 嗅神经 味觉器官都有兴
奋组织和刺激的作用 (十)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直流电能够加速周围神经的再生。 (十一)对静脉血栓的影响 临床上多治疗血栓性静脉炎 (十二)电极下电解产物对组织的影响 直流电疗时,电解阴极和阳极分别产生强碱 强酸
直流电
主讲内容
【一】直流电疗法
【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未来开展 项目)
直流电疗法
定义:在导体中,电体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直流电疗法。 一、直流电的生理作用
(一)对组织兴奋的影响:兴奋性改变的特征,兴奋性改变的机制就是在某种原因的作用 下膜的通透性改变正离子大量进入膜内因而极性倒转,称除极。膜外带负电的除极部 位与膜外带正电的未除极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动作电流,引起兴奋的传播。在直流 电作用下,组织兴奋的改变与直流电引起的离子浓度改变以及这种改变引起的膜特性 改变有关。
(二)电流密度主极一般0.05~0.1安/平方厘米,儿童一般为0.02~0.08,反射疗法 0.02~0.03,年龄越小电流密度也需相应减小
治疗方法
(三)治疗时间以15~25分钟最常用。一般 每日治疗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 治疗期间会有轻度的针刺感和蚁走感
直流电的治疗方法
(一)基本操作方法 1.检查患者皮肤有无知觉障碍或破损等情况 2.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电极片及衬垫 3.将衬垫和电极片放置治疗部位,固定。 4.检查机器性能和导线连接和治疗参数等 5.开机,调节强度等 6.观察患者反映情况,交代注意事项等….. 7.结束后取下电极片等物品检查皮肤情况
低 ;上行电流则降低血压 增高肌张力 还有软化瘢痕促进骨折愈合等等
三、 直流电治疗技术和方法
(一)直流电治疗技术 在做直流电疗法时,为了加强阳极或阴极的作用,有时会使用面 积大小不同的电极。面积小的电流密度大发挥治疗作用,面积大的电流密度小作为电 流的通路。我们分别称之为主电极和副电极,主电极放置在治疗的局部,副电极可酌 情放置在颈部,背部,腰骶部,胸骨部等平而电阻较小的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