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外交》课件

《当代中国外交》课件

成员国: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创 始成员国之一
作用: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着 积极作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 进贸易自由化,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 作与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地位: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具有 重要地位,是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 重要力量
贡献: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提出了 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倡议和方案,为亚 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 贡献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当代中国外交 概述
中国与世界主 要大国的关系
中国在地区和 国际组织中的 外交活动
中国外交面临 的挑战和机遇
PART ONE
PART TWO
古代中国:以朝贡体系为主, 强调“天下”观念
科技交流:中欧在科技领域开 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

人文交流:中欧在文化、教育、 旅游等领域加强交流,增进相 互了解
历史渊源: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历 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交流
经济关系:中日两国在经济上互为 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政存在分歧
军事关系:两国在亚太地区存 在军事竞争,但也在反恐等领
域进行合作
政治关系:互相视为优先合作 伙伴
经济合作:能源、贸易、投资 等领域合作紧密
文化交流:教育、艺术、科技 等领域的交流频繁
安全合作:在反恐、维和等领 域有广泛的合作
经济联系:中欧贸易额持续增 长,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政治合作:中欧双方在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保 持密切合作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PPT课件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PPT课件
(3)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搞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必须始终把独 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点,把立足自己与对外 开放结合起来。
(4)因此,只有我们坚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结 合起来,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辨析题解题指导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 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 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 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 外开放水平。
海尔集团1997年在菲律宾建立海外第一家工厂, 尔后,迅速在中东、北非等地区设厂,1999年进入 美国设厂。现在,海尔成了我国跨国公司的“领头 羊”。
④使我国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辨别分析:
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 件。因此,中国的发展要立足于对外开放。
答(1)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2)中国要发展,就要打开国门,向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大胆 吸收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 断发展自己。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闭关自守只 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目前,由于美国次级贷危机,而引 发世界金融风暴,各国股市跌跌不休, 全球已从股市市值蒸发27万亿美元,更 有冰岛、巴基斯坦等国的国家金融体系 濒临崩溃,接近破产,而金融危机也有 演变成经济危机的可能。
因此有人认为,为避免金融危机蔓 延到我国,还是不要实行对外开放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 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 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 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我最喜欢 看中国的 功夫片
我喜欢看外 国的科幻片
材料分析:

高中政治 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件 新人教必修2

高中政治 4.9.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课件 新人教必修2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②说法明显错误,应排除。故选 C。
知识点1 我国的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 方式和手段。 2.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误区4: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主导作用。 注意:中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不是主 导作用。
误区5:中美两国是战略结盟关系。 注意: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 误区6: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 注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主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和自主 创新。但我国也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 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④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 国力的较量。本次峰会确立了创新增长的优先议题,探讨如何 实现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提高国家实力。
1.此次峰会,21 个成员的领导人或代表发表共同宣言, 重申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
愿,在保障粮食安全、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这说明
4.“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国政府 处理国际关系的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我国的对外政策中就是
() A.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
目标 D.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政府的基本主张
[答案]B [解析]独立自主是强调自主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A 项不 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以和为贵”,B 项应选。 C 项混淆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与基本目标,不选。国际新秩 序内容广泛,故 D 项不如 B 项符合题意。

当代中国外交 ppt课件

当代中国外交 ppt课件
文献基础
最有代表性的马列经典著作有:《共产党宣言》(1868马恩 合著)、《资本论》(马恩合著)、《法兰西内战》(马克 思)、《18世纪外交史内幕》(马克思)、《俄国沙皇政府 的对外政策》(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等
其中一些重要的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国 和指导党和国家外交实践的指导思想
宗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与促进共同发展,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 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 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 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按照冷静观察、沉 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 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 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4/6/20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20
国际格局
“后冷战”思维――“韬光养晦与和平发展”的回应
“妖魔化中国”的“后冷战”思维的存 在
媒体“妖魔化中国” 主要方式:
歪曲 牵强附会 以偏盖全 无中生有
4/6/20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21
五 当代中国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
性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原则:为了独立,为了和平,为了友谊;反对侵略, 反对战争
两极格局
在1840-1949世界殖民体系格局中,中国的价值主 要地表现在经济层面:原料与市场 在美苏主导下两极格局中,中国的经济意义被相对压 缩,政治意义被相对放大; 意识形态因素成为影响 和制约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因素
4/6/20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19
国际格局
冷战态势――外交思想(战略)受到“政治孤立、经济封 锁和军事对抗”的桎梏, 带有浓厚的为争取生存空间而“斗 争”的色彩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1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1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08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 年中苏两国签署《 年高考江苏卷 年中苏两国签署 年中俄等六国签署《 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 年中俄等六国签署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 解析 时期我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 项排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 项排除; 时期我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A项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 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项排除 项排除; 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C项排除;1950年时没有涉及打击国 年时没有涉及打击国 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 项排除 项排除; 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D项排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一直是 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政策, 项正确。 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政策,故B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 B 答案] 答案
一、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1.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 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2.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 .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 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 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 3.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 .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 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 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 赢得了民族独立。 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已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 .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已日趋成熟, 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 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5.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要改变半殖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的在华残余势力,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主义的在华残余势力,废除帝 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 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 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1 人教课标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1 人教课标版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 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 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 刻的重大意义。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 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 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 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971年乔冠华团长在联大上的讲话
请问:从上述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 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 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 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 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 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 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 始了。”
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体会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感 受新中国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的巨 大贡献,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说明
教科书中三个子目内容构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概况: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作为课标要求, 补充为学生课堂学习内容。
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去,为什么不去?这是 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 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结合教材与毛泽东的话思考: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一 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另外: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 了微妙的变化。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第2课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 .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 包括共产党国家 包括共产党国家) 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 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被称为“转折点” 的事件发生在( 的事件发生在 A.1971年 . 年 C.1978年 . 年 ) B.1972年 . 年 D.1955年 . 年
B.对外政策不再追随美国 . D.使美国开始改变对华政策 .
解析: 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解析: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同年 月,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同年9月 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日本在经济崛起后开始改变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 日本在经济崛起后开始改变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 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答案: 答案:B
外交关系的突破
[名师点拨 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是由当时的国际国 名师点拨] 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 名师点拨 内环境决定的。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世界、 内环境决定的。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世界、对两国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 的影响。 的影响。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名师点拨 外交政策的变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外交政策也 名师点拨] 外交政策的变化都是以本国利益为转移的; 名师点拨 是以本国实力做后盾;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是以本国实力做后盾;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B.1949年~1972年 . 年 年 D.1953年~1979年 . 年 年
二、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政 新中国成立后, 策的? 策的?
(2009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 年初, 年高考江苏卷 年初 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 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 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 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 A.①④ . C.①②④ . [试解 ________ 试解] 试解 [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 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解析 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 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是由联合国采 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 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 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 ,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 团和派驻维和部队, 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故③错误。 错误。 [答案 C 答案] 答案 B.②④ . D.①②③ .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ppt

对外友好往来课件ppt
媒体传播
媒体是民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外友好往来可以通过媒体传播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 互了解和认识。
02
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现状
政府间友好往来
高层访问
我国领导人积极出访各国,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
机制交流
各级政府间建立了多种机制性交流,促进政治对 话、政策沟通和经贸往来。
合作协议
政府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涉及经济、贸易 、科技、文化等领域。
培养国际视野
加强对外宣传教育,培养民众的全球意识,提高对不同文化和 制度的尊重和理解。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增进国 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和成就的认同。
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通过留学、旅游、学术交流等方式,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 解和友谊,为友好往来奠定坚实基础。
民间友好往来
文化交流
民间文化交流丰富多彩,涉及 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文化旅
游等。
体育交流
民间体育交流频繁,推动体育事 业发展,弘扬体育精神。
教育交流
教育交流广泛,为培养国际视野人 才和促进中外民间友好发挥了积极 作用。
企业间友好往来
投资合作
企业间投资合作逐渐增多,推 动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
技术合作
推动民间外交的重要力量
民间外交在对外友好往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民间外交 有利于促进中外民众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对外友好往来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政策沟通与战略对 接
加强与各国的政策沟通,积极推动国际社会 共同关注的问题取得进展,增进战略互信与 合作。
拓展人文交流与公共外 交
积极拓展人文交流与公共外交,加强教育、 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中外民 众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使改善中美
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在三个联合公报中均强调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这是中美两国关于两国关系
以及我国台湾问题的重要历史文件。坚
持一个中国政策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
(2)进程
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①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课题十六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目录
主干知识
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
核心问题
把握主流 辐射多元
随堂巩 固训练
发掘高考 内化高考




依托教材·高于教材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
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具体表现为“三大方针”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1.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
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恢复: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中华人
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席位。 (3)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 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探究] 结合史料一、二,为什么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解读]
反映了新中 国成立初期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的外交方针
史料一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 说明了新中国成 立初期外交方针
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 提出的依据
内容
含义
意义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 这使得中国改变
“另起炉 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在新的基 了半殖民地的地
灶” 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 位,在国际交往
外交关系
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为与世界各国建
净屋子再 残余势力,然后再考虑与西方 立平等互利的外
请客” 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

平的日内瓦公约》 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意义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 际声誉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求同存异”的内涵 (1)“同”,一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经为殖民地、 半殖民地;二是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 (2)“异”是指各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 等存在差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 异,为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仍是现阶 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结伴而不结盟”,“不结
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发展全
盟”在于强调独立自主。
球伙伴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
3.活动
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 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
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 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不致处 于孤立地位
“一边倒”的实质及意义 (1)实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它不意味着中国 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原则。 (2)意义:“一边倒”解决了国民经济建设所急需的贷款、物资 设备和技术,有利于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
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会议 项目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内容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度支那问题
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成果
推动会议达成《关 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②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两国
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意义 ①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
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②有利于亚太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中日关系正常化
中美关系的缓和不是中日关系正常 化的根本原因。中美关系的缓和是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国 家利益,这才是根本原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主权国家一律平等为
根本出发点,其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打破西
方国家的外交封锁,也标志着中国外交从
3.成就
强调意识形态为主向维护国家利益转变。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①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②内容: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
三条外交方针①。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 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②。 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 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③。各国人民的民族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
睦邻友好关系 。 4.格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
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5.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
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
(1)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直接推动 。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 声明。
(3)意义
①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②揭开了中日关系的历史新篇章,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
期,中国的经济建设 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要的作用。




把握主流·辐射多元
重难点
中国的外交
(一)史料探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史料一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 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外交方针①。这是根据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 以和平共处的③。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 尊重的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