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当今世界政治格和新中国对外关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课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PT

【政治课件】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PPT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 和平与发展
知识结构:
主要 成员
主权国家
国际 组织
联合国
国际 社会
国际 关系
决定因素
当今时 和平与发展 代主题
国际竞争 综合国力 的实质
是什么
我 国 依据
外 宗旨
交 政 策
基本 内容
考考你
1、我国外交政策是:___独__立__自__主__的__和_平__外__交__政__策___。 2、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_国_家__性__质__和___国__家__利__益。 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___维__护__世__界_和__平__,__促__进__共__同__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基本目标是维__护__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世界的和平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

第五课中国的外交课件(共53张PPT)-2023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

(3)核心要义:“十个坚持” 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 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十个坚 持”
内容
一个统领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 领导
一个使命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个宗旨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障了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
答案与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并 不能保障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平等权利。
5.中国所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答案与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安全、经 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种常态,但中国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 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答案与解析:×。中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并不是所有 国家。
7.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同世界 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
答案与解析:×。我国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当我国领土受到侵犯、国家主权受到干涉时,我 们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予以还击。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主干梳理
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
主权 五项原则
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定力量
重要力量
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
重大外交 共同价值

现代中国的外交上课用.ppt

现代中国的外交上课用.ppt

【线索整合】中日关系
近代:对中国侵略 1)侵略-- 19C甲午《马》、一战期间“二十一条” 史实: 三、四十年代“侵华” 现代:1)初:对立(追随美对华政策) 2)70年代:友好交流,72年邦交正常化 3)90年代以来: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影响中国 特点: 近代:侵略与被侵略 现代:1、1949-70年代: 追随美国孤立中国 2、70年代:邦交正常化 3、当今: 曲折发展 影响因素:历史问题(最大)、台湾、钓鱼岛、东海 具体影响因素:政治-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文化差异、领土、领 海纷争、台湾、历史、教科书等; 经济-两国以互补合作为主,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在能源、 制造等领域竞争趋势加强; 美国-一直影响中日关系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提问:
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及含义、成 就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意义 3、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标志、 意义 4、七十年代外交成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的原因 5、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活动
现 代 中 国 的 对 外 关 系
50年代外交初步成就(基础)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突破)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调整)
【实战演练】
(2013全国大纲卷)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 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3)维护国家独立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 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 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 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 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 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实现国家工业化。( 8分)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 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 (4)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 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 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苏东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 助条约的目的。( 8分) 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4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 主流。( 12 分) 断发展的背景。(12分)

【高中政治】国际关系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国际关系ppt精品课件

6.近年来中美关系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两 国高层保持经常性沟通,战略经济对话和 战略对话成功举行,各领域务实合作有效 推进,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保持了良 好沟通和协调。事实表明,中美既是利益 攸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这表明 A.国家间关系的变化完全受规律制约的 B.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 基础 C.国家主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 件 D.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7.(07北京卷)在新一轮世界贸易组 织的谈判中,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 一方,发展中国家为另一方的格局, 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 B、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 C、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变的 D、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 式
8.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政治、经贸人 文和民间等各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入 发展,中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大国 关系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一对。中 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巩固和加强,给 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由 此有人认为:积极与大国保持交流 与合作,就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2008· 四川)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 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 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 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 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 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 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 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 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3.2国际关系课件(共16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3.2国际关系课件(共16张PPT)

2.国际交往 (1)国家间交往的主要方式:贸易往来、文化、科技、 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交流,外交磋商,领导人互访, 缔结条约或协定,等等。 (2)依据:当前,国际法规范着国际交往的各个方面 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维护国际关系稳定、促进 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的联系 越来越紧密,日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 共同体。遵守国际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1.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1)各国的国家性质不同,利益追求、对外政策也不同,这使 得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2)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宗教、 文化和历史等。 (3)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 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 冲突的根源。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一)认识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 (1)含义: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 关系。 (2)主要聚焦于主权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和平、冲突与 合作等问题。 (3)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 、军事关系等。 (4)形式:复杂多样,竞争 、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 的基本形式。
2.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菲律宾政府 无视历史事实,一再制造事端,企图侵占黄岩岛。 对此,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上述事实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领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利益对立是国家冲突的根源 ④干涉别国内政是非正义的、错误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辨析 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一定都是正义的吗?
提示:不是。①国家利益是一国生存和发展的权益,是主权国 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际关系的决 定性因素之一。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 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各国进行对外活动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但这并 不表示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都具有正当性与正义性,只有在 不侵害他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才具有正 当性与正义性;反之,把维护和获取本国国家利益建立在掠夺、 侵略他国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就不具有正当性与正义性。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7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7张ppt)
政策2:“求同存异” 含义:同:都曾遭受过殖 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
任务;异:社会制度。 提出: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意义:受到与会各国赞誉,推动会议进行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思考: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原因?
国际形势: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
以经济建设成就为依据,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国际形势发生变 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中美正式建交。
试题链接: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因素是( C )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 使新中国不致处 实行““一一边边倒倒””政策的世基界本和历平史民背主景阵是营帝一国边主义国于家孤对立中地国位的封锁...站 在社会主义阵一边,并非听命于他人,做别国的附庸。
——《教师教学用书》第198页
一、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智慧——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2、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中美关系早就应该实现突破。 ②中美关系突破是70年代的特定产物 选择阐述:①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局势、中美建交带来的积极后果 选择阐述:②文革阻断、国家力量不足、国家需要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智慧”—— 全方位外交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
2010年“金砖五国”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
国内形势:制定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政策;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信 任和支持,中国地位提高;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 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改善 。

2020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历史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的外交单元概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处于“冷战”阴影之中。

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较量、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外交特点和风格,为捍卫我国独立主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线索1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线索2 现代中国的外交(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外交原则,出现了第一次建交热潮。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出现了第二次建交热潮。

(3)新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第15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首脑通过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了以美苏为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即雅尔塔体系。

它勾画出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1)雅尔塔体系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但是具有明显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

(2)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

二、美苏“冷战”1.背景(1)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①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当前国际形势ppt课件

当前国际形势ppt课件
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 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5
当代国际竞争 背景: 国际格局变化,各国目标调整,形成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局面。国家间加
强合作,加剧竞争
实质: 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中国应对: 1、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
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2、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6
•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 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 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 益突出。由此可见 ( ) • A. 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 B.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 • C.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 D. 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
国际形势
1
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时代主题:和平、发展
和平即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 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和平重要性: 基本前提、条件
原因
表现
当前世界趋势: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成为世界主题),但世界仍不安宁
发展问题: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8
G20峰会于2016年9月4日—5日在杭州开幕,这是首次在发 展中国家举办峰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一系列议题开展 广泛交流与深入讨论,包括创新增长路径、完善全球经济金 融治理、重振国际贸易与投资、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 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该峰 会的举办这有利于 ( ) ①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②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③维护亚太各国共同的根本利益 ④促进世界多极化健康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影响:
(1)消极:(即“冷战”局面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2)积极:① ② ③
(三)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60、70S——80S)
表现:新兴力量的崛起
1、欧共体的形成——欧洲崛起 (1)原因(必修一P142、联系必修二P133“欧洲联 合(”历)史因素、历史教训、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现实格局 ) (2)过程:经济一体化(步骤) 政治一体化(表现)
1、外交政策:
2、开展活跃的多边外交活动 表现:① ②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建立——突出成就
(前身、成立时间、成员国、评价)
(二)外交关系的突破(70S)
1、中国重返联合国
(1)背景:① ② ③(注意联系当时的世界局势) (2)经过:…… (3)意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978年以来)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过程:乒乓外交、基辛格、尼克松与公报、1978、1979 (2)意义: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背景:① ② ③ (2)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 (3)意义: P82 (三)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978年以来)
2、日本崛起 (1)原因:经济、外交、教育 (科技革命机遇等) (2)表现:50S中期、60S末、1987年、80S末 欧日崛起的影响:挑战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
形成三足鼎立
3、中国崛起: (1)发展阶段: (2)作用:
4、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1)原因:① ② (2)诞生标志:1961 (3)内容:…… (4)意义:(① ② ③) (四)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90S以来)
1、概念: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2、背景:(① 历史 ②根本 ③现实)
3、过程:西方的挑衅:
苏联的反击:
• 铁幕演说(主张、影响)
• 杜鲁门主义提出(意图、主张)•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 马歇尔计划提出(实质、影响)•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北约组织
• 华约组织
4、主要表现(形式):冷战——含义、原因(《创新设计》P88)
1、瓦解标志: 2、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2)多极化加强的原因(《创新设计》P93“重难问题讲解”) (3)具体表现:
美国、欧洲、 日本、俄罗斯 东亚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 (4)多极化加强的影响(P147)
二、新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949—50S末)
1、外交政策和方针(提出背景、含义、作用)——补充了解 2、外交成就: (1)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第一次建交高潮) (2)1950《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 (3)1954,日内瓦会议(意义) (4)1955,亚非会议(“求同存异”、意 义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内容、意义
第三专题
一、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P137导语) 1、含义、特点
2、影响因素(国家力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用史实加以说明)
3、演变表现:(两极格局——多极化)
40、50S
60、70S
80S末90S初
形成——————受到冲击——————最终瓦解(Leabharlann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0、50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