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怎么死的
历史趣谈:曾国藩去世 一生为何四次拒绝称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曾国藩去世一生为何四次拒绝称帝导语:在143年前的今天,1872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二),大清重臣曾国藩去世。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在143年前的今天,1872年3月20日(农历二月十二),大清重臣曾国藩去世。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
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毛泽东有曰:“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表达出对这位已故乡人的推崇之情。
人物生平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
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
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
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
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生活常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5.14课文注释:曾国藩

课文注释: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
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
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累迁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历署兵、工、刑、吏等部侍郎。
他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太平军起义爆发后,他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
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
后来,湘军成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的主力,他也因此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成为晚清首位握有军政实权的封疆大吏,并最终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受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此后,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
他驻营徐州,因师久无功,被李鸿章接替,回任两江总督。
不久,调任直隶总督。
1870年,天津发生教案,奉命前往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由“中兴名臣”变成“卖国贼”。
9月,还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也是晚清洋务事业的开创者和实践者。
他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他先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后又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
他还在江南制造局内设置翻译机构,令中国科学家徐寿主持翻译馆事务,还接受容闳的建议,派遣中国幼童赴美留学。
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1872年,病死于南京。
赠太傅,谥文正。
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今人又编有《曾国藩全集》。
历史趣谈: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 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名相曾国藩的死因是患“脑出血”去世的吗?
导语: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男,汉族,公元1811年11月26日生,属相羊,星座射手座,湖南娄底人,进士学历,官至大清王朝的江苏、
曾国藩,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男,汉族,公元1811年11月26日生,属相羊,星座射手座,湖南娄底人,进士学历,官至大清王朝的江苏、浙江两省省长兼两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两院院士职称,副国家级上将军衔,是清朝文人而封武将官衔的第一人。
曾国藩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清史稿》中誉其为“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他还是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他还是理学家,继承发展了儒家学说;他还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容貌
曾国藩的身高1.65米,他的容貌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眼睛是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平时看起来就像睡着了一样,然而一旦有客人来访,他在交谈中习惯与客人的目光对视,两眼放电,寒气逼人,见者竦然。
他蓄有浓密而好看的胡须,整个人显得威严和厚重。
他走路沉稳,迈着官步,端庄里透着威武。
他的言语不多,迟缓却是掷地有声。
社会关系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祖父曾玉屏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阅历丰富。
父亲曾麟书是秀才出身的乡村教师。
曾家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他有四个弟弟,四个姐妹。
他的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都是他在湘军中的左膀右臂。
曾国藩22岁考中秀才那年,娶了父亲的好朋友之女欧阳氏为妻。
生活常识分享。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翻译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翻译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翻译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曾国藩家书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前言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 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 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中正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
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
但是,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
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 年,卒于1872 年。
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
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 年(1849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
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
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
然而他率军镇压太平天国,杀人割地等所作所为,却是罪名昭著。
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 年3 月12 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 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曾国藩生平

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一)少年得志仕途亨通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
1830年(道光10年)20岁
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 滨书院。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
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
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
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岁
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手书的“咏之珍藏”。他曾说:曾国藩建立的功业和
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曾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
”,是国学的入门书。曾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一生很注意这点。曾“爱
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曾国藩之谜
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清韵பைடு நூலகம்匮,
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无法抹杀,也无须
抹杀。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二、
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16年)26岁
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容、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
曾国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文名: 曾国藩 外文名: Zeng Guofan 别名: 曾子诚、曾传豫、曾伯涵、涤生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长沙府湘乡县 出生日期: 公元1811年11月26日(辛未年) 逝世日期: 公元1872年3月12日 职业: 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毕业院校: 私塾 信仰: 儒家思想 主要成就: 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代表作品: 《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 术》《冰鉴》 封爵: 一等毅勇侯 谥号: 文正 葬处: 善化县湘西平塘伏龙山
曾 国 藩 书 法
⒈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⒉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⒊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 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⒋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 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⒌高才能文章,善居之,足以成名,不善居之,足以 致祸。 ⒍能庇人便是大人,受人庇便是小人。 ⒎或谓才子多傲,余曰傲便是不才。
曾国藩语录
⒏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 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 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与曾国藩有关
对曾国藩的评价:
“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 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 配得宜,堪与古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 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 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有的论者说:“曾国藩从上奏激怒 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 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 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新的 阶段。历史的步履不管何其艰难,但历史并不是倒退,而是前进。曾国藩在 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 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了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 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 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的爱国人物之中,而且,其重要 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60年里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
晚清重臣曾国藩

•
•
•
回任两江
• • 1870年(同治九年),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平民张汶祥 刺杀于后,朝廷命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前往南京审 理该案。 1871年(同治十年)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拝 选子第出洋学艺折》。九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 练情况。十一月抵达上海。 曾国藩蜡像 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7日,曾国藩领衔上奏, 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幵提出在美国 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容闳为正 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 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3月1日,时发脚 麻乊症,舌蹇不能语。 3月20日,曾国藩午后在南京西花圃散步,突发脚麻, 曾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朝廷闻讯,辍朝 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6 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 乊釐盆岭. 1873年(同治十二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 城区)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
• • • • •
攻占南京
• 1861年(咸丰十一年)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9月25日,曾国藩移住 安庆。12月20日,曾国藩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兵 巡抙、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同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 路军迚军乊策:“以围攻釐陵属乊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 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乊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1月31日,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 荃补授浙江按察使。二月十四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四月, 李鸿章率军抵上海。五月,曾国荃率军迚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 师围攻天京。六月,洪秀全命令各地太平军回援天京,太平军集结二 十万人兴力,十月起大战湘军四十多天,未能取胜。 • 1864年(同治三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对无辜平 民展开屠杀与抢掠,当时的南京城被烧毁,平民死伤无数,南京人称 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为“曾剃头”、“曾屠户”。7月,朝廷加曾国 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与平 定太平天国战功居次乊湖广总督官文双方形成集团政争白热化。八月, 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
曾国藩三次投水自杀之谜连夜写下遗嘱2000言

曾国藩三次投水自杀之谜连夜写下遗嘱2000言2013年02月25日13:43来源:人民网-读书频道编者按:在近代中国,曾国藩是一个非常人物。
誉之者说他是理学大师、大儒、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是一代名臣;毁之者说他是卖国贼、刽子手、魔鬼。
他可谓是历史上一位最具争议的人物,他鉴于长期与各界人士交往,具备了善于识人、知人善任的才干。
《太平天国十四年》中就为您解读了曾国藩的官场"厚黑术"。
曾天养马上单挑塔齐布1854年,西征军韦志俊、石祥桢部鏖战于武昌城下,久攻不克,就分兵向湖南挺进,开辟第二战场。
在湖南战场上,他们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即曾国藩新建的湘军水陆师。
进入湖南的西征军有两支主力部队: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的前军;国宗石祥桢的后军。
林绍璋,原是一个总制,随朱锡琨至六合,当时各支太平军均溃败,只有林的第四军全军退回。
杨秀清大为欢心,也许此时他记得三国故事中的火烧连营,刘备各路人马尽溃,只有向宠一军独全,因而破格擢升为春官又副丞相。
他们凯歌行进。
刚开始,两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2月27日,林绍璋部占领岳州,又西渡洞庭占领湘阴;即溯湘江而上,攻占离省城长沙仅60里的靖港、新康。
长沙城门紧闭,进入一级战备紧急状态。
3月11日,西征军攻占长沙城西宁乡。
他们的战略,是占据长沙周边城镇,而后全面围攻长沙。
当时曾国藩新编的湘军已北上,因宁乡失陷,又赶来反扑。
西征军失败,北撤。
曾国藩派王錱、塔齐布等追击,夺取湘阴、岳州。
湘军初战获胜,得意之至。
岂料西征军退出岳州后,即调动第二梯队大举反攻。
4月4日,在湘鄂边境的羊楼司,与乘胜北上的湘军王錱部相遇。
湘军败溃,王錱及曾国葆等部均退入岳州城。
其他军队因城空无粮,均离城它去。
王錱部独留城中,后果然因缺粮而人心混乱,王錱急缒城逃走。
西征军再占岳州。
西征军继续南下。
4月22日再次占领靖港。
他们仍采取一个月前的陈规旧例,由石祥桢率水师驻守靖港,林绍璋率陆师南下,以攻取长沙周边卫星城市,孤立长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曾国藩怎么死的
曾国藩
曾国藩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差点儿颠覆了大清王朝的太平天国镇压下去,才不过得了一个一等侯的封爵,离着王爷的级别还远着呢。
所以,王爷就好比拱卫在皇帝这个太阳身边的一颗颗星星,地位无比尊贵。
但是也正因为离皇帝太近,稍不留神就被那个太阳的巨大引力吸进去,落得个尸骨无存。
一个皇帝倒下了,会有一个新的皇帝站出来,这时候,有资格争位的王爷们是幸运的,一旦脱颖而出就可以拥有一切;但有资格争位的王爷们又是不幸的,因为一旦竞争失利,恐怕连现在的王爵也保不住而沦为阶下囚。
豪格作为大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长子,他理应成为帝位继承人;作为顺治皇帝的长兄,他本可安享尊荣。
然而他在放弃继承皇位之后,得到的却是惨遭幽禁的厄运
顺治三年初(公元1646 年),豪格被任命为靖远大将军,统军入川,讨伐张献忠。
十一月二十六日,清军抵达距西充不到百里的南部县。
驻守保宁(今阆中)的大西军将领刘进忠降清,于是在降将的带领下,豪格率部日夜兼程,直奔张献忠60 万军队的营地西充凤凰山。
翌日清晨大雾弥漫,咫尺之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当清军悄然逼近营门时,张献忠才知大事不好,未及披甲,仅腰插三矢即仓促上阵。
在刘进忠的指点下,豪格一箭射去,半披飞龙蟒袍的大西皇帝应声而倒。
豪格挥军南下,翌年八月平定全川,旋即兵进遵义,风驰电掣般地扫荡着西南边陲。
从此豪格声名远播,名扬四海。
顺治五年(公元1648 年)一月二十七日,豪格自遵义胜利回京。
然而,等待他的不是皇恩浩荡,而是一个策划已久的阴谋。
顺治五年(公元1648 年)二月十三日,豪格部将希尔艮、阿尔津彼此争功不决,下部讯问。
在入川作战时,护军统领哈宁噶曾陷入重围,护军统领阿尔津、苏拜以及希尔艮均奉命救援,几人都认为自己率军先到,对方后至。
阿尔津、苏拜倚仗多尔衮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