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讲解

合集下载

变应性鼻炎的舌下脱敏

变应性鼻炎的舌下脱敏
舌下脱敏治疗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对变应原的敏感性,减少过敏反 应的发生。
舌下脱敏治疗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因 子平衡,促进免疫球蛋白IgG4的合成, 从而抑制IgE的生成,有效控制过敏症状 的发生。
舌下脱敏治疗可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 抑制细胞,从而抑制过敏反应的发作。
舌下脱敏的临床应用
变应性鼻炎舌下脱敏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变应性鼻炎概述 3 舌下脱敏治疗原理 4 舌下脱敏治疗过程 5 舌下脱敏治疗的注意事项 6 舌下脱敏治疗的研究进展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变应性鼻炎概述
定义和症状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由过敏原引起鼻腔炎症反应。 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涕、打喷嚏、鼻痒等。 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并在离开过敏原后缓解。 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
患者应定期到 医院进行复查, 以便医生根据 病情调整治疗
方案。: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舌下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疗效。 作用机制:深入探讨舌下脱敏治疗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 安全性评估:对舌下脱敏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联合治疗策略:研究舌下脱敏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科研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舌下脱敏治疗在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疗效,为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科研团队不断深入研究舌下脱敏治疗的机制,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研究的深入,舌下脱敏治疗有望成为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舌下脱敏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以及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脱 敏药物。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什么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什么
导语: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方法,那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什么呢?很多的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是不了解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一种方法,那么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什么呢?很多的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是不了解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其实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在患者确定了过敏原之后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脱敏治疗是目前治疗过敏性疾病唯一有效的手段。

过敏原得到确认后,既无法避免接触,正规的治疗方法又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就有必要进行标准化的对因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就是把过敏原配成药剂,患者使用后能够逐渐适应过敏原,直至产生抗体。

当患者再次接触该物质时,不会诱发机体的变态反应,那么过敏引起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或者显著减轻。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已确定有效,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突出优点是使用方便,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己服用,免去注射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并且更为安全。

我国也已采用了这种疗法,国内已有标准化的舌下脱敏药物粉尘螨滴剂,效果良好,极大改善了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敏治疗一般需要3~6个月起效,要维持长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年,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三岁舌下脱敏治疗方案

三岁舌下脱敏治疗方案

一、前言舌下脱敏治疗,又称为舌下免疫疗法,是一种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使机体逐渐适应并产生免疫耐受的治疗方法。

三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过敏原的抵抗力较低,因此舌下脱敏治疗对于三岁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三岁儿童舌下脱敏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方案1. 诊断与评估(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家族史、生活环境等,了解患儿的过敏原。

(2)体格检查:观察患儿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判断过敏症状。

(3)实验室检查:进行过敏原检测,如血清特异性IgE测定、皮肤点刺试验等。

2.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儿的过敏原、过敏程度和体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以下为一种常见的三岁儿童舌下脱敏治疗方案:(1)过敏原筛选:通过实验室检查,确定患儿的过敏原。

(2)过敏原溶液制备:根据过敏原种类和剂量,制备相应的过敏原溶液。

(3)舌下脱敏治疗:①起始剂量: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

②治疗周期:每周治疗1次,持续1-2年。

③治疗过程:a. 患儿坐在家长的怀抱中,保持安静。

b. 将过敏原溶液滴入患儿舌下,让其在舌下停留1-2分钟。

c. 患儿吐出溶液,用清水漱口。

④观察与记录:a.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b. 记录每次治疗的过敏原剂量、症状变化等。

3. 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治疗前,确保患儿无过敏症状,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就医。

(3)治疗期间,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过敏症状发作。

(4)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4. 治疗效果评估(1)症状改善:观察患儿过敏症状的变化,如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

(2)过敏原检测: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评估免疫耐受程度。

(3)生活质量:观察患儿的生活质量,如睡眠、饮食、活动等。

三、结语舌下脱敏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三岁儿童过敏性疾病。

什么是舌下含服脱敏疗法?

什么是舌下含服脱敏疗法?

什么是舌下含服脱敏疗法?
2001年,国际卫生组织发表白皮书说舌下含服脱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皮下注射疗法。

舌下脱敏疗法目前只针对于粉尘螨和屋尘螨过敏的患者。

原理为利用过敏原的提取物滴入舌下,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

该法使用较安全,使用方法为:根据年龄不同使用不同的维持剂量。

每天相对固定时间滴在舌下含服1-3分钟,使用方便。

递增阶段的剂量分为1,2,3号。

维持剂量分为4号和5号。

一般14岁以下的用4号维持,14岁以上的用5号维持。

由于是通过舌下给药,通常不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偶有轻度皮疹或轻度腹泻,停止治疗或减量即可恢复。

通过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治疗过敏性疾病,起效显著,脱敏彻底;克服传统的激素类化学药物只在疾病发作时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激素类药物具有不同
程度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

同时脱敏治疗还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不仅最大程度保障了脱敏治疗的长期用药安全性,而且避免注射型脱敏疗法可能引起的全身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进展

舌下脱敏疗法在儿童过敏性哮喘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儿童哮喘大多是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目前唯一针对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治愈过敏性疾病的目的,舌下免疫疗法(SLIT)是近年来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的新疗法。

SLIT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证实SLIT对儿童哮喘安全有效,无不良事件发生,依从性较好。

【关键词】舌下脱敏疗法儿童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多数患者可检测出大量IgE抗体,对变应原敏感,因而变应原的检查是过敏性哮喘诊断的必要条件,常见的变应原有尘螨、花粉、动物皮毛等。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法。

特异性皮下注射免疫疗法(Subcutaneousimmunotherapy,SCIT)的应用取得了对过敏性哮喘及变应性鼻炎的良好疗效。

因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舌下免疫疗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由此诞生。

与SCIT相比,SLIT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成为近年来WHO提倡的针对过敏性哮喘及变应。

1 SLIT的发展历史早在1969年,就有舌下含服变应原用于食物过敏的检测和治疗的文献报道[1]1986年,Scadding GK报道了小剂量SLIT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认为此法比较安全,可避免皮下注射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其发展潜力很大[2]。

大剂量SLIT的对照试验在上世纪欧洲学者陆续开展[3]。

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ology and ClinicalImmunology,EAACI)在1993年发表关于免疫治疗的意见书时指出SLIT可能是一种潜在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1)

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1)

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50例4~11岁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1年,比较治疗前后V AS评分、用药评分、ACQ评分、哮喘日夜症状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等。

结果:舌下脱敏治疗一年后,患者的血清sIgE降低、sIgG4显著升高、V AS评分、用药评分、ACQ评分、哮喘日夜间症状评分、鼻症状和鼻体征评分均显著下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结论:舌下脱敏治疗儿童螨性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而且安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粉尘螨;舌下脱敏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为同一个气道的同一种疾病,有文献称之为“过敏性鼻支气管炎”[1]。

近几年来,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发作关系密切,除病变部位和临床表型不同外,在病因学、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等方面极为相似,许多儿童常先后或者同时患哮喘和变应性鼻炎[2]。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3]。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气道上皮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舌下脱敏治疗是特异性脱敏治疗的一种,其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开始每日给药,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

本文选取我院50例螨性支气管哮喘并变应性鼻炎患儿,应用畅迪粉尘螨滴剂治疗一年,评价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1月1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螨性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共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龄7.7岁,年龄4~15岁。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操作方法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操作方法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操作方法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原免疫治疗方法,其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确保患者没有任何情况下的可能的过敏反应,并且可以安全地接受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2. 患者需要在空腹的状态下进行治疗,通常是早上起床后。

3. 准备药物,根据医生的指示将过敏原的脱敏溶液滴在舌下。

药物可能是液体、片剂或含片等形式。

4. 患者需要用舌头轻轻抬起舌下,将药物放置在舌下的位置。

然后闭上嘴,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

5. 患者需要保持舌下含药物的状态,通常是5-10分钟。

这段时间内,尽量不要吞咽唾液,以便药物能够在舌下充分吸收。

6. 在含药物的时间结束后,患者可以轻轻咀嚼或吞咽药物。

如果有多个过敏原需要脱敏治疗,可以重复以上步骤。

7. 患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通常是15-30分钟,以确保没有过敏反应发生。

8. 在治疗结束后,患者可以正常饮食和进行日常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舌下含服脱敏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必须严格遵守医生的用药建议和安全防范措施。

如果出现任何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患者应立即就医。

治法—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治法—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过敏性皮炎家庭护理
避免用手搔抓局部 避免用热水或肥皂水去清洗局部 避免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在局部 涂抹(特别是用激素类药物在局部 涂抹)
治法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 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 不同浓度的脱敏液
治法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 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 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 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 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 高病人的耐受力。
过敏性皮炎
概 念
• 过敏性皮炎是由 过敏原引起的皮 肤病,主要是指 人体接触到某些 过敏原而引起皮 肤红肿、发痒、 风团、脱皮等皮 肤病症。
过敏原分类
• 接触过敏原 • 吸入过敏原 • 食入过敏原 • 注射入过敏原
过敏原举例
• 各种动物皮毛:
某些动物如蜂类、水母、恙粉尘 螨、蝶、蛾等
• 植物性:
- 宜:
做皮肤斑贴试验
-忌:
频繁更换化妆品 含香料过多及过酸过碱的护肤品
化妆品性皮炎
——注意事项
有过敏性皮炎者
–宜:
用温和的洗面奶洗 脸,不涂任何护肤 品或用手指在脸上 作一些轻柔的按摩
过敏性皮炎家庭护理
• 尽可能地了解皮炎发生、发展的基 本规律,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治 愈疾病信心。 • 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如葱、 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等 海味。
主要包括芥子、巴豆、大蒜、荨 麻、除虫菊等
过敏原举例
• 化学性物质
药物、染料、洗涤剂、油类、化 妆品、化学纤维、塑料制品、化工 原料、避孕用具、表带、染甲油等
主要表现
多种多样的皮炎
主要表现
多种多样的湿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语
免疫治疗抑制鼻粘膜肥大细胞、嗜碱粒 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效应细胞的聚集和活 化。
研究表明,接受免疫治疗后的患者在花 粉季节时其鼻粘膜中的效应细胞明显减少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
➢ T细胞反应
抑制变应原诱导的Th2免疫反应,促进Th1免 疫反应.表现为诱导产生干扰素r和调节性T细胞 (regulafory T cells,Treg),后者产生TL-10和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for,TGF)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
➢ 抗体反应
一过性IgE
特异性IgG 特异性IgE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
➢ 抗体反应研究表明经过免疫治疗的患者血清
• 可抑制变应原-IgE复合体与B细胞结合 • 抑制变应原递呈反应和变应原特异性T细胞
的活化 • 还可以防止依赖变应原和IgE的外周血嗜碱性
粒细胞活化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
➢ 效应细胞反应
应性鼻炎病史8年,鼻窦CT示:鼻窦炎,特异性 IgE示:户尘螨、猫狗毛皮屑、点青霉、分支孢霉、 烟曲霉、交链孢霉增加,屋尘显著增加。
诊断:1.急性鼻窦炎2.变应性鼻炎 治疗:1.上颌窦穿刺术2次
2.抗生素治疗 3.鼻窦炎症状好转后应用粉尘螨滴剂脱 敏治疗。
典型病例二
李晨玉 男 14岁,2007年3月18日首诊 鼻塞、鼻痒、流清涕、打喷嚏伴哮喘反复发作 8年余,鼻窦CT示:有鼻腔息肉,全组鼻窦炎。特异性 IgE检查示:户尘螨、屋尘(+++)。
Treg可直接抑制Th2免疫反应,还可通过IL-10 调控IgG4,而TGF-β的作用是调控生成IgA.
大剂量变应原 IL-4 B
低剂量变应原
APC Th2
IgE
变态反应
IL-5 EOS
Th1
Tre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IFNr IL-10 TGF-β
B
B
B
IgG
IgG4 IgA
免疫治疗分类
➢皮下注射免疫治疗 ➢非注射免疫治疗
学术会议 胡博士座谈 学术期刊
我所认识的我武
上海《过敏原疾病诊断和防治国际论坛》 北京《变态反应世界百年,中国五十年纪念论坛》
《第三届全国变应性鼻炎诊断技术学习班暨研究 会》 青岛《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 天津《2007年天津市变态反应学术年会,过敏性 疾病高级讲习班》《2008年天津市耳鼻咽喉头颈 外科学术年会》
舌下含化免疫治疗
虽然SLIT使用的历史只有20余 年,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 实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SLIT从1986年使用 至今未发生一例 致死的全身 严重不良 反应
我所认识的我武
第一次接触2006年1月19日 天津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 畅迪-舌下脱敏产品介绍
我所认识的我武
南开医院在天津率先将粉尘螨滴剂应用与 临床最早一例已经应用一年半
我所认识的我武
至今粉尘螨滴剂已经在天津十几家大医院使 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 二医院、人民医院、环湖医院、第一中心医 院、第四中心医院、南开医院等,涉及耳鼻喉 科、儿科、呼吸内科及变态反应科等学科。 反映良好。
典型病例
病例一:马博宁 男 10岁 2007年1月14日 鼻塞、流脓涕10天,伴有鼻痒、打喷嚏,有变
• 舌下免疫治疗 • 口服免疫治疗 • 鼻内免疫治疗 • 气管免疫治疗
舌下含化免疫治疗
SLIT 主要是指舌下含服免疫治疗 进行SLIT时,将变应原浸液置于患者舌下, 经口腔粘膜吸收而激发相应的免疫反应。
舌下含化免疫治疗
由于SLIT的剂量是SCIT的100倍以上,因 此药品的费用更高。考虑到患者可在家中 自己服用,减少了专业医生服务等费用, 最终总的治疗费用可能不比SCIT高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的目的
免疫治疗是通过直接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从 细胞和体液免疫的角度,调节患者的免疫平衡,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抑制Th2免疫反应和刺激Th1 免疫反应,达到控制变应性症状的目的。
免疫治疗的方程越长效果越好,治疗终止后 疗效可持续10年甚至终生。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作用机制
抗体反应 效应细胞反应 T细胞反应
诊断:1.变应性鼻炎2.变应性喉炎 治疗:1.粉尘螨滴剂脱敏;2.阿斯美口服;3. 利咽去感含化
典型病例四
孔令峰 男 13岁,2007年6月7日首诊 鼻流清涕、左鼻塞1月余,伴有鼻痒、打喷嚏、咳嗽 等症状,查:鼻粘膜苍白,下鼻甲不大,鼻腔无引 流物。鼻内窥镜示:中鼻甲及左钩突粘膜淡,腺样 体肥大。变应原皮试:粉尘螨、屋尘螨(+++), 长叶车前草(++)、大荨麻、杨树、柳树(+)。
舌下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天津市南开医院 耳鼻咽喉科 马恩明
2008年6月17日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系 免疫治疗概述 免疫治疗分类 我所认识的我武 典型病例
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体系
避免接触 变应原
AR
药物治疗
AR
免疫治疗
医患宣传教育
医疗条件及家庭状况
免疫治疗
AR的发病机制
从免疫学角度讲,变应性鼻炎是体外环境因素 作用于特应性机体导致IgE介导的异常免疫反 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而引起的, 以鼻腔粘膜Th2免疫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炎症反 应,其主要的免疫病理学特征是组织中有大量 表达Th2细胞因子的细胞浸润。
诊断:变应性鼻炎 治疗: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开瑞坦口服;鼻渊 舒口服。 此后在首诊基础上继续脱敏治疗并加对症处理。
治疗体会
对屋尘、户尘螨、粉尘螨过敏或以其为主的变应性鼻 炎可首选脱敏治疗中脱敏治疗;舌下脱敏方便,值得推 广;
当病人伴有其他并发症时,如鼻息肉,鼻窦炎时应先将 其处理好;
联合用药控制症状更理想。 不良反应很少很轻。 慢性咳嗽若与过敏有关也可以使用畅迪 。
诊断:1.慢性鼻窦炎2型2期 2.变应性鼻炎
治疗分两阶段:第一阶段给予开瑞坦口服、雷诺考特喷 鼻及鼻息肉摘除术+上颌窦穿刺术; 第二阶段:应用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
典型病例三
刘万明 男 37岁,2007年5月10日首诊 咽痒、咳嗽6年余,偶有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 有变应性鼻炎病史多年,查:口咽粘膜充血干燥, 声带充血肥厚,鼻粘膜苍白,下鼻甲肿大。曾应 用抗生素,抗组胺药,中草药治疗,效果不明显。 变应原皮试示:粉尘螨、屋尘螨(+++),鸡蛋 (++)、长叶车前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