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电力电气的名词解释

常见电力电气的名词解释
常见电力电气的名词解释

电力电气的基本定义及解释

谐波和谐波分量的解释:

谐波就是一组(很多个)频率成整数倍的正弦波。

要明白谐波就要明白基波,基波是一组谐波中作为频率基准的正弦波,其频率f,则其他频率是f整倍数的所有正弦波就是一组谐波,如2f,3f单独的一个频率下,例如3f的正弦波,其所占的能量比例,称作谐波分量自然界中的任何波动都可以用一组谐波来表示,详细证明见傅里叶定律;

正序和负序:

交流发电机发出的三相电是在空间上互差120度的旋转矢量,你把其中的一相定为A相,把滞后它120度的那相定为B相,把滞后B相120度的那相定为C相。这就是正序电压。反之你将任意一相定为A相,将超前它120度的那相定为B相,将超前B相120度的那相定为C 相。这就是负序电压。简单点说正序电压任意调换两相就变成负序了。电动机把电源线任意调换两个头就可以反转了,就是因为正序变负序了。从而改变了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方向。

在三相电源中,各相电压经过同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先后次序称为三相电源的相序。如果各相电压的次序为A-B-C(或B-C-A、C-A-B),则这样的相序为正序或顺序。如果各相电压经过同一值的先后次序为A-C-B(或C-B-A、B-A-C),则这种相序称为负序或逆序。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压或电流出现不对称现象时,可以把不对称分量分解为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无论是正序、负序、零序分量,都是根据A、B、C三相的相位顺序来确定的。

三相不平衡电压是指三相线路由于所带的负荷不平衡、或者使用的三相电气设备中由于内部故障而导致三相电压出现不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三相不平衡电压。

电力系统稳态:电力系统正常的,三相对称的运行状态,其运行参量持续在某一平均值附近变化,由于变化很小,可以认定为常数。

电力系统暂态:从一种稳定状态都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过渡过程,过渡过程其运行参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暂态过程有两种,一种是电力系统中转动元件,如发电机和电动机,其暂态过程由于机械转矩或电磁转矩之间不平衡引起的,通常称为机电暂态;另一种是电压器、输电线等原件中,并不牵涉角位移‘角速度等,其暂态过程称为电磁暂态

原边就是输入电压那一侧,副边就是变压器输出电压那一侧

谐波畸变率:

是指谐波电压总畸变率和谐波电流总畸变率。谐波电压总畸变率THDu=UH/U1*100%;谐波电流总畸变率THDi=IH/I1*100%;其中UH为谐波电压含量,等于所有次谐波电压的平方和再开根号,U1为基波电压有效值。其中IH为谐波电流含量,等于所有次谐波电流的平方和再开根号,I1为基波电流有效值。

电晕是一种放电现象,高压线上多

电晕的产生是因为不平滑的导体产生不均匀的电场,在不均匀的电场周围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由于空气游离就会发生放电,形成电晕。因为在电晕的外围电场很弱,不发生碰撞游离,电晕外围带电粒子基本都是电离子,这些离子便形成了电晕放电电流。简单地说,曲率半径小的导体电极对空气放电,便产生了电晕

什么是串联谐振,并联谐振和特点?

在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串联电路中,出现电路的端电压和电路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做串联谐振。串联谐振的特点是:电路呈纯电阻性,端电压和总电流同相,此时阻抗最小,电流最大,在电感和电容上可能产生比电源电压大很多倍的高电压,因此串联谐振也称电压谐振。在电力工程上,由于串联谐振会出现过电压、大电流,以致损坏电气设备,所以要避免串联谐振。在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的电路中,出现并联电路的端电压与电路总电流同相位的现象,叫做并联谐振。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最大,因而电路总电流变得最小,但对每一支路而言,其电流都可能比总电流大得多,因此电流谐振又称电流谐振。并联谐振不会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谐振过电压,但每一支路会产生过电流。

电感线圈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地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用L表示,单位有亨利(H)、毫亨利 (mH)、微亨利(uH),1H=10^3mH=10^6uH。

作用:感线圈的电特性和电容器相反,“阻高频,通低频“。高频信号通过电感线圈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很难通过;而对低频信号通过它时所呈现的阻力则比较小,即低频信号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它。电感线圈对直流电的电阻几乎为零。

电感线圈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当有电流流过一根导线时,就会在这根导线的周围产生一定的电磁场,而这个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又会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内的导线发生感应作用。对产生电磁场的导线本身发生的作用,叫做“自感“,即导线自己产生的变化电流产生变化磁场,这个磁场又进一步影响了导线中的电流;对处在这个电磁场范围的其他导线产生的作用,叫做“互感“。电感线圈的电特性和电容器相反,“阻高频,通低频“。高频信号通过电感线圈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很难通过;而对低频信号通过它时所呈现的阻力则比较小,即低频信号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它。电感线圈对直流电的电阻几乎为零。电阻,电容和电感,他们对于电路中电信号的流动都会呈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我们称之为“阻抗”电感线圈对电流信号所呈现的阻抗利用的是线圈的自感。电感线圈有时我们把它简称为“电感”或“线圈”,用字母“L”表示。绕制电感线圈时,所绕的线圈的圈数我们一般把它称为线圈的“匝数“。

阻流作用

电感线圈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总是与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抗衡。电感线圈对交流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的大小称感抗xl,单位是欧姆。它与电感量l和交流电频率f的关系为xl=2πfl,电感器主要可分为高频阻流线圈及低频阻流线圈。

调谐与选频作用

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可组成lc调谐电路。即电路的固有振荡频率f0与非交流信号的频率f相等,则回路的感抗与容抗也相等,于是电磁能量就在电感、电容来回振荡,这lc回路的谐振现象。谐振时电路的感抗与容抗等值又反向,回路总电流的感抗最小,电流量最大(指f=“f0“的交流信号),lc谐振电路具有选择频率的作用,能将某一频率f的交流信号选择出来。

什么是PQDIF?

电能质量数据转换格式PQDIF,它是IEEE1159新规定的一种通用电能质量数据转换格式。PQDIF使多数据具有良好兼容性,便于实现不同监测系统间数据共享。

有功和无功:

电网中,能对外做功的功率,消耗了,离开了电网的功率,就是有功功率。

电网中,维持非电阻性设备的正常运行,典型的就是电动机,它需要建立始终存在的磁场,来维持电机的运行,建立磁场需要功率(能量),但是这个功率(能量)不会被消耗,它始终在电网中存在,这样的功率(能量),就是无功功率。

的有功功率的1.3倍!是维持电网运行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标幺值(标么值)是电力系统分析和工程计算中常用的数值标记方法,表示各物理量及参数的相对值,单位为pu(也可以认为其无量纲)。标幺值是相对于某一基准值而言的,同一有名值,当基准值选取不同时,其标幺值也不同。它们的关系如下:标幺值=有名值/基准值。

母联断路器的充电保护属于断路器保护,专为用母联断路器向备用母线充电用。充电保护整定值很小,动作时间也很短,通过母联给备用母线充电时,假如备用母线有故障,则充电保护瞬时动作,断开母联断路器,防止护大事故,它也是只切了故障母线,而非故障母线正常运行。

当充电完毕后,母联充电保护需自动退出,因为其定值较小,时限很短,过于灵敏,很容易误动。此时,只需母差保护和母联过流保护投入进行配合就可以满足要求了!注意,充电之前,要短时退出母差保护,充电完成后,再投入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充电保护一般在新母线或检修后的母线在投入运行前,要投入母线充电保护压板。用母联断路器对其中一组母线充电,检查新投运的母线或检修后的母线是否有故障。充电正常后,此压板应退出。

堵转保护功能:自动判断电机在过流时是处于完全堵转状态还是在运行状态或电机短路状态,如果过流时是处于运行状态,控制器将限流值设定在固定值,以保持整车的驱动能力;如电机处于纯堵转状态,则控制器2秒后将限流值控制在10A以下,起到保护电机和电池,节省电能;如电机处于短路状态,控制器则使输出电流控制在2A以下,以确保控制器及电池的安全。

什么是软启动:

电压由零慢慢提升到额定电压,使电机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转矩,而是平滑的启动运行。这就是软启动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实现:减小电机启动时的机械和电气冲击,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启动电流及配电容量,同时通过程序实现对电机以及相关设备的在线监测和有效的故障保护功能。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 1.电气主接线 是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而成的电路。 2.接触电压 人站在离接地设备0.8米,人手触摸接地设备距地面1.8米的高处时,人体的手与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3.热稳定 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4.变压器热老化定律: 变压器绕组温度每增加6℃,老化加倍,即预期寿命缩短一半。 5.小电流接地系统: 是指电压等级35KV 及以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6.安全净距: 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和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距离,称安全净距。 简答题 1.磁力启动器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能实现哪些保护作用?简述其原理。 (1)由三相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按钮开关等部分组合而成。 (2)主要用于距离保护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且有过负荷和低压保护功能,但不能起短路保护作用,因而须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3)过负荷保护是靠热继电器实现的,热继电器不能瞬时动作,只能起延时过负荷保护作用。 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因电磁铁的吸持力减小,故交流接触器会自动断开,从而实现欠电压保护。 2. 什么情况下采用矩形母行?矩形母线一般按什么条件选择? (1)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一般采用矩形母线。 (2)按最大工作电流Imax 选择母线截面;按INn ≥Imax 条件选择一个标称截面SN1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应满足条件:S2(经济截面)=Iw(回路工作电流)/J (经济电流密度)。 (4)检验动稳定:母线的允许应力p δ不小于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最大应力max δ。 (5)检验热稳定:允许最小截面max S 等于短路热效应k Q 的平方根除以母线的热稳定系数 C 。即:min S = ,所选母线截面应大于Smin 。 3.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高压母线设置为什么采用按照机、炉对应的原则?每台锅炉设置几段厂用高压母线? (1)因为电厂中锅炉的附属设备多,容量大,为加强厂用电的单元性,按机、炉对应原则设置母线段。 (2)通常每台锅炉设置1:2段高压母线段。 4.什么是10%误差曲线?

电气专业术语

电气专业名词术语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 2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3电流——_就是大量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运动的物理现象。 4电压——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叫电压。 5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 6电位----分析电位时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点,参考点用O表示,在电路中用⊥符号表示,原则上是可以任意选取,但是习惯上选择接地点或者接机壳点或者电路中连线最多的点为参考点,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7模拟电路——是由自然界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连续性的物理自然变量,在将连续性物理自然变量转换为连续的电信号,并通过运算连续性电信号的电路。 8数字电路——·将连续性的电讯号,转换为不连续性定量的电信号,并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9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10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11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字母Ps 来表示,单位为瓦特。

12功率因数——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 13电功率——电路传送或转换电能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单位瓦特W在汽车业还有功率单位叫马力,1马力等于735瓦特P=UI 14电感——:电感是指线圈在磁场中活动,所能感应到的电流的强度,单位是亨利H 15基尔霍夫定律——简写为KLC,对于电路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该节点所连的各支路中,流入该节点全部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全部电流的总和。 16戴维南定理——任何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电压源的电压为US,电阻为RI。其中US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两端子间的开路电压UO,而RI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等于0时网络两端点间的等效电阻。 17电容器——由两个绝缘材料隔开又互相靠近的导体所构成的装置。为了表示电容器的储存电荷的能力的大小,引入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简称电容。单位:法拉 18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9直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0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21触头——: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电气基础名词解释

电气专业名词解释 出品知行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 2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3电流——_就是大量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运动的物理现象。 4电压——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叫电压。 5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 6电位----分析电位时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点,参考点用O表示,在电路中用⊥符号表示,原则上是可以任意选取,但是习惯上选择接地点或者接机壳点或者电路中连线最多的点为参考点,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7模拟电路——是由自然界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连续性的物理自然变量,在将连续性物理自然变量转换为连续的电信号,并通过运算连续性电信号的电路。 8数字电路——·将连续性的电讯号,转换为不连续性定量的电信号,并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9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10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11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字母Ps来表示,单位为瓦特。

12功率因数——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 13电功率——电路传送或转换电能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单位瓦特W在汽车业还有功率单位叫马力,1马力等于735瓦特P=UI 14电感——:电感是指线圈在磁场中活动,所能感应到的电流的强度,单位是亨利H 15基尔霍夫定律——简写为KLC,对于电路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该节点所连的各支路中,流入该节点全部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全部电流的总和。 16戴维南定理——任何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电压源的电压为US,电阻为RI。其中US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两端子间的开路电压UO,而RI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等于0时网络两端点间的等效电阻。 17电容器——由两个绝缘材料隔开又互相靠近的导体所构成的装置。为了表示电容器的储存电荷的能力的大小,引入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简称电容。单位:法拉 18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9直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0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电力行业名词解释

统调最大负荷 统调负荷包括发电厂厂用电,自备电厂自发自用负荷以及从主电网供电的负荷,网供负荷就只是主电网供电的负荷。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q 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全社会最大负荷 全社会所需最大发电负荷。 负荷曲线 电力系统中各类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调度电力系统的电力和进行电力系统规划的依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涉及广大地区的各类用户,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很不相同,且事先无法确知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增加哪一类负荷。因此,电力系统的负荷变化带有随机性。人们用负荷曲线记述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据此研究负荷变化的规律性。 全社会用电量 全社会用电量是一个电力行业的专业词汇,用于经济统计,指第一、二、三产业等所有用电领域的电能消耗总量,包括工业用电、农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公共设施用电以及其它用电等。

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发电机进行能量转换产出的电能数量。发电量的计量单位为“千瓦时”。 发电量包括全部电力工业、自备电厂、农村小型电厂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和其它动力发电(如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和生物能发电)。发电量包括发电厂(包括自备电厂)自用电量(通称厂用电)、新增发电设备未投产前所发电量以及发电设备大修或改造后试运转期间的发电量;凡被本厂或用户利用,均应统计在发电量中,未被利用而在水中放掉的则不应计入。发电量中不包括电动的交直流变换机组、励磁机、周波变换设备的发电量。发电量按发电机组的电度表本期与上期指示数的差额计算,电度表指示数以期末一天的24时为准。 特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内所有电力生产部门(包括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潮汐发电等等)生产出的所有电量总和。 什么是上网电量,落地电量,供电量,售电量,购电量,线损,网损,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前两个电量是对应发电厂的: 上网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向电网输送的电量; 落地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送出的在电网公司输入关口的电量,可以理解为发电厂净送电量,也可以称为电网公司的购电量; 中间三个电量是对应电网公司的: 购电量是电网公司从发电厂买入的电量; 供电量是电网公司向用户输出的电量;

(完整版)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和答案

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低压电器:(B) 是指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主令电器:(B) 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发送控制指令的电器。 3、熔断器:(B) 是一种简单的短路或严重过载保护电器,其主体是低熔点金属丝或金属薄片制成的熔体。 4、时间继电器:(B) 一种触头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 5、电气原理图(B)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各电气元器件中导电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的电路图 6、联锁(C) “联锁”电路实质上是两个禁止电路的组合。K1动作就禁止了K2的得电,K2动作就禁止了K1的得电。 7、自锁电路:(C) 自锁电路是利用输出信号本身联锁来保持输出的动作。 8、零压保护(B) 为了防止电网失电后恢复供电时电动机自行起动的保护叫做零压保护。 9、欠压保护(B) 在电源电压降到允许值以下时,为了防止控制电路和电动机工作不正常,需要采取措施切断电源,这就是欠压保护。 10、星形接法:(A) 三个绕组,每一端接三相电压的一相,另一端接在一起。 11、三角形接法:(C) 三个绕组首尾相连,在三个联接端分别接三相电压。 12、减压起动(A) 在电动机容量较大时,将电源电压降低接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起动电动机的方法。13、主电路:(A) 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或线路末端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电路, 14、辅助电路;(B)

辅助电路是小电流通过电路 15、速度继电器:(C) 以转速为输入量的非电信号检测电器,它能在被测转速升或降至某一预定设定的值时输出开关信号。 16、继电器:(C) 继电器是一种控制元件,利用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将电量或非电量信号转化为电磁力(有触头式)或使输出状态发生阶跃变化(无触头式) 17、热继电器:(C) 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 18、交流继电器:(C) 吸引线圈电流为交流的继电器。 19、全压起动:(C) 在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定电压下起动。 20、电压:(A) 电路两端的电位差 21、触头 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22、电磁结构 电磁机构是电磁式电器的感测元件,它将电磁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触头动作。23、电弧 电弧实际上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24、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开关电器 25、温度继电器 利用过热元件间接地反映出绕组温度而动作的保护电器称为温度继电器。 26、点动电路 按下点动按钮,线圈通电吸合,主触头闭合,电动机接人三相交流电源,起动旋转;松开按钮,线圈断电释放,主触头断开,电动机断电停转, 27、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是由电气控制元器件按一定要求连接而成 28、变极调速:(A) 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定子极对数的调速方法。 29、电器元件位置图 电器元件布置图是用来表明电气原理中各元器件的实际安装位置的图 30、电器元件接线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电气原理图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和实际接线来绘制的 31、变频调速:(C) 异步电动机调速中,改变电源频率的调速方法。 二、填空:(每题2分) 1、常用的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交流( )V以下、直流( )V以下的电器。(B) 1200、 1500 2、选择低压断路器时,额定电压或额定电流应( )电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电流。(C)

电气二次基础知识(珍藏版)

电气二次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失磁:失磁是指发电机运转中,由于励磁回路某些故障引起的励磁电流的中断。 2、零序电流:电力系统中任一点发生单项或两项的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中就会产生零序电流.此时在接地故障点会出现一个零序电压,在此电压作用下就会产生零序电流,零序电流是从故障点经大地至电气设备中性点接地后返回故障点为回路的特有的一种反映接地故障的电流。 3、高频电流:是指高频保护回路中的高频信号电流。这个电流与工频电流相比而得名的,工频电流每分秒变化50次,而高频电流每妙变化35KHZ以上,现在系统用的高频一般是35~500KHZ。 4、击穿电压:绝缘材料在电压作用下,超时一定临界值时,介质突然失去绝缘能力而发生的放电现象称为击穿,这一临界值称为击穿电压。 5、助增电流:助增电流是影响距离保护正确工作的一种附加电流。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保护安装处于故障点之间联系有其他分支电流,这些电源将供给附加的短路电流,使通过故障线路的电流大于流入保护装置的电流。这个电流及叫助增电流。 6、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利用电容分压原理实现电压变换的电压互感器称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7、高频加工设备:高频阻波器、耦合电容器、链接滤波器和高频电缆等统称为高压线路的高频加工设备。 8、配电装置:各种一次电气设备按照一定要求链接建造而成的用以表示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的电工建筑物,成为配电装置。 二、问答题: 1、计算机构成保护与原有继电保护有何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原有的保护输入是电流、电压信号,直接在模拟量之间进行比较处理,使模拟量与装置中给定阻力矩进行比较处理。而计算机只能作数字运算或逻辑运算。因此,首先要求将输入的模拟量电流、电压的瞬间值变换位离散的数字量,然后才能送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按规定算法和程序进行运算,且将运算结果随时与给定的数字进行比较,最后作出是否跳闸的判断。 2、零序电流保护的各段保护范围是如何划分的? 零序电流I段躲过本线路末端接地短路流经保护的最大零序电流整定;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但不应小于被保护线路全长的15%~20%;零序II段一般保护线路的全长,并延伸到相邻线路的I段范围内,并与之配合。零序III段是I,II段的后备段,并与相邻线路配合。 3、什么是重合闸的后加速?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按整定值动作,线路开关断开,重合闸马上动作。若是瞬时性故障,在线路开关断开后,故障消失,重合成功,线路恢复供电;若是永久性故障,重合后,保护时间元件被退出,使其变为0秒跳闸,这便是重合闸动作后故障未消失加速跳闸,跳闸切除故障点。 4、错误操作隔离开关后应如何处理? (1)错拉隔离开关时,刀闸刚离开静触头便发生电弧,这时立即合上,就可以消弧,避免事故,若刀闸已全部拉开,则不许将误拉的刀闸再合上;(2)错拉隔离开关时,即使合错,甚 至在合闸时发生电弧,也不准再拉开,因为带负荷刀闸会造成三相弧光短路。

电气人必须知道的105个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人必须知道的105个电气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

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 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16.电动机的自起动——厂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当其供电母线电压突然消失或显著降低时,若经过短时间(一般在0.5—1.5s)在其转速末下降很多或尚未停转以前,厂用母线电压又恢复正常(如电源故障排除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电动机就会自行加速,恢复到正常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自起动。 17.失磁——同步发电机突然部分的或全部的失去励磁称为失磁 18.励磁控制系统——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本身一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励磁控制系统 19.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采用接于发电机出口的变压器。(称为励磁变压器’)作为励磁电源,经硅整流后供给发电机励磁。因励磁变压器并联在发电机出口,,故这种励磁方式称为则称为自并励方式,励磁变压器、整流器等都是静止元件,

电气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3)

电气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3) 红色障碍灯Red obstruction lamp for aviation 厂区道路照明灯Street lighting in plant area 路灯Street lamp 视孔灯Inspection hole lamp 立杆弯灯goose-neck post lamp , pole lamp 模拟报警信号Semigraph and alarm signal 自整角机Selsyn 励磁机Exciter 显示器Display 电位器Potentiometer

内电阻Internal resistance 固定电阻(器)Fixed resistance 脱扣Release , trip 分励Shunt trip 特殊失压脱扣器Special no-voltage release “或”开关放大器“Or” switch amplifier 制动器Brake 电容Capacitor 整流器Rectifier 镇流器Chock 分流器Shunt

油变阻器Oil immersed rheostat 频敏电阻器Frequency sensitive rheostat 滑线变阻器Sliding rheostat 蜂鸣器Buzzer 电机加热器Space heater (for motor) 空气断路器电机操作机构Motor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air circuit-breaker 可控硅励磁装置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excitation device 保护装置Protective device (element) 闪光装置Flashing device 接闪装置(避雷器)Lightning arrester

电气基础名词解释

电缆符号说明: YJV22--4*16 代表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的电缆,22代表铠装(即在四条线的外面有一层铁皮包裹),一共4芯,截面积为16平方毫米。 YJV-3X4-SC25-HDPE50;YJV:交联聚乙烯电缆,3*4:三根四平方的。SC25:电缆穿25的焊接钢管敷设,HDPE50是指50的波纹管敷设BV-5×16 SC32:导线型号为铜芯塑料绝缘线,5根16mm,穿焊接钢管敷设。 BV-2×2.5:导线型号为铜芯塑料绝缘线,2根2.5mm。 VV-5x2.5-SC32/WC/FC指5*2.5平方的VV(规格)电缆穿32的焊接钢管沿墙或地面暗敷设。 FPC(15)-W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WP1-BV(3×50+1×35)CT CE表示:1号动力线路,导线型号为铜芯塑料绝缘,3根50mm、1根35mm,沿顶板面用电缆桥架敷设。 WL2-BV(3×2.5)SC15 WC表示:2号照明线路、3根2.5mm2铜芯塑料绝缘导线穿钢管沿墙暗敷。 ZR-BV阻燃型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 NH-B-YJV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B类成束阻燃型耐火电力电缆。 TMY-3(80*8)+1(60*6):80*8表示ABC三相为80*8的铜排60*6 为零排。TMY是硬铜母(铜排母线)的意思。 RVS:铜芯pvc护套双绞线,通常用于公共广播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布线,消防系统布线。 RVV:铜芯pvc内护pv外护平行护套线,通常用于弱电电源供电等。 BV,BV电线,全称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因为分类和用途是用来分布电流用的,属于布电线类,用字母B表示;绝缘材料为聚氯乙烯,用字母V表示,因而得。 开关器件符号说明: TIMS-125/80/43002 其中4表示四级;300:热磁脱扣器;2:电机保护用。 DZ47-60/3P-25:小型断路器,型号DZ47-60,三相25A。 C65N-16A:2P是指适使用C65小规格的断路器,最大分断电流为6000A,额定电流为16A,2P指双极的,VE-30mA指漏电保护电流为30mA C65N-C16/3P:C65指断路器型号,N表示分断电流为6000A,C16表示保护照明线路用,容量为16A,3P表示3极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串联谐振回路和并联谐振回路哪个呈现的阻抗大? 答:串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小,并联谐振回路阻抗最大。 2、现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高阻抗和低阻抗,请问为保证精确度,这两块表该如何接线? 答:对低阻抗的测量接法:电压表应接在靠负荷侧。对于高阻抗的测量接法:电流表应接在靠负荷侧 3、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答:大接地电流系统、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我国规定: 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 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4、什么叫大接地电流系统? 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通常,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均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5、什么叫小接地电流系统? 答:电力系统中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通常,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均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6、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 答:有三种;分别是:直接接地方式(含经小电阻、小电抗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不接地方式(含经间隙接地)。 7、什么是消弧线圈的过补偿? 答: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后,补偿后的感性电流大于电容电流,或者说补偿的感抗小于线路容抗,电网以过补偿方式运行。 8、小接地电流系统当发生一相接地时,其它两相的电压数值和相位发生什么变化? 答:其它两相电压幅值升高倍,超前相电压再向超前相移30°,而落后相电压再向落后相移30°。 9、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中性点装设的消弧线圈以欠补偿方式运行,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答:当系统频率降低时,可能使消弧线圈的补偿接近于全欠补偿方式运行,造成串联谐振,引起很高的中性点过电压,在补偿电网中会出现很大的中性点位移而危及绝缘。 10、为什么在小接地电流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可以继续运行1~2h?

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专业相关名词解释 1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的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一种叫做正电、另一种叫负电。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电压——也叫电位差,是指电流从高电位处向低电位处,两个电位之差。通常也叫电压。 3 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其中:1V=1000mV=1000,000μV 1mV=1000μV 4 电压还分交流和直流,分别用AC V和DC V 表示。直流电压在测量时要注意有+,-之分。 5 电流——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用I表示,单位:欧姆,用字母A表示。 6 电阻——电流在物体内流动所遇到的阻力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欧姆,用字母Ω表示。其中,1M Ω=1000KΩ=1000,000Ω;1KΩ=1000Ω。 7 电感: 是衡量线圈产生自感磁通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L表示,单位是亨利,用字母H表示。其中,1H=103mH=106μH。电感分为互感和自感两种。互感:两个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叫做互感。如电流互感器等。自感:由于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叫自感。 8 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凡被绝缘物分开的两个导体的组合都可以叫电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法拉,用F 表示。其中,1F=1000000μF=106μF=1012μF。 9 相电压——三相输电线(火线)与中性线间的电压叫相电压。 10 相电流——三相电源中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称为相电流。 11 线电压——三相电源中,任意两根导线间的电压称为电线压。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1.73倍。 12 线电流——从电源引出的三根导线中的电流称为线电流。 13 交流电——电压或电流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变化时称为交流电。 14 直流电——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称为直流电。 15 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16 相序——就是相位的顺序,是交流电的瞬时值从负值向正值变化经过零值的依次顺序。 17 频率——也叫周波,即1秒内电流改变方向的次数,称为交流电的频率,用符号"f"表示。单位的赫兹(Hz),简称"赫",或周/秒。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交流电的频率为50赫兹。 18 谐波——当工频电压或电流作用于非线性负载时,就会产生不同于工频的其它频率的正弦电压或电流。 19 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20 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这些储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存起来,在另半周期的时间里对已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

电力系统名词解释.

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 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16电动机的自起动——厂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当其供电母线电压突然消失或显著

电气专业名词解释

直流泄露(Direct-current leakage) 1)污秽绝缘子的泄漏电流:指在运行电压下绝缘子表面受污受潮后流过其的电流。它是电压、气候(大气压力、温度、湿度等)、污秽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电介质的泄漏电流:电介质的导电电流,由离子移动所形成的电阻性电流又称为泄漏电流,当把直流电压加在该电介质上时,泄漏电流不会随时间变化。 避雷器的直流耐压:泄露电流为1mA的参考电压U1mA与75%1mA参考电压下的泄露电流I75%U1mA为避雷器特性曲线U-I的拐点位置确定避雷器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通过这两个参数可以直接反映出避雷器是否老化和受潮。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运行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参考电流下的参考电压 ZnO避雷器的伏安特性 3)直流耐压和交流耐压的区别 ①交流耐压在电压为正负峰值时,设备均承受最高的电压值;选用直流耐压需要施加的电压为交流电压的1.414倍。 ②直流耐压为实际加在设备上的电压值,逐渐加压,存在绝缘问题可以再加压过程中发现,测试完成后需要放电。直流耐压只能在一个方向上考察设备的绝缘强度。 ③交流电压能够考察设备的两个极性,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无需逐渐升压。 ④直流耐压试验虽然试验电压比较高,能发现一些绝缘的弱点,但是由于电力设备的绝缘大多数都是组合电介质,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其电压是按电阻分布的,所以交流电力设备在交流电场下的弱点使用直流作试验就不一定能够发现。交流耐压试验符合电力设备在运行中所承受的电气状况,同时交流耐压试验一般比运行电压高,因此通过试验后,设备有较大的安全裕度。 介质损耗角正切值(Dielectric loss angle) 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些有损极化(例如偶极子、夹层极化)引起的损耗,总称介质损耗。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流过的电流相量和电压相量之间的夹角(功率因数角Φ)的余角(δ),简称介损角。

电气基础名词解释

电气专业名词解释

出品知行

1电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 2电路----由金属导线和电气以及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称其为电路。直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直流电路”;交流电通过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 3电流——_就是大量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运动的物理现象。 4电压——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叫电压。 5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 6电位----分析电位时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点,参考点用O表示,在电路中用⊥符号表示,原则上是可以任意选取,但是习惯上选择接地点或者接机壳点或者电路中连线最多的点为参考点,电路中某一点的电位就是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7模拟电路——是由自然界产生周期性变化的连续性的物理自然变量,在将连续性物理自然变量转换为连续的电信号,并通过运算连续性电信号的电路。 8数字电路——·将连续性的电讯号,转换为不连续性定量的电信号,并运算不连续性定量电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9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10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11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字母Ps来表示,单位为瓦特。 12功率因数——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

13电功率——电路传送或转换电能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用P表示,单位瓦特W在汽车业还有功率单位叫马力,1马力等于735瓦特P=UI 14电感——:电感是指线圈在磁场中活动,所能感应到的电流的强度,单位是亨利H 15基尔霍夫定律——简写为KLC,对于电路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该节点所连的各支路中,流入该节点全部的电流的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全部电流的总和。 16戴维南定理——任何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电压源的电压为US,电阻为RI。其中US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两端子间的开路电压UO,而RI等于该有源二端网络中所有电源等于0时网络两端点间的等效电阻。 17电容器——由两个绝缘材料隔开又互相靠近的导体所构成的装置。为了表示电容器的储存电荷的能力的大小,引入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简称电容。单位:法拉 18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9直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0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21触头——:触头亦称触点,是电磁式电器的执行元件,起接通和分断电路的作用 22电磁结构——:电磁机构是电磁式电器的感测元件,它将电磁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带动触头动作。 23电弧——电弧实际上是触头间气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的放电现象 24接触器——:接触器是一种适用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远距离控制、频繁操作交、直流主电路及大容量控制电路的自动控制开关电器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2、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利用距离保护的启动元件和距离方向元件控制收发信机发出高频闭锁信号,闭锁两侧保护的原理构成的高频保护。 3、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的低压电气设备。 4、重复接地:将零线上的一点或多点,与大地进行再一次的连接叫重复接地。 5、距离保护:是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因阻抗元件反应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即反应短路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而线路的阻抗与距离成正比,所以称这种保护为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 6、零序保护:在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就是常用的一种。 7、后备保护:是指当某一元件的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能够以较长时限(相对于主保护)切除故障元件的保护元件。

8、高频保护:就是故障后将线路两端的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然后利用输电线路本身构成一高频电流通道,将此信号送至对端,以比较两端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一种保护。 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是指防止电力系统失去稳定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的自动保护装置。 10、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和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11、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12、断路器失灵保护:当系统发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护动作而断路器操作失灵拒绝跳闸时,通过故障元件的保护作用于本变电站相邻断路器跳闸,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通道,使远端有关断路器同时跳闸的接线称为断路器失灵保护。 13、谐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成的电路,若电源的频率和电路的参数符合一定的条件,电抗将等于零,电路呈电阻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14、综合重合闸: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采用单相重合闸方式;当发生相间短路时,采用三相重合闸方式。综合考虑这两种重合闸方式的装置称为综合重合闸装置。综合重合闸

电力常用术语 及名词解释

常用术语 输电线路常用专业术语主要有:杆塔高度、杆塔呼称高度、悬挂点高度、线间距离、根开、架空地线保护角、杆塔埋深、跳线、导线的初伸长、档距、分裂导线、弧垂、限距、水平档距、垂直档距、代表档距、导线换位、导(地)线振动、杆塔。[3] 1、杆塔高度:杆塔最高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高度。用H1表示。 2、杆塔呼称高度:杆塔最下层横担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杆塔呼称高度,简称呼称高,用H2表示。 3、悬挂点高度:导线悬挂点至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导线悬挂点高度,用H3表示。 4、线间距离:两相导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线间距离,用D表示。 5、根开:两电杆根部或塔脚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根开。用A表示。 6、架空地线保护角:架空地线和边导线的外侧连线与架空地线铅垂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架空地线保护角。

7、杆塔埋深:电杆(塔基)埋入土壤中的深度称为杆塔埋深。用h0表示。 8、跳线:连接承力杆塔(耐张、转角和终端杆塔)两侧导线的引线,称为跳线,也称引流线或弓子线。 9、导线的初伸长:当导线初次受到外加拉力而引起的永久性变形(延着导线轴线伸长),称为导线初伸长。 10、档距:相邻两基杆塔之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称为档距,一般用L 表示。 11、分裂导线:一相导线由多根(有2根、3根、4根)组成型式,称为分裂导线。它相当于加粗了导线的“等效直径”,改善导线附近的电场强度,减少电晕损失,降低了对无线电的干扰,及提高送电线路的输送能力。 12、弧垂:对于水平架设的线路来说,导线相邻两个悬挂点之间的水平连线与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或弛度。用f表示。 13、限距:导线对地面或对被跨越设施的最小距离。一般指导线最低

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名词解释 电气名词解释(二) 1 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 2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 3电力系统——由发电机、配电装置、升压和降压变电所、电力线路及电能用户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中性点位移:在三相电路中,电源电压三相负载对称的情况下,如果三相负荷也对称,那么不管有无中性点,中性点的电压均为零。但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且无中性线或中性线阻抗较大,那么中性点就会出现电压,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现象。 4操作过电压——因断路器分合操作及短路或接地故障引起的暂态电压升高,称为操作过电压; 5谐振过电压——因断路器操作引起电网回路被分割或带铁芯元件趋于饱和,导致某回路感抗和容抗符合谐振条件,可能引起谐振而出现的电压升高,称为谐振过电压。 6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 7双母线接线——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I和备用母线l。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连络断路器(简称母联)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

8 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每两个元件(出线或电源)用三台断路器构成一串接至两组母线,称为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又称3/2接线。 9厂用电——发电厂在启动、运转、停役、检修过程中,有大量以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设备,用以保证机组的主要设备和输煤、碎煤、除灰、除尘及水处理等辅助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些电动机以及全厂的运行、操作、试验、检修、照明等用电设备都属于厂用负荷,总的耗电量,统称为厂用电。 10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全部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厂用电率。厂用电率是发电厂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之一。 11 经常负荷——每天都要经常连续运行使用的电动机; ( 12不经常负荷——只在检修、事故或机炉起停期间使用的负荷; ’’ 13连续负荷——每次连续运转2h以上的负荷; 14短时负荷——每次仅运转10—120min的负荷; : 15断续负荷——反复周期性地工作,其每一周期不超过10min的负荷。 16 电动机的自起动——厂用系统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当其供电母线电压突然消失或显著降低时,若经过短时间(一般在0(5—1(5s)在其转速末下降很多或尚未停转以前,厂用母线电压又恢复正常(如电源故障排除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电动机就会自行加速,恢复到正常运行,这一过程称为电动机的自起动。 17失磁——同步发电机突然部分的或全部的失去励磁称为失磁 18励磁控制系统——由励磁调节器、励磁功率单元和发电机本身一起组成的整个系统称为励磁控制系统 19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采用接于发电机出口的变压器。(称为励磁变压器’)作为励磁电源,经硅整流后供给发电机励磁。因励磁变压器并联在发电机出口,,故这种励磁方式称为则称为自并励方式,励磁变压器、整流器等都是静止元件,故又称其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