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发电厂电气部分 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发电厂电气部分 知识点总结

2-1哪些设备属于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答: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称为一次设备。

其中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电气主接线:由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第三章3-1长期发热短期发热意义和特点电气设备有电流通过时将产生损耗,这些损耗都将转变成热量使电气设备的温度升高。

发热对电气设备的影响;使绝缘材料性能降低;使金属材料色机械强度下降;使导体接触部分电阻增强。

导体短路时,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短路电流很大,发热量仍然很多。

这些热量在短时间内不容易散出,于是导体的额温度迅速升高。

同时,导体还受到电动力超过允许值,将使导体变形或损坏。

由此可见,发热和电动力是电气设备运行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长期发热,由正常工作电流产生的;短时发热,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3-3导体长期发热允许电流的根据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提高允许电流应采取哪些措施?是根据导体的稳定温升确定的,为了提高导体的载流量,宜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

导体的形状,在同样截面积的条件下,圆形导体的表面积较小,而矩形和槽型的表面积则较大。

导体的布置应采用去散热效果最佳的方式,而矩形截面导体竖放的散热效果比平放要好。

对电气主接线要求:可靠灵活经济4-2隔离开关与断路器的区别?对它们的操作程序应遵循那些重要原则断路器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的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货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而隔离开关没有没虎装置,其开合电流作用极低,只能用做设备停用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

原则:①防止隔离开关带负荷合闸或拉闸。

②防止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下误操作隔离开关的事故发生在母线隔离开关上,以避免误操作的电弧引起母线短路事故。

高压断路器:正常运行时倒换运行方式,把设备或线路接入电路或退出运行,起控制作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断故障贿赂,保证无故障回路正常运行,起保护作用。

《发电厂电气部分》(含答案版)

《发电厂电气部分》(含答案版)

《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第一章能源和发电 1、火、水、核等发电厂的分类火电厂的分类:(1)按燃料分:燃煤发电厂,燃油发电厂,燃气发电厂,余热发电厂,利用垃圾和工业废料作为燃料的发电厂。

(2)按蒸汽压力和温度分:中低压发电厂,高压发电厂,超高压发电厂,亚临界压力发电厂,超临界压力发电厂。

(3)按原动机分:凝汽式汽轮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蒸汽--燃气轮轮机发电厂。

(4)按输出能源分:凝汽式发电厂,热电厂(5)按发电厂总装机容量的多少分:小容量发电厂,中容量发电厂,大中容量发电厂,大容量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的分类:(1)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分类:堤坝式水电厂(坝后式,河床式),引水式水电厂,混合式水电厂。

(2)按径流调节的程度分类:无调节水电厂,有调节水电厂(根据水库对径流的调节程度:日调节水电厂,年调节水电厂,多年调节水电厂)。

核电厂的分类:压水堆核电厂,沸水堆核电厂。

2、抽水蓄能电厂的作用调峰,填谷,备用,调频,调相。

3、发展联合电力的效益(1)各系统间电负荷的错峰效益。

(2)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系统备用容量。

(3)有利于安装单机容量较大的机组。

(4)进行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

(5)调峰能力互相支援。

4、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及其能量转换过程 P14火电厂的电能生产过程概括的说是把煤中含有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

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系统:1、燃料的化学能在锅炉燃烧中转变为热能,加热锅炉中的水使之变为蒸汽,称为燃烧系统;2、锅炉中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冲动汽轮机转子旋转,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称为汽水系统;3、由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带动发电机旋转,把机械能变为电能,称为电气系统。

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5、水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答:基本生产过程是:从河流较高处或水库内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流速冲动水轮机旋转,将水能转变成机械能,然后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发电厂电气专业简答题

发电厂电气专业简答题

一1.变压器运行中,当发现哪些故障时应停止运行?答:1.内部声响大,不均匀,有放电爆裂声。

2.油枕、呼吸器、防爆管向外喷油。

3.在正常负荷和冷却条件下,上层油温异常升高并继续上升。

4.严重漏油,油位计和气体继电器内看不到油面。

5.油色变化过甚。

6.套管有严重破损,放电闪络。

7.变压器着火。

2. 倒闸操作断路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断路器不允许带电手动合闸,这是因为手动合闸速度慢,易产生电弧,在事故下例外。

2.遥控操作断路器时,不得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控制开关,也不得返回太快,以保证断路器的足够合、断闸时间。

3.断路器操作后,应检查有关表计和信号的指示,以判断断路器动作的正确发电机在运行中监视和检查项目。

答:(1).发电机在运行中要注意监视:各部分的温度、电压、电流、功率、频率、轴承温度、进出口风温、轴承绝缘电阻、励磁回路绝缘电阻等,以上参数在发电机运行中不得超过其规定值,并要定时做好记录。

(2).发电机运行中应进行以下各项检查。

1.检查发电机、励磁机内部声音是否正常。

2.检查轴承振动极其它转动部分是否正常。

3.滑环上的电刷是否因振动而出现接触不良、跳动和卡死现象,如发现应立即处理。

4.发电机各部分温度有无异常。

5.发电机冷却器的各种水门、风门是否在规定的开、关位置。

1. 叙述变压器在正常情况下的巡视检查。

答:1.音响、油位、温度是否正常。

2.气体继电器是否充满油;变压器外壳是否清洁,无渗漏,防爆管是否完整,无裂纹。

3.套管是否清洁,无裂纹、大火放电;引线接头是否良好,有无发热现象。

4.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有载调压是否运行正常,分接开关位置是否符合电压要求。

5.变压器的主、附设备外壳接地是否良好2. 对中央信号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要有音响,以使运行人员及时发现运行的异常和事故。

异常音响一般用电铃,事故音响用蜂鸣器。

2.要有灯光显示,音响是总体的,灯光则显示类别和具体目标,以便运行人员及早确定故障性质和目标、及时采取措施、恢复正常供电。

发电厂电气部分昆工电自题库

发电厂电气部分昆工电自题库

第一章概述电力网=变电所+送电线路+用户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用户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动力装置1、一次电气设备定义: 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和断路器等称为一次设备。

(1)生产和转换电能的设备。

如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

(2)接通或断开电路的开关电器。

如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等,它们用于正常或事故时,将电路闭合或断开。

(3)限制故障电流和防御过电压的保护电器。

如限制短路电流的电抗器和防御过电压的避雷器等。

(4)载流导体。

如传输电能的裸导体、电缆等。

(5)接地装置。

无论是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工作接地,还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保护接地,均同埋入地中的接地装置相连。

2、二次设备定义: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和保护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1)仪用互感器,如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可将电路中的高电压、大电流转换成低电压、小电流,供给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使用。

(2)测量表计,如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和电能表等,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气参数。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这些装置能迅速反应系统不正常情况并进行监控和调节或作用于断路器跳闸,将故障切除。

(4)直流电源设备,包括直流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和硅整流装置等,供给控制、保护用的直流电源和厂用直流负荷、事故照明用电等。

(5)操作电器、信号设备及控制电缆,如各种类型的操作把手、按钮等操作电器实现对电路的操作控制,信号设备给出信号或显示运行状态标志,控制电缆用于连接二次设备。

3、电气接线电气接线--各种电气设备依其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功能等要求连接成的电路。

用规定的图形、文字符号描述电气设备,按一次(二次)电路的实际连接而绘制出的电路图。

一般画成单线图形式(局部三线)电气主接线- --由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按预期生产流程所连成的电路(又称为一次主回路,一次主接线)二次接线--由二次设备所连成的电路(或称二次回路)4、配电装置配电装置一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和要求,由开关电器、母线、保护和测量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建筑物组建而成的总体电气装置。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题

《发电厂电气部分》考试复习题

《发电厂电气部分》一、填空题:1、从生产到供给用户使用一般要经过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几个环节。

2、用电设备一般允许电压有±5%的变动范围。

3、电力系统供电电压或电流的标准波形应是正铉波。

4、我国低压380V/200V三相四线制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

5、支柱绝缘子应按安装地点和额定电压选择,并进行短路动稳定校验。

6、电气设备最高允许电压必须高于或等于所在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

7、隔离开关的作用是①隔离电压②可接通或断开很少电流③可与断路器配合完成倒闸操作。

8、水电厂电气主接线可不设发电机电压母线,多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或扩大单元接线。

9、发电厂用来向电力系统输送电能的变压器称为主变压器;用于沟通两个升高电压等级并可相互交换功率的变压器称为联络变压器;只供发电厂本身用电的变压器称为厂用变压器。

10、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会受到两种过电压的危害,一种是外部过电压又叫大气过电压,是由雷电活动引起的过电压,另一种是内部过电压,是由开关操作和系统故障引起的过电压。

11、电力网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12、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是50H Z,对大型电力系统频率的允许范围为50±0.2H Z,对中小型电力系统频率的允许范围为50±0.5H Z。

13、变压器二次绕组供电给较长的高压输电线路时,其额定电压应比相应线路的额定电压高10%,供电给较短的输电线路时,其额定电压比相应线路的额定电压高5%。

14、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时,系统三个线电压对称性不变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倍。

15、母线截面积选择有两种方法:①按最大长期工作电流选择②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16、穿墙套管应按安装地点、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择,并按短路条件进行动、热稳定校验。

17、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有:单相式、不完全星形接线、两相差接线、三相星形接线等四种。

18、角形接线运用于最终进出线回路3~5回的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特别是水电站中应用较多。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完整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电气主接线是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而成的电路。

2.接触电压人站在离接地设备0.8米,人手触摸接地设备距地面1.8米的高处时,人体的手与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3.热稳定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4.变压器热老化定律:变压器绕组温度每增加6℃,老化加倍,即预期寿命缩短一半。

5.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电压等级35KV 及以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6.安全净距: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和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距离,称安全净距。

简答题1.磁力启动器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能实现哪些保护作用?简述其原理。

(1)由三相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按钮开关等部分组合而成。

(2)主要用于距离保护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且有过负荷和低压保护功能,但不能起短路保护作用,因而须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3)过负荷保护是靠热继电器实现的,热继电器不能瞬时动作,只能起延时过负荷保护作用。

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因电磁铁的吸持力减小,故交流接触器会自动断开,从而实现欠电压保护。

2. 什么情况下采用矩形母行?矩形母线一般按什么条件选择?(1)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一般采用矩形母线。

(2)按最大工作电流Imax 选择母线截面;按INn ≥Imax 条件选择一个标称截面SN1(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应满足条件:S2(经济截面)=Iw(回路工作电流)/J (经济电流密度)。

(4)检验动稳定:母线的允许应力p δ不小于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最大应力max δ。

(5)检验热稳定:允许最小截面max S 等于短路热效应k Q 的平方根除以母线的热稳定系数C 。

即:min S =,所选母线截面应大于Smin 。

3.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高压母线设置为什么采用按照机、炉对应的原则?每台锅炉设置几段厂用高压母线?(1)因为电厂中锅炉的附属设备多,容量大,为加强厂用电的单元性,按机、炉对应原则设置母线段。

(完整word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发电厂电气部分复习重点

1.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取得和利用而又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加工转换成的另一种形态的能源产品,例如电力,蒸汽,煤气,焦炭,汽油等,它们使用方便,易于利用,是高品质的能源。

2.发电厂分为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其他形式。

3.火力发电厂按输出能源分为:凝汽式发电厂和热电厂。

4.电气接线分为一次接线(电气主接线)和二次接线。

5.一次设备:通常把生产,变换,输送,分配和使用电能的设备称为一次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

6.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测量,控制,监视,起保护作用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7.电气主接线又称一次接线。

8.配电装置: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要求,由开关电器,母线,保护和测量设备以及必要的辅助设备和建筑物组成的整体即为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按电气设备装设地点不同,可分为屋内配电装置(又称为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和屋外配电装置(又称为高压配电装置)。

9.发热分类:(解答题)长期发热:是由正常运行时工作电流产生的。

短时发热:是由故障时的短路电流产生的。

10.为了保证导体可靠的工作,需使其发热温度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值,这个限值叫做最高允许温度:导体的正常最高允许温度,一般不超过70摄氏度,计日照80C,镀锡85C,镀银95C。

硬铝200°C ,硬钢300°C11.载流量计算(计算题)公式69页,3-20,3-2112.短路发热:是指短路开始至短路被切除为止很短一段时间内导体发热的过程。

目的:就是确定导体的最高温度。

13.短路发热计算题公式:72页3-26,3-30 172页例题3-2仔细看.14.电动力的概念:电动力是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一种作用力。

(可应用毕奥—沙瓦定律法计算)15.电动力有计算题,78页,公式3-44。

16.最大电动力在中间相(或B相)。

发电厂电气部分

发电厂电气部分

发电厂电气部分一、名词解释:1.一次设备:直接生产、转换和输配电能的设备。

2.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调节的辅助设备。

3.电气主接线:一次设备按预期的生产流程所连成的电路,称为电气主接线。

4.最高允许温度:为了保证导体可靠工作,规定了导体长期工作发热和短路时发热的温度限制,称最高允许温度。

5.厂用电率:厂用电耗电量占发电厂总发电量的百分数,称为该时间段的厂用电率。

6电力网:是将各电压等级的输配电线路和各种类型的变电所连接而成的网络。

7.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发电机和主变压器直接连成一个单元,再经断路器接至高压系统,发电机出口处除厂用分支外不再装设母线,这种接线称为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

8.电气主接线:是由电气设备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故又称为一次接线或电气主系统。

9.最小安全净距:指在这一距离下,无论在正常最高工作电压或出现内、外部过电压时,都不致使空气间隙被击穿。

10.配电装置:是根据电气主接线的连接方式,由开关电器、保护和测量电器、母线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的总体装置。

11.接触电压:人站在地面上离设备水平距离为0.8m处,手触到设备外客、构架离地面垂直距离为1.8m处时,加于人手与脚之间的电压。

12.跨步电压:人在分布电位区域内沿地中电流的散流方向行走,步距为0.8m时,两脚之间所受到的电压。

13.工作接地:在电力系统电气装置中,为运行需要所设的接地。

14.保护接地:为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将电气装置正常不带电而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的金属部分接地。

二、填空:1.发电厂的类型有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和新能源发电。

2.限流电器包括串联在电路中的普通电抗器和分裂电抗器,其作用是限制短路电流。

3.母线是用来汇集和分配电能的,并把发电机、变压器与配电装置连接,有敞露母线和封闭母线之分。

4.电能的发展方向:大容量、超高压、远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电气主接线
是指发电厂或变电所中的一次设备按照设计要求连接而成的电路。

2.接触电压
人站在离接地设备0.8米,人手触摸接地设备距地面1.8米的高处时,人体的手与脚之间的电压称为接触电压。

3.热稳定
是指电器通过短路电流时,电器的导体和绝缘部分不因短路电流的热效应使其温度超过它的短路时最高允许温度,而造成损坏妨碍继续工作的性能。

4.变压器热老化定律:
变压器绕组温度每增加6℃,老化加倍,即预期寿命缩短一半。

5.小电流接地系统:
是指电压等级35KV 及以下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6.安全净距:
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和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距离,称安全净距。

简答题
1.磁力启动器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能实现哪些保护作用?简述其原理。

(1)由三相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按钮开关等部分组合而成。

(2)主要用于距离保护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并且有过负荷和低压保护功能,但不能起短路保护作用,因而须与熔断器配合使用。

(3)过负荷保护是靠热继电器实现的,热继电器不能瞬时动作,只能起延时过负荷保护作用。

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85%以下时,因电磁铁的吸持力减小,故交流接触器会自动断开,从而实现欠电压保护。

2. 什么情况下采用矩形母行?矩形母线一般按什么条件选择?
(1)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一般采用矩形母线。

(2)按最大工作电流Imax 选择母线截面;按INn ≥Imax 条件选择一个标称截面SN1
(3)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母线截面,应满足条件:S2(经济截面)=Iw(回路工作电流)/J (经济电流密度)。

(4)检验动稳定:母线的允许应力p δ不小于短路电流所产生的最大应力max δ。

(5)检验热稳定:允许最小截面max S 等于短路热效应k Q 的平方根除以母线的热稳定系数
C 。

即:min S =
,所选母线截面应大于Smin 。

3. 火力发电厂的厂用高压母线设置为什么采用按照机、炉对应的原则?每台锅炉设置几段厂用高压母线?
(1)因为电厂中锅炉的附属设备多,容量大,为加强厂用电的单元性,按机、炉对应原则设置母线段。

(2)通常每台锅炉设置1:2段高压母线段。

4.什么是10%误差曲线?
答:当一次电流为n 倍一次额定电流时,电流误差达到-10%,n=
1
1n I I 称为10%倍数。

10%倍数与互感器二次允许最大负荷阻抗2l Z 的关系n=(2l Z ),便叫做电流互感器的10%误差曲线。

5.电动力对导体和电容器运行有何影响?
答:当电气设备通过短路电流时,短路电流所产生的巨大电动力对电气设备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如:
载流部分可能因为电动力而振动,或者因电动力所产生的应力大于其材料允许应力而变形,甚至使绝缘部件(如绝缘子)或载流部件损坏。

电气设备的电磁绕组,受到巨大的电动力作用,可能使绕组变形或损坏。

巨大的电动力可能使开关电器的触头瞬间解除压力,甚至发生斥开现象,导致设备故障。

因此,电气设备必须具备足够的动稳定性以承受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电动力的作用。

6.什么叫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答:接触电压是指设备的绝缘损坏时,在身体可同时触及的两部分之间出现的电位差。

例如人在发生接地故障的设备旁边,手触及设备的金属外壳,则人手与脚之间所呈现的电位差,即为接触电压,接触电压通常按人体离开设备0.8m 考虑。

跨步电压是指人站立在流过电流的大地上,加于人的两脚之间的电压,人的跨步一般按0.8m 考虑。

紧靠接地体位置,承受的跨步电压最大;离开了接地体,承受的跨步电压要小一些,对于垂直埋设的单一接地体,离开接地体20外,跨步电压接近于零。

7.在桥形接线中,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各适用什么场合?
答:内桥接线适用于输电线路较长、线路故障率较高、穿越功率少和变压器不需要经常改变运行方式的场合。

外桥接线适用于线路较短、故障率较低、主变压需按经济运行要求经常投切以及电力系统有较大的穿越功率通过桥臂回路的场合。

8.简述开关柜的“五防”功能。

答:所谓“五防”,即①防止误跳、误合断路器;②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③防止带电挂接地线;④防止带接地线合隔离开关;⑤防止人员误入开关柜的带电间隔。

9、调整用户端电压有哪些措施?说明在系统无功功率不足时,不能利用有载调压变压器调整电压的原因。

答:改变发电机的励磁电流、改变升、降变压器的变比、改变电力网中无功功率的分布、改变电网的参数。

当系统的无功功率不足时,若采用又在调压变压器调压,尽管提高了变压器低压侧的电压,但用电设备从系统吸收的无功功率相应增加,同时也加大了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即网络的电压损耗,使得系统的无功功率进一步增大,导致系统整体运行电压进一步下降。

10.如图1所示10kv 供电线路。

简述QF1 QS1 与QS2送电操作与停电操作的顺序。

送电操作顺序:QS1→QS2→QF1停电操作顺序:QF1→QS2→QS1
11.我国20万——90万KW 机组的母线已广泛采用全连式分相封闭母线。

简述其使用优点。

(1)运行可靠性高(2)短路时母线相间的电动力大大降低(3)外壳磁场因外壳电流的屏蔽作用而减弱,可较好改善母线附近钢构的发热(4)安装和维护工作量均小
12.简述电力系统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1)装设限流电抗器(2)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3)采用不同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
13.简述高压断路器的选择与检验条件。

按正常条件选择:(1)按电压和电流选择
;30N WN N U U I I ≥≥ (2)其断流能力应满足的条件为:3OC K I I ≥
按短路条件校验(1)动稳定校验
22(3)t t t ima I I ∞≥ (2) 热稳定检验 (3)max sh i i ≥
14、简述屋外配电装置的类型及应用场合。

屋外配电装置可分为中型配电装置、高型配电装置和半高型配电装置。

中型配电装置广泛应用于110KV~500KV 的电压等级;高型配电装置适用于220KV 的电压等级;半高型配电装置适用于110KV 的电压等级。

15.简述厂用电负荷的分类。

Ⅰ类负荷、Ⅱ类负荷、Ⅲ类负荷、事故保安负荷、不间断供电负荷。

16.在高压断路器中,从电弧形成过程看,游离形式主要有几种?
强电场发射,热点子发射,碰撞游离,热游离。

17.什么是断路器的“跳跃”现象,对断路器的控制回路提出了什么要求?
断路器在一次合闸操作时产生多次合、跳闸的现象称为断路器的“跳跃”现象。

为防止产生“跳跃”现象,要求控制回路在每次手动或自动合闸操作时只允许一次合闸,若第一次合闸后发生事故跳闸,则应有闭锁措施,保证不再第二次合闸。

18.中央信号包括哪几种? 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信号?
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
事故信号:当主设备发生重大事故,则应发出闪光信号,并启动电喇叭发出音响报警; 预告信号:设备运行中出现危及安全的异常情况,如变压器过负荷,母线接地,电压回路短线使发出预告信号,提醒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