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
3.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2008年高考重庆文综15题)“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 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 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答案】A 【点拨】“举而上之,富而贵之”,是推选他并重用他,使他 变 得富贵。可以看出是“选贤能,尚贤”的思想,这主 要 体现了墨家思想。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1.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 2.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
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 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 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 顾颉刚
结合汉以前儒家思想的发展,我 们不难看出——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 经济的反映。同时我们也不难得出这 样一个结论:当某种思想文化适应社 会环境的发展和统治者的统治要求时, 汉武帝 便容易被统治者所接受,也就往往能 够成为当时时代的文化主流。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0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 B.正统的孔孟学说 D.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C 董仲舒的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引入阴阳 五行理论,杂以法家、道家某些思想成分,发展为客观唯心 主义思想体系的新儒学。例如,董仲舒从天人关系出发,又 根据“阳尊阴卑”的思想,建立一套“三纲”“五常”的伦 理学,更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从而为 汉武帝所接受,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主观上,随着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黄老
之学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匈奴南下侵
(2007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

• 【称官名】“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 再 如王右军(王羲之)、王右丞 (王维)刘豫州(刺史)、孔融为孔北海(相)、 骆宾王这骆临海(临海县丞)
• 【谦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 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 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 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 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1、(2007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 中属于谥号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 2、(2007年宁夏文综卷第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 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 3、(2008年全国文综I卷第12题)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 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 4、(2008年全国文综II卷第12题)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 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干支纪年
• 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 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亥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 亥猪求天干的方法:凡是公历年个位数是4的,天干为甲, 个位数是5的,天干为乙,依此类推: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4567890123求地支的方法:用公历 年除以12,余数是4,地支是子,余数是5,地支是丑,于 是有: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5678910110123如:1644年的 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是辛亥年(猪年),2005 年是乙酉年(鸡年),2009年是己丑年(牛年)等。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样本数据x1, x2,…,x n的标准差锥体体积公式s = jn【(X l —X)2 +(X2 —X)2 +111 +(X m —X)2] 1V Sh3 其中X为标本平均数柱体体积公式V 二Sh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其中S为底面面积,h为高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2 4 3s=4n R , V = n R3其中R为球的半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I卷第22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 •选择题答案使用2E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基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E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参考公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集合A - \x | x 抵一1, B _ ; X |「2 :::x :::2.',则A U B 二()A. 、x|x%「2f E. 、X| X 亏一仁c. :x| -2 x ::-1』 D. :x| T ::x ::2/A. -p : x := R , sin x > 1 sin x > 1 C. —p : -l x 三R , sin x . 1 D. —p:-x 三R3.函数y二sin i 2x - n在区间I 3丿n_2,x7t二(4. 已知平面向量 a 二(1,1),b= (1,-1), A(-2, - " B. (-2,1)C .(-1,0) D. (12)5.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 那么输出的A.2450B.2500C.2550D.26521则向量a26 .已知a, d成等比数列,且曲线 2y = x -2x 3的顶点是(b, c),则ad等于()A. 3B. 2C. 1D. -27.已知抛物线y2 =2px(p 0)的焦点为点Rg, y) F2(X2, y2),Rg y3)在抛物线上,且2x^ x1 x3,则有()A. |FP +FP2| = FB c. 2FP2 = FP|+|FPB.FPj2仆22A.A. B. 2e22C. e2eD -2甲的成绩环数 7 8 9 10频数 5 5 5 5乙的成绩环数 7 8 9 10 频数 6 4 4 6 丙的成绩环数 7 8 9 10 频数 4 6 6 4A. s s V s 2B. s 2 si s 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 根据图中标出的尺 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 40003A.cm 3口 80003B. cm3C.2000cm 3B.C.10.曲线y=e x 在点(2,e 2)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11. 已知三棱锥S - ABC 的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 r 的球面上,球心O 在AB 上,SO —底 面ABC , AC = ;2r ,则球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之比是( )A.n B. 2 n C. 3 n D. 4 n12. 甲、乙、丙三名射箭运动员在某次测试中各射箭20次,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5, s 2, s 3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D. 4000cm 39 .若 cos2:sin i 「 2,则cos 篇卷sin :的值为2C. si s2 s3D. s2 si s s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 已知双曲线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6,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_ .14.设函数f(x^(x 1)(x a)为偶函数,则a - ________________15. i是虚数单位,i • 2i2• 3i3• ||| 8i8二________________ .(用a bi的形式表示,a, R)16.已知fa n ?是等差数列,a4 a^6,其前5项和S s =10,则其公差d二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侧点C与D.现测得.BCD二:,BDC二'■,CD =s,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二,求塔高AB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 B,C,D为空间四点.在△ ABC中,AB =2, AC =BC =亦2 .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运动.(I)当平面ADB _平面ABC时,求CD ;(n)当△ AB 转动时,是否总有AB _CD ?证明你的结论.19. (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x) =1 n(2x 3) x2(I)讨论f (x)的单调性;(n)求f(x)在区间-总,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IL 4 4(I)求k 的取值范围; (n)是否存在常数 k ,使得向量OA OB 与 PQ 共线?如果存在,求 k 值;如果不存在,20. (本小题满分12 分) 设有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2ax • b 2 =0 . (I)若a 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 b 是从0,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n)若a 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 根的概率.21.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x 2+y 2 —12x + 32 = 0的圆心为Q ,过点P(0,2)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Q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A , B .请说明理由.22. 请考生在A 、E 两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22.A(本小题满分 10分)选修4 — 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AP 是L O 的切线,P 为切点,AC 是L O 的 割线,与L O 交于B, C 两点,圆心O 在.PAC 的内部, 点M 是BC 的中点.(I)证明 A P, O, M 四点共圆; (n)求.OAM • . APM 的大小.22.B(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 —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L O 1和L O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4cos 乙 】--4sin 二.(I)把L Or 和L O 2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n)求经过O 1, L 。
2007年高考试题——文综(宁夏卷)(精品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2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解析〗本题主要依据经纬线、海陆位置进行大洋定位与洋流识别。
图示区域为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区,濒临大西洋,图中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1.B 2.D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
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
回答3~4题。
3.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4.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解析〗集市是乡村聚落的一种典型商业行为。
根据集镇的日期可判断当地的人口及商品购买力,①地为较高级别的集镇,其余六镇为同一级别;对于①地来说集市的周期为三天或四天,其余六镇为十天。
①地服务功能最齐全,服务范围比其余六镇大。
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本题属于生活中的地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
答案:4.A 5.D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图3)。
回答5~6题。
5.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解析〗本题侧重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分析和正午太阳方位定性描述。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及答案-宁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I 卷第2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基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标准差锥体体积公式s =13V Sh =其中x 为标本平均数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柱体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V Sh =24πS R =,34π3V R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其中R 为球的半径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1|22A x x B x x =>-=-<<,,则A B =( )A.{}|2x x >-B.{}1x x >-|C.{}|21x x -<<-D.{}|12x x -<<2.已知命题:p x ∀∈R ,sin 1x ≤,则( )A.:p x ⌝∃∈R ,sin 1x ≥ B.:p x ⌝∀∈R ,sin 1x ≥ C.:p x ⌝∃∈R ,sin 1x >D.:p x ⌝∀∈R ,sin 1x >3.函数πsin 23y x ⎛⎫=- ⎪⎝⎭在区间ππ2⎡⎤⎢⎥⎣⎦,的简图是( )4.已知平面向量(11)(11)==-,,,a b ,则向量1322-=a b ( ) A.(21)--,B.(21)-,C.(10)-,D.(12), 5.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A.2450 B.2500 C.2550 D.26526.已知a b c d ,,,成等比数列,且曲线223y x x =-+的顶点是()b c ,,则ad 等于( ) A.3B.2C.1D.2-7.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点111222()()P x y P x y ,,,,333()P x y ,在抛物线上,且2132x x x =+,则有( ) A.123FP FP FP +=B.222123FP FP FP +=C.2132FP FP FP =+ D.2213FP FP FP =·xA.B.C.D.8.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34000cm 3B.38000cm 3C.32000cmD.34000cm 9.若cos 2π2sin 4αα=-⎛⎫- ⎪⎝⎭cos sin αα+的值为( )A.2-B.12-C.12D.210.曲线x y e =在点2(2)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A.294eB.22eC.2eD.22e11.已知三棱锥S ABC -的各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r 的球面上,球心O 在AB 上,SO ⊥底面ABC,AC =,则球的体积与三棱锥体积之比是( )A.π B.2π C.3π D.4π123s s s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名运动员这次测试成绩的标准差,则有( )A.312s s s >> B.213s s s >>C.123s s s >>D.213s s s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双曲线的顶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2,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6,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14.设函数()(1)()f x x x a =++为偶函数,则a = . 15.i 是虚数单位,238i 2i 3i 8i ++++= .(用i a b +的形式表示,a b ∈R ,)16.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466a a +=,其前5项和510S =,则其公差d =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侧点C 与D .现测得BCD BDC CD s αβ∠=∠==,,,并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θ,求塔高AB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B C D ,,,为空间四点.在ABC △中,2AB AC BC ===,等边三角形ADB 以AB 为轴运动. (Ⅰ)当平面ADB ⊥平面ABC 时,求CD ; (Ⅱ)当A D B △转动时,是否总有AB CD ⊥?证明你的结论.19.(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2()ln(23)f x x x =++ (Ⅰ)讨论()f x 的单调性;(Ⅱ)求()f x 在区间3144⎡⎤-⎢⎥⎣⎦,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BA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有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0x ax b ++=.(Ⅰ)若a 是从012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012,,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Ⅱ)若a 是从区间[03],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02],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21.(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2212320x y x +-+=的圆心为Q ,过点(02)P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圆Q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 (Ⅰ)求k 的取值范围;(Ⅱ)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向量OA OB +与PQ 共线?如果存在,求k 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请考生在A、B两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A(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已知AP 是O 的切线,P 为切点,AC 是O 的割线,与O 交于B C ,两点,圆心O 在PAC ∠的内部,点M 是BC 的中点.(Ⅰ)证明AP O M ,,,四点共圆; (Ⅱ)求OAM APM ∠+∠的大小.22.B(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O 和2O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4cos 4sin ρθρθ==-,.(Ⅰ)把1O 和2O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求经过1O ,2O 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A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宁夏)一、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B7.C 8.B 9.C 10.D 11.D 12.B二、填空题 13.3 14.115.44i -16.12三、解答题17.解:在BCD △中,πCBD αβ∠=--.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C CDBDC CBD=∠∠.所以sin sin sin sin()CD BDC s BC CBD βαβ∠==∠+·.在ABC Rt △中,tan sin tan sin()s AB BC ACB θβαβ=∠=+·.18.解:(Ⅰ)取AB 的中点E ,连结DE CE ,,因为ADB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 AB ⊥. 当平面ADB ⊥平面ABC 时,因为平面ADB 平面ABC AB =, 所以DE ⊥平面ABC , 可知DE CE ⊥由已知可得1DE EC ==,在DEC Rt △中,2CD =.(Ⅱ)当ADB △以AB 为轴转动时,总有AB CD ⊥. 证明:(ⅰ)当D 在平面ABC 内时,因为AC BC AD BD ==,,所以C D ,都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 CD ⊥.(ⅱ)当D 不在平面ABC 内时,由(Ⅰ)知A B D E ⊥.又因AC BC =,所以AB CE ⊥. 又DE CE ,为相交直线,所以AB ⊥平面CDE ,由CD ⊂平面CDE ,得AB CD ⊥. 综上所述,总有AB CD ⊥.19.解:()f x 的定义域为32⎛⎫-+ ⎪⎝⎭,∞.EDBCA(Ⅰ)224622(21)(1)()2232323x x x x f x x x x x ++++'=+==+++. 当312x -<<-时,()0f x '>;当112x -<<-时,()0f x '<;当12x >-时,()0f x '>. 从而,()f x 分别在区间312⎛⎫-- ⎪⎝⎭,,12⎛⎫-+ ⎪⎝⎭,∞单调增加,在区间112⎛⎫--⎪⎝⎭,单调减少. (Ⅱ)由(Ⅰ)知()f x 在区间3144⎡⎤-⎢⎥⎣⎦,的最小值为11ln 224f ⎛⎫-=+ ⎪⎝⎭.又31397131149lnln ln 1ln 442162167226f f ⎛⎫⎛⎫⎛⎫--=+--=+=- ⎪ ⎪ ⎪⎝⎭⎝⎭⎝⎭0<. 所以()f x 在区间3144⎡⎤-⎢⎥⎣⎦,的最大值为117ln 4162f ⎛⎫=+ ⎪⎝⎭.20.解:设事件A 为“方程2220a ax b ++=有实根”.当0a >,0b >时,方程2220x ax b ++=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a b ≥.(Ⅰ)基本事件共12个:(00)(01)(02)(10)(11)(12)(20)(21)(22)(30)(31)(32),,,,,,,,,,,,,,,,,,,,,,,.其中第一个数表示a 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 的取值.事件A 中包含9个基本事件,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93()124P A ==. (Ⅱ)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0302a b a b ,,≤≤≤≤. 构成事件A 的区域为{}()|0302a b a b a b ,,,≤≤≤≤≥.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2132222323⨯-⨯==⨯.21.解:(Ⅰ)圆的方程可写成22(6)4x y -+=,所以圆心为(60)Q ,,过(02)P ,且斜率为k 的直线方程为2y kx =+.代入圆方程得22(2)12320x kx x ++-+=, 整理得22(1)4(3)360k x k x ++-+=. ①直线与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等价于2222[4(3)]436(1)4(86)0k k k k ∆=--⨯+=-->,解得304k -<<,即k 的取值范围为304⎛⎫- ⎪⎝⎭,. (Ⅱ)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2()OA OB x x y y +=++,, 由方程①,1224(3)1k x x k-+=-+ ② 又1212()4y y k x x +=++. ③ 而(02)(60)(62)P Q PQ =-,,,,,.所以OA OB +与PQ 共线等价于1212()6()x x y y +=+, 将②③代入上式,解得34k =-. 由(Ⅰ)知304k ⎛⎫∈ ⎪⎝⎭,,故没有符合题意的常数k . 22.A(Ⅰ)证明:连结OP OM ,.因为AP 与O 相切于点P ,所以OP AP ⊥. 因为M 是O 的弦BC 的中点,所以OM BC ⊥. 于是180OPA OMA ∠+∠=°. 由圆心O 在PAC ∠的内部,可知四边形APOM 的对角互补,所以AP O M ,,,四点共圆. (Ⅱ)解:由(Ⅰ)得AP O M ,,,四点共圆,所以OAM OPM ∠=∠. 由(Ⅰ)得OP AP ⊥.由圆心O 在PAC ∠的内部,可知90OPM APM ∠+∠=°. 所以90OAM APM ∠+∠=°.22.B解:以有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Ⅰ)cos x ρθ=,sin y ρθ=,由4cos ρθ=得24cos ρρθ=.所以224x y x +=. 即2240x y x +-=为1O 的直角坐标方程. 同理2240x y y ++=为2O 的直角坐标方程.A(Ⅱ)由22224040x y x x y y ⎧+-=⎪⎨++=⎪⎩ 解得1100x y =⎧⎨=⎩,,2222x y =⎧⎨=-⎩. 即1O ,2O 交于点(00),和(22)-,.过交点的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及答案-宁夏卷

18.解: (Ⅰ)取 AB 的中点 E ,连结 DE,CE ,因为 ADB 是等 边三角形,所以 DE AB . 当平面 ADB 平面 ABC 时, 因为平面 ADB 平面 ABC AB , 所以 DE 平面 ABC , 可知 DE CE 由 已 知 可 得 DE
2 2
3,EC 1 , 在 Rt△DEC 中 ,
景云制作
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I 卷第 22 题为选考题, 其他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 考证号、姓名,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基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作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 标号涂黑.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 x1 , x2 , , xn 的标准差 锥体体积公式
2
) C.1 D. 2
k k 1
7.已知抛物线 y 2 px( p 0) 的焦点为 F ,点 P ,y1 ),P2 ( x2,y2 ) , P3 ( x3,y3 ) 在抛 1 ( x1 物线上,且 2 x2 x1 x3 ,则有( A. FP 1 FP 2 FP 3 C. 2 FP2 FP 1 FP 3 )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宁夏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
理试题(宁夏卷)
党喜奎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 第Ⅰ卷rn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rn读图1,回答1~2题.rn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rn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总页数】2页(P57-58)
【作者】党喜奎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7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宁夏卷解析[J], 于吉海
2.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全国卷Ⅰ) [J],
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重庆卷) [J],
4.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四川卷) [J],
5.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天津卷)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历史部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1.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5题)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2.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3.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4.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8题)北宋前期继续设臵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臵“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5.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9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0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7.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历史部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1.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5题)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2.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6题)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3.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7题)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4.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8题)北宋前期继续设臵三省六部,但其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仍与唐代相同的是()A.三省长官均为宰相B.设臵“中书门下”为宰相的办公机构C.由中书省草拟诏令,门下声审议D.尚书省统领六部,为全国最高的政务部门5.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9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6.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0题)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7.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1题)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意境。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
这幅作品字体的特点是()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C.字形严谨。
笔画密集繁复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8.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2题)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
”这场革命是()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法国大革命C.巴黎公社起义D.俄国二月革命9.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3题)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
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10.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4题)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
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1.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35题)从1953年底开始。
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这一政策的作用是()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0分)12.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1题)(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19分)⑵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12分)⑶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6分)13.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A)(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工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
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5分)⑵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10分)14.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B)(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
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
第二十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
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
第四十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摘自《罗斯福选集》)材料二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根据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5分)⑵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10分)15.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C)(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
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
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
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
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及其原因。
(12分)⑵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3分)16.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42题D)(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公认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
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
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回答下列问题。
(15分)⑴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
(5分)⑵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10分)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卷(历史部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1. (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25题)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区)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
上述变化发生于()A.梭伦改革前B.梭伦改革时期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利克里人首席将军期间答案:C考查点:克里斯提尼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
题干材料中的叙述正是克利斯提尼改革时的主要内容:废除血缘部落而代之以地缘部落,并在此基础上设立500人会议,在铲除氏族贵族势力的同时扩大了民主的范围,彻底肃清了氏族制度的残余,标志着雅典由氏族过渡到国家的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