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评阅分析与课程改进

合集下载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B卷)答案[1]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考试课程:农业植物病理学学年学期:2005-2006-2试卷类型:B考试时间:2006-06-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2.C;3.B;4.D;5.C;6.A;7.B;8.C;9.D;10.C;11.D 12.C;13.C;14.A;15.A;16.B;17.D;18.B;19.D;2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分生孢子;2.菌核;3.子囊壳;4.夏孢子;5开花结荚期;6.蚜虫;7.马铃薯晚疫病;8.水稻白叶枯病;9.Gibberella zeae;10.Pyricularia grisea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判断正确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1.错误。

小麦条锈病菌是活体寄生菌,不能人工培养,病菌主要在小麦上越冬。

2.错误。

油菜霜霉病在叶片上产生的典型病斑为多角形,病部的霜状霉多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3.错误。

玉米丝黑穗病为单循环病害,没有再侵染。

4.错误。

蔬菜枯萎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主要通过土壤和种子传播。

5.错误。

一般而言,植物产生丛枝症状,可诊断为植原体病。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2分).春耕灌水耕靶后,越冬菌核漂浮水面,插秧后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延伸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孢,通过气孔穿破表皮侵入,并不断扩展,向外长出气生菌丝,蔓延至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稻株进行再侵染(3分)。

2.(1)真菌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畸形,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症,这是真菌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1分)。

(2)细菌病害的症状主要有坏死﹑腐烂﹑萎焉和瘤肿等,褪色或变色的较少;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在田间主要是受害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潮湿时病部有黄褐色或乳白色﹑胶黏﹑似水珠状的菌脓,部分病部往往有恶臭味(2分)。

[VIP专享]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

[VIP专享]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

粒瘟。
2. 防治稻纹枯病有哪些措施?

答:1、减少菌核残留量。2、选用较抗病品种。3、科学施肥管水,加强健身栽培。
4、药剂防治。
五、论述题(30 分)
1、柑橘黄龙病的症状表现
答:在柑橘生长的每次新梢均可发病,以夏、秋梢受害最烈,其特征性症状是初期病树
的黄梢。即在绿色树冠上的一个大枝或数个小枝的叶片发生黄化,呈现出明显的黄梢。春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20 分) 1. 水稻“三大病害”是稻白叶枯病菌、稻瘟病和稻纹枯病。 2. 影响稻瘟病流行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和湿度,其次是光和风。 3. 诊断稻白叶枯病主要依靠是否在病叶上检查到细菌或菌脓_。 4. 稻纹枯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上。 5. 花生褐斑病发生比黑斑病早,故又称早斑病。 6. 花生青枯病特征性症状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维管束变褐色。 7. 选栽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大斑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8. 进行香蕉试管育苗是目前大面积更新发病老蕉园和扩大新辟蕉园的一项预防香蕉束顶病
多少?
解:75%÷3000=0.025%
四、简答题(20 分)
1. 根据发病的时期和部位不同,稻瘟病可分为几种?
答:1、苗瘟和苗叶瘟。2、叶瘟。3、叶枕瘟。4、节瘟。5、秆瘟。6、穗颈瘟。7、谷
43m1m“-”J520Gm01m24“492k-Z(1)g2L3-”3060@k%3-g“/1”7mD2%BJ/Tg0d1-ZP318¬-A_2"o70)Xc0?y258z6n”217 NE)

最新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

最新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Wheat stripe rust caused by ( ).A. Puccinia striiformisB. Puccinia reconditaC. Puccinia graminisD. Uromyces appendiculatu s2.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is the pathogen of ( ).A. wheat leaf blightB. wheat sharp eyespotC. wheat take-allD. wheat root rot3. Northern leaf blight of maize caused by ( ).A. Exserohilum turcicumB. Bipolaris maydisC. Cercospora maydisD. Curvularia lunata4. Pear scab in China was cause byA. Venturia nashicolaB. Venturia pirinaC. Venturia inaequalisD. Spilocaea pomi5. Late blight disease of potato, the most devastating disease of potatoes in the world, caused by ( ).A .Phytophthora infestans B. Phytophthora capsiciC. Phytophthora melonisD. Phytophthora parasitica6. The pathogen of cucumber downy mildew is ( ).A. Peronospora parasiticaB. Peronospora manschuricaC.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 sD. Plasmopara viticola7. Kiwi bacterial canker could infect many parts of plant but not ( ).A.vineB. leafC. flowerD. root8. TMV can attack a wide range of plants, but it can’t infect ( ).A. tomatoB. eggplantC. cucumberD. spinach9. Rice blast caused by ( ).A Xanthomonas oryzaeB Pyricularia griseaC Bipolaris oryzaeD Rhizoctonia solani10. Tomato ( ) is caused by the fungus Botrytis cinerea.A. leaf moldB. gray moldC. early blightD. late blight11. 桃缩叶病在春末夏初叶片表面长出的一层灰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A卷)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A卷)答案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考试课程:农业植物病理学学年学期:2005-2006-2试卷类型:A考试时间:2006-06-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B;2.A;3.A;4.D;5.A;6.B;7.A;8.C;9.C;10.B;11.A;12.B;13.D;14.D;15.D;16.A;17.C;18.A;19.C;20.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种子;2.扬花期;3.菌丝;4.细菌;5.叶片;6.菌核;7.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8.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9棉花黄萎病;10.小麦条锈病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1.F。

真菌改为细菌。

2.F。

种传改为气传。

3.T。

4.T。

5.F。

细菌改为真菌。

6.T。

7.F。

角质层直接侵入改为伤口侵入。

8.F。

子囊孢子改为分生孢子。

9.T。

10.F。

种子改为土壤。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茄科蔬菜青枯病是细菌性病害,可用手从病茎横切处挤压出乳白色粘液或观察溢菌现象。

(3分)茄科蔬菜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用手不能从病茎横切处挤压出乳白色粘液,保湿培养可见症状。

(2分)2.油菜菌核病的菌核在土壤、病残体和种子中越夏(越冬),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盘中的子囊孢子依靠气流传播(3分)侵入叶片和花器,发病部位的菌丝体进行再侵染。

(2分)3.小麦赤霉病菌的流行与品种抗性(1分)、易感病的生育期(1分)、菌源数量(1分)、气候条件等有关(2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1)棉花枯萎病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棉籽、病残体、土壤和未腐熟的土杂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从根部侵入,靠流水、农事操作及地下害虫的活动在田间传播蔓延。

2007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A卷)_1_[1]

2007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A卷)_1_[1]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农业植物病理学A姓名:学年学期:2006-2007-2学号:考试时间:2007-06-29 班级:一、病原菌学名中拉互译(写出下列病原菌相对应的中文名称或拉丁名,每小题1分,共10分)1.水稻纹枯病菌(无性时期)2.棉花黄萎病菌(无性时期)3.小麦赤霉病菌(无性时期)4.油菜菌核病菌5.马铃薯晚疫病菌6.Botrytis cinerea7.Bipolaris maydis8.Ceratocystis fimbriata9.Puccinia striiformis10.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稻瘟病在叶片上的症状,可产生、、和四种类型病斑。

2.水稻白叶枯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带菌的、和。

3.番茄灰霉病菌可以以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产生孢子通过传播进行再侵染。

4.小麦锈病在小麦植株上产生两种类型的孢子分别是和。

5.玉米大小斑病菌主要以在病残体中越冬,发病期间病部产生的通过传播进行再侵染。

6.引起柑桔溃疡病的病原是,病菌远距离传播是通过和,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后括号内划“T”,错误的划“F”,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棉苗炭疽病是以土传为主,立枯病以种传为主()。

2.水稻纹枯病在稻株间传播主要通过担孢子()。

3.小麦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植株的根部和叶片()。

4.油菜病毒病的自然传播介体是叶蝉()。

5.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局部侵染病害()。

6.甘薯黑斑病菌有性时期产生的孢子是担孢子( )。

7.引起苹果(梨)轮纹病的病原是细菌()。

8.马铃薯晚疫病只危害马铃薯植株的叶片()9.大白菜软腐病只能在生长期发生危害()。

10.茄科蔬菜青枯病是一种气流传播的多循环病害()。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小麦条锈病的病害循环。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思考

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与思考徐利剑孙艳春路运才(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涉农高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

该文分析了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改革;植物保护;农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2)08-0185-03Reform and Reflection on the Curriculum of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XU Lijian SUN Yanchun LU Yuncai(School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Abstract: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 is a core and main course of plant protection major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and introduced how to reform the course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way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Key words: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Teaching reform;Plant protection;Agricultural education1课程改革背景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涉农高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1],也是农学相关专业重要的支撑课程。

植物病理学试卷质量分析(共5则范文)

植物病理学试卷质量分析(共5则范文)

植物病理学试卷质量分析(共5则范文)第一篇:植物病理学试卷质量分析(共)本试卷是以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课堂教学内容为依据,试题内容覆盖面广,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试题难度适中,类型包括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和问答五部分,其中选择、填空题和名词解释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宽度;判断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能力;问答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从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为78分,最高分为91分,最低分58分,从整体上看,成绩正常。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得分较高,因为这这类题考察的内容都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反复提及的,为教学重点内容,这部分题得分较高反映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课后也有复习;选择题、填空题和判断题失分较高,因为这3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这一部分失分较多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专业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

这门课程专业性较强,因此学好这门课有一定的难度,从试卷得分来看,大部分学生确实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这门课上,成绩优秀,但也有极个别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课上没有认真听讲,考前没有用心复习,致使成绩偏低。

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还应强化课课堂的管理,使得学生能认真听课。

第二篇:初中化学试卷质量分析初中化学试卷质量分析一、命卷思路本份试卷主要考查九年级上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三节的知识点,难度约8:1:1,试卷题型:选择、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三种题型。

本份试卷能较好落实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和形式力求与“课改”接轨,加大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兼顾了学生的能力考查。

试卷共25题,考试时间90分钟二、试卷主要特点:(一)主、客观题的题量和分值比例恰当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与探究题量赋分题量赋分题量赋分32836132试题覆盖面大,涵盖知识多,重点突出。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与答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与答案

2、目前,生产上通过嫁接方式能较成功防治的病害有( A、黄瓜霜霉病 疮痂病 3、下列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生的是( A、稻白叶枯病 白粉病 B、花生黑斑病 ) B、黄瓜枯萎病 C、番茄青枯病
C、辣椒疫病
D、十字花科
4、番茄青枯病病原菌拉丁学名经过多次变迁,当前正式出版物中使用的有 ( ) B、Ralstonia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 2 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ABCD 2、BC 3、ABC 4、ABC
四、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4 分) 1、√ 2、× 3、× 4、√
五、简答题(共 17 分) 1、 在华南蔗区,防治甘蔗凤梨病重在防治烂种和死苗,简述其主要措施。 (本 小题 5 分) 评分标准: (1)选种苗:选蔗茎中等大小的梢头苗留种。(1 分) (2)浸种:在蔗种剥叶斩断后用 2%的石灰水浸渍 12—24h,有促进蔗芽早萌发、 早生长,避免或减少病菌侵染的作用。(1 分) (3)药剂消毒:这是防治风梨病很有效的方法。如:多菌灵、苯来特、甲基托 布津浸种 5—10 分钟,效果较好。(1 分)
种 30 分钟。(1 分) 3、 早期防蚜:如黄板诱蚜、银光膜驱蚜。药剂有:见虫快杀、马拉硫磷、
溴氰菊酯、20%吡虫啉、50%抗蚜威、20%菊马等。(1 分) 4、药剂防治技术: ①苗期用 83 增抗剂。(1 分) ② 发病初期可选用 20%病毒 A、1.5%植病灵、抗毒剂 1 号、3.95% 病毒必克、 菌素宁等。(1.5 分) ③追施微肥:植物动力 2003、植物生命源、绿凡 95 等。(1.5 分)
2、
怎样防治黄瓜霜霉病?(本小题 5 分)
评分标准: (1)选用抗病品种:津研 2 号、津研 4 号、津研 6 号、津研 7 号、津杂 1 号、 津杂 2 号、北京碧玉、中农 1 号、3 号、西农 58 号等。(1.5 分) (2)加强栽培管理:稀植或与番茄、辣椒、茄子、葱等间作套种,利于通风散 湿;开花结果期适当多浇水,其它生育期要控水;结瓜后打底叶,减少营养消 耗。(2 分) (3)药剂防治:乙磷铝(疫病灵)、杀毒矾、安克锰锌、福星、霜霉净、福美 双等。(1.5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评阅分析与课程改进
作者:高学文徐丽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49期
摘要:《农业植物病理学》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要求本专业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该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理论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多年的阅卷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本文就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农业植物病理学;试卷分析;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280-02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本科生应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识别和调查农业有害生物的技能和方法;熟悉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具备有害生物突变预测和指导防治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相关科技文献检索和资料咨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因此,要求授课内容最大程度囊括农病相关的所有知识,主要包括农作物病害发生与分布、病害的症状与危害、病原物的生物学特征、病害循环、发病因素和综合治理措施。

除了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程考核之外,理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最直接的手段,这就要求试卷能够多角度多层次覆盖相关知识点,以考核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我们在每次出题时,由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共同讨论,参考试题库的题目并不断补充和更新,最终确定试卷的内容和题量。

为使学生灵活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我们还设计了多样化的试题形式,包括6种题型,分别是名词翻译、病害英文名与病原物拉丁名组合搭配、填空、判断、填写关键词和问答题。

现对近几年试卷评阅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课程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一些想法。

题型1:名词翻译。

主要考核学生对病害英文名和拉丁名的掌握程度,侧重于对植物病害的英文名与拉丁名拼写能力的考察。

这是学生深入了解作物病害,归纳总结同类病害的异同的基础,尤其对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好病害英文名和拉丁名,是将来进行科研文献收集和国际交流的重要保障。

考试中发现拉丁名的拼写错误率较高,通常将拉丁名译为中文名比较容易,反过来中文名译为拉丁名难度较大,这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拉丁语,不了解拉丁名的语音及语法有很大关系,需要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拉丁名较多,究竟需要熟练掌握多少,各学校的植物保护专业都有不同的标准,将来制定专业标准需进行统一。

题型2:病害英文名与病原物拉丁名组合搭配。

该题型主要考核学生对植物病害的英文名和拉丁名的认知程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做到能够将植物病害的英文名和拉丁名准确无误地
对应起来。

通常这一题型得分较高,除了题型本身的难易度之外,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普遍具有连贯性有关。

题型3:填空。

通常考核植物病害的种类、症状、发生与分布,以及引起的危害等。

要求考生对病害有全面细致的认识,平时上课要认真阅读教科书,找出病害的异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将病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结合起来,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而不是只抓住几个重点病害应付考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本门课程。

病害的症状死记硬背往往会造成混淆,如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甚至个别同学把细菌病害和真菌病害都搞混,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需要加强普病知识的学习。

题型4:判断题。

考核难点问题,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要真正把握。

考生在这部分内容上容易丢分。

这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其核心内容和关键点,通过实验课以及实习活动反复观察比较,以及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题型5:填词。

以考核发病规律为主,包括病害循环和浸染过程等。

从国际高水平刊物如nature杂志上选择稻瘟病菌浸染过程的原版图片,让学生来描述浸染过程;选择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实物图例,来描述病害循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卷采用英文说明及图示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重要病害的核心知识点。

也发现部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如考核小麦锈病时有考生在病害循环中出现了冬孢子越冬,以及担孢子和锈孢子浸染等描述,在水稻纹枯病病害循环中出现了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

这反映出考生是在猜测,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点。

题型6:问答题。

以考核发病影响因素和病害防治方法为主,综合考核病害知识。

病害防治是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的主要目的。

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发病因素来制定防治方案,为以后能够将课堂知识转化到实践中打下基础。

问答题最后一个题目是举例说明学习农业植物病理学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

考核学生从整体上对农病的认识,答案可以从病害的分布与危害,病害症状、病原物生物学特征、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的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掌握知识充分发挥,从而加强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认识。

在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答题比较片面,说明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知识的总体认识和归纳总结,对病害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针对以上阅卷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第一,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

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主讲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听课,并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当中,在教与学中深刻体会、加强学习、积累经验。

拉丁文是国际生物学界对生物分类群进行形态描述、分类、命名等的统一语言,要求学生对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涉及的拉丁名要有基本的了解,针对大部分同学对拉丁名掌握不好的情况,要求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加强自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拉丁名的教与学,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熟练掌握拉丁名的发音及拼写。

第二,继续推进网络化的多媒体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农业植物病理学》作为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我们计划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做好网络课程的完善工作,并及时维护和更新课程资源。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植物病害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掌握。

主要通过教学手段进行解决,结合多项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内容丰富、灵活更新的PPT课件,建设了功能较为齐全的教学网站,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立体性、易更新性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交互性、高效性。

针对部分同学容易将不同作物病害症状混淆的情况,可以考虑制作网页时,以列表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归纳,列举出病害之间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拓宽课下交流途径,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第三,注重课堂教学与实验、实习的有机结合。

农业植物病理学是研究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加深对农作物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掌握病害的变化动态,防止新病害的发生与危害,同时密切结合生产实际,完善病害的治理对策,提高现有的防治水平,开辟防治病害新途径。

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要求学生学会识别病害症状和诊断病害,学会分离、培养和鉴定病原物,能够制作病害实物标本,了解重要病害循环和流行规律,能够制定病害防治的综合技术措施。

充分利用实验实习的机会,使学生深入实践,调查了解多发病害、重点病害的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深入推进考核制度的改革。

考核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的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考试这个指挥棒也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继续调整课件制作、课堂综合互动式专题讨论及答疑以及课程论文的写作等考核措施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提高农业病理学的教学质量。

(1)课件制作。

该方法能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以及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以小组为单位选定某一病害,组内同学分别负责不同的内容。

指定同学们阅读重要的本专业的参考文献,了解该病害的分布和危害、病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每组选1人课堂讲解,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问题,并评定成绩。

(2)课堂互动式讨论及答疑。

为提高学生对病害认识的辨证思维能力和对植物病害防治的宏观理解,在一个单元教学将结束时,教师预留一些具辨证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讨论和辩论,教师做总结并评定成绩。

(3)课程论文的写作。

课程论文的写作是学生掌握病害系统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扎实掌握本专业课程的良好方法。

课程论文由同学自主选题,教师规定写作的框架。

要求学生写作规范,包括格式、参考文献标注等,为学生以后工作时写调查报告打下基础。

由教师评定成绩,并针对课程论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中解答。

第五,组织具有丰富教学与实践经验且精通教学大纲的专家完善标准化试题库。

试题应全面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要求负责人及时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增加新的知识点,考试时随机抽取试题,以此深入推进考教分离,以促进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科学规范地进行授课,学生全面透彻地掌握农病知识。

参考文献:
[1]高学文,王源超,邵敏,吴耀清,郑小波.《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5):68-69.
[2]邵敏,高学文,王源超,吴耀清,郑小波.《植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8,(3):40-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