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的发酵原理和应用方法
饲料青贮技术及饲喂方法

饲料青贮技术及饲喂方法1 青贮的原理青贮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厌氧发酵,产生酸性环境,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到保存饲料的目的。
为了满足乳酸菌发酵,除了保证厌氧、水分等条件外,还需要一定的可溶性糖分(饲料干物质的8%~10%)存在。
因此,含糖多的原料如玉米秸、青草等容易青贮成功,反之如稻草、麦秸等就难以青贮成功。
对于稻草、麦秸等,可添加可溶性糖分进行青贮。
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极广,一般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块根、块茎以及水生饲料和树叶等均可用来青贮。
目前用得最多的青贮原料是专门用于青贮的玉米(带果穗),其次是摘除果穗后的玉米秸、高粱秸以及甘薯藤。
2 青贮饲料设备a.青贮饲料联合收获机包括牵引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和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配套高秆、矮秆割台和捡拾台)。
b.青贮饲料运输设备可分为简易运输挂车和平行自卸运输车等。
c.存贮设备存储塔贮存方式的设备包括青饲抛送机、压实机及取饲机等;塑料袋贮存方式的设备包括装袋机和取饲机等。
3 一般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3.1 青贮方式a.青贮塔青贮塔多为砖砌圆筒,直径数米,高一二十米。
青贮塔进料用吹风机,取料亦有专用机械,一次性投资较高。
b.青贮窖圆形或长方形,以长方形为多。
永久性青贮窖用混凝土建成,半永久性青贮窖只是一个土坑而已。
建窖地点要选择地下水位低、干燥和排水容易的地方。
c.青贮壕青贮壕是一个长条形的壕沟,沟的两端有一定的坡度,沟底及两侧墙用混凝土砌抹。
青贮壕更便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d.青贮堆选一块干燥平坦的地面,铺上塑料布,然后将青贮料卸在塑料布上垛成堆。
青贮堆压实之后,用塑料布盖好,周围用沙土压严。
塑料布顶上用旧轮胎或沙袋压严,以防塑料布被风掀开。
e.青贮袋袋贮方法简单,贮存地点灵活,饲喂方便。
使用时应当注意:塑料布厚度在0.12 mm以上;不可使用再生塑料;注意防鼠。
f.草捆青贮主要用于牧草青贮。
方法是将新鲜牧草收割并压制成大圆草捆,装入塑料袋并系好袋口便可制成优质的青贮饲料。
青储发酵原理

青储发酵原理青储发酵原理青储发酵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加工技术,主要用于腌制和发酵蔬菜,如泡菜、酸菜等。
其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蔬菜中的淀粉、糖类等转化为有机酸、氨基酸等物质,从而改变其口感和营养成分。
一、青储发酵的微生物青储发酵中主要涉及到两类微生物:乳酸杆菌和曲霉。
乳酸杆菌是一种厌氧菌,能够将蔬菜中的糖类转化为乳酸,并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
曲霉则是一种好氧菌,能够在空气中进行呼吸作用,并分泌出一些特殊的味道和香气。
二、青储发酵的过程1. 去皮切块:将新鲜蔬菜去皮并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 盐渍:将切好的蔬菜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使其出水。
3. 洗净:将盐渍后的蔬菜用清水洗净,去除多余的盐分和杂质。
4. 晾干:将洗净后的蔬菜晾干,去除多余的水分。
5. 发酵:将晾干后的蔬菜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的发酵剂(曲霉、乳酸杆菌等),进行发酵。
6.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在发酵结束后可加入适量的调料进行调味。
三、青储发酵原理1. 盐渍过程在盐渍过程中,盐能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刺激有益微生物(如乳酸杆菌)的生长。
同时,盐还能够促进蔬菜中淀粉、糖类等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2. 发酵过程在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能够利用蔬菜中的糖类进行代谢作用,并产生大量乳酸等有机酸,从而降低蔬菜的pH值,使其呈现出酸味。
同时,乳酸杆菌还能够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
曲霉则能够在空气中进行呼吸作用,并分泌出一些特殊的味道和香气。
同时,曲霉还能够分解蔬菜中的一些复杂化合物,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3. 调味过程在调味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加入适量的调料进行调味。
常用的调料有红辣椒、花椒、姜、大蒜等。
这些调料不仅可以增加青储发酵蔬菜的口感和风味,还可以增强其营养成分。
四、青储发酵蔬菜的营养价值青储发酵蔬菜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
其中最主要的是乳酸杆菌产生的乳酸和其他有机酸。
青贮

六、添加酶制剂青贮
以淀粉酶、糊精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青 贮 饲 料
等为主 可使青贮料中部分多糖水解成单糖,有利于 乳酸发酵。 按青贮原料质量的0.01%~0.25%添加。 与普通青贮料相比,可减少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含量。
甘肃农业大学
第三节 青贮饲料的质量及利用
青 贮 饲 料
甘肃农业大学
2、蛋白质
蛋白氮下降,NPN上升(总氮中20-25%转化 为非蛋白氮) pH小于4.2时,部分蛋白质分解为AA(酶 的作用) pH大于4.2时,AA分解成氨、胺等非蛋白 氮(腐败菌的作用)
青 贮 饲 料
甘肃农业大学
3、色素和维生素
青贮期间最明显的变化是饲料的颜色。颜色 的变化,通常在装贮后3~7d内发生。 绿色(叶绿素)→有机酸作用→黄绿色(脱 镁叶绿素) 窖壁和表面青贮料常呈黑褐色。青贮温度过 高时,青贮料也呈黑色,不能利用。 -胡萝卜素损失较多。
原料
切短
压实
密封
2、 适宜的可溶性糖含量:2%左右。 使pH值达4.2时所需要的原料含糖量是十分重 要的条件,通常把它叫做最低需要含糖量。 青 贮 饲 料
甘肃农业大学
青贮原料中干物质中含糖量
易于青贮原料 饲料 玉米植株 高粱植株 菊芋植株 向日葵植株 胡萝卜茎叶 青贮后pH 含糖量(%) 3.5 4.2 4.1 3.9 4.2 26.8 20.6 19.1 10.9 16.8 饲料 紫花苜蓿 草木樨 箭舌豌豆 马铃薯茎叶 黄瓜蔓 不易青贮原料 青贮后pH 含糖量(%) 6.0 6.6 5.8 5.4 5.5 3.72 4.5 3.62 8.53 6.76
为自身的繁殖创造条件,其他微生物死亡 甘肃农业大学(腐败菌 等),最后,自身也受到抑制
青贮饲料的原理

青贮饲料的原理青贮饲料是一种通过发酵处理青绿的草料或饲料作物以供牲畜食用的方法。
青贮饲料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作用将植物材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有机酸和气体,并保持饲料的营养价值,延长饲料保存时间,从而提高牲畜的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青贮饲料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牛、羊、马等反刍动物的饲养中更为常见。
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主要包括酶解、酸化和保藏。
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植物材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经过酶解作用被分解成低分子量的糖类物质,然后被乳酸菌等厌氧微生物利用产生乳酸和其他有机酸,最终形成酸性环境。
这一发酵过程不仅能够降低pH值,延缓饲料的变质过程,还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中黏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使得动物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首先,在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需要选择新鲜、干燥度适中的植物材料,再利用粉碎机或切割机将植物材料切碎成适合口腔咀嚼的长度。
然后将植物材料填入饲料窖或发酵罐内,利用压实机将植物材料压实,排除空气,然后关闭密封器具。
接下来是青贮饲料发酵的关键步骤,要使植物材料中存在的酶类及微生物发挥作用,需要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通常情况下,发酵过程会持续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期间需要及时观察青贮饲料的状态,检查发酵的质量和程度,确保饲料的品质。
青贮饲料发酵的关键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和通气。
适宜的温度和通风条件对于细菌和真菌的发酵活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30-40摄氏度是青贮饲料发酵的最佳温度范围,较高的温度会加快发酵速度,但过高的温度会破坏饲料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适宜的水分含量对于青贮饲料的发酵同样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水分含量在60%左右是最适宜的,水分含量过高容易导致霉菌的生长,水分含量过低则会限制微生物的发酵活动。
通风是保证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有效的通风可以保证发酵速度和质量,一般来说,需要保证发酵罐具有适当的通风孔和通风条件。
青贮饲料的发酵过程中,主要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乙酸菌和酵母菌。
青贮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步骤

青贮的制作原理和制作步骤
青贮是一种将青饲料(如青草、玉米等)以高湿度的状态保存起来,以供牲畜长期饲用的方法。
其制作原理和步骤如下:
制作原理:
1. 青贮原料通常含有丰富的水分和养分,经过压缩和加压发酵处理后可以保存更长的时间。
2. 青贮原料经过割切,破碎,压缩后,置于密封的容器中。
3. 在密封容器内,由于压缩和湿度较高的环境,革兰氏阴性乳酸菌开始进行发酵,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乳酸。
4. 发酵过程中乳酸的生成导致青贮原料的pH降低,同时有利于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5. 发酵过程中,青贮原料内溶解的氧气被消耗,有利于抑制氧气在青贮原料中的氧化反应。
制作步骤:
1. 选择质量较好的青贮原料,如青草、玉米等。
2. 将青贮原料割切成适当的长度,同时要确保原料干燥,不能有积水。
3. 将割好的青贮原料放入压缩饲料机进行破碎和压缩处理,使其体积变小。
4. 将压缩后的青贮原料迅速装入密封容器中,如青贮塑料袋或青贮塔。
5. 在装满原料的密封容器中,利用压力机或其他工具施加压力,使青贮原料更加紧密。
6. 密封容器中的青贮原料需要密封良好,确保内外气体无法交换,同时防止饲料被氧化。
7. 将密封容器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曝晒和雨水浸泡。
8. 青贮原料在密封容器中发酵,一般需要2-4周的时间。
9. 经过发酵处理的青贮饲料可以保存一段较长时间,供牲畜长期饲用。
青贮技术

1、青贮的原理1、1一般青贮青贮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定条件,保证乳酸菌的迅速繁殖,形成有利于乳酸发酵的环境和排除有害的腐败过程的发生与发展。
乳酸菌的大量繁殖,须具备以下条件:①青贮原料要有一定的含糖量含糖多的如玉米秸和禾本科青草等为易青贮原料。
②原料的含水量适度禾本科植物一含水65—75%为宜。
③温度适宜一般以19—37℃为宜。
④缺氧将原料压实,以排出空气。
1、2青贮设施的要求①不透空气这是调制良质青贮料的首要条件。
无论用那种材料建造青贮设施,必须做到严密不透气。
②不透水青贮设施不要靠近水塘、粪池,以免污水渗入。
地下或半地下水式青贮设施的底面,必须高出于地下水位。
③墙壁要平直青贮设施的墙壁要平滑垂直,墙壁的角要圆滑,这会有利于青贮料的下沉和压实。
下宽上窄或上宽下窄都会阻碍青贮料的下沉,或形成缝隙,造成青贮料大量霉败。
④要有一定的深度青贮设施的宽度或直径一般应小与深度,宽、深比为1:1.5或1:2,以利于青贮料借助本身重力而压得紧实,并减少青贮设施里的空气,保证青贮料质量。
⑤能防冻地上式的青贮塔,必须能很好地防止青贮料结冻。
2、青贮设施的大小和容量一般说来,青贮设施愈大,原料的损耗愈低,青贮的质量愈好。
但在实际饲用中,要考虑到饲用青贮饲料期间,每日由青贮设施中取出青贮饲料的厚度不应少于0.1米,才能保证家畜每日嫩吃到新鲜的青贮饲料。
A、一只绵羊,一年需要的青贮饲料量,按每只绵羊每天喂给3.0千克计算。
则:全年青贮饲料需要量= 1×3.0×365 =3000(千克)B、需要多少亩玉米秸秆?按每亩地可收割青贮玉米秸秆4000-5000千克计算。
则:需地面积=(3000-5000)/4000 =0.75-1.25(亩)3、青贮方法3、1一般青贮方法青贮的方法很多,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是青贮窖和塑料袋青贮。
塑料袋青贮简便易行。
是用厚度0.8-1.0毫米的无毒农用聚乙烯塑料双幅薄膜,袋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而定。
青储的过程及原理

【切碎】为了便于装袋和贮藏,原料须经过切碎.玉米秸、串叶松香草秸杆或菊苣的秸杆青贮前均必须切碎到长约1—2㎝,青贮时才能压实。牧草和藤蔓柔软,易压实,切短至3-5㎝左右青贮,效果较好。
局限性:1、青贮饲料一次性投资较大,如青贮壕(沟)或青贮窖,以及青贮切碎设备等。2、由于青贮原料粉碎细度较小,以及发酵产生乳酸等,饲喂青贮饲料过多有可能引起某些消化代谢障碍,如酸中毒、乳脂率降低等。3、若制作方法不当,如水分过高、密封不严、踩压不实等,青贮饲料有可能腐烂、发霉和变质等。
8】.优缺点
优点:1、青贮饲料的原料来源广。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块根块茎、小灌木、树叶及水生饲料、农作物秸秆、绿肥草等均可作为制作青贮饲料的原料。目前最常用的是专用青贮玉米(带谷穗),其次是摘穗后的玉米秸,高梁秸以及甘薯藤。
2、青贮饲料有效地保存了青绿饲料的营养成份。青绿饲料(含青绿的农作物秸秆)适时青贮,其营养成份损失一般在15%以内。青绿饲料自然风干成青干草,其营养损失约30%左右,干草若遇雨淋或发霉变质,其损失更大。
7】.存放场地
青贮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土质坚硬,地下水位低,易排水、不积水,靠近畜舍,远离水源,远离圈厕和垃圾堆,防止污染。
1、用青贮塔、青贮窖进行存放。
青贮塔:青贮塔分全塔式和半塔式两种。一般为圆筒形,直径3—6m左右,高10—15m左右。可青贮水分含量40%—80%的青贮料,装填原料时,较干的原料在下面。青贮塔由于取料出口小,深度大,青贮原料自重压实程度大,空气含量少,贮存质量好。但造价高,仅大型牧场采用。
青贮饲料为什么会成为养牛养羊不可缺少的饲料?看看发酵原理便知

青贮饲料为什么会成为养牛养羊不可缺少的饲料?看看发酵原理便知青贮饲料是养殖中不可缺少的饲料,尤其是北方冬季。
那为什么青贮饲料可以长期保存呢?我们来看看其发酵原理。
青贮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消长演变和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青贮料中的pH下降到3.5~4.2,所有微生物都处于被抑制的稳定状态,从而达到保存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目的。
青贮期间发酵变化有以下5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新鲜青饲料填入青贮设备后,植物细胞并未死亡,仍继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碳水化合物、排出二氧化碳、水及能量,同时植物细胞因受机械压榨,排出汁液;内含丰富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养分,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使各种微生物迅速开始活动。
此阶段伴有温度上升,在填压良好而水分适当时,青贮设备中的温度可维持在20~30℃。
第二阶段:好气性微生物(腐败细菌、真菌等)大量、迅速繁殖,使青贮料中的蛋白质被破坏,形成大量吲哚和气体以及少量醋酸等。
此阶段甚短,随即转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由于青贮饲料在填压下很紧实,能逐渐排出空气,氧气被二氧化碳所代替,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很快变弱或停止,厌气性乳酸菌的活动便处于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乳酸菌迅速繁殖,形成大量乳酸,酸度增加,pH下降,促使腐败细菌、酪酸菌等的活动受抑制停止。
一般在青贮发酵5~7天时,微生物总数达最高峰,其组成以乳酸菌为主;当pH低于4.2时,乳酸菌的繁殖也被自身生产的酸所抑制。
在乳酸发酵的过程中,乳酸菌的类型也发生演变,青贮开始时,大肠杆菌活动居首,随后乳酸链球菌大量繁殖,最后以乳酸杆菌活动为主。
以上四个阶段所需时间在17~21天,其中第一、第二、第三阶段需4天左右。
第五阶段:随着乳酸菌的繁殖被抑制,即转入安定状态,青贮料可长期保存而不腐败。
(责任编辑:李运飞,责任校对:刘傲楚,二审负责人:张付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贮的发酵原理和应用方法
发酵原理
青贮是指在牧草生长期采摘、贮藏并利用微生物发酵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青贮,可以将饲草的营养保存下来,并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青贮的发酵过程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乳酸菌和酵母菌,其发酵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阶段:在牧草采摘后,含有大量菌落的微生物会在接触氧气的环
境下迅速繁殖,并开始进行无氧发酵。
2.酸化阶段:在初始阶段,乳酸菌会在接触氧气的环境下迅速增殖,并
开始分解牧草中的糖分,产生乳酸。
乳酸的生成会使饲草的pH下降,形成酸性环境,抑制其他有害细菌的生长。
3.稳定阶段:当酸化阶段完成后,饲草中的糖分已经被分解完,菌落数
量开始减少。
此时,发酵产物主要是乳酸和有机酸。
4.降温阶段: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加,饲草内部温
度也会升高。
当饲草的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发酵会逐渐停止。
应用方法
青贮作为一种常见的饲料贮藏和饲料添加物的处理方法,在畜牧业中应用广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贮应用方法的列点:
•采摘时机选择:
–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期进行采摘,一般牧草的营养含量在生长旺盛期达到最高。
–避免采摘过早或过晚,影响贮藏和发酵效果。
•切碎和压实
–采摘的牧草应该切碎成适当的长度,以便于压实和包装。
–对于大面积的牧草,可以使用专门的青贮切割机或割草机来进行切碎。
•贮藏方式选择
–选择适合的贮藏方式,如垛堆贮藏、塑料膜贮藏或压缩青贮等。
–不同的贮藏方式对青贮的质量和保存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控制发酵条件
–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水分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发酵效果。
–正确调节饲草中的氧气含量,保证微生物能够进行无氧发酵。
–控制青贮堆的温度,避免发酵过程中产生过高的温度,影响质量。
•贮藏后使用
–在需要使用青贮时,可以通过打开贮藏的垛堆或塑料包装来取用。
–使用青贮时,需要注意切碎或搅拌青贮,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通过以上的应用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青贮进行饲料的贮藏和饲料添加物的处理,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饲料利用率。
青贮的发酵原理和应用方法对于畜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地控制
发酵条件和贮藏方式,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并减少浪费。
在实际的畜牧生产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青贮的优势,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