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度积常数有关的计算与图像分析(很全面)

溶度积常数有关的计算与图像分析(很全面)
溶度积常数有关的计算与图像分析(很全面)

溶度积常数有关的计算与图像分析

汪信刚2015/10/12

例1:已知某温度下Ksp(FeS)=8.1 X 10「17,求该温度下FeS在水中的理论溶解度。

Ex:已知某温度下,Ksp(Ag 2CG)=2.7 X 10 —11则该温度下,求该温度时Ag z CG的溶解度。

例2:已知铬酸银在298K时溶解度为0.00445g,求其在该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例 3 :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 1.8 X 10「10,若向50mL0.018mol/L 的AgNO溶液中加入50mL0.02mol/L

的盐酸,则混合溶液中C( Ag+) = ,pH= ___________

Ex:在0.10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

液中的pH=8时,C(Cu2+)= (K sp(Cu(OH)2)=2.2 X 10「20),若在0.10mol/L 的硫酸铜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使C L T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

例4: (2010山东高考)某温度下,Fe(OH)3(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

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K sp[Fe(OH) 3] v K^CuQH) 2]

B. 加适量NHCI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

D. Fe(OH)3、C 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例5: (09广东高考)硫酸锶(SrSOJ在水中的深沉溶解平衡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一定时,K sp(SrSO4)随c(SO42-)的增大而减小

B. 三个不同温度中,313K时&p(SrSO4)最大

C. 283K时,图中a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 283K下的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363K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Ex:: 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 3(M : Mg= Ca2+> Mn2+)的沉 2 -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pM=-lg c(M) , pc(CO32「)= -lg cc(CO

A . MgC03、CaC03、MnCO 3 的 K sp 依次增大

2+

2—

B . a 点可表示 MnCO 3的饱和溶液,且 c(Mn )= c(CO 3 )

C . b 点可表示 CaCO 3的饱和溶液,且 c(Ca 2+

)

)

八丨

2+ 2 —

D . c 点可表示MgCO 3的不饱和溶液,且 c(Mg )

【巩固练习】

1. 某温度时,BaSQ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aSO 可以使溶液由a 点变到b 点

B.

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 d 点变到c 点

C. d 点无BaSO 沉淀生成

D. a 点对应的K sp 大于c 点对应的K.p

一 5

2. (2010年浙江高考)已知:① 25C 时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数: K a (CHCOOH = 1.8 X 10 , K a ( HSCN

=0.1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

K ap (CaF 2)= 1.5 X 10 —10;②25C 时,2.0 X 10—3mol ? L 一1氢氟酸水溶液

中,调节溶液pH (忽略体积变化),得到 c ( HF )、c ( F 「)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下旬问题

:

6

0 2 4 6 S 10 12

p(COf)

结论不正确的是[提示:K sp (AgCI)> K sp (Agl)]( )

(1)

25C 时,将 20mL 0.10 mol ? L CHCOOH 溶液和 20mL 0.10 mol ?

1

HSCN§液分别与 20mL 0.10

mol ? L 「1NaHCO 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 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为图 2所示:反应初

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 CQ 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 c( CH 3COO

) ______ c (SCN )(填 “〉”、“v” 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C 时,HF 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 Ka ~ _ ,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4.0 X 10「3 mol ? L“HF 溶液与4.0 X 10「4mol ? 1 CaCl 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

pH 为4.0

(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10

— 13

3. (2013 新课标全国卷 I )已知 K sp (AgCI) = 1.56X 10

, K sp (AgBr) = 7.7X 10 , K sp (Ag 2CrO 4)= 9.0X 10

—12

。某溶液中含有 CI —

、Br —

和CrO 4—,浓度均为0.010 mol L —

二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0.010 mol L —

1的AgNO 3 溶液

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

、Br —

、Cl —

C . Br —

、Cl —

、CrO 2_ D . Br —

、CrO 4—

、Cl —

4. (2009 浙江高考)25 C 时,K sp [Mg(OH) 2] =

5.61 X 10—12

, K sp [MgF 2] = 7.42X 10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25 C 时,饱和 Mg(OH) 2溶液与饱和 MgF 2溶液相比,前者的 c(Mg 2+

)大

B . 25

C 时,在Mg(OH )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

NH 4CI 固体,c(Mg 2+

)增大

C . 25 C 时,Mg(OH) 2 固体在 20 mL 0.01 mol/L 氨水中的 K sp 比在 20 mL 0.01 mol/L NH 4CI 溶液中的 K sp 小

D . 25 C 时,在Mg(OH) 2的悬浊液加入 NaF 溶液后,Mg(OH) 2不可能转化成为 MgF ?

—10 IX

K sp (AgCl) = 1.8X 10 , K sp (Agl) = 1.5 X 10

24

Q 6

-

24

6

B

(2010海南高考)已知:

16 —12

,K sp (Ag 2CrO 4)

= 2.0 X 10 ,

则下列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 Ag +浓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 AgCl>AgI>Ag 2CQ 4 B . AgCl>Ag 2CrO 4>Agl C . Ag 2CrO 4>AgCl>AgI D . Ag 2CrO 4>AgI>AgCl

6.

已知 t C 时,K sp (AgCl)

10

=4X 10 ,该温度下AgBr

在水中的沉淀溶

MA 月 ? L _1)

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点对应的是t C 时AgBr 的不饱和溶液

7xi (y 7

向AgBr 饱和溶液中加入 NaBr 固体,可使溶液由

c 点变为b 点

一 13

t C 时,AgBr 的 K sp 为 4.9X 10—

fj ------------- --------------------- ?

VxKk^Brj/fmoHL'

1

)

t C时,AgCl(s) + Br —(aq) AgBr(s) + Cl—(aq)的平衡常数

7.已知:pAg = —lgc(Ag +), K sp(AgCl) = 1X 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 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 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

结论不正确的是[提示:K sp (AgCI)> K sp (Agl)](

)

A .原AgN0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 L

B .图中x 点的坐标为(100, 6)

C .图中x 点可认为溶液中 Ag +

被沉淀完全

D .把0.1 mol L ?的NaCI 换成0.1 mol L Nal 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8?已知常温下Cu(OH) 2的K sp = 2X 10

—20

。又知常温下某 CUSO 4溶液里c(Cu 2+

) = 0.02 mol L —

1,如果要 生成

Cu(OH) 2沉淀,则应调整溶液 pH 大于 ________________ ;要使0.2 mol L 1的CuS04溶液中Cu"沉淀较为完 全(使Cu 2+

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 NaOH 溶液,使溶液pH 为 ________________ 。

9.已知Ag 2SO 4的K sp 为2.0杓-

5,将适量Ag 2SO 4固体溶于100 mL 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

Ag +和

SO 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饱和Ag 2SO 4溶液中c(Ag +) = 0.034 mol L -1)。若屯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

10.某溶液中含有、Cl -等离子,取一定量的该溶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当 AgCl 开始沉淀时,溶液中

c(l -)/ cCl -)= ___________ (_已知:K sp (AgCl) = 1.8 X 10

—10

, K sp (Agl) = 1.5 X 10—16)

12.已知某温度下,K sp (Fe(OH) 3=1 X 0-38, K $p (Mg(OH) 2=1 X10-11,若某溶液中 Fe 3+ 和 Mg 2+ 的浓度均为 0.01 mol L -1

, Fe 3+完全沉淀而Mg 2+尚未开始沉淀,应控制

pH 的范围是多少?

100 mL 0.020 mol L° W2SO 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 t 1时刻后Ag +和SO 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

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