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合集下载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框架ppt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知识框架ppt

,通过建筑设计和材料使用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02
绿色建筑
外国建筑师在实践中逐渐发展出绿色建筑的思路,通过节能、节水、
节地等措施,降低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03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外国建筑师逐渐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降低建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历史建筑保护
外国建筑师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通过保留和修 复历史建筑,传承和发扬本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国际主义建筑
起源
20世纪中叶,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国际主义建筑开始 盛行。
特点
强调简洁、功能性和理性,追求建筑的形式和空间的连贯性和流 通性。
代表人物
迈耶、西萨·佩里等。
后现代主义建筑
起源
20世纪60年代,对现代主义 建筑的反思和批判,后现代主
义建筑开始出现。
特点
强调建筑的符号、意义和装饰性 ,追求建筑与历史和文化的关联 性。
代表人物和作品
英国建筑师钱伯斯,法国建筑师Percier和Fontaine
浪漫主义建筑
兴起时间
19世纪上半叶
特点
强调个性、情感和历史题材,常用非对称、不规 则的构图和富有表情的建筑形象来表现浪漫情调
代表人物和作品
英国建筑师斯科特,法国建筑师维奥莱-勒-杜克
折衷主义建筑
兴起时间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城市公园与绿化
外国建筑师注重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通过绿化带和公共空间的设计,提高城市居民的 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城市交通与可达性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外国建筑师强调建筑与城市交通的相互融合,提高城市居民出行的 便利性和可达性。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

阿尔托)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粗野主义倾向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典雅主义倾向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从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英国工业革,到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第一章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的欧美建筑第一节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A影响:1 工业城市因生产集中而引起的人口恶性膨胀,交通,环境,城市混乱,居住区与工作地点距离过远,路程耗费体力2 城市住宅3 对建筑影响:1)反映当时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2)探索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新形式B 城市的探索:18世纪末,奥斯曼的巴黎改建计划后果:市中心的美化,贫民窟的外移。

第二节:C建筑的探索:一,复古思潮概念: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需要,企图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寻求思想上得共鸣。

1 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概念: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是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产生原因:1)政治原因:启蒙运动的影响,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使用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借用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扮演进步。

尤其是拿破仑时期效仿罗马的专制,出现了凯旋门,记功柱,广场等。

2)考古发掘的进展:尤其对古罗马,古希腊的考古代表作:法国:罗马式样为主,英国,德国希腊样式为主。

法国:1法国大革命前后,巴黎万神庙建筑师:部雷伟人博物馆,牛顿纪念碑方案勒杜巴黎维莱特关卡2 拿破仑帝国时代,凯旋门,玛德莱纳教堂外表雄伟,壮丽,内部常常吸取东方的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被称为帝国式(Empire Style)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英格兰银行,爱丁堡中学德国:勃兰登堡门(效仿雅典卫城的山门)建筑师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柏林老博物馆美国:希腊式样:美国国会大厦,仿巴黎万神庙。

罗马式样:宾西法尼亚银行2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概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得到一定的放映,提倡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手工业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埃菲尔铁塔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 神校场上,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 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永久性 纪念物.法国著名工程师居斯夫·埃 菲尓设计的铁塔方案在700多个竞赛 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委会选中.该 塔落成后便以设计者的名字命名为埃 菲尓铁塔.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他试图在 工业化条件下,解决城市与适宜的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大城 市与自然隔绝而产生的矛盾。他主张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 使全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他还认为城市是会发展的, 当其发展到规定人口时,便可在它的不远地方,另建一个相同 的城市。他强调永远要在城市周围保留一定绿带的原则。
筑工程史上的一项重大成
就.它表明了19世纪后期结构
科学和施工技术的长足进
步.铁塔的出现预示着采用金
属结构将会大大增加建筑的高
度.铁塔建成时有许多人认为
它破坏了巴黎的城市天际线而
表示反对,但现在埃菲尔铁塔
的宏伟形象已经成为巴黎的象
征.
四 城市建设
1 欧思曼---巴黎改建 2 霍华德---田园城市 3 索里亚---带形城市
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 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建筑 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 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 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 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巴黎歌剧院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 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 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 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 期的祭坛形制;
三 新建筑的雏形
霍华德提出,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可分为中心区、居住 区、工业仓库地带及带。有6条理6米宽放射大道,将城市分为 此块等大面积。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

近现代外国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基本知识】1.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c60年代到19c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英国国会大厦)和折衷主义(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2.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分希腊复兴和罗马复兴;希腊复兴:(英、德为主)(英)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德)柏林勃兰登堡门、申克尔设计的柏林宫廷剧院和柏林老博物馆罗马复兴:(法、美为主)(法)巴黎万神庙、“帝国式”风格(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兴建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如: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马徳莱娜教堂等)(美)美国国会大厦、宾夕法尼亚银行浪漫主义(Romanticism)由先浪漫主义时期(模仿中世纪寨堡或哥特式,追求非凡的区位和异国情调。

Eg.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发展到哥特式(英国国会大厦)。

折中主义(Eclecticism)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亦称“集仿主义”。

Eg.巴黎歌剧院(巴洛克+洛可可)、巴黎圣心教堂(拜占庭+罗马风)3.法国大革命前后出现像部雷和勒杜那样企图革新的一代,追求理性主义表现,虽然也采用古典柱式构图手法,但趋向简单几何形体,或使古典建筑具有简化、雄伟的新风格,或力求打破传统的轮廓线。

部雷作品:伟人博物馆方案、牛顿纪念方案;勒杜作品:巴黎维莱特关卡、农村公安队宿舍4.建筑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概况:①初期生铁结构—→②铁和玻璃的结合—→③向框架结构过渡—→④升降机与电梯—→⑤图书馆、市场、百货商店、博览会与展览馆;19与20世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运用第一座生铁桥是英国赛文河桥(1775~1779)为了采光铁和玻璃最先用于透光顶棚,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出现的巴黎植物园的温室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芝加哥保险公司大楼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由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是1850年法国建筑师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在这里铁结构、石结构、玻璃材料得到有机配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绪论一、思考1、现代建筑的地位2、近现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原因、过程、结局及其影响3、近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建筑艺术的关系4、现代建筑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用二、背景1、历史背景1)工业革命: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变革2)资产阶级革命:克服封建传统教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2、建筑领域背景1)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建筑类型的出现:工业革命的结果2)建筑思潮开始转变: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三、近现代建筑史断代及发展线索世界史划分:近代史1640 英国资本阶级革命1871 法国巴黎公社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1917 俄国十月革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第一阶段----复古主义思潮时期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50年代·建筑上的复古主义思潮:法国:古典复兴,英国:浪漫主义,美国:折衷主义·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设计思想的大量运用·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2、第二阶段----新建筑运动的初期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两大策源地欧洲: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美国:芝加哥学派,草原式住宅·两大倾向浪漫主义(英):保守工业革命---万恶之源---中世纪田园风光理性主义(德):理性工业革命---工业化---标准化、大量化3、第三阶段----现代建筑运动的高潮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多种流派:野兽派、主体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意大利理性主义、构成主义·四个大师格罗庇乌斯Groupius 德国密斯Mies 德国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法国、瑞典赖特Wright 美国·建筑理论1)重视建筑功能2)注重空间3)抽象的形式4、第四阶段----现代建筑走向多元20世纪60年代至今·建筑潮流1)对现代主义的修正典雅主义、粗野主义、富技派、象征主义2)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3)第三条道路寻求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现象建筑实践---个性化建筑理论---多元化第一阶段:现代建筑启蒙时期第二阶段:现代建筑探索时期第三阶段:现代建筑高潮时期第四阶段:现代建筑流变时期第一章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西方建筑)1.1复古主义建筑思潮一、概述:1、定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潮是指18世纪下半叶起,欧美先后留下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的统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1、1920年,勒柯布西耶创办杂志《新精神》。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为现代建筑运动提供了一系列理论依据,表明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运动的到来。

城市集中主义者,拟建巴黎市中心区。

第一个几乎全部以预制混凝土外墙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主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是勒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

其尺寸系统是根据“模数理论制定的。

2、法古斯工厂是格罗皮乌斯早期重要成就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是一个里程碑,被西方成为第一做真正的“现代建筑”。

3、格罗皮乌斯从美国的建造方法中得到启发,提出了改进住宅建设的建议。

远在1910年,就设想用预制构件解决经济住宅问题,这是对建筑工业化最早的探索。

4、包豪斯前身魏玛公立建筑学院。

5、1926年,密斯设计了德国共产党领袖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采用立体主义的构图手法。

1926年,担任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副主席,1927年在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规划主持。

30年后,巴特宁设计主持了国际住宅展览会。

6、阿尔托无疑是现在建筑最杰出与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派的理性和美国有机建筑的诗意,更有他独有的抒情,即对使用者在人情上的诚挚考虑。

普兰顿曾把他的作品称为是异质共存的建筑。

也有人把他称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建筑的联系人。

7、巴西利亚的规划方案——科斯塔;城市中心的三权广场与总统府为尼迈耶。

巴西教育卫生部大厦——勒柯布西耶、尼迈耶。

8、前川国男的10层晴海公寓为日本住宅公团主板的东京港湾工业区住宅建设的著名实例。

丹下建三设计的广岛和平中心纪念馆与纪念券门。

前川国男设计的京都文化会馆与东京文化纪念会馆。

林昌二设计的皇居旁大楼被认为是具有“战后日本现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建筑”。

9、战后城市重建,华沙模式——恢复以前的原样进行重建;鹿特丹模式,另起炉灶进行重建。

保护历史性城镇——威尼斯宪章。

10、最早的幕墙的实例是联合国大厦的秘书处大楼,被认为是大面积玻璃幕墙的代表作的是利华大厦。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马可利乌斯
厄斯金
格伦达新村
魏林比
丹麦与芬兰
菲斯克尔
乌特松
雅各布森
阿尔托
人情化
地域性
荷兰
林巴恩步行购物街
范登布鲁克
巴克马
小德里恩住宅区
阿姆斯特丹儿童之家
范艾克
中央贝赫尔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赫茨伯格
OMA
R·库哈斯
三、美国
SOM
DMJM
高层建筑
纽约利华大厦
纽约西格拉姆大厦
芝加哥约翰·汉考克大厦
纽约世贸中心
芝加哥西尔斯大厦
日本战后重建
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一)
瑞典魏林比
英国坎伯诺尔德
(二)朝鲜平壤的重建
(三)新建的大城市
印度昌迪加尔
巴西新都
(四)新西伯利亚科学城
(五)意大利罗马的古城与古建筑
(六)
塔皮奥拉城市中心
林巴恩步行购物街
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
美国的室内商业街
日本地下商业街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马来西亚吉隆坡双塔大厦(西萨佩利)
巴黎无止境大厦方案
高技性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福斯特)
伦敦劳埃德大厦(罗杰斯)
大阪新梅田空中大厦
纪念性
东京都厅舍(丹下健三)
法兰克福商品交易会主楼(昂格尔斯)
生态性
达摩拉办公楼(P.鲁道夫)
MBF大厦(哈姆扎和杨)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福斯特)
装饰性
DG银行总部大楼(KPF)
汉考克大厦(SOM)
64层美国钢铁公司大厦(哈里森)
世贸中心大厦(雅马萨奇)
西尔斯大厦(SO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会、法院、银行、 交易所、博物馆、剧院) 代表建筑: 雄师凯旋门
雄师凯旋门
古典主义代表建筑
圣保罗大教 堂是英 国国教 的中心 教堂, 它直接 采用古 罗马庙 宇正面 的构图。
古典主义代表建筑
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 。形式仿照巴黎的万神
庙,更加丰满雄伟,大穹顶的结构采用了铁 构架。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1.哲学,从十九世纪起西方哲学流行所谓“否定思维”,它们在 不同程度上背弃古典哲学,反对传统思维;
2.艺术,20世纪初,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于1913年出版《艺 术》一书,贝尔提出他的艺术定义,即有意味的形式 (Significant Form) ;
3.机器美学,1904年法国美学家苏里奥,出版《理性的美》一书, 对工业产品和机器从美学角度大加赞赏。
代表建筑:维也纳邮政储蓄银
行,建筑师瓦格纳 。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维也纳分离派
由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的学生奥别列兹、霍 夫曼与画家克里木特等一批30岁左右的艺 术家组成名为“分离派”的团体,意思是 要与传统的和正统的艺术分手。
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作品有: 维也纳玛约利卡住宅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维也纳美国酒巴间 维也纳米歇尔广场等
时间: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 起源:十八世纪下半叶英国资产阶级改革阶
段中,产生新的社会矛盾,浪漫主义者回避现实, 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追 求中世纪田园生活情趣;
建筑形式上: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塞堡或哥
特风格,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建筑类型:教堂、学校、车站、住宅等;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埃菲尔铁塔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 的战神校场上,是1884年法 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 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 办世界博览会而建立起来的 永久性纪念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九世纪下半叶——二十世纪初对新建 筑的探求
时代背景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界出现了一场以反传统为特征的狂 飙运动,经过这次文化狂飙,西方现代文化渐渐形成和确立, 进入一个历史阶段。
也用丰富多彩样式来满足商标的要求与个人猎奇 的嗜好;
建筑形式: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
合各种样式,也称“集仿主义”,沉醉于纯形式 的美,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为盛,十九世纪末二 使世纪初以美国较突出。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代表建筑 :
1.巴黎歌剧院(1861~ 1874)意大利晚期巴洛 克风格,掺杂烦琐的洛 可可雕饰)
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赖特,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 (1869~1959)。
草原式住宅,产生于二十世纪,赖特在 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 融合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的富有田园 诗意的住宅形式。
“草原式住宅”为赖特以后的“有机建 筑”概念发展奠定了基础。
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特点:
在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 义的常套;
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时间:19世纪70年代 地点:美国芝加哥 起源:1873年芝加哥大火 ,使大批建筑物化
为灰烬,这一把火,给这个新型的大都会创 造了条件,为利用一百年来欧美发展起来的 新建筑技术和材料,清除了场地。为了在有 限的市中心区内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于是 现代高层建筑开始在芝加哥出现,“芝加哥 学派”(Chicago School)也就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英国议会大厦 ,它采用的是亨利第五时期的哥特 垂直式,原因是亨利第五曾一度征服法国,采 用这种风格象征着民族的自豪感。
折衷主义(Eclecticism)
折衷主义(Eclecticism)也称集仿主义 。
时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 起因: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商品化,建筑
著名建筑师——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英国建筑师, 苏格兰人,1868~1928)
麦金托什的设计超出流行 的风格,打破了长期以 来英国设计界的沉闷气 氛。他的作品也对维也 纳分离派有过影响。
麦金托什主要建筑作品有: 风山住宅、格拉斯哥艺 术学院。
风山住宅
著名建筑师——高迪
西班牙建筑师高迪(1852~1926) ,西班牙巴塞罗那
一、19世纪房屋建筑业的变化
1.建筑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 2.现代专业建筑师的出现 ;
二、19世纪建筑材料、结构科学和施工技 术的进步
1.房屋建筑中钢结构的采用 ; 2.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广泛用于建筑 ; 3.近代结构科学的发展 ; 4.房屋跨度的跃进和房屋高度的改进 。
1851年伦敦的“水晶宫”(Crystal Palace)
代表建筑:
1. 埃 尔 郡 的 克 尔 辛 府 邸 ( 模 仿 寨 堡 1777 ~ 1790 ) 2.威尔特郡的封帝尔修道 院(模仿哥特教堂 1796~1814) 3.英国议会大厦(1836~ 1868) 4.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 (模仿印度伊斯兰教礼 拜寺的形式1818~1821)
英国议会大厦
设计人,帕克斯顿(园艺匠师)提出了一个完全新颖 的革命性的建筑
方案;建筑面积,S=74000平方米,长度l=1851英尺 (563米)象征1851年建造,宽B=408英尺(124.4 米);施工速度快是空前的 。
古斯塔夫·埃菲尔 (Gustave Eiffel,1832-1923)
法国土木工程师,因设 计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而著名。
意大利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诞生的标志: 意大利诗人、作家兼 文艺评论家马里内蒂 于1909年2月在法国 《费加罗报》发表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 宣文〉。
建筑师圣伊里亚
圣伊里亚(Antonio SantElia,1888-1916)出生于 意大利北部的科摩市 , 1912年,在米兰开业, 在米兰期间,圣伊里亚 与“未来主义”者来往, 在他们的影响下他于 1912年-1914年间画了一 系列以“新城市”为题 的城市建筑想象图,大 约有数百幅之多。
代表作品: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建筑师霍尔塔; 德国魏玛艺术学校,建筑师凡·德·维尔德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维也纳学派
时间:19世纪末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主要人物:瓦格纳(维也纳学 院派教授,原也倾向于古典 建筑)
主导思想:在工业时代到来之 际,主张新结构、新材料必 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反对历 史样式的重演
尔德 由来及主导:1917年出版名为《风格》期刊 思想:艺术家们强调艺术“需要抽象和简化”,
以数学式的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所有“巴洛 克”艺术形式,他们追求纯洁性、必然性和 规律性。
2.巴黎圣心教堂(1875~ 1877)
3. 1893年美国在芝加哥举 行的哥伦比亚博览会是 折衷主义建筑的一次大 检阅
巴黎歌剧院
巴黎歌剧院,欧洲最富盛名的歌剧院之一。巴黎歌 剧院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舞台,装修豪华考究,富 丽堂皇,反映出法兰西文化的气质与风格。
巴黎圣心教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贝尔拉格
荷兰建筑师贝尔拉格 (1856~1934)是一位 跨世纪承前启后的人物。
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理性和 真实性;
表现建筑造型简洁明快及 材料的质感;
提倡“净化”建筑,表明 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 够表达时代的建筑。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
卢斯
奥地利建筑师卢斯 (1870~1933) , 1908年发表《装 饰与罪恶》, 1910年卢斯在维 也纳设计了一座 几乎完全没有装 饰的房子——斯 坦纳住宅。
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兴盛:芝加哥学派最兴盛的时期是在1883年 到1893年之间,它在工程技术上的重要贡献 是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结束:1893年,芝加哥国际博览会全面复活的 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是对刚刚兴起的新建 筑思潮的一次沉重打击,从此,芝加哥学派 只好让位于象征美国大工商企业的“商业古 典主义”风格。
建筑师。
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 家族教堂(1883-1926),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 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 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吉埃尔礼拜堂 和居埃尔公园。
建筑观念:
用有动势的空间联系起内部世界;他从自然环境中生 长出生机勃勃有机体;大胆的工程实践和对材料富 有想象力的运用(色彩、岩石、人体骨骼结构)。
芝加哥学派代表建筑
芝加哥C.P.S百货公司大楼是美 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建筑, 由路易.沙里文设计 。沙里文 最先提出“形式随从功能” (From Follows Function), 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 开辟了道路。
C.P.S百货公司大楼的立面采用 三段式处理手法,以“芝加 哥窗”为主的网络式立面反 映了功能与结构的特点。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时间:19世纪末 地点:英国
代表人物:以莫里斯、拉金斯为首的一
些社会活动家的哲学观点在艺术上的表现;
主导思想: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和自然
材料的美;把机器看成一切文化的敌人, 主张用手工艺生产,表现自然材料,以改 革传统的形式;
代表作品:肯特的“红屋”,建筑师魏布
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
德意志制造联盟
成立:1907年在批评家兼教育家马蒂修斯 (时任普鲁士工艺美术学校管理部门的总 监)的积极推动下,同企业家、艺术家、 技术人员组成了“德意志制造联盟”。
宗旨:促进企业界、贸易界同美术家、建筑 师之间的共同活动,推动德国工业设计的 标准,促使建筑领域的创新活动,许多著 名建筑师认同,建筑必须和工业结合这一 方向。
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作品肯特的“红屋”
莫里斯红屋
欧洲探求新建筑运动
——新艺术运动
时间:19世纪最后十年和二十世纪头十年; 地点:开始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