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阶段检测(七)(选修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三生物2018高考综合测评7

人教版高三生物2018高考综合测评7

综合测评(七)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选修31.(10分)(2012·福建普高毕业班质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能合成白介素2(IL-2)。

该蛋白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在体内易被降解。

研究人员将IL-2基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基因拼接成一个融合基因,并在酵母菌中表达,获得具有IL-2生理功能、且不易降解的IL-2-HSA融合蛋白。

其技术流程如图。

请回答:(1)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 ℃;图中②表示________过程。

(2)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________,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3)表达载体2导入酵母菌后,融合基因转录出的mRNA中,与IL-2蛋白对应的碱基序列不能含有________(起始、终止)密码子,才能成功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4)应用________杂交技术可检测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答案:(1)37(或36.5±0.5)反(或逆)转录(2)a(3)终止(4)抗原—抗体解析:(1)人体的体温是37 ℃左右,因此培养人体细胞的最适宜温度就是37 ℃。

由mRNA到cDNA过程是逆转录过程。

(2)根据图解可知目的基因的两端分别是由限制酶Eco RⅠ、BglⅡ切割的,一般用同一限制酶切割才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表达载体1中的位点a具有Eco RⅠ的识别位点,因此位点a应为限制酶BglⅡ的识别位点,才能成功构建表达载体2。

(3)mRNA中如果含有终止密码子,则会导致翻译终止,不能合成出目的蛋白。

(4)抗原、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可以迅速检测出酵母菌是否表达出IL-2-HSA融合蛋白。

2.(9分)(2012·江西盟校二联)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和抗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请分析并回答。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模块检测卷(附答案)

2018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模块检测卷(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一轮复习检测题(附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内环境中可以发现由碘参与组成的甲状腺激素B.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C.在肺炎双球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核酸与ATP都含有C、H、O、N、P元素B.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C.艾滋病病毒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D.用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4.下列哪项不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A.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但有的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RNAB.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但原核细胞没有C.真核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器,但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真核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但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5.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病毒既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糖体B.病毒体内的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C.甲型H1N1病毒、艾滋病病毒可以离开细胞完成生命活动D.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容易出现变种,故疫苗研制工作比较困难6.下图是某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甲。

将该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分离,选择其中三种,测定几类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大致如下表乙所示(表中数据为干重比)。

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细胞器C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⑧ B.该细胞可能存在于根尖C.细胞器B不可能是甲图中的⑦ D.将该细胞放在清水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7.下列关于细胞器之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的形成与分泌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及线粒体相互合作的结果B.线粒体与叶绿体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和高尔基体分别对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D.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和线粒体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有实验表明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中具有一些相同的蛋白质,而且这类蛋白质在细胞膜中含量较少,在内质网中含量较多,在高尔基体中含量介于两者之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及各专题测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及各专题测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课时作业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巩固1.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C6H12O6+6O26CO2+6H2O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D.C2H5OH+O2CH3COOH+H2O解析:A项是果酒发酵初期的反应式;B项是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反应式;C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项是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的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处理,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葡萄汁流出或造成杂菌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是必不可少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瓶。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课时练

(全国卷 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课时练

第1讲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建议用时:10分钟)1.(2017河北冀州中学月考,2)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

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

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①处插入碱基对G—CB.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C.③处缺失碱基对A—TD.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2.(2017江西抚州临川一中期中,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生物可能不出现变异性状B.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某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内发生了基因重组D.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3.(2017河北邯郸一中开学测试,14)下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B. 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C. 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4.(2017四川绵阳丰谷中学入学测试,5)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5.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6.如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

最新-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7 新 精品

最新-2018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7 新 精品

质量检测(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8年湖南衡阳联考)李贽因思想“异端”而被神宗御批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

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被天主教会宣布为“异教徒”,并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

以上史实说明( )A.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B.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C.教会势力的强大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解析:从明末思想家李贽、近代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的遭遇,可以反映出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本题选B项。

A项说法不符合布鲁诺被审判;C项说法不符合李贽;D 项说法不符合李贽,李贽不是代表资产阶级。

答案:B2.右图是一个生物学家,他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原则,就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贫穷与冷漠中度过的,尤其是晚年的境遇很凄凉。

直到1918年,在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时,巴黎植物园向各界募捐,才算为他建立了一块纪念碑。

碑上镌刻着他女儿的话:“我的父亲,后代将要羡慕您,他们将要替您报仇雪恨!”这位科学家是( )A.胡克B.拉马克C.施莱登D.达尔文解析:从材料中,他提出的两个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以及到1918年,人们纪念他的名著《动物学哲学》出版100周年,可知这位科学家是拉马克。

答案:B3.(2018年高考调研)201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瑞士联邦建交60周年,瑞士驻华使馆和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在北京特别举办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展览。

爱因斯坦于1899年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居住至1914年移居柏林,但终身保留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留居瑞士期间做出的最突出贡献是( )A.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提出狭义相对论C.提出太阳中心说D.提出量子理论解析:A、C、D三项分别是牛顿、哥白尼和普朗克提出的;爱因斯坦于1918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七)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均是通过自由扩散或渗透方式出入细胞的B.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协助扩散、胞吐均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消耗ATPD.抑制细胞的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解析:选D 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中的大分子物质通常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胞吐需要消耗ATP;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引起的,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细胞呼吸对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无明显影响。

2.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B.该实验为自身对照实验,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C.必须要用高倍物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D.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解析:选C 第一次观察时洋葱鳞片叶细胞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会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不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这一步的观察现象要作为对照;用低倍物镜就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的现象;第二次观察时植物细胞已发生质壁分离,随着质壁分离程度加大,可以观察到液泡的紫色逐渐加深。

3.如图为渗透平衡时的装置(糖类不能通过半透膜),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

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酶,则平衡时m不变D.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解析:选D 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渗透压降低,吸水能力也减弱,则平衡时m将减小;若向漏斗中加入蔗糖分子和蔗糖酶,渗透压增大,则平衡时m 值将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水分子进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液面不再升高。

2018届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领航习题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7-1随堂演练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领航习题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7-1随堂演练Word版含答案

1.(2016·高考天津卷)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解析:选A。

据表可知,核糖体S12蛋白结构改变后,突变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不能与链霉素结合,而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突变型枯草杆菌对链霉素具有抗性,A项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突变型是因为S12蛋白第56位的赖氨酸替换为精氨酸所致,该基因突变属于碱基对的替换,C项错误;链霉素不能诱发基因突变,只是对枯草杆菌起选择作用,D项错误。

2.(2015·高考四川卷)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

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 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解析:选C。

A项,双链DNA中嘌呤与嘧啶的比例恒等于1,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

B项,转录过程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

C项,由于突变位置的差异,mRNA 中增加的AAG三个碱基位置可能在原序列两个相邻密码子之间,也可能插在原序列某一密码子内部,导致与之相邻的下一个密码子也改变,故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项,密码子虽然有64种,但是有3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无相应的tRNA,所以tRNA只有61种。

3.(2015·高考江苏卷)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白花植株的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B.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解析:选A。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时作业38 含答案 精品

2018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习题 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时作业38 含答案 精品

课时作业38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时间:30分钟满分:75分1.(15分)(2017·济南模拟)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

某同学欲从含原油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

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1)选择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一化学物质或改变某一理化性质,使某一微生物正常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则被杀灭或抑制,从而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

本小题就是利用该细菌能高效降解原油的特性,用选择培养基将其筛选出来的。

(2)纯化菌种的方法包括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3)菌落周围的分解圈是微生物分解原油形成的,因此分解圈大的菌株具有较强的降解原油的能力。

(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酒精灯火焰附近温度较高,微生物无法生存,所以在此处操作可以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选择(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3)强(4)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火焰2.(15分)莠去津是一种含氮农药,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目的菌)。

请据图回答:(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1)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检测(七)(选修1)1.(15分)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果酒、果醋的历史源远流长。

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________(呼吸类型)微生物。

(2)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_。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________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________________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实验表明,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________。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________,再进一步转变为________。

解析:(1)制作果酒所用的酵母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微生物,其无氧呼吸可产生酒精。

(2)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葡萄酒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3)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进一步转变为醋酸。

答案:(1)兼性厌氧(2)18~25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色素缺氧、呈酸性(3)特别敏感乙醛醋酸2.(15分)(2017·山东潍坊模拟)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舌尖上的中国》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

请回答:(1)腐乳生产是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到豆腐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___。

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看,豆腐应该属于________________。

(2)在果醋制作时,醋酸菌在________供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________生成醋酸。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为避免其他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腐乳生产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

腐乳制作的过程中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微生物在豆腐中生长,豆腐属于微生物的培养基。

(2)在果醋制作时,醋酸菌在氧气供应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

(3)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

答案:(1)避免其他杂菌的污染,保证产品的质量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培养基(2)氧气酒精(3)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3.(15分)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

研究者从热泉嗜热菌样品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1)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法。

(2)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配制时仅以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________作为凝固剂。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________法灭菌。

(4)培养一段时间后,应从Ⅰ号培养基上挑出________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①过程是梯度稀释,目的是对样品进行稀释;②过程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2)本题实验的目的是筛选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本培养基以淀粉为唯一碳源;从物理状态上来说,Ⅱ号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配制时应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

(3)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应先调节pH,然后再进行灭菌,如果先灭菌再调节pH,在调节pH时会污染培养基;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4)能分解淀粉的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透明圈越大淀粉酶的活性越强,所以要从Ⅰ号培养基上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答案:(1)稀释稀释涂布平板(2)选择淀粉琼脂(3)先调节pH,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4)透明圈大4.(15分)某实验小组欲从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

请回答:(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基污染,需将培养皿呈________状态放置。

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处理。

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需设置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________试剂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________,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菌落,可采用________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平板上。

(5)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欲筛选出能降解豆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豆油而无其他碳源,不能降解豆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从功能上讲,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为避免培养皿污染,需将培养皿呈倒置状态放置。

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梯度稀释处理。

为了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设置接种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3)由于脂肪遇苏丹Ⅳ试剂会出现红色,所以为了筛选出菌株,可将适量的苏丹Ⅳ试剂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围,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围的现象是出现透明圈、不出现红色圈,则说明此种菌能够分泌脂肪酶。

(4)分离纯化菌种时,需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于新的培养基以得到单菌落。

(5)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从而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豆油选择(2)倒置系列稀释(或梯度稀释)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基被污染)(3)苏丹Ⅳ(或苏丹Ⅲ)出现透明圈(不出现红色圈或橘黄色圈)(4)平板划线(5)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5.(15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大肠杆菌菌群数是我国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标之一,能够反映食品是否卫生。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用来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其中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磷酸盐、________和维生素。

对新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时,应采取________灭菌法。

为了统计样本中大肠杆菌菌群数,可用__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计数。

(2)桉树油一般从新鲜的桉树叶中提取,过程如下:桉树叶+水―→A―→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桉树油提取桉树油采用的方法是_____,在分离油层时要加入NaCl,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分离油层后,再加入________除水。

解析:(1)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磷酸盐、碳源、氮源和维生素;对新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彻底灭菌时,应采取高压蒸汽灭菌法。

统计样本中大肠杆菌菌群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计数。

(2)根据桉树油的性质,提取采用的方法是水蒸气蒸馏法,在分离油层时要加入NaCl,其作用是增加水层的密度,使分层更明显。

分离油层后,再用无水硫酸钠除水。

答案:(1)碳源、氮源高压蒸汽稀释涂布平板(2)水蒸气蒸馏法增加水层的密度,使分层更明显无水硫酸钠6.(15分)生物组织中存在多种有机物,不同的有机物其提取与鉴定方法不尽相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向初步提取的乳化液中加入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提取之前需用__________浸泡,以提高出油率。

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________和5%的________,并调节pH至7~8。

(3)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为粉碎、干燥、萃取、________、________。

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时应与________________作对照。

解析:(1)采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由于氯化钠能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油水分层,应向初步提取的乳化液中加入氯化钠。

(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提取之前需用石灰水浸泡,以提高出油率。

为了使橘皮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

(3)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

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时应与标准样品作对照。

答案:(1)NaCl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油水分层(2)石灰水NaHCO3 Na2SO4(3)过滤浓缩温度和时间性质和使用量标准样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