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文阅读总复习名篇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名句名篇默写(一)班级:姓名:成绩:《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孔子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评判标准是“义”或“利”。

荀子在《劝学》中的“ ,”两句,用蟹只能以蛇鳝之穴托身为喻,说明学习不专一的危害。

在《屈原列传(节选)》中,“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屈原远离污秽。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是因为在深重的忧虑下,“ ”,守江山难,是因为在志得意满下“ ”。

韩愈在《师说》中的“ ,”两句,说明了“圣人无常师”的根本原因。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 ,”两句,描绘了秦宫不把珍宝当珍宝的奢靡之状。

苏洵在《六国论》替六国制定“ ,”的对策,认为这样可让秦国“食之不得下咽”了。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指责自己“拒谏”,认为“ ,”,不为“拒谏”。

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描绘了箫传出的婉转、悠长、似断不断的乐声。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用“ ,”两句,描绘项脊轩这个百年老屋修葺前的破旧。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志时认为“ ,”,因而笑子路。

《过秦论》中“ ,”两句,陈述秦统一后秦始皇把天下武器收聚到咸阳后所采取的弱民措施。

《礼记·礼运》认为,只要做到“ ,”,就可实现夜不闭户,成为真正的大同社会。

李密在《陈情表》的“ ,”两句,陈述自己辞去地方官的举荐和皇上的征召后,皇上下诏急切严厉责怪自己有意回避、怠慢上命的惶恐心情。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的“ ,”两句,认为自己辞官归隐是认识到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未来的事来得及补救。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 ,”,形象描述其他种树人对树木关爱太过的情形。

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两句,阐述了不要忽视小的祸患、不要沉溺喜爱的事情这个道理。

宋人的文章喜欢说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叙述自己夜探绝壁后,发表了自己理性的思考,“ ,”,并用“可乎”这个反诘句表示否定。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10月联考名篇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10月联考名篇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相近的观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前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则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

(3)小刚想为一幅绘有古代兵器“戈”的图画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

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很好。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能者的长处,反省自己的错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异曲同工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张若虚孤身漂泊在外,因此诗中描写的明月给人的感觉也是孤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便是明证。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从师的不同态度,其中古之圣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之众人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陆游在《书愤》中回味当年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出收复故土的坚定豪迈的气概,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回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暗示其报国从军的夙愿。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理解性默写

知识一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0篇)一、文言文(20篇)(一)必修(10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强化练习】❶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❷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 ?”❸在《<论语>十二章》中,“, ”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一生去实践,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❹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❺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古诗词情景默写是每年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因此各位备战高考的同学,也应该尽早把这些必背的古诗词和相应的情景默写模式记熟。

以下是准备的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欢迎借鉴参考。

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劝学情景默写重点句第1页共8页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含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一、(2022·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秋思陆游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

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

风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

信步出门湖万顷,季鹰不用忆莼鲈[注]。

【注】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

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而辞官还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感叹自己年龄已到四十岁,内心也早知道辜负了一生的抱负。

B.颔联中的“闲日月”“醉工夫”,蕴含着诗人此时此刻闲适自在的心情。

C.颈联写落叶和透过门窗的寒气,点明了深秋的时节和诗人的身体状况。

D.闲居的诗人面对着秋色秋景,思绪万千,全诗表达了诗人秋日所感。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的含意及其蕴含的思想情感。

(6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①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②。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注】①籯: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

②《三国志》孔融赞韦端的两个儿子“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贵之”,比喻子孙有才德。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两句劈空而来,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先发议论,夺人眼球,发人深思。

B.颔联承上,诗人既赞颂了胡逸老的高贵品格,又借典故表达了美好祝愿。

C.颈联一个“出”字,化动为静,手法巧妙,与“两山排闼送青来”异曲同工。

D.尾联总收全诗,闲逸中观山水,山水之气涤荡心灵,使人灵魂澄清无滓。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宿芥塘佛祠①贺铸青青麰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

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底许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

【注】①诗人当时正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并非随兴所至的游览观光。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全诗从麦苗抽芒写起,首联既点明了春末物候,又暗中交待了诗人在外求宿的原因。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任务突破练18名篇名句默写1.(2021·山东济宁高三5月模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两句,通过描述采集佳木香草的行为,喻示诗人不断追求美好事物的嘉德懿行。

(2)杜甫《登高》中“,”两句,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一样,景象旷远,境界雄阔,给人视通万里、山河尽览的感受。

(3)古诗词中经常出现“鹧鸪”这一意象,或表现爱恨情怨,或寄托漂泊相思,或抒发兴亡之叹,“,”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2.(2021·江苏如皋新高考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逸评价《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在苏轼《赤壁赋》中“,”两句也是借这种手法来表达对君王的思念。

(2)《念奴娇·过洞庭》中的“,”,写出月色清冷,衣物单薄、人情冷暖,尽管如此,诗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泛舟在无边的洞庭湖上。

(3)在唐诗中雁的文化内涵丰富,它可以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可以代指书信,传达情意;还可以喻人生的凄凉悲苦,如“,”。

3.(2021·山东泰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化用《史记》中的典故表现作者求贤若渴心情的诗句是“,”。

(2)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杜甫的诗句中常写流泪,如《登岳阳楼》中的“”一句,《蜀相》中的“”一句。

(3)中国古代诗文与酒有密切关系。

苏轼《赤壁赋》中,“”一句写曹操斟酒祭江;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一句写作者自斟自酌。

4.(2021·山东临沂高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东皋本是东方的高地,后多指归隐后的耕地,这与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的“,”两句有关。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借助叠词和文言助词“兮”,使诗歌充满独特韵味和音乐美感。

(3)《庄子·渔父》有“真悲无声而哀”之说,宋人就善于在词作中描摹男女泪眼相对的细节,如“,”,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群六名篇名句默写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任务群六名篇名句默写

任务突破练三十名篇名句默写1.(2022·四川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商隐在《无题》中写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的诗句是“,”。

(2)与荀子《劝学》中“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相反,《爱莲说》中赞美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灭亡之因时说,若六国当年能善待人民,“”;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2.(2022·陕西榆林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表明取得成就不一定要天赋异禀,而要善于利用外部条件。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3)我国边塞诗常常通过描绘典型的物象来渲染氛围,比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都运用了“旗帜”这一物象。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人民是创作的源泉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如《赤壁赋》中所说的“,”的源泉。

(2)(2022·四川南充月考)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和传说,“”一句写到了远古的蜀王;“”一句写到了羲和驾驶的太阳神的车子。

(3)(2022·陕西渭南期末)屈原《离骚》中“,”两句表明了宁死也不改变节操的态度。

4.(2022·陕西咸阳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为鼓励同学们发扬冬奥健儿攻坚克难、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学校向师生征集标语,《荀子·劝学》中的“,”两句最为合适。

(2)同样是描写赤壁附近的长江水,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描写月出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则用比喻手法描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3)黄河作为中华文明主要的发源地,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深深地刻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宋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旧唐书》)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天仙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赠刘景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杂说?送张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 ,
佳木葱茏而可悦

(欧阳修《秋声赋》)
(4)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白居易《琵琶行》)
(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 ?
(姜夔《扬州慢》)
6.(2013·浙江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
(王勃《滕王阁序》)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
(李白《蜀道难》)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解析:(1)“幽”易与同音字“忧”混; (2)“繁”易与同音字“烦”混。其实这些同音字的意义根本 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三)区分同音异形字 读音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篇名句中也屡见不鲜,是
(四)技巧推断法
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点明了所填名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比
如“比喻”“侧面烘托”“正面描写”“反衬”等,我们借助
这些手法加以推断联想,就可找到所填名句。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了客人吹洞箫的内容,开始
是正面描写,写洞箫的声音呜咽、不绝如缕,接着用侧面描写


”来表现洞
箫声音的悲凉。 推断:情境中“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表明了使用的
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已经确定,所填内容应为侧面描写,
结合背诵诗句和“洞箫声音的悲凉”,可推断所填名句为: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
(苏轼《赤壁赋》)
(4)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却
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2015·浙江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天之苍苍, 其正色邪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
(八)注意不遗漏虚词
文言文中有大量的虚词,部分。 (1)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 (杜牧《阿房宫赋》)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课堂突破 纵深精研·提知能
一、掌握 8 策略——让你写对字
名句默写,准确识记和书写是前提。备考时除应多读多 背多写外,我们还要掌握恰当的识记和书写技巧,运用 8 大夺 分策略,提高我们的备考能力。
(一)记住生僻难写字 名篇名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笔,强 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专题四 名篇名句默写
2021/1/15
2021年高考复习
1
学前启动 真题体验·明考向
1.(2018·浙江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
复也。 (2) 鸡豚狗彘之畜
(《论语》) , 无失其时 ,七十者可
以食肉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一)意义还原法
某些名句填写的情境提示就是对名句的意义解释或翻
译,我们把语句的意义或翻译还原到“古文”或诗句即可。
如:《荀子·劝学》中写君子广泛学习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两句是


”。
还原:
(二)位置定位法 部分名句填写的情境给出了所填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根据
提示检索原文,就可快速找到切入点,以此确定所填名句。
解析:所填写诗句中的“蠡”“豗”“砯”“酹”都属于难
记难写的生僻字,应当特别注意。
(二)区分同音异义字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字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是
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
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做到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
以趋于亡。 (5) 人人尽说江南好
(苏洵《六国论》) ,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
天, 画船听雨眠 。
(韦庄《菩萨蛮》)
1.名篇名句默写题考查范围是什么? 考查共设 5 个小题,其中 4 个小题考查浙江高考语文《考试 说明》规定的背诵篇目,1 个小题考查规定篇目之外的诗词 名句。基本上以古代诗、词以及文、赋中的名句为主。
2.考查形式上有何特色? 考查形式基本固定,以对上下句型填空题为主,即给出上 句(下句)要求考生补写出下句(上句),或给出前后句要求考 生补写出中间句。题后所注明的出处具有提示作用。
3.在选句内容上有何特点? 选句内容主要关涉四个主题: (1)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2)表现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博大胸怀、勇担 责任的句子。 (3)描写锦绣河山、优美意境的句子。 (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创新变革和社会和谐发展等 方面的句子。

(李清照《声声慢》)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辛弃疾《贺新郎》)
5.(2014·浙江高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 约我以礼 ,
欲罢不能。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论语》) 而致千里 ;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1)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论语》)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有如此之势,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日削月割 ,
如:(2018·全国卷Ⅰ)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
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定位:情景中的“文末”提示了所填名句的位置,再结 合“文章爱好”和“儒学素养”,可确定所填名句为: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三)意象检索法
一些名句填写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点意象(人、事、
(四)区分形近异义字 形近字在名篇名句中也比较常见,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 同或相近,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 应予以重视。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解析:(1)“姿”易与“恣”混淆;(2)“藉”易与“籍”混淆。
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荀子·劝学》) (3) 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王勃《滕王阁序》)
解析:(1)“属”通“嘱”;(2)“知”通“智”;(3)“销”通 “消”。这些字都属于通假字,但是书写时不能写成本字。
(韩愈《师说》)
解析:(1)中的“而、者”,(2)中的“使、则”,(3)中的“其、 者、也”,以上所列的都是虚词,书写时很容易丢掉,应 引起注意。
二、巧借 4 方法——让你选准句
“语境理解式默写题”是近几年全国卷采用的一种考查 题型,其难度要高于目前浙江卷采用的“对上下句填空式默 写题”,其原因在于考生必须在背熟的基础上还要有理解准 确并选择准确的过程。鉴于目前一些省份也在逐步借用此形 式,浙江卷也不排除采用语境理解式默写的可能,为此,编 者总结出了 4 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备考生不时之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解析:(1)“暮山紫”需要联系语境,否则就可能会把“暮” 写成“蓦”;(2)“渚清”需要联系语境,否则就可能会把 “清”写成“青”;(3)“赢得”需要联系语境,否则就可能 会把“赢”写成“营”。
(七)留意句中的通假字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假字
物等),根据这些意象可准确定位所填名句。
如: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检索:情景中的“黄鹤”“猿猴”等词准确地表明了要
填写名句中也包含这些意象,再结合“写山势高险”的内容, 由此,我们可迅速确定所填名句为: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猿猱欲度愁攀援 。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 成一家之言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
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 (周邦彦《苏幕遮》)
解析:(1)注意“悱”的写法,不要把“隅”写成其形近字 “偶”。(2)注意“豚”“彘”的写法。(3)注意“今”的写 法 , 不 要 把 “ 今 ” 写 成 其 形 近 字 “ 令 ” 。 (4) 注 意 “涩”“凝”“歇”的写法。(5)注意“侵”“窥”“檐”的 写法。
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2)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 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