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重点答案

合集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

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及重点归纳教材:《现代汉语》综述:本篇文章将对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题进行解答,并重点归纳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每个题目的解析和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应试能力。

第一章:词语积累与运用本章主要涉及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如何准确地理解词义、活学活用等。

1. 下列词语的释义选项错误的一项是:答案:A.激浊扬清:形容有志有尚的人能够去伪存真,旗帜鲜明。

2. 阅读下面的对联,选出划线部分意义相近的词语:等雨停风丢下饭碗,看风使舵上班歇。

答案:B.丢下饭碗&看风使舵重点归纳:1. 词语积累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2. 在遇到词语题时,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的含义,以确保选出正确答案。

3. 多进行语境推测和类比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

第二章:修辞手法与修辞效果本章主要涉及修辞手法的理解和修辞效果的辨析,掌握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艺术性。

1. 下列名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公道世间竟罕逢,人情世态皆经融。

"答案:C.夸张手法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运用了以下修辞手法:答案:D.升华手法重点归纳:1. 修辞手法是语文作品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段,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表现力。

2. 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及其效果,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 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要留意作家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其目的和效果。

第三章:阅读理解与分析本章主要涉及对课文和篇章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

1. 下面哪段文字的主题和中心意思与文段不一致?答案:D.从灵魂深处,我们一直在寻找认同。

2. 下面哪项不是判断一段文字是否流畅连贯的标准?答案:A.是否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重点归纳:1. 阅读理解与分析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环节。

2. 在阅读理解中,要注重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理清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一、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中国语言发展的早期阶段,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古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文言文基本语法(1)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主要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其中宾语通常位于谓语之后。

(2)典型短语:了解一些经常出现的典型短语可以帮助理解古代文献。

例如:“安之若素”表示对某人的赞许。

(3)词语使用:文言文使用的词语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词义以及词性的转换。

练习题:文言文句子翻译:吾乃天之子,岂可彼之言。

2. 古代文学常识(1)唐诗宋词:了解唐宋时期的诗词作品,包括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2)元曲文学:对于清代以前的戏曲文学有所了解,包括元曲和杂剧等。

练习题:下面这首诗是哪位唐代诗人的作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是目前中国通用的语言,是大学语文复习中的重点。

以下是一些现代汉语的重要知识点和相关练习题。

1. 词语辨析(1)近义词与反义词的辨析: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近义词和反义词,避免语义混淆。

(2)常用词语搭配:了解一些常用的词语搭配,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练习题: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替换为合适的词语。

他的演讲_____了听众的关注。

2.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

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1)比喻: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来达到修辞目的。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拟人化,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练习题:下面哪种修辞手法在这句话中使用了?雨后的小草抖动着身躯,欢快地向我们招手。

三、作文技巧作文是大学语文考试的常见题型,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作文写作技巧。

1.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通过举例来支持观点,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2)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观点或事物的差异来论证自己的立场。

2. 语言表达(1)注意段落分隔:合理设置段落分隔有助于阐明论点和行文结构。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孙悟空答案:A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什么?A. 民间歌谣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史诗答案:A3.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悲愤B. 豪放C. 哀怨D. 忧愁答案:B4.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现代汉语散文之父”?A. 鲁迅B. 茅盾C. 巴金D. 朱自清答案:D5.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班固C. 司马光D. 左丘明答案:A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张若虚C. 杜甫D. 李白答案:B7.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哪部作品?A. 《归园田居》B. 《饮酒》C. 《桃花源记》D. 《五柳先生传》答案:A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苏轼的哪首词?A. 《念奴娇·赤壁怀古》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城子·密州出猎》D.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答案:A10.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莫失莫忘B. 不离不弃C. 金玉良缘D. 木石前盟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鲁迅的《呐喊》?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药》答案:A、B、C2. 《诗经》中的“风”包括哪些部分?A. 周南B. 郑风C. 卫风D. 秦风答案:A、B、C、D3. 下列哪些作品是唐代诗人杜甫的?A. 《春望》B. 《登高》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 《琵琶行》答案:A、B、C4. 下列哪些作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A. 《青玉案·元夕》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答案:B、C5. 下列哪些作品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A. 《西厢记》B. 《赵氏孤儿》D. 《汉宫秋》答案: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的“颂”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重点篇)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重点篇)

大学语文考试答案(重点篇)先秦文学自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88 1、《周易》包括( C )、“传”两部分。

A.卦B.序C. 经D.辞2、八卦中,( A )代表天。

A.乾B.坤C.艮D.离88 3、六十四卦每个卦有( C )个爻A.一B.三C.六D.九4、关于《周易》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 )。

A.《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B.《周易》用于占卜。

C.《周易》是四书五经之一D.《周易》中的"传"有十种,称为“十翼”。

88 5、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共工触山保存在( B )中。

A.《山海经》B. 《淮南子》C.《诗经》D.《庄子》6、神话产生于人类童年阶段,是运用想象和( B )对自身及自然界做出的解释。

A. 推测B.推理C.推断D.推求7、“刑天舞干戚”中“戚”是指( C )。

A.矛B.盾C.斧D.锤8、《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A )诗歌总集。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D.英雄主义9、在《诗经》中艺术性和思想性最高的是( A )A.风B.雅C.颂D.歌88 10、“之子于归”中“归”是指( D )。

A.归还B. 合并C. 回家D.出嫁11、《诗经》成书之说中,与孔子有关的是( C )A.采诗说B.献诗说C.删诗说12、“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 B )。

A.说明B.叙述C.抒情D.议论88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B )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A.齐B.鲁C.燕D.赵88 14、“文质彬彬”出自( D)一书。

A.《楚辞》B. 《庄子》C.《淮南子》D. 《论语》15、“四书五经”中不包括( D)。

A.大学B.尚书C.礼记D.乐经16、关于孔子及儒家思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孔子认为人在一生中都要不断学习B.孔子排斥利、欲,甘愿过贫穷的生活C.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D.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17、下列哪种说法体现的不是道家的思想倾向。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

《大学语文》自考试题及答案「重点」(一)认真研读教材中的课文共52篇课文,议论文10篇,记叙文17篇,诗词18篇,小说7篇,四局部内容所选的课文篇目,一篇一篇地阅读掌握,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考生一定要加强对教材所选取的课文内容的理解。

在过去《大学语文》中,考核考生对课文的内容是否记忆的较多。

1.《秋水》(节选)中说“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中“仲尼”指的是A.伯夷B.孟子C.孔子D.老子[答案]C[解析]这是考核一名大学生最根本的人文常识的试题。

没有丝毫难度。

2.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提及他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经历,用以说明的论题是A.抱定宗旨B.端正学风C.砥砺德行D.亲爱师友[答案]D[解析]这是典型的考核是否阅读教材的试题。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共阐发“三事”:抱定宗旨;砥砺德行;亲爱师长;阅读课文掌握阐发三事详细论述的内容。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置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亲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3.以下著作中,作者为韩愈的是A.《壮悔堂文集》B.《昌黎先生集》C.《震川先生集》D.《樊川集》[答案]B[解析]课文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也是需要认真阅读掌握的知识内容。

尤其是作家的主要代表作更需要掌握。

《壮悔堂文集》:侯方域;《震川先生集》:归有光;《樊川集》:杜牧;韩愈自称郡望为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4.《先妣事略》一文中,“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的人物是A.外祖B.周孺人C.大姊D.老妪[答案]B[解析]这是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试题。

先妣是周孺人;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假设不谋夕。

5.杜甫《秋兴八首》的创作地点是A.夔州B.长安C.巩县D.成都[答案]A[解析]掌握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作的这首诗,掌握时代背景。

6.《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A.杨贵妃B.董双成C.梨园弟子D.临邛道士[答案]D[解析]典型考核考生是否阅读课文的极简单的试题。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

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大学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尔雅)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尔雅》中“释诂”一章所解释的词是:A. 风雅B. 尔雅C. 雅正D. 雅言答案:D2. “尔雅”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其含义是:A. 近于雅正B. 尔虞我诈C. 温文尔雅D. 尔雅之堂答案:A3.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词典,其主要特点是:A. 只收录单字B. 只收录复音词C. 收录单字和复音词D. 只收录成语答案:C4. 下列关于《尔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儒家经典之一B. 是中国最早的词典C. 由汉代学者编纂D. 包含对词语的解释答案:A5. 《尔雅》中“释亲”一章主要解释的是:A. 亲属称谓B. 亲属关系C. 亲属制度D. 亲属礼仪答案:A6. 《尔雅》的编纂者是:A. 孔子B. 荀子C. 扬雄D. 未知答案:D7. 在《尔雅》中,“释草”一章主要涉及的内容是:A. 草药的用途B. 草本植物的分类C. 草的文学意象D. 草的种植技术答案:B8. 下列哪一项不是《尔雅》的分类方式:A. 释诂B. 释言C. 释训D. 释史答案:D9. 《尔雅》中“释虫”一章主要解释的是:A. 昆虫的分类B. 昆虫的生活习性C. 昆虫的文化意义D. 昆虫的药用价值答案:A10. 《尔雅》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字学B. 词典编纂C. 文学创作D. 历史研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_______词典。

答案:按意义分类12. 《尔雅》的“释名”一章主要解释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事物的名称13. 在《尔雅》中,“释鱼”一章主要涉及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鱼类的分类14. 《尔雅》的编纂目的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

答案:解释经典中的难懂词语15. “尔雅”在《论语》中的含义是指_____________。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含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提纲(含答案)

大学语文练习题第一篇《大同》一、选择题1.《大同》一文选自是 ( C )。

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尚书》2.孔子认为“大同”、“小康”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D)。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3.《礼记》所代表的思想体系属于( A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4.提出“大同”理想的人是( B )。

A.庄子B.孔子C.梁启超D.孙中山二、填空题1.《大同》:“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句中“观”指宗庙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读音是guan_。

2.“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句中“与”读音ju,意思是推荐;“蜡”读音zha,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的年终祭祀。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中“矜”的意思是同“guan ”,是无妻的人。

“独”的意思是无子女的老人。

4.“城郭沟池以为固。

”中“固”的意思是坚固的军事工事。

三、翻译题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答: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选拔贤明的人,推举能干的人,讲求诚信,修习亲睦。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答: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却没有“多得”的念头。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答:使天下的老人都有善终,使壮年人都有用武之地,使孩子们都能健康成长。

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老而无子以及身有残疾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四、论述题1.概述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社会特征。

“大同”社会同与它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爱无差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没有私产,各尽其能”,这儿的人们没有私产,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2.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入学考试复习资料(大学语文)一、单项选择题(下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选择出来填在题中的括号里)1、( B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A.《史记》B.《诗经》C.《国语》D.《论语》2、《诗经》又叫做( B )A.《诗歌》B.《诗三百》C.《论语》D.《语言》3、“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指下列( C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4、“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指下列( B )艺术手法A.比B.兴C.赋D.铺陈5、《诗经》中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部分是( A )A.风B.雅C.比D. 颂6、《诗经》中的“国风”共有( C )篇A.150篇B.105篇C.160篇D.610篇7、《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A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8、《诗经》是我国( B )的高峰A.六言诗B.四言诗C.五言诗D.七言诗9、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 独特的国别文化色彩B. 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C. 独特的政治文化色彩D. 独特的时代文化色彩10、《楚辞》是西汉时期的学者( A )所编A.刘向B.屈原C.宋玉D.司马迁11、屈原的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是( A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2、屈原的一篇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是( B )A.《离骚》B.《九歌》C.《九章》D.《渔父》13、屈原的一篇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诗歌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天问》14、宋玉的代表作是( D )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15、《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 D )A.“经骚”B.“诗骚”C.“诗楚”D.“风骚”16、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可以向往追求却永远达不到追求目标的一种意境是( C )A.爱慕情境B.敬慕情境C.企慕情境D.思慕情境17、( B )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首送别诗歌A.《鲁风·燕燕》B. 《邶风·燕燕》C.《王风·燕燕》D. 《郴风·燕燕》1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出自于( B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卫风·黍离》D.《陈风·月出》19、《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 B )A.怨妇诗B.思妇诗C.征战诗D.爱情诗20、下列作品属于征战诗的是( A )A.《小雅·采薇》B.《王风·黍离》C.《大雅·采薇》D.《陈风·月出》2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 C )A.《王风·燕燕》B.《王风·黍离》C.《小雅·采薇》D.《陈风·月出》22、从内容上来看,《离骚》是一篇( B )之作A.写景B.忧愤C.抒情D.送别23、( C )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A.《诗经》B.《楚辞》C.《论语》D.《国语》24、《楚辞》奠定了中国文学的( B )传统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象征主义D.表现主义25、《湘夫人》是( B )中的代表作A.《离骚》B.《九歌》C.《九章》D.《九辩》26、(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7、在文学上提出“兴观群怨”思想的人是( C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韩非子28、世人称( B )为“亚圣”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2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于( B )A.《侍坐》B.《季氏将伐颛臾章》C.《许行》D.《阳货欲见孔子章》30 《论语·阳货欲见孔子章》中“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对我们的启示是( C )A.热爱自然B.珍惜友情C.珍惜时间D.珍惜金钱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自于( B )A.《论语·阳货》B.《论语·微子》C.《论语·季氏》D.《孟子·滕文公下》3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 B )A.《孟子·告子下》B.《孟子·公孙丑下》C.《孟子·尽心下》D.《孟子·滕文公下》33、在文中刻画了一个“大丈夫”形象的作品( A )A.《孟子·滕文公下》B.《孟子·公孙丑下》C.《论语·季氏》D.《论语·阳货》34、下列( C )说明了“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则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5、《史记》的作者是( B )A.司马昭B.司马迁C.司马懿D.司马光3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作品是( B )A.《论语》B.《史记》C.《离骚》D.《汉书》37、《史记》是中国第一部( A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38、鲁迅称( C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论语》B.《离骚》C.《史记》D.《汉书》39、《汉书》的作者是( C )A.班超B.司马迁C.班固D.司马光40、《汉书》是中国第一部( B )A.纪传体通史B. 纪传体断代史C.记言体通史D. 记言体断代史41、诗仙指( A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2、诗圣指( B )A.李白B.杜甫C.杜牧D.李商隐43、杜甫的诗风是( B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4、李白的诗风是( C )A.飘逸洒脱B.沉郁顿挫C.豪放飘逸D.沉重顿挫45、《蜀相》是一首( C )A.山水诗B.田园诗C.怀古诗D.边塞诗46、诗人( B )被称为“七绝圣手”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47、《杜陵叟》是一首( C )A.七律B.五律C.新乐府诗D.古题乐府诗48、王维是( B )时期的诗人A.初唐B.盛唐C.中唐D.晚唐49、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派是( B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0、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派是( A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1、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是( C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2、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诗派是( D )A.通俗诗派B.奇险诗派C.山水田园诗派D.边塞诗派53、苏东坡评下列( C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答(每题10分,任选3题,共30分)2、论述题(每题15分,任选2题,共30分)3、作文(40分)*复习关键字:鲁迅《伤逝》白居易《长恨歌》曹禺《雷雨》(蘩漪)王朔《动物凶猛》余华《活着》莫言《红高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海明威《老人与海》《等待戈多》《安娜卡列尼娜》《诗经》荷马史诗徐志摩诗集张爱玲,朦胧诗派新月派,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国式的“生死观”西方式的“生死观”1、小说《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爱情题材小说,了解其故事情节。

答:《伤逝》写的是涓生与子君对恋爱与婚姻自由的追求,这追求最初已经获得成功,但终于还是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社会的迫害。

但《伤逝》这篇作品着重的并不在于写出社会是在怎样地迫害涓生与子君,而是在于写出涓生与子君怎样去面对社会施加给他们的迫害。

它是以涓生与子君作为分析和解剖的直接对象的。

归根结底他们爱情的破裂,原因只能从他们自身上寻找,因为社会的迫害顶多只能剥夺他们的生存权利,却无法剥夺他们的爱情。

明眼人都看出涓生对子君的爱情只是缘于她的果敢、她的思想进步和与众不同,并不甚实质,恐怕难以维系;而子君对涓生的爱虽然是那样的专注深至,但其内容也十分空洞虚幻、不切实际,只是“盲目的爱”。

那么,最后必然是要归于幻灭的。

2、《伤逝》的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答: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社会的沉滞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经济困顿3、以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4、徐志摩诗集包括哪几部?答:1.《志摩的诗》2.《翡冷翠的一夜》3.《猛虎》4.《云游》共这四集5、曹禺的“生命三部曲”指的是那三部作品?答:《原野》《雷雨》《日出》6、结合情节谈谈话剧《雷雨》真正的主角是谁。

答:雷雨。

她是线索。

她的愤激之语往往便是剧本的破题之处。

“雷雨”是最核心的主人公,剧中所有人物无不以它为生命形式的中心,剧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不敢和它“抢戏”,也没有办法和它“抢戏”。

“雷雨”是跳动的,不安的,焦灼的,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主人公的“暗箱操作”。

而这主人公最偏爱繁漪,使这“雷雨”性格在她身上体现得最为充分。

……种种人生企盼,最终都在“雷雨”(雷雨式性格,和自然界的雷雨)中作了归结。

一切源于“雷雨”,一切又都结束于“雷雨”。

7、《雷雨》蘩漪形象分析。

答:蘩漪是《雷雨》最有特色、个性最鲜明的人物。

她是五四以来追求妇女解放,争取独立、自由的新女性代表。

她敢爱敢恨,周家作为一个束缚人、压迫人的笼子,是蘩漪反抗的对象,对周家人人都怕的周朴园,也不放在眼里。

但长期的大家庭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使她的反抗带有被扭曲的痕迹。

她在重压下,常常无助、自卑、甚至自虐,这是蘩漪无法摆脱的弱点。

8、张爱玲的代表作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哪三部小说?答:《十八春》《倾城之恋》《金锁记》9、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独创性。

答:在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作家,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她用华美的语言,苍凉的笔调,表现出那个衰颓的时代所独有的悲凉和深刻的苍凉感。

她用敏锐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表现了决绝的生活态度和苍凉的视野。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种独特而深远的“苍凉”风格,才成就了张爱玲作品永恒的美。

10、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答:北岛、舒婷、顾城、杨炼北岛的《宣告》顾城的《一代人》杨炼的《诺日朗》)舒婷的《神女峰》11、朦胧诗的主要艺术特点。

答: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朦胧诗往往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因为朦胧诗人们注重的是诗的观念省略和主题暗示,这样就致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

朦胧诗人们对艺术与生活、现实与真实的关系,对诗的主题与表现的关系,在作品中往往没有明确的显示。

读者对它们的理解,很难得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这是朦胧诗的最基本的艺术特征。

12、王朔的主要创作。

(小说类、剧本类)答:《动物凶猛》《等待》《橡皮人》《我是你爸爸》《私人订制》13、传统的文化观念与王朔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之比较。

答:“王朔现象”的生成得益于两方面:一是语言的调侃风格和新北京方言的娴熟运用;二是成功的商业写作,小说情节暗合了读者的心理。

金鑫《“王朔现象”的思考》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王朔小说受青年人的欢迎,主要归因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阶层青年人的情绪以及表达这种情绪所用的特殊的语言方式。

”14、《动物凶猛》中“青春期的骚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他们逃课、泡妞、打群架,他们由于“不必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的知识”而使自身的动物本能获得了空前的解放;他们深知自己的未来已被框定于固定的范畴之内,所以他们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前程。

“一切都无须争取,我只要等待,十八岁时自然会轮到我。

”因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就只剩下随处发泄的精力、四处寻找刺激的欲望、自以为是的狂傲、随波逐流漂泊不定的心灵。

15、余华小说创作前后期的特征及代表作品。

答:余华是我国当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作家。

前期的他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生活环境的压抑,他前期文章的风格都是阴冷、暴力和血腥的。

进入后期创作的余华,随着国内形势的大变化,逐步摆脱了与现实的紧张关系,将对人性恶性面的展演转变为对人民大众苦难生活的关注,因此他也越来越得到读者的认同和共鸣。

代表作:《兄弟》《活着》《战栗》16、试描述小说《活着》中福贵的多舛命运以及这种坚韧生命力的含义。

答:福贵活着但却孤独,身边的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父亲被他气死,母亲去世,孩子有庆被抽干血而亡,春生上吊自杀,女儿得败血症死去,妻子得软骨病死去,二喜因为工伤丧命,外孙苦根活活撑死。

可以说跟福贵有关系的人都不在了,福贵的精神支柱已经是没有的了。

这个世界就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了。

通过福贵这一人物形象向我们传达了对孤独的体会,对苦难的承受,对生死的超越和对温情的救赎。

最终结成一句话,善待生命,活着就好。

17、莫言的代表作包括哪些?答:《红高粱》《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18、小说《红高粱》内容概述。

答:《红高粱》叙述的主要是一支民间抗日武装伏击日本人汽车队的故事,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

但这不是主要的。

作为这篇小说精神主体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带着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

正是这种生命意识使那个陈旧的抗日故事重新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19、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包括哪些流派?答:非理性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20、你认为荒诞派话剧《等待戈多》中“戈多”象征着什么?答:《等待戈多》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也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希望是存在的,但要等待希望的实现是未知的,等待就是意味着幻灭。

《等待戈多》中对希望的等待,体现了贝克特不愿将痛苦的人类推入绝望的深渊,于无望之中给人留下一道希望之光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

21、海明威的代表作品。

答:《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22、结合作品《老人与海》分析作家是如何塑造了这样一种硬汉形象。

答:老人所面对的大海,是他眼中神秘莫测而又是危机四伏的暴力世界的象征,在海明威的笔下,老人桑提亚哥是人类自身的象征,他的饱经沧桑的经历,正是人类漫长发展历程的艺术浓缩。

这样的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生中以大海为对象,以大海为目的,在大海中生存,力图战胜大海,驾驭大海,却屡受大海随意地捉弄。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今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人类虽阅历丰富,却仍然会被随时出现的新的暴力形式所捉弄。

23、荷马史诗包括哪两部作品?答:《伊利昂纪》《奥德修纪》25、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答:从叙事题材看,两部史诗都是题材重大,主题崇高的英雄史诗.,在叙述技巧方面,善于设置矛盾,利用突转,悬念等手法.,语言简洁有力,具有明显的口头文学特征,语言非常丰富,融合了多种语言成份。

26、结合具体诗句谈谈“兴”这一修辞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答:“兴”的表现手法:“兴”就是朱熹所说的“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兴”的意思是“起”,是托物寓情,是寄托,是联想,其作用是含蓄、蕴藉,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些情感如果直言表达,容易穷尽。

把情感寄寓在形象之中,让读者不知不觉地从形象中受到感染,产生意味无穷的效果。

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如果舍去景物,不过是说“去时是春天,回来是冬天”,还有什么意味呢?27、结合具体诗句,谈谈《诗经》中《风》部分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哪种?答:比兴29、叔本华说:人生就像个钟摆,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

结合《安娜卡列尼娜》中所述的爱情故事,谈谈你对“叔本华钟摆论”的理解。

答: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首先是因为人无法逃避死亡。

人生最大的恐惧就来自对死亡的忧虑。

30、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哪些?答: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31、为什么说《哈姆雷特》代表了莎士比亚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答:当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整个故事渗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

可以说,《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批判精神的最深刻的表达。

32、《阿Q正传》、《活着》、《芙蓉镇》等中文学名著体现了何种中国式的“生死观”,《哈姆雷特》又体现了何种西方式的“生死观”,比较两种“生死观”的不同点。

答:通过反复渲染的苦难和死亡来表现中国底层老百姓特有的人性的善良和光辉,他们对苦难的承受和忍耐. 零度感情的叙述策略和对内心世界的真实的描绘为读者打开了一片奇妙的心灵视域。

西方人不太关注历史不朽,最关心的是灵魂,灵魂不朽。

西方人不太关注历史不朽,最关心的是灵魂,灵魂不朽。

33、试析哈姆雷特形象及意义。

答: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着崇高社会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青年。

他出生于王室,却投身当时新文化中心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

可以说,为自己或别人的灾难而沉思忧郁,目睹邪恶如芒在背,有思想而无行动,越精于思想越疏于行动,这些精神气质凝聚在一起构成了“忧郁王子”哈姆雷特的核心形象。

34、白居易《长恨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如何评价、理解的?答: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才是诗人想要慨叹的,是“长恨”之所在,是这首诗歌的灵魂。

表达了诗人对这段世人皆谤的爱情悲剧是寄予的充分同情。

把这段爱情悲剧无限放大,让矢志不渝的爱情成为诗歌的主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