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
念珠菌的最佳治疗方法

念珠菌的最佳治疗方法
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通常出现在口腔、阴道和皮肤等部位。
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和克霉唑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局部使用的方式来治疗感染部位,有时也需要联合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来加强疗效。
此外,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局部干燥和清洁也是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建议遵医嘱,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及时复查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会对身体各个方面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口腔健康。
口腔疾病与糖尿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糖尿病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糖尿病引发的口腔并发症糖尿病会增加患者罹患多种口腔疾病的风险。
首先,糖尿病会降低唾液分泌,导致口腔干燥症。
干燥的口腔环境易滋生细菌,从而增加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生率。
此外,糖尿病还会损害免疫功能,使牙龈更易受感染。
患者还容易出现牙周脓肿、牙龈萎缩、牙齿松动等问题。
另一方面,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牙龈毛细血管病变,使牙龈出现出血、肿胀等症状。
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牙龈脱落,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此外,糖尿病还增加了患者感染真菌性口腔疾病如念珠菌感染的风险。
口腔健康状况与糖尿病的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也会反过来影响其糖尿病的控制。
口腔感染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引发胰岛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相反,良好的口腔卫生有助于改善全身的炎症状况,对糖尿病的控制也会有所帮助。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勤刷牙、使用牙线等。
同时,医生在治疗糖尿病时,也应该关注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并发症风险,实现全面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口腔护理注意事项首先,糖尿病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坚持刷牙2-3次,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
同时,还要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减少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避免口腔细菌滋生。
其次,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口腔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的牙龈炎症、牙周疾病等问题,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医生在检查时,还应该评估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就医时,还应该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口腔治疗,并对治疗方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糖尿病人如何缓解口腔疾病

糖尿病人如何缓解口腔疾病
糖尿病人如何缓解口腔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要是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引发各种口腔疾病,威胁糖友健康,糖友需要防范。
那么,糖尿病人如何缓解口腔疾病?一起来看看吧。
一、糖尿病对口腔的危害:
高血糖让牙齿很受伤。
糖友的牙齿通常很”脆弱,一不留神就会出现牙周炎、牙齿松动脱落、牙根面龋等,而这些口腔的”麻烦往往和血糖波动有关。
由于糖尿病使唾液中的含糖量增高、口腔酸性增加,同时唾液量减少,对牙齿冲洗自洁作用下降,易导致牙周病、龋齿增加。
牙周病使牙齿的支持组织齿槽骨的骨质逐渐吸收消失,造成牙齿松动脱落。
二、糖尿病患者如何有效缓解口腔疾病?
1、牙齿松动
糖尿病患者在患病的时候会伴有一些牙龈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有时候会影响到牙齿的稳固性,给牙齿带来一些移位或者松动等病症。
进而诱发牙周感染。
治疗这一疾病,越早越好,并且要进行综合治疗,尽可能地保存牙齿,可以将松动的牙齿用夹板固定,将牙齿矫治复位,千万不可轻易拔除牙齿。
2、牙槽骨骨质疏松
II型糖尿病比较常见这种并发症,患者有时候还会出现全身性的骨质疏松症状,但是有些患者会局限于牙槽骨。
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部分牙齿松动,咬合困难,有些牙根暴露,牙龈萎缩。
这一疾病需要同时进行内科治疗和口腔科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磷类药物,清除牙石和牙菌斑,患者要避免吃过硬的食物。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课件

腔感染风险。
预防口腔疾病的措施和方法
控制血糖
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口腔疾病的关键 ,指导患者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和胰岛 素,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 早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
口腔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定期刷 牙、使用牙线、漱口等,以保持口腔 清洁。
增强免疫力
鼓励患者通过锻炼、合理饮食、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式增强免疫力, 降低口腔感染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口腔问题
及时治疗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口腔问题,如 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避免病情加重 。
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 口腔问题,避免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监测治疗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口腔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保持口腔健康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减轻痛苦,增强自信心。
就诊指南和注意事项
就诊指南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口腔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 的帮助。
注意事项
在就诊前,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医生更 好地评估和治疗口腔问题。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 疗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口腔清洁的重要性
控制血糖
口腔清洁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减少口腔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预防口腔疾病
口腔清洁可以预防口腔疾病的发 生,如龋齿、牙周病等。
提高生活质量
口腔清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减轻口腔不适和疼痛。
口腔清洁的方法和技巧
01
02
03
念珠菌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

念珠菌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思路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各种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
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皮肤、黏膜或内脏器官的真菌病。
临床表现各异、轻重不一。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肿瘤、移植、艾滋病等高危人群的逐年增多,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目前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
中医文献中对本病的记载较早,对本病的最早描述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为“鹅口疮”、“燕口疮”。
《备急千金要方》对本病症状做了进一步论述,《外科正宗》详尽描述了本病的症状,并指出其病机与心脾两经之火热有关。
本病属中医的“湿温”范畴。
一、病原学念珠菌是一种以出芽方式繁殖的酵母状真菌,又称芽生孢子。
多数芽生孢子伸长成芽管,不与母细胞脱离,形成比较大的假菌丝,少数形成厚膜孢子和真菌丝,但光滑念珠菌不形成菌丝。
念珠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4~6 μm,在血琼脂及沙氏琼脂上生长良好,最适温度是25~37 ℃。
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目前已发现300余种。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临床上最常见,约占念珠菌感染的50%~70%,毒力也最强,可引起全身各种感染。
但是,近年来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和耐药现象也在不断上升。
热带念珠菌能引起侵袭或播散性念珠菌病,近平滑念珠菌易引起心内膜炎。
克柔念珠菌对多种吡咯类药物天然耐药,光滑念珠菌也易对吡咯类药物耐药,对其他药物的敏感性也降低;葡萄牙念珠菌则对两性霉素B不敏感。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念珠菌病患者、带菌者以及被念珠菌污染的食物、水、医院等环境贮源是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多数念珠菌病可能是内源性感染引起的。
主要是由定植体内的念珠菌在一定条件下,大量增殖并侵袭周围组织引起自身感染,常见部位为消化道。
外源性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外界菌体而致病,如性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亲水性作业等;也可从医院环境获得感染,如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器械等间接接触感染;还可通过饮水、食物等方式传播。
念珠菌感染怎么治疗

念珠菌感染怎么治疗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方法眼内感染念珠菌:是指念珠菌性视网膜炎、眼内炎等症。
虽然在目前不是多见,但趋势也不容乐观。
由于患者某些部位感染了念珠菌,其病原体会通过血液的循环,继发于视网膜、玻璃体等处,损害眼睛。
预防:积极治疗念珠菌病,切忌乱用抗生素,保持个人卫生,健康护眼等。
对策:对于念珠菌性眼内炎,可以口服伏立康唑,静脉滴注可以选两性霉素B。
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是指女性感染和男性感染念珠菌。
主要症状是分泌物多、瘙痒等症,治疗起来相对麻烦些,如果治疗不彻底,会反复发作。
危害:影响怀孕、造成生活不便、继发其它疾病、孕妇感染念珠菌会导致胎儿患鹅口疮等预防:经常洗澡、勤换内裤、内裤要单洗、盆巾专用、不乱用洗液,不乱服抗生素等。
对策:2%的梳打水清洗外阴或用ph4的弱酸性护理液清洗外阴,注意清洁干爽。
栓剂属于局部治疗,直接接触病灶。
可以选达克宁、克霉唑、咪康唑等栓剂。
口服可以选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的西药。
身体表皮感染念珠菌:最常见的是手足癣(俗称脚气);肥胖易出汗的人,特别是在夏季,腋窝、腹股沟等褶皱处以感染念珠菌;有些人的指甲甲沟也会被念珠菌所侵害,而形成甲床炎。
预防:皮肤清洁干燥很重要、日常洗具要与他人分开用、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等。
对策:切记有病乱投医,或乱用抗生素。
对于表皮感染初期,可以先使用达克宁等抗真菌的药膏,可以很快见效,一定要疗程治疗,千万不要见好就收。
当心反复。
治愈后,记得上面预防的建议。
口腔感染念珠菌:是指咽喉、舌头等处感染了念珠菌;其中鹅口疮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多见于儿童。
先天免疫力功能低下的人、患糖尿病的人以及长期大量吸烟的人均容易被念珠菌感染。
预防:注意口腔卫生、经常饮用温开水、冬天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平时要防止口唇干裂,营养均衡等。
对策:经常用3%的梳打水漱口,可以干扰念珠菌的生长。
酮康唑等真菌药口服可以治疗口腔念珠菌。
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A等营养素。
内脏感染念珠菌:是指身体内部脏器感染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口腔念珠菌病者(ICD-10:B37.0)。
行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2016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诊断。
1.病史:有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用药史;头颈部放射治疗史;义齿戴用史;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病史。
2.临床症状和体征:口干、疼痛、烧灼感;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伪膜(伪膜型);舌背乳头萎缩、口角炎、口腔黏膜发红(红斑型);或有白色角化斑块及肉芽肿样增生(增殖型)。
3.实验室检查:病损区或义齿组织面涂片可见念珠菌菌丝及孢子;唾液或含漱浓缩液培养或棉拭子真菌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2017修订版)(中华口腔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第4版)。
符合上述诊断依据,患者本人要求并自愿接受治疗,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
1.局部治疗(1)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2)局部抑/抗真菌药物治疗。
2.全身治疗(1)抗真菌治疗。
(2)免疫治疗。
(3)相关疾病治疗。
3.中医中药。
4.手术治疗。
5.卫生健康宣教。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B37.0口腔念珠菌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第一诊断符合者。
(五)首诊1.必须询问的病史(1)用药史: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用药史。
黏膜念珠菌病治疗指南

药可更有效减少念珠菌病的发作次数,推荐应
用氟康唑200 mg/d或伊曲康唑100—200 mg/d 口服,长期维持。对氟康唑耐药的病例,64%一
吸收或部分吸收的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或 氟康唑等)能预防口咽念珠菌病发生。2004年 的l篇META分析的文章表明,酮康唑、伊曲康 唑、氟康唑均可显著降低肿瘤放疗或化疗患者 口咽念珠菌病的发生率,部分吸收的药物如咪 康唑、克霉唑亦能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但不吸收 的药物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与安慰剂的
candidiasis,
t血l,
VVC)是一种由念珠菌引起的累及外阴及阴道,表
RCT)研究分别比较了咪康唑凝胶、制霉菌素混 悬液和制霉菌素凝胶以及氟康唑和制霉菌素的 疗效。研究表明,与制霉菌素(10万u,4次/d)
现为外阴瘙痒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感染性疾病。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幽s,RVVC)指1 a发作VVC4次以上。 VVC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之一。大约10%的
si8 in 1167.
oral
s吣pensio璐f曲tre砒ment 0f oral c们did*
iIlf如协[J].Pedia仃I商嘲Dis J,2002,2l(12):1165-
nylln附,Cu彻jn咖锄CK,KerkeriIIg T,et a1.0I叩11aryll曾eal
c鲫didiasi8 iIl inm枷noc埘Hp∞ndeed child地n:
卫生或晚间摘掉义齿能否降低口咽念珠菌病的 万方数据
・234・
起,宿主免疫状态正常。而复杂性wc症状通常
较重,多为复发性,可由非白念珠菌引起,可伴有免 疫状态的异常,如糖尿病等;或伴发淋病、非淋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1-07-14T09:31:20.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王雯
[导读] 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腔炎症状[3]。
王雯(武警云南边防总队医院口腔科 650228)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187-0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
方法筛选我院2005年-2010年76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者,用涂片法、培养基培养法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采取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利用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两性霉素B、碳酸氢钠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治愈率为78%,好转率20%,无效率2%,总有效率98%。
结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全身或局部因素诱导下容易发病, 肌内注射胸腺肽联合碳酸氢钠漱口、两性霉素B调糊涂于患处,能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口腔念珠菌病感染综合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thod: 2005 -2010 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diagnosed 76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with a smear, with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 medium for the diagnosis of oral candidiasis and take a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based on the use Thymosi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amphotericin B, sodium bicarbonat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o evaluate efficacy. Results: The cure rate was 78%, improvement rate of 20%, 2% inefficienc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8%. Conclusion: Candida albicans as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systemic or local factors in the morbidity induced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sodium bicarbonate mouthwash Thymosin, amphotericin B tune confused on the affected area,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Key words】 Diabetes oral candidiasis infectio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口腔念珠菌病(oral candidiasis)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粘膜疾病。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国人的健康,其并发症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同时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
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鹅口疮(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筛选我院2005年—2010年76例确诊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分别为男40例,女36例,年龄23岁~74岁,平均年龄48.4岁。
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经涂片镜检见念珠菌丝,收集念珠菌感染的伪膜标本送培养得已诊断。
1.2 方法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肌内注射胸腺肽一疗程(20mg/次,每三日一次,共三次),用4%碳酸氢钠液漱口3次/日,漱口后将制两性霉素B片(50万U/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30分钟内禁饮禁食,对于病重者用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用药。
1.3 疗效标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和念珠菌真菌学检查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念珠菌涂片阴性。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念珠菌涂片阴性或真菌数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念珠菌涂片真菌数无改变或增多。
2 结果
治愈59例,治愈率为78%,好转15例,好转率20%,无效2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98%。
经培养,其中,白色念珠菌为占81%;热带念珠菌12%;克柔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各占3%;其它为4%。
3 讨论
糖尿病会引发一系列的口腔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及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同时糖尿病病人皮肤表面的pH值低下含糖量较高,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侵袭,同时由于糖尿病病人表皮角化层的脂肪酸含量较低,抑制真菌的能力减弱[1]。
口腔粘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而且相互影响,未得到满意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本身抵抗力低,给细菌的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常并发口腔疾病, 同时口腔疾病又可使糖尿病病情恶化。
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口腔念珠菌病有多种易感因素, 对局部和全身因素与念珠菌病的关系国内学者的报道倾向于重视其发病的全身背景及局部粘膜病, 其次是应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皮质激素, 特别是口腔局部应用抗生素不宜时间太长[2]。
糖尿病患者人体免疫力低下,大多有长期应用抗生素致机体菌群失调背景,由生长在口腔中的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及可引起病疼、溃疡、感染和龋洞的口腔干燥,临床表现为口腔内颊、舌、上腭等部位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的伪膜,其周围有较窄的红晕,界限清楚。
除去伪膜,下面为红色的糜烂面,有疼痛及口腔炎症状[3]。
两性霉素B具有抗菌谱广,疗效好,随着制药工艺的改进和临床用药的经验积累,其不良反应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可直接作用于溃疡面上,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但由于该药性质不稳定,易被光、热、氧等破坏而失效,使用时宜现配现用,是目前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线抗真菌药物[4]。
碳酸氢钠为弱碱性溶液,性质温和,具有皂化功能,利用碳酸氢钠形成碱性环境,能抑制真菌生长[5],两种药物相结合,相辅相成,疗效显著,同时用免疫增强剂(胸腺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
本组病例在积极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通过肌内注射胸腺肽一疗程(20mg/次,每三日一次,共三次),用4%碳酸氢钠液漱口3次/日,漱口后将制两性霉素B片(50万U/片)研碎用适量生理盐水调成糊状,涂于口腔黏膜、舌面、牙龈患处,30分钟内禁饮禁食,对于病重者用两性霉素B静脉联合用药,取得了治愈59例,治愈率为78%,好转15例,好转率20%,无效2例,无效率2%,总有效率98%的良好效果,有效阻断了糖尿病与口腔粘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恶性循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Kappe R.Antifungal Activity of the New Azole UK-109,406[J].Mycosis,1999,42(s2):83.
[2] Uzun O, Arikan S, Kocagoz S, et al.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Voriconazole, Fluconazole,Itraconazole and Amphotericin B against Yeast Isolates in A Turkish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Effect of Time of Reading[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2000,38:101.
[3] 贾麟,黄梅,刘文励,等.国产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121例临床分析.中华血液学杂志,2008,29(4):619-622.
[4] 王庆华,冯卫红,方秀新,等.制霉菌素治疗肿瘤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2):110.
[5] 陈钟英,刘天培,杨玉.临床药物手册[M].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