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夏日的白洋淀,荷花盛开的时候,蓝色的湖面像情豆..初开的少女,妩媚而矜.持;河水青青,临风不乱,遇雨不浊。

①,而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般自然清雅,一颗尚未修饰的明珠般纯朴不俗,(凝聚/聚集)了天地难得的气韵和灵性。

白洋淀很美,但不只是美在景色本身,(而/更)在于回归自然的美妙感受,让人可以享受自然恩赐的平和。

脱下约束着脚的鞋子,把双足涤荡在水里,闭上双眼,感受放任和散.漫的趣味,深吸一口,空气中荡漾着青荷莲子的香气,是一种天然纯粹..在淀里,能看到很多来回穿梭的船只,有..的清纯。

乘船飘荡些船只很独特,②。

撑.船的多是(矫捷/矫健)的老翁,虽然是一个人划船,速度却和机动船不相上下。

鱼鹰、草帽和船夫,再加上微微起伏的波浪和满淀的荷花,让人产生置身江南的那种湿漉漉的梦幻..感。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矜.(jīn)情豆B.璞.(pú)纯粹C.散.(sǎn)飘荡D.撑.(zhǎng)梦幻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凝聚更矫健B.凝聚而矫捷C.聚集更矫捷D.聚集而矫健3.在文中两处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②很多鱼鹰落在上面B.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②很多鱼鹰落在上面C.①它不似西湖那样富贵华丽,也不似洞庭湖那样烟波浩淼②上面落着很多鱼鹰D.①它不似那富贵华丽的西湖,也不似那烟波浩淼的洞庭湖②上面落着很多鱼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①从3月以来网络上陆续曝光的“001A型航空母舰”照片得知,这艘航母似已涂装红色底漆,舰岛上已开始安装玻璃,我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倚马可待....。

②许多学生家长表示,高中三年,孩子们的起居饮食都在学校,家长们望尘莫及....,还是希望学校努力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及详解答案(文字版)

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及详解答案(文字版)

2018年保定二模语文答案1.B(3分)(A项《左传》中关于“盾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C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成为瓦坯。

)2.D(3分)(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3.C(3分)(无中生有。

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

)4.A(3分)(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文章也不算含蓄深沉。

)5.(1)“红腰带”是本命年时避灾求平安的吉祥物,每12年系一次,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1分,答出一个象征意义即得1分。

)(2)“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

当同学们都穿着胶质球鞋时,他只能穿手工缝制的布鞋,这双布鞋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2分)(3)“汽笛”象征着警醒与启示。

在他几近崩溃时,汽笛声让他惊醒,他的精神状态由此发生了巨变。

(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6.(1)这次赶考让作家明确了人生目标,那就是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厚底的破布鞋走路,于是他开始不断奋斗,努力改变生活的状态。

(3分)(2)这次赶考令作家获得了独特的生命体验,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态度,让他面对人生的苦难挫折不再卑怯、痛苦,不再动摇、辩解,而是充满希望和勇气。

(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7.D(3分)(原文是“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努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自身实力及资源情况,并不能改变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状况。

)8.AC(B项“创业环境日趋严峻”不对,材料四中说优惠政策的出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D项原文是“但这些活动和到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进入社会后未必能大显身手;E项“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4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在满足人们社交需求的同时,也带来类似的网络社交诈骗问题。

(甲)网络社交平台多建立在虚拟、开放的基础上,除了现实中的熟人外,使用者很难了解其他虚拟ID的真实情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入不法分子的圈套。

更重要的是,一些社交平台不善监管、缺乏自律,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丢失了诚信的本色,必然问题百出,行之不远。

中华民族一直有崇尚诚信的优良传统。

(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将守信视为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实是天道人伦的法则。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致亡国,商鞅“徙木立信”为后世所传诵。

(丙)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正因此,我们一直大力倡导和践行诚信价值观,高度重视诚信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可乘之机B . 安身立命C . 以致D . 传诵(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广大青年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用青春谱写壮丽的梦想。

B . 我国要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完善网络举报查办、受理和信息发布机制,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

C . 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以来,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通过自查自纠,大量医药类广告专题片以及健康资讯节目、栏目停播了。

D .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获国家批复,这是江苏继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后又一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1--2--3--4--5--6--7--8--9--10--11--12--13--14-物理局部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A D A C D BC BD ACD实验题〔共15分〕22、(1)AC〔2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2)mg 2(Mm)x〔正确的其他表达式同样给分〕〔2分〕t2(3)小于〔2分〕23、〔1〕黑〔1分〕160Ω〔其他答案不给分〕〔1分〕〔2〕①5(1分〕11(1分〕断路(2分〕②250〔1分〕③二极管的阻值随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减小〔2分〕计算题〔共32分。

24题14分,25题18分〕24.解:〔1〕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运动qvBm v2〔2分〕r可得r=a〔1分〕当其运动轨迹恰好与磁场的外边界相切时恰好不能从磁场离开由几何关系可得磁场外边界的半径R(21)a〔2分〕环形磁场面积〔2〕粒子的运动周期S(R2r2)2(21)a2〔2分〕T4(32a2a)2a(34)〔7分〕4v v v分步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给2分,求出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给2分,求出总时间再给3分。

25.解:〔1〕当B球下落L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设A、B质量均为m,2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 L1mv2A11mv2B1〔2分〕222二者沿绳向速度大小相等可得-15-v A1cos30v B1sin30〔1分〕可得gL 〔1分〕vA12〔2〕当A 球运动到 O 点时B 的速度为零,设此时A 的速度大小为 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L1〔2分〕mv 22此时轻绳上没有弹力, A 、B 的加速度均为 g ,根据运动学规律可得1gt 12L1〔2分〕vt 1gt 122 2计算可得t 1L〔1分〕2g〔3〕当A 、B 即将发生碰撞时二者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v Av 32gL 〔1分〕gt 12v B gt 12gL〔1分〕2A 、B 发生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v A mv Bmv 'A mv B '〔1分〕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12 1'21' 2〔1分〕mv Amv Bmv Amv B2 22 2计算可得v A '2gL〔1分〕2v B '3 2gL〔1分〕2轻绳再次恢复原长过程中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 B 't 21gt 22Lv 'A t21gt 22〔1分〕22可得L〔1分〕t 22g在上述过程中B 球距离O 点HLv B 2v B 't 21gt 22 3L 〔1分〕2g233.[物理—选修3-3]〔15分〕〔1〕斥力〔3分〕增大〔2分〕( 2〕解:①气体进入右侧气缸后选择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16-Mg p0S p1S〔2分〕根据玻意耳定律:p0L3p1Sh〔2分〕p0L3可得h〔2分〕p0S Mg②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根据盖吕萨克定律:p0L3Sp0SMg Sh0〔2分〕T0T 可得:T(p0SMg)h0T〔2分〕p0L334.[物理—选修3-4]〔15分〕〔1〕负(2分) 3.5(3分)〔2〕解: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如下图。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

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

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

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

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

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臶,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

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保定高中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定高中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定高中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镌刻(juān)箴言(zhēn)恣意(zì)B. 翩跹(xiān)剽悍(piāo)踌躇(chóu)C. 缄默(jiān)恪守(kè)蹉跎(cuō)D. 踟蹰(chú)踌躇(chú)剽窃(p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深受同事的尊敬。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C.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对读者很有启发。

D.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不禁让我流下了眼泪。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果断。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一言不发,真是三缄其口。

D. 他做事总是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4-10. 根据以上题型,继续出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________”,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

12. “________”,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

13. “________”,这是《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

14. “________”,这是《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名句。

15. “________”,这是《孟子·梁惠王下》中的名句。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文章内容]16. 请概括文章的主旨。

(5分)17. 文章中提到的“________”一词,具体指的是什么?(5分)18.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19. 请分析文章中的一个修辞手法,并说明其效果。

(5分)20.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10分)四、古文翻译(共10分)21. 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作文(共20分)22. 请以“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河北省XX市2018年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XX市2018年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之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只要我们全面考察一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们马上就看到,几乎我们全部的行动和愿望都同别人的存在密切联系在一起。

我们看到我们的全部自然生活很像群居的动物。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

我们大部分的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要是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就会真的贫乏得同高等动物的智力不相上下。

因此,我们应当承认,我们胜过野兽的主要优点在于我们是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

一个人如果生下来就离群独居,那么他的思想和感情中所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会达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

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我们就根据他在这方面的态度,说他是好的还是坏的。

初看起来,好像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完全是以他的社会品质为根据的。

但是这样一种态度还是会有错误。

显而易见,我们从社会接受到的一切物质、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有价值的成就,都是过去无数世代中许多有创造才能的个人所取得的。

有人发明了用火,有人发明了栽培食用植物,还有人发明了蒸汽机。

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不仅如此,甚至还有能建立起那些为公共生活所遵守的新的道德标准。

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正像要是没有供给养料的社会土壤,人的人性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一样。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定州三模)(图片)——语文(语文)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定州三模)(图片)——语文(语文)

语文二模参考答案A卷1.D解析:A.“初次就业率连年上升”表述不当。

B.“集中体现在”说法不当,按照原文的表述,“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

C.“直接造成”说法不当。

2.C解析:A.应是“少数”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B.“在黑板上耕田”“在课本上开机器”会使职业教育没有春天,不是原文提倡的做法。

D.因果倒置,应是:“只有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才能让职业教育这朵“野百合”开遍原野,有更多的“大国工匠”产生。

”3.B 解析:本选项不属于与“未来发展”相关的问题,而是职业教育的现状。

4.A5.C解析:“貌阅”理解错误。

是裴蕴提出的一种核实户口的措施。

为了增加隋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每个户口均由官员检阅,与本人核实,落实性别、年龄、人数。

6.D解析:“裴蕴想挟持皇上”错。

7.⑴裴蕴揣测皇上的心意,奏告苏威有罪,炀帝把苏威交给裴蕴推问,裴蕴判处他有死罪,炀帝不忍心就这样杀了他,把苏威除名为民。

(“揣”、“推鞫”、“乃处其死”补充主语、“便”各1分,句意1分。

)⑵炀帝在永巷躲藏,(叛军/裴虔通与元礼)驱赶他出来,缢杀了炀帝,在江都宫中的隋氏宗室都被杀了。

(“匿于永巷”“驱”“缢”“隋氏宗室江都宫中者”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裴蕴,是河东闻喜人,在陈国时担任兴宁县令。

裴蕴判断天下将被隋朝得到,就暗地里给高祖呈上表章,请求当内应。

平定陈国后,皇帝越级提拔他当了仪同。

裴蕴历任三个州的刺史,都有能干的名声。

大业初,裴蕴的考察成绩连年第一。

炀帝听说他善于为政,征调他担任太常寺的少卿。

起初,高祖派牛弘厘定官乐,裴蕴揣摩到炀帝的意思,上奏炀帝,把全天下周、齐、梁、陈各国的音乐世家的子弟,都搜来当乐户。

炀帝很高兴,升他为民部侍郎。

当时户口登记多有遗漏,裴蕴历任刺史,素来知道其中的内情,因此逐条上奏,命令有关部门对百姓一个个目测核实。

如有一人情况不属实,那么有关官员就要被解职,乡正和里长都要被流放到远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保定市2018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瓦”就逊色得多。

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

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今天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

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说法。

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

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

”这可能是传说。

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稿一样去“作瓦屋”。

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

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盾瓦”。

“盾瓦”,就是盾牌的瓦形凸面。

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它陶制品,也可以称瓦。

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万生女子……载弄之瓦”。

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地玩。

那种瓦锤,就是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

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

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

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做甃。

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都有记载。

秦汉瓦井已经很普遍。

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

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才大大提高。

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给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很详细。

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

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型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瓦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

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

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

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

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

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

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

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

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

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

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

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6.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g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对于大学生体学创业,国办文件已明确提出“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体学创新创业”。

今年,教育部将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着力推动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创新实验、发表论文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加快形成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和热情。

在师资上,教育部和地方教育部门将搭建网上平合,推动各地各高校遴选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创新创业课教师。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说:“让亲身参与过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进到校园、站上讲台,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举措。

”对于很多大学生关心的创新资金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一是国家设有创业担保贷款;二是很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三是有些创业项目,可以通过市场融资,吸引社会资本支持。

(摘编自中青在线《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对弹性学制和休学创业做出明确规定》)材料二:(摘编自麦可思研究院《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材料三:自主创业,即便在找工作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也终究是少数人才敢做的事。

对大多数人来说,创业的风险太大,安安稳稳找个工作才是保险的选择。

在创业这方面,多数大学生比较陌生,高校也很少提供相关培训,知识、本钱、人脉,都是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拦路虎。

一份高校调查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想过创业,但时间定在毕业后2至5年。

我本人也这么认为。

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准备不足,对社会也了解不深,毕业后先就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人脉和资源,发现和把握机会,此后再创业也是不错的选择。

虽然在校时也有机会做些小生意,如推销电话卡、卖纪念品等,但这些活动和到社会上自主创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我想,如果条件不允许,把梦想暂时搁置一下也无妨吧。

只要我们不放弃梦想,最终一定会尝到成功的滋味!(摘编自武汉大学朱成龙《自主创业,一个暂时搁置的梦想》)材料四: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创新者、创业者的世界。

只有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创业,才是靠谱的创业、有价值的创业。

“双创”号角的吹起,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的出台,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意味着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

评判创业的价值也不能简单以创业成功率论英雄。

用包客、开放的心态看待失败,为他们营造一个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也是对青年大学生创业的鼓励和支持。

但是青年大学生在毕业之际选择创业时,一定要慎重,要综合分析创业项目可行性、自身实力以及各方面资源情况,而不是盲目跟风。

针对大学生创业率、创业成功率较低的情况,尤其需要努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

说到底,鼓励创业须建立在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