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总论终稿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总论课件

儿科总论课件

神经、精神发育(三)神经反射:48ppt课件.
神经、精神发育
(四)运动的发育1.平衡与大运动 (1)抬头
神经、精神发育(四)运动的发育49ppt课件.
神经、精神发育
(四)运动的发育1.平衡与大运动 (2)坐
神经、精神发育(四)运动的发育50ppt课件.
神经、精神发育
(四)运动的发育1.平衡与大运动 (3)翻身 (4)爬
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
身高
儿童时期的基本特点
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2对疾病造成损伤的恢复能力强3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应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儿童时期的基本特点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21ppt课
儿科的特点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解剖、生理、免疫2小儿心理社会特点3儿科临床特点病理特点、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预防方面
30ppt课件.
小儿身高(长)估计公式:
出生时平均为50厘米1岁时身长为75厘米2岁时身长为85-87厘米2-12岁身长(cm)=年龄x7+75
小儿身高(长)估计公式:出生时平均为50厘米31ppt课件.
胎儿至成人头与身长的比例
胎儿至成人头与身长的比例32ppt课件.
3坐高(顶臀长): 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
33ppt课件.
4、头围 头围:经眉弓至枕后结节环绕一周的长度。代表脑和颅骨的发育 2岁以内最有意义。过小:小头畸形;过大:脑积水、脑发育不良和佝偻病 出生时头围:33-34cm 1岁时头围为46cm 2岁时头围为48cm 5岁时头围为50cm 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
4、头围34ppt课件.
5、胸围 胸围:沿乳头下缘水平绕胸一周的长度。代表肺与胸廓的发育 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cm 1岁时胸围约等于头围 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大于头围约为头围ƴ腹围

儿科总论PPT课件

儿科总论PPT课件

4.治疗 用药时考虑年龄、体重、及各器官代谢特点 5.预后 6.预防
第三节
各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精子和卵子结合到小儿出生( 280 天) ① 胚胎期:妊娠最初8周,是机体各 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
② 胎儿期:
第 9 周起 —— 出生,以组织与器官 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 28 周后各器官功能基本成熟,出 生后可以存活 此期易受宫内感染、放射线、药物、 毒物及母亲营养的影响
(二)新生儿期:生后脐带结扎~生 后 28天
①小儿离开母体独立生活 ②内外环境变化与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的矛 盾 ③易发生窒息、产伤、硬肿和感染 ④发病率、死亡率高 ⑤特别强调加强护理
(三)婴儿期:出生~满1周岁(包 括新生儿期)
①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②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较大 ③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 和营养不良 ④后半年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力逐渐消失, 故易患感染疾病 应提倡母乳喂养,有计划地接受预防 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
(二)新生儿期
1、出生时护理 :产房温度:25-28。 2、新生儿居家保健: 温度:20-22度,湿度:55%
(三)婴儿期保健 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定期体格 检查,计划免疫程序
(四)幼儿期: 注意营养,幼儿语言发育和大运动的 发展,预防疾病和意外伤害事故
(五)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儿童的教育和锻炼,进行常见 病的筛查和矫治,保证营养,预防意外 事故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六)学龄期与青春期: • 培养学习习惯,加强素质教育,充足营 养,预防疾病,正确的性教育,使其身 心健康
二、牙齿的发育
• • • • 生后4—10个月开始萌牙,最晚2.5岁出齐 2岁以内乳牙数 = 月龄-4~6 临床意义 出牙迟缓可见于较严重的营养不良、佝偻 病、甲状腺功能低下、21-三体等

儿科学总论PPT

儿科学总论PPT

第三节 体格发育
2、身高 Standing height 标志与测量:头部、脊柱与下肢长度总和
正常值如下表:
Age(yr) At birth At 1 yr At 2 yr 2yr~12yr
RL (centimeter) 50 75 85
Age(yr)× 6+ 77
第三节 体格发育
3、坐高 Sitting height



Pediatrics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Second Hospital of The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Qing-qing Hao
第一章 绪 论
概述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是一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提高小儿身心健康水平和疾病防 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研究对象是体格和智能均处于不 断生长发育动态过程中的胎儿至 青春期的儿童
五、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概念 conception 3岁到6-7
岁入小学前
发育特点
developmental Point
生长减慢 脑发育加快好奇
危险识别不足
保健要点 Health measure
道德品质培养
防止意外伤害
预防变态反应
第三节 儿童年龄分期
六、 学龄期 School age
反映营养和肌肉骨骼充实度的指标。国外多用 正常: 15-19 ; 肥胖 >22;营养不良10-13
②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反映体型胖瘦,受身高影响较小,是评价肥胖程度常用 指标。超重:≥85th 百分位数、 肥胖≥ 95th百分位数; (2)、百分位数法

《儿科学总论》课件

《儿科学总论》课件
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广泛,包括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儿童健康管理等方面。
儿科学基础知识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 和特点,包括身长、头围、体重 等方面。
儿童生理特点
与成人生理特点不同的地方,如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 统等。
儿童体格检查及评估
常见的体格检查方法和评估标准, 如身高、体重、BMI等。
儿童特殊状况
1
先天性心脏病
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对于未来健康影响 深远。
2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发育落后、抵抗力低下是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共同特点,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康复措 施。
3
颅脑损伤儿童
在儿童中常见的颅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
儿科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疾病类型和患儿 个体情况选择药物类 型、剂量和疗程。
物理治
心理治疗
适用于有心理问题、 情绪障碍或家庭关系 问题的患儿。
手术治疗
对于体内有器官损伤 或重度畸形的儿童, 常常需要手术治疗。
儿科护理知识
儿童护理基本原则
儿童疾病护理
儿童康复护理
睡眠充足、饮食营养、生活规律, 是儿童身体健康的关键。
在家庭、医院或康复机构中,需 要进行不同类型的疾病护理,包 括饮食、生活常识、药物使用等。
儿科学总论PPT课件
儿科学对孩子们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常见疾病和护 理知识等内容,是每一个父母和医生的必修课。
儿科学概述
什么是儿科学?
儿科学是研究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心理、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医学专业。
历史和现状
儿科学源于古希腊医生Hipocrates,现在已经成为医学体系中的一个独立分科。

儿科学PPT课件:儿科总论

儿科学PPT课件:儿科总论
不同年龄阶段血常规WBC中淋巴和中性的比例变化
基础医学特点
解剖: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增长过程。
例如:肝脏位置/心脏各听诊区/胸腺大小
功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育成熟
R、HR、 P 、BP等生理指标 消化功能、泌尿功能、呼吸功能等
基础医学特点
病理:机体对病原体的反应因年龄的不同其病理改变有差异
诸福棠(1899~1994)球蛋白预防麻疹 领头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
现代儿科学:
➢ 婴儿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20%,下降至2007年的1.53% ➢ 1960年消灭天花,1994年以后无脊髓灰质炎 ➢ 1950年《中华儿科杂志》创刊 ➢ 1974年我国恢复了国际儿科协会(IPA)会员资格 ➢ 2001年第23届国际儿科大会在北京召开
先天性疾病的筛查
围生期 (Perinatal Period):
时间: 孕满28W(胎儿足28周,体重1000g) —— 生后7天 围生期死亡率: 衡量产科、新生儿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宋代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
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 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 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 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近代儿科学的发展:
19世纪下半叶: 国内有了妇孺医院 20世纪初: 综合性医院有了儿科 1943年: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问世,是我国第一部较完整 的儿科医学参考书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1岁以下)
200
我国儿童与婴儿死亡率 与其他国家的比较
100
%0
0
澳大利亚 巴西
中国
埃及
印度
日本 尼日利亚 罗马尼亚 泰国

儿科总论ppt课件

儿科总论ppt课件

ppt课件.
15
(三)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为第一快速生 长期
此期特点:生长发育最迅速、营养需要量大,易发生营 养和消化紊乱、易发生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保健重点:鼓励母乳喂养,指导正确断奶和添加辅食, 开展计划免疫,搞好“小儿四病”等常见病防治
ppt课件.
16
(四)幼儿期:自1周岁后至满3周岁之前 此期特点:生长速度稍减慢,智能和社会心理发育
ppt课件.
23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 2、不平衡性 3、个体差异 4、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及远、从
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ppt课件.
24
小儿各系统发育趋势图
ppt课件.
25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营养 2孕母情况 3生活环境 4疾病
ppt课件.
素影响,应特别注重预防保健工作
ppt课件.
21
儿科的特点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生理、免疫 2小儿心理社会特点 3儿科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疾病种类、临床表现、诊断、
治疗、预后、预防方面
ppt课件.
22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 1感染性疾病 2小儿精神卫生 3环境污染 4成人疾病的小儿时期预防 5儿童意外伤害 6青春期医学 7儿科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小儿年龄分期
(一)胎儿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 出生为止。共40周280天
此期特点:胎儿易受母体异常的影响 保健重点:加强孕期保健,预防遗传性疾

儿科学总论ppt课件

儿科学总论ppt课件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儿童疾病特点
治疗特点:器官发育不成熟 注意副作用及远期影响(目的性明确,不 盲目用药) 剂量和给药方法与成人不同,随年龄、体 重、因人而异。液体疗法精确定时定量 (如 mg/kg/min) 细致护理,监测极为重要 有些治疗为儿科特有(如蓝光治疗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PPT课件 3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每个儿童享有健康的权利
所有儿科医生有义务帮助和监 督自己国家的政府来实施公约,为
维护儿童的健康作出努力
PPT课件 4
儿科学领域
发育儿科学
Developmental pediatrics 预防儿科学 Preventive pediatrics 临床儿科学 Clinical pediatrics
PPT课件
22
儿科学发展简史
现代儿科学




贯彻预防为主、重视儿童保健的方针,常见传 染病发病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70年代后期,中华儿科学会在周华康教授的主 持下,成立了13个专业组,从此儿科各专业迅 速发展。 《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第一部促 进儿童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提出方向及具体 指标。 2001年23届国际儿科大会在北京召开。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引起的病理改变 与成人不同,如佝偻病、肺炎等。
PPT课件 10
儿童特点


免疫: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与成人不同 发育不成熟,缺乏接触抗原性物质的经历, 各种细胞因子活性低。 受通过胎盘母亲抗体的影响:对病原体的 易感性。 营养:水分、营养、热卡需求相对大,胃 肠消化能力弱,易造成消化不良及营养缺 乏。
PPT课件 23

儿科学总论终稿课件

儿科学总论终稿课件

2、脊柱发育
动作
肌肉群
抬头 颈后肌

腰肌
走 下肢肌
脊柱弯曲
颈曲
(颈部脊柱前凸)
胸曲
(胸部脊柱后凸)
腰曲
(腰部脊柱前凸)
儿科学总论终稿
颈曲 胸曲 腰曲
儿科学总论终稿
平直-三弯 3个月出现颈椎前凸 6个月出现胸椎后凸
1岁左右出现腰椎前凸
脊柱的自然弯曲直到6-7岁才 由韧带的发育而固定
儿科学总论终稿
3、长骨发育
形等 头围增长过速——如: 脑积水等
儿科学总论终稿
头与身长比例
儿科学总论终稿
4、胸围 Chest circumference 测量方法
出生 32cm 1岁 46cm
头、胸围交叉时间 约1-1.5岁
儿科学总论终稿
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CC)
关键年龄 实际胸围(cm) 与头围比较(cm)
始:6(7)岁 止:青春期前 特点:1、除生殖系统外,其余器官发育接近成人
2、智力发育加快,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免疫功能提高 疾病:龋齿、近视 保健: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正确坐立走姿势
2、保证营养、体育锻炼 3、防近视、防龋齿,清除慢性病灶
儿科学总论终稿
七、青春期(adolescence)
2-12岁 年龄×7+75 (cm)
正常范围:均值±2SD P3-P97
儿科学总论终稿
身长/高:头顶到足底的长度
< 3岁
卧位测 ---身长
≥3岁
立位测 ---身高
儿科学总论终稿
身高(长)增长规律
1.与体重增加规律平行: 生后第一年为第一个生长高峰; 青春期前随年龄增加体重增加先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6(7)岁 止:青春期前 特点:1、除生殖系统外,其余器官发育接近成人
2、智力发育加快,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 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免疫功能提高 疾病:龋齿、近视 保健: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正确坐立走姿势
2、保证营养、体育锻炼 3、防近视、防龋齿,清除慢性病灶
儿科学总论终稿
七、青春期(adolescence)
一、胎儿期(fetal period) 起:受精卵形成 止:小儿出生
儿科学总论终稿
特点:1、完全寄生式生活 2、胚胎期受有害因素影响,可致 胎儿器官发育受阻
疾病:流产、死胎、早产、畸形 保健:保护母亲就是保护胎儿
儿科学总论终稿
二、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起:脐带结扎 止:满28天前 特点:1、寄生式生活--独立生活 2、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 3、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疾病:产伤、感染、黄疸、畸形、窒息 保健:1、护理 2、疾病筛查
儿科学总论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一章
绪论
儿科学总论终稿
fetus infant toddler pre-school school puberty
儿科学是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 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
研究对象:胎儿到青春期儿童 研究内容:
1、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发育儿科 学) 2、儿童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临床诊疗 理论和技术(临床儿科学) 3、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预防儿科学) 4、儿童中各种疾病的康复可能性和具体方法 (康复儿科学)
围生期(perinatal period): 胎龄满28周-生后7天
儿科学总论终稿
三、婴儿期(infant period) 始:出生后 止:满1岁前 特点:1、生长发育最快,需营养物质多
2、消化功能尚不完善 3、免疫力低下
疾病:消化及营养紊乱、传染病、呼吸道感染 保健:1、提倡母乳及合理喂养
2、定期体检 3、计划免疫初种 4、促感知觉发育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二章 生长发育
生长(growth) 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增长,是量的 变化,发育的物质基础。
发育(development) 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及 成熟,是质的变化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一节 生长发育规律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快-慢-快
2、各系统器官发育有先有后
3、一般规律:上-下 近-远 粗-细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儿科学总论终稿
二、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1、疾病种类(class of disease):
感染性、先天性疾病多见
2、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ation): 不典型、变化快
3、诊断(diagnosis):
注意年龄特点;全面准确体检尤为重要
儿科学总论终稿
4、治疗(treatment):
始:10岁 止:20岁
女孩开始及结束 均较男孩早2年
特点:1、体格发育第二高峰
2、生殖系统发育趋向成熟
3、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
疾病:甲状腺肿、月经不调、异常心理、
精神行为问题等
保健:1、加强锻炼,保证营养
2、加强教育Leabharlann 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儿科学总论终稿
思考题
1、儿科学的特点有哪些 2、小儿年龄分几期,各有什么特点 3、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重点是什么
9kg
12kg
2、机能:呼吸、心率、血压、营养代谢
儿科学总论终稿
3、病理:同一致病因素小儿与成人病理改变 有很大不同 如肺炎球菌感染 VitD 缺乏 4、免疫:婴幼儿的非特异免疫、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都不成熟,抗感染能力低下。 IgG 、IgA 、 IgM
5、心理:可塑性强,因势利导促发育;培养 良好的个性及行为习惯;
遗传决定生长发育潜力,这种潜力从受精卵开 始就受环境的作用和调节,表现出个人的生长发育 模式。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三节 体格生长
1、体重 Weight
反应营养状况的指标 出生 3Kg 1岁 9Kg 2岁 12Kg
儿科学总论终稿
体重( Weight,W )
• 器官、系统、体液 的综合重量
•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 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二节 儿科学特点
基本特点: 1、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大 ——不宜用单一标准衡量 2、恢复能力较强 ——适宜的治疗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自身防护能力弱 ——注重预防保健
儿科学总论终稿
一、基础医学
1、解剖 外形(身长、体重)、比例
出生时
1岁
2岁
身长50cm
75cm
85cm
体重3kg
始:3周岁 止:6-7岁 特点:1、体格发育速度减慢
2、智力发育日趋完善、求知欲、模仿力强 疾病:1、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肾炎、过敏性紫
癜等 2、意外事故增多 保健:1、早期教育最好时期 学习习惯、思维 2、重视思想品德教育 遵守规则、交往 3、防事故
儿科学总论终稿
六、学龄期(school age)
儿科学总论终稿
体重增长的规律
1、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是生长 的第一个高峰期;青春期前随年龄 增加:先快后慢、再趋于稳定
2、非匀速增长过程 : 前3个月体重增长≈后9个月体重增长
4、个体差异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遗传因素 :如智力、个性、外貌体 征、遗传性疾病等
环境因素:文化背景、 教养态度、 生活环境、 疾病、营养等
儿科学总论终稿
遗传因素
小儿生长发育的特征 、潜力、趋向、限度受 遗传因素的控制。
环境因素
营养、疾病、孕母 健康和生活环境均不同 程度地影响小儿的生长
儿科学总论终稿
四、幼儿期(toddler age)
始:1周岁后 止:满3周岁 特点:1、智力、语言发育加快
2、与外界联系增加,但免疫力仍低 3、主食向成人饮食过渡 疾病:营养紊乱、传染病、意外事故 保健:1、促语言及动作发育 2、培养自我生活能力及良好生活习惯 3、防病、防事故
儿科学总论终稿
五、学龄前期(preschool age)
小儿用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 强调病因、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5、预后(prognosis):
变化快、恢复快、但恶化也快,且死亡率也高
6、预防(prevention)
围产期保健,新生儿筛查预防遗传病和畸形 计划免疫预防各种传染病 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成人病 及时治疗各种疾病防止器官损害
儿科学总论终稿
第二节 小儿年龄分期及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