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参考书目[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该书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儒学”——的经典著作,值得认真研读。
[2]△《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2007 《庄子》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等诸多方面。
无论在哲学思想,还是文学语言方面,都给予我国历代思想家、文学家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值得认真阅读,深入研究。
[3]△楚辞选》,屈原等著,马茂元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楚辞是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新诗体;是天才诗人屈原的自铸伟词;是不同于温柔敦厚的礼乐文化的异质存在。
马茂元《楚辞选》篇目精当,注解详细,持论有据,是一本能见出楚辞特点及楚辞发展的选本。
[4]○《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注音释义准确简洁,对于姓氏来处、地名古今变迁都有详细解说,适合程度不同的读者。
[5]△《汉赋通论(增订本)》,万光治著,华龄出版社,2004 该著对赋的功能及其历史地位、赋体的分类及发展等,都有比较清楚的辨析说明。
[6]△《朱自清、马茂元说古诗十九首》,朱自清、马茂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古诗十九首”产生后,受到了极高评价,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千古五言之祖”。
”朱、马二人在传统注释说明之外,采用了美学及文艺学的方法对诗歌加以分析。
[7]△《世说新语校笺(上下)》,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世说新语》是古代志人小说的代表,其叙事及写人手法对后世小说创作具有典范意义;同时该书为研究魏晋时期的语言、文学、风尚等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人物轶事的记载形式也被视为后世诗话“论诗及事”的滥觞。
《世说新语校笺》对书中人物取《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的相关传记进行参校,笺注详略得当,援引诸家之说皆注明出处,对两晋间常用语义有出入者,及名物之意难晓者,则辑为词语浅释,附于书后。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商务印书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中国图书版本学〉〉姚伯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佛藏与道藏〉〉罗伟国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中国古文献学〉〉吴枫齐鲁书社1982年10月版
〈〈校信准广义〉〉(版本篇、目录篇、校勘篇、点藏篇)4册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版〈〈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校勘学释例〉〉陈垣中华书局1959年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中华书局1981年
论文:
古籍版本的识别和底本的选择李致忠
关于目录学与古籍整理倪其心
古文献和古文献学孙钦善
古籍的标点与校勘程毅中
古籍的注释与今译管贻芬
略谈古籍编辑的基本素养熊国祯
(以上文章选自〈〈古籍整理出版十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岳麓书社2002年版)
读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王利器
宋诗臆札吴小如
论沈约〈〈宋书〉〉八志苏晋仁
唐诗与唐代小说程毅中
(以上选自〈〈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初级阶段:1上海古籍: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2。
中州古籍:中国文献学(张舜徽)3。
杭州大学: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4。
齐鲁书社: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5。
中华书局: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以上各书,皆目录版本校勘均有所涉及,内容大同小异中级阶段:1。
高教出版社: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2。
上海古籍:中国文献学概要(郑氏兄弟)3。
齐鲁书社: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4。
商务: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5。
上海古籍: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6。
岳麓等出版社:书林清话(叶德辉)7。
武大出版社: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8。
上海书店: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9。
上海书店:校勘学释例(陈垣)10。
汉志与隋志论述部分11。
四库总目各部大小序高级阶段:(一)基础通论类(1)*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目录·版本·典籍)。
(4)*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凡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2001。
『蓬莱阁丛书』系列。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1998。
『蓬莱阁丛书』系列(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系列。
(1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2000。
『蓬莱阁丛书』系列。
(12)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3)曹伯韩,《国学常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古代文学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文学参考书目第一编先秦文学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褚斌杰《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赵明《先秦大文学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金开诚《屈原集校注》,中华书局1996程俊英《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6《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第二编秦汉文学郭茂倩《乐府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鲁迅全集》本北大中文系《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62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费振刚《全汉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严可均《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华书局颜之推《颜氏家训》(王利器集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曹道衡《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乐府诗选》、《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葛晓音《八代诗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曹道衡《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鲁迅全集》本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中华书局2002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岑仲勉《隋唐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马茂元《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余冠英等《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萧涤非《杜甫研究》,山东人民1956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中华书局1979韩成武《杜诗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詹瑛《李白诗文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李白诗全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顾肇时、周汝昌《白居易诗选》,作家出版社1962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齐鲁书社1980《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9第五编宋代文学《中国通史》(五)人民出版社1978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宋词部分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唐宋文举要》孔凡礼《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钱钟书《宋诗选注》,三联200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2000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1989四川大学中文系:《宋文选》迟乃鹏《苏轼诗词选》,巴蜀2000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上海古籍2002朱东润《陆游选集》、《陆游传》,上海古籍1979)邓文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1993)龙榆生《唐宁词格律》,上海古籍1978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浙江古籍浙江教育1997《夏承焘集》本北大编《全宋诗》,北大出版社1995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第六编元代文学明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79顾学颉《元人杂剧选》,作家出版社1956徐沁君《新校元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吴晓玲《关汉卿戏曲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元·王实甫《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吴晓玲注本,中华书局版王季思注本金·董解元《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凌景廷校注本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国戏剧1959元·钟嗣成《录鬼薄》,中国戏剧1959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国戏剧1959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元·夏庭芝《青楼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谭正壁《元曲六大家略传》,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孙楷第《元曲家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册),中华戏剧出版社版元·高明《琵琶记》,中华书局版钱南杨校注1960明·毛晋编:《六十种曲》,文学古籍刊行社版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戏剧出版社隋树森《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陈乃乾《元人小令集》,中华书局1962第七编明代文学毛纶、毛宗岗评点,刘世德点校《三国志演义》,中华书局1995李永祜点校《水浒传》,中华书局1997吴承恩《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许仲琳《封神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韩进廉点校《醒世姻缘传》,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4吴书荫校注《警世通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张明高校注《醒世恒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陈曦中校注《古今小说(喻世明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4《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周中明校注《四声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徐朔方校注《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魏建猷校点《郁离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徐澄宇校点《高青丘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周本淳校点《归震川集》(归有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冯梦龙编述《挂枝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八编清代文学洪升《长生殿》,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曹雪芹《红楼梦》,中国社科院集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2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友鹤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陈忱《水浒后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李渔《连城璧》、《十二楼》,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吴敬梓《儒林外史》,陈美林整理,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9方苞《方苞集》,刘季高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陈汝衡《吴敬梓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刘大櫆集》,吴孟复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姚鼐《惜抱轩诗文集》,刘季高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周本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李汝珍《镜化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第九编近代文学《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人境庐诗草笺记》(钱钟联笺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人境庐集外诗集》,中华书局1960《康有为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刘鹗《老残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曾朴《孽海花》,中华书局1959《章太炎诗文注》,上海人民出版社会1976 。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古典文献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的收藏、整理、研究和传播,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等。
考研复习期间,建议考生重点阅读以下教材和书籍。
一、古典文献学专业核心教材:1.《中国古代文献学》孙荣临著此书是国内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文献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的体例、篇目、版本、流传、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这本书对于古典文献学的入门学习和深入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2.《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李宝峰等著此书主要涉及古代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学、古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古籍整理学》王顺才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和规范,将整理学做了全面的阐释和细致的分析。
在古籍整理方面有志者可以阅读此书,获得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古典文献学实践研究的参考书目:1.《《诗经》研读与翻译》陈德希著这是一本针对《诗经》的研究专著。
陈德希老师对《诗经》的每首诗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破解了不少古语的奥秘,还对于《诗经》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对于想系统学习《诗经》的同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2.《道家难经导读》徐文渊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道家经典的导读书籍。
全书从《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历史渊源和哲学体系。
3.《史记指南》杜忠诚著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史记》的指南和参考书。
书中详细纪录了《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等。
此书不仅对于《史记》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把《史记》作为门径,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书籍:1.《中国诗歌史》蒋献可著这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巨著,全书从诗歌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时期划分等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诗歌的历史形态、作者和作品,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必读之作。
最新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6.《山海经》战国·佚名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32.《华阳国志》晋·常璩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36.《唐会要》宋·王溥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42.《贞观政要》唐·吴兢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2005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洪湛侯著:《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徐有富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纪昀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叶德辉著:《书林清话》,岳麓书社1999年版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版本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张舜徽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校勘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华书局1958年版梁启超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版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通考》,黄山书社1998年版杨绪敏著:《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曹书杰著:《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孙启治、陈建华编:《古籍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年版杨树达著:《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杨伯峻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郭在贻著:《训诂丛稿·训诂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潘树广编著:《古籍索引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卢正言主编:《中国索引综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焦玉英等编著:《信息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施蛰存著:《金石丛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褚良才编著:《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2000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一)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