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防氟教案1

防氟教案
怎样预防地氟病
绮陌中学邹加文
【教学目标】
一、怎样预防地氟病
【教学重、难点】
如何预防地氟病。
【教学过程】
一、怎样预防氟中毒
1.改炉改灶就是把敞开烧的炉子和大灶,改成有烟囱,有烟圈,不漏烟的炉灶,把含有大量氟的煤烟排到屋外去,这样,室内的空气和存放的粮食等食物就不会被氟污染了。
2.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是不要把辣椒,苞谷,腊肉,豆腐等食物放在煤火上烘炕,而应该在太阳下晒干或晾干,干燥了的粮食等食物应放在煤烟熏不到的地方或箱柜中密闭储存,粮食和食物用前一定要淘洗干净。
3.烟囱一定要伸出屋外炉灶一定要密闭使用,坏了的烟管,火圈,炉灶门一定要及时修好或更换。
4.睡觉和平时活动最多的房间最好和厨房分开。
5.有条件的村寨,最好使用沼气,液化器,电等清洁能源。
三、总结
同学们,为了不让我们身边的人遭受氟中毒的折磨,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把所学到的关于预防氟中毒的相关知识反复告诉你们的亲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氟中毒。
四、作业
怎样预防氟中毒?。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
2. 使学生掌握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提高地氟病防治意识。
教学重点:1. 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和危害。
2.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 地氟病的病因和危害。
2.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资料:《地氟病防治知识》PPT、教材《地方病防治》等。
教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地氟病患者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它为什么会发生在这些人身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2. 地氟病的概念(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地氟病的定义,即由于长期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强调地氟病是一种常见的地方病,尤其在某些山区、农村地区较为严重。
3. 地氟病的病因和危害(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地氟病的病因,如自然环境中的氟源、饮水、食物等。
阐述地氟病对人体的危害,包括牙齿氟斑、氟骨症、神经系统损害等。
4.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10分钟)教师介绍地氟病的预防措施,如改善饮水条件、减少摄入高氟食物、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
5. 地氟病的治疗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地氟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提醒学生在出现地氟病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地氟病防治知识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氟病防治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地氟病的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地氟病高发地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地氟病。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氟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的情况。
地氟病防治教案20课时七二班

地氟病防治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地氟病的概念2、了解地氟病的危害3、了解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重点: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难点:地氟病的危害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四、地氟病的类型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我省有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
四、小结地氟病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1916年国外专家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搞好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肺结核、地氟病防治知识教案

地氟病、肺结核防治教案后寨小学六(2)班地氟病、肺结核防治教案后寨小学六(2)班教学时间:2017年月日教学目标:1.了解地氟病防治的各种知识。
2.教育学生认识什么是肺结核3.了解肺结核的传染途径及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地氟病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2.认识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教学难点:1.树立起地氟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2.认识肺结核的危害及传染途径。
教学过程:一、地氟病的相关知识。
1、地方性氟中毒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使体内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氟骨症,还可损伤其它器官。
2、消化道是氟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3、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除上海市、海南省外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病区分3种类型,即饮水型、燃煤型、饮茶型。
4、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出现粉笔样白色、黄色或棕色,严重者出现缺损。
氟骨症表现为骨关节疼痛、变形,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
5、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换低氟水源,如打低氟井、引江河湖泊等低氟水源,干旱缺水地区可窖水或屋檐集水。
6、在无低氟水源的病区,可选用氯化铝、羟基磷灰石、骨炭等除氟剂除氟。
分为集中式供水降氟方法与分散式家用降氟罐。
也可用电渗析等物理降氟方法。
7、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措施是:除改炉改灶外,不要将粮食和食物悬挂在炉灶上方熏烤,采取自然晾晒或利用烤烟房烘干。
病区经熏烤的玉米和辣椒含氟量很高,在食用前要进行淘洗,以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8、正确使用降氟炉灶:使用炉灶时,炉盖要严密,不能敞灶燃烧,烟囱要伸出屋外,炉膛加煤高度不能超过烟道出口;定期维修炉灶、清理烟道。
9、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靠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强机体抵抗力。
地氟病防治》四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四年级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氟病。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3、如何预防地氟病。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1、什么是地氟病地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人们通过空气、饮水、食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引起的牙齿和骨骼损伤为主的全身性中毒。
2、了解地氟病的症状浮肿的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1)氟斑牙整个牙面呈白色大理石样改变、着色、釉质缺损(2)氟骨症头痛、困乏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麻木,抽搐等症状,骨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运动障碍,肢体变形。
三、怎样预防地氟病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1)茶叶降氟(2)改良炉灶(3)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
玉米、辣椒收割后应在室外晒干或者晾干。
(4)食用食物前应养成淘洗的习惯,目的是清除食物表面附着的氟,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关键在于预防。
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增加对氟的排泄,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机体抵抗力。
目前主要是针对饮水型氟中毒地区,以改换饮用低氟水,如打建新的低氟水源井、引用低氟的河、水溪、泉水以及物理化学方法除氟。
主要的除氟剂有硫酸铝、氯化铝、碱式氯化铝、骨炭等。
提倡喝淡茶水、多喝牛奶、多吃新鲜水菜、多食用汤菜,改善营养也不失为有效的防治方法。
四、交流讨论说说自己的周围有地氟病患者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五、小结。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

地氟病防治知识介绍教案第一章:地氟病的定义与危害1.1 地氟病的概念1.2 地氟病的分类1.3 地氟病的危害1.4 地氟病的全球分布第二章:地氟病的成因与传播2.1 地氟病的成因2.2 地氟病的传播途径2.3 地氟病的高风险群体2.4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第三章:地氟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1 地氟病的临床表现3.2 地氟病的诊断方法3.3 地氟病的误诊与漏诊3.4 地氟病的并发症第四章:地氟病的治疗与康复4.1 地氟病的治疗原则4.2 地氟病的药物治疗4.3 地氟病的非药物治疗4.4 地氟病的康复训练第五章:地氟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5.1 地氟病的预防措施5.2 地氟病的控制策略5.3 地氟病的监测与评估5.4 地氟病防治的法律法规第六章:地氟病的健康教育与宣传6.1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6.2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内容6.3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传播途径6.4 地氟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第七章:地氟病的科研与国际合作7.1 地氟病研究的现状与趋势7.2 地氟病科研的方法与技术7.3 地氟病国际合作的意义与实践7.4 地氟病科研与国际合作的前景第八章:地氟病的案例分析与启示8.1 地氟病典型案例介绍8.2 地氟病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8.3 地氟病案例的启示与建议第九章:地氟病的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9.1 地氟病患者心理特点与干预原则9.2 地氟病患者心理干预的方法与技巧9.3 地氟病患者心理护理的内容与实践9.4 地氟病患者心理干预与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估第十章:地氟病的未来挑战与展望10.1 地氟病流行趋势的预测10.2 地氟病防治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0.3 地氟病防治的创新与发展战略10.4 地氟病防治的光明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地氟病的定义与危害难点解析:地氟病的分类及其区别,地氟病对人体的具体危害,地氟病在全球的分布特点。
二、地氟病的成因与传播难点解析:地氟病的成因机制,地氟病的传播途径及其识别,高风险群体的判断标准,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地氟病防治》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
教学目的:
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预防原则、内容、措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二、地氟病防治进展
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搞好预防至关重要,减少氟的摄入量是根本性的预防措施。
地氟病是以地质条件为基础,结合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导致的地方病,致病的因素十分复杂。
地氟病是“穷病”,穷困或许是最重要的病因,地氟病区都是贫穷、落后地区;营养状况生活水平也是地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和卫生与地氟病有直接的关系。
缺乏基本卫生知识,传染病难以控制,人群体质低下,抗病能力就差。
文
化教育的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生活和健康的水平,它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社会素质的重要标志。
在兼用社会科学、社会医学的知识基础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一起抓,从点到面地开展综合防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学生的应该知道的知识
1.我们这里流行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是:饮用水中的氟含量较高
2.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对人地造成的危害是:氟斑牙、氟骨症
3.预防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好的措施是:改水
4.自己掌握的氟中毒防治常识应该向父母和邻居讲,积极宣传引起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主要表现、预防方法等。
四、小结。
最新农村小学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学教案(一至六年级)

三甲街道三九小学《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一年级张英涛教学目标:1、掌握地氟病的概念2、了解地氟病的危害3、了解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重点:地氟病的类型教学难点:地氟病的危害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生命健康、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二、什么是地氟病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适量的氟对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十分必要的。
一定的摄入量对身体有益,但是人体氟摄入量每天超过6毫克,就能引起氟中毒。
在一定地区为地方性氟中毒,也叫地氟病。
三、地氟病有哪些危害性地氟病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
它不仅损害牙齿,轻者出现氟斑牙(黑牙齿),而且损害骨骼(摄入过多氟可影响体内氟、钙及磷的正常比例,形成较易沉积的氟化钙,引起骨密度增加、骨质变硬、骨质增生,肌肉、肌腱及韧带附着部位特别明显,骨皮质及骨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韧带钙化、椎间管变窄),引起骨关节的疼痛,较重者呈现关节僵硬及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呈现躯干变形和瘫痪(氟骨症),以致造成终生残废。
氟中毒还能引起心血管、中枢神经、内分泌、视器官、皮肤等各组织器官的全身性疾病。
在我市屯堡乡,至今还可以看见因地氟病而致残的人,有的面部变形,有的不能行走,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四、地氟病的类型地氟病有饮水型、燃煤型两种。
其中,燃煤型病区比饮水型少,但病情较为严重。
这些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最重的是贵州、湖北。
我省有40个县市存在程度不同的地氟病,其中燃煤污染型病区县市15个。
五、小结三甲街道三九小学《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二年级杨正锋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每次张嘴大笑时,都会感觉不好意思,那是因为,有些人的牙齿不是白色的,而是黄褐色的,难看极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二、地氟病防治进展地氟病是一种可防不可治的地方病。
自从发现氟斑牙以来,在防治方法上至今仍未取得新的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氟病防治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地氟病,地氟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防治等。
2、在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预防地氟病的能力,掌握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什么叫氟中毒,氟是怎么样危害人体的,了解怎样预防氟中毒。
2、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氟中毒病人的体质现象。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识记。
活动准备:
收集关于地氟病的图片。
一、地氟病简介
地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它是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发生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本病分布很广,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几乎都有流行区。
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均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土壤中氟化物可溶于水,容易被动物和植物所吸收。
氟化物在肠道内吸收与其水溶性有关。
因水氟大部分为易溶性,故吸收率往往在90%以上。
食物中的氟约为40%-80%属易溶性,因而吸收率也较高。
本病根据摄入途径分为二型:一为饮水型,即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而患病,此型分布广,90%的患者属此型;另一型为燃煤型,即在特定地区煤中含氟量过多,当地居民习惯敞开燃煤、烘烤粮食,致使室内空气和烤干食物中氟含量增加而导致本病发生。
此病在贵州发生最多。
二、了解地氟病的症状。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片,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地氟病的症状。
1.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1)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
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
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2)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
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三、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1.茶叶降氟
2.在改良炉灶的基础上,还要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玉米、辣椒等收割后应放在室外晒干和晾干,阴雨天急需干燥时可用烤烟房干燥。
食物干燥后不要将其长期悬挂在锅台炉灶上方或炕笆上,应密封保存,避免煤烟污染食物。
改建、新建住房时应将厨房与居室分开,使煤烟不能直接进入居室内,同时修建小粮仓贮存食物,减少食物在贮存过程中受的氟污染。
3.改良炉灶的关键是装有炉盖及烟囱(管)等良好排烟设施,能有效地将烟尘排出室外。
为此要求做到灶体坚固不漏烟,炉圈之间搭配严密,烟囱垂直通畅伸出屋顶两尺以上(从侧面伸出时烟囱高度在3.5米以上),取暖铁炉烟管必须伸出室外。
4.食用食物前应养成淘洗习惯,目的是清除食物表面附着的氟,减少机体对氟的食入。
四、小结:
健康教育不能放松。
我们的降氟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许多群众并没有真改,效果也并不是很好,群众根本未脱离氟的侵害,更严重的是,部分群众还是误认为当地地氟病是由“水”引发的,这足以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解除地氟病的危害,除通过项目支持来促进老陌姓改炉外,还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各种群聚机会和学校教育的作用,使干部群众提高对地氟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明白地氟病是怎么回事,应怎样预防,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营养、增强体质,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以提高群众改灶降氟的积极性,最终完成防治地氟病的大任务。
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