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
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

杜威教学论的主要观点一、教育的本质1.教育即生活(1)杜威所处的时代,传统教育往往与实际生活脱节,学校教育被视为为未来成人生活做准备的阶段。
然而,杜威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他主张教育应该是生活的过程,就像呼吸对于生命一样自然。
例如,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不应该仅仅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应该包含生活中的各种实际事务。
比如,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记住公式和解题方法,更应该让学生在购物、测量、理财等生活场景中去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
(2)学校本身也应该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形式。
教室的布置、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都应该模拟真实的社会环境。
例如,在班级中可以设立模拟的小社会,有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如“商店店员”“银行职员”等,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这个小社会中体验生活,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
2.教育即生长(1)杜威认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有其自身的节奏和规律。
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而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速度。
比如,有些儿童在艺术方面有天赋,对色彩和形状有着敏锐的感知;有些儿童则在逻辑思维方面表现突出,喜欢探索数字和规律。
教育应该根据这些差异,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
(2)生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还包括心理、情感和社会能力等多个方面。
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道德教育方面,不是简单地告诉儿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通过引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交往,让他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体会公平、友善、责任等道德观念,从而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自然生长。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1)经验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核心概念。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会获得各种各样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杂乱无章的。
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儿童对这些经验进行筛选、整理、改组和改造。
例如,一个儿童在野外观察到了蜜蜂采蜜的过程,这是一个原始的经验。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儿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将这个经验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如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花朵的结构以及传粉的过程等,从而将这个经验改造为具有科学价值的知识。
课程(学科)教学论是什么

课程(学科)教学论是什么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目标2、课程内容:是指哥们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的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
4、课程开发:主要是指课程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要求,进而持续不断开发课程的活动与过程。
5、课程计划:是指学校关于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学习的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6、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效果的标准和要求的规定或设想。
7、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伴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
8、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9、普遍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的规范与指导的目标。
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宗旨10、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性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11、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学校自主开展的课程开发活动,它是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造,能够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理想。
12、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
13、课程开发机制:是课程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和动力体系,它包括学校课程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课程规划主题的认定以及课程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14、优化教学:所谓优化教学,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对于一定的标准而言的一种完美、完满的教学状态。
教学论课件ppt

总结词
需要良好的实验条件和设 备
详细描述
实验法需要学校具备相应 的实验条件和设备,以确 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有效 性。
情境模拟法
总结词
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
01
总结词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总结词
促进团队合作与沟通
05
02
详细描述
情境模拟法是一种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方法 ,通过模拟真实的场景和问题,使学生亲身 体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在线教育平台与资源
在线教育平台是指提供在线学习服务的平台,如 MOOC、网易云课堂等。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提高学 习效果。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和学习资源,满足学 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在线教育平台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在线教学能力和课程 设计能力,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CHAPTER 05
讨论法
01
总结词
激发思维活跃
02
03
04
详细描述
讨论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 跃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词
需要良好的组织与管理
详细描述
讨论法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 织和管理能力,以确保讨论的
顺利进行和有效。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
基于实际案例
详细描述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 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 论和总结,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讲授法
总结词
传统的教学方法
详细描述
讲授法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解,使学生 了解和掌握知识。
讲授法
总结词
适合大班教学
详细描述
教学论第一章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
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的。 教学目的就是恢复人固有的知识,教
教学论
任课教师:崔英玉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教学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四节 教学论的基础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教育? 教学=智育? 教学=上课?
教学与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教 学
课外 活动
教育
生产 劳动
社会 活动
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 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在30岁左右,创办私学,开 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 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 四十余年。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 《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 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
三、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二元独立论 相互包含论 相互影响论
二元独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影响论
教学论 课程论
教学论
课程论
相互包含论
教学论 课程论
课程论 教学论
第三节 教学论发展的历史沿革
教学论发展的萌芽阶段(16世纪以前) 教学论发展阶段(17世纪——20世纪) 教学论的繁荣阶段(20世纪初——现在)
第二节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任务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

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的主要观点和区别1.传统教学论的主要观点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罗夫等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的特征如下:(1)传统教学论主要是由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个因素组成。
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
教师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懂。
重视课本的讲授,忽视教学方法的运用。
进行注入式教学。
这种方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传统教学论在师生关系方面,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的客体。
强调教师权威至上,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像夸美纽斯比喻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教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就是要象水槽一样地接受知识的注入”。
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主要任务是学会,其实质是教师决定论,忽视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3)传统教学论提倡三中心论。
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4)传统教学是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然后通过机械地操练巩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很好的得到开发和发挥,传统教学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
传统教学重讲轻练,学习不是通过老师大量的讲授,而是让学生大量练习,在实践中学会“游泳”。
(5)传统教学重“教”轻“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的安排设计主要从“教”的视角考虑。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有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
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有知识传授给学生。
(6)在教学任务方面,以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为核心。
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学的教育性。
目的在使学生毕业工作后,能有效地为其政治和经济利益效劳。
在教师作用方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至上,学生必须服从,崇尚高压和体罚,无视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对立,学生十分被动。
什么是教学论

关于教学论的思考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的概念在学术界是讨论已久的问题,主要的观点有: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理论;教学论是关于教学的一般原理;教学论是研究教养的一般规律;教学论是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的艺术。
然而我最赞同的还是上述第一条的表述:“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理论”,它比其他的论述更为合理。
而第二条的说法更适合解读教育学原理,第三条第四条又较为宽泛。
学术界不仅对于教学论概念的论述众说纷纭,并且对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的认识也是大相径庭。
一、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者盛群力在《关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探讨》一文中,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学论所研究的是在教师、学生、教养内容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中,有关授受人类社会经验的教养的科学规律。
”这样界定的原因有四。
其一,这个表述坚持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基点。
换言之,它从教育学的角度去考察教养领域的各种关系,其二,它确定了属于教学论领域的教养范畴中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其三,它强调了确立教学论研究对象的方法论上的统甲,在描述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总结出一套科学的规律,然后用以指导实践。
其四,它指出了教学论是有关教养的教育学理论。
蔡宝来,王嘉毅在《现代教学论的概念、性质及研究对象》一文中指出: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教学实践中的一般问题、揭示教学及其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以上两种说法,我更为赞同前者的定义。
一方面,从教学的定义上来讲,所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那么,教学论既然是研究教学的理论,对于它的定义也理应将其基本要素包含在内。
另一方面,后者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定义为一般问题,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虽然是正确的,他指出了教学论的本质内涵,但是忽视了教学论本身是针对于教学活动得的理论。
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参加。
抛开实践而定义的理论虽然具有一定高度,但是却没有相对稳妥的基础。
教材教法教学论

教材教法教学论一、教学概论(一)教学的概念1、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穿于这个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
2、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实际上,在中文当中,教学与教育没太大区别,而在西方,教学主要针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教育主要针对个体人格的培养和性格的训练。
(2)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智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它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
但教学不等于智育,教学也是进行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同时,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3)教学与上课教学与上课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上课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除上课外,教学还包括备课、课后辅导等。
但上课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教学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完成的。
(二)教学的意义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校的正常秩序。
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具体体现在: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教学理论流派简介

•
•
•
•
目标教学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硝 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的制定:
•
认知目标:了解硝酸的挥发性、不稳定性,理 解并掌握硝酸的强氧化性。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以硝酸的实际用途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以化学家玻尔(N.Bohr, 1885-1962)用“王水溶解金牌”的故事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
•
•
课堂教学的组织
• •
以多种方式引入课题。 要求学题(即不同层次的教学目 标),要求学生根据思考题有重点地再 次阅读教材。主要思考题如下:
•
了解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王水的组成, 并能正确写出硝酸分解及其与铜、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释浓硝酸发烟、发黄的原因,并说明 硝酸的存放方法。 鉴别盐酸、硫酸、硝酸的稀溶液。 从元素化合价的观点说明硝酸在与铜、 碳反应中的作用。
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或实验验证等 方法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交流,逐步达到以上四 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初次反馈信息,教师作出适当的总 结、归纳,并布置课堂形成性练习。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形成性进行恰当的分析 ,对 个别“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同学进行适当 的个别辅导。
二、分层次教学法
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了什么,以及给予了社会什 么,这两者之间应保持一种严格的和谐。 重视智育,认为智育具有双重任务,即掌握知 识、发展智力。 把劳动教育看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认为劳动是“一般发展”和“个性全面发展” 不可缺少的途径。
八、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有两项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 具体讲: 要求教师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耗费更少的时间取得 更好的教学效果 精选教学内容,达到教育内容最优化 组织教学时要把学生分班、组、个人并将其有机地结 合起来实行教学形式最优化。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特定的 时间,特定的内容遵守最优的教学原则,选择最优的 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PORT
组员:李海燕、王涵、廖小雪、杨薇、 赵雅秋、张倩
What is task?
Tasks are activities where the target language is used by the learner for a communicative purpose(goal)in order to achieve an outcome. Willis For example:Taking part in a party go shopping ...
2016/7/12
Thank you
2016/7/12
2016/7/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s,exercise-tasks and tasks
Focus on individual language items
Purposeful & contextualised communication exercise exercise-task task
Task
Task has a nonlinguistic outcome An exercise has a linguistic outcome
Exercise
任务活动与语言练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任务活动所谋求的效果不 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而是侧重在执行任务中学生自我完成任 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 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2016/7/12
What is exercise?
When students are carrying out a task, they are focusing on the complete act of communication. We may also wish to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individual aspects of language, such as vocabulary, grammar or individual skills. We call these activities exercises. For example:present perfect progressive
2016/7/12
Compariso016/7/12
Activity: listening to a weather forecast
练习的结果: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n aural(听觉的)text and answer questions afterwards on whether given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2016/7/12
What is exercise-task?
exercise-task,which is common in Communicative Languang Teaching,comes halfway between tasks and exercises.This kind of activity consists of contextualised practice of languang items(often a particular grammar point). For example:using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o describe a picture.
任务的结果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 weather forecast, identify the predicted max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day and deciding what to wear.
2016/7/12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ask and exerc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