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
专题4.5望远镜与显微镜(原卷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光的折射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要点1 望远镜(1)作用: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2)开普勒望远镜构造: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每组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①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焦距较短)叫目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焦距较长)叫物镜。
(3)开普勒望远镜成像原理:远处物体的光经过物镜,由于观察的物体很远,物距远大于二倍焦距,因此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恰好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经过目镜放大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伽利略望远镜构造:由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透镜组成的;物镜(凸透镜)焦距较长,目镜(凹透镜)焦距较短。
(5)伽利略望远镜成像原理:光线经过物镜折射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后方(靠近人目的后方)焦点上,这像对目镜是一个虚像,因此经它折射后成一放大的正立虚像。
◆要点2 显微镜(1)结构:①目镜:靠近眼睛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焦距短)。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一组透镜,作用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焦距长)。
③载物片:承载被观察的物体。
④反光镜:增加光的强度,照亮被观察物体。
(2)成像原理:被观察的物体经过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恰好落在了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要点3 视角(1)视角: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被观察的物体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2)视角大小:取决于物体本身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
Δ基础题系列◆1.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牛顿B、伽利略C、富兰克林D、开普勒◆2.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增大观察的视角◆3.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做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可以是凹面镜C.望远镜的物镜(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D.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5.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由视角决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基础训练10分钟(Word版,带答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基础训练一.选择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A.投影仪放大镜B.投影仪照相机C.照相机投影仪D.放大镜照相机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平面镜成像3.显微镜下方常用一个小镜来做反光镜,这一小镜的作用是( )A.为了美观B.利用光的折射来照亮被观测的物体C.看屋子里的光线是否充足D.利用光的反射来照亮被观测的物体4.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得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5.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到的是星星的实像 B.目镜相当于照相机C.观察到的是星星正立的像 D.观察到的是星星倒立的像6.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7.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卵时发现视野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璃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移动玻璃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2)移动转向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A.玻璃片上B.低倍物镜上C.高倍物镜上D.目镜上9.使人类能直接观察到原子的显微镜是()A.生物显微镜B.高倍光学显微镜C.普通电子显微镜D.透射电子显微镜10.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镜是目镜B.B镜是物镜C.由于没有光屏,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是虚像D.太空中的星体通过A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二.填空1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标本通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像,像成在目镜________位置,通过目镜观察目镜再把这个像________一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天文爱好者所使用的望远镜,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虚像B.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2.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cm,用该相机拍摄远处的风景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5cm B.略大于5cmC.略小于10cm D.大于10cm4.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是实像B.所成的像是缩小的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该图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5.下面是小明同学梳理的光学笔记,其中错误的是()A.一束光通过一个光学元件后会相交于一点,则这束光可能是被会聚了B.如果要在竖放的平面镜中形成完整的实像,则平面镜的长度至少是物体高度的一半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不一定小于入射角D.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能让远处物体成像在近处,便于观察6.对于下列光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的物镜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B.望远镜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从圆形玻璃鱼缸侧面看金鱼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焦距二、填空题7.如图所示是一台光学显微镜,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载玻片及物体顺时针旋转,则在目镜中看到的像的旋转方向是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 练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1.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2. 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 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 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D. 物镜直径比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3.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所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如图是天文爱好者们利用天文望远镜观赏超级月亮的情景,这是看到的最大满月。
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是把远处的月亮在离我们眼睛很近的地方成像后再放大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月亮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6.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
下面四种情况中,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A.站在20 m远处高1.6 m的人B.18 m远处一棵高1.7 m的小树C.20 m远处高1.7 m的栏杆D.40 m远处高1.7 m的竹竿二、填空7. 小云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_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 (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望远镜成像原理,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详解】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目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故A说法错误;望远镜的物镜所成像经目镜放大,所以目镜的焦距一定小于物镜的焦距,才有放大效果;如果反过来得出的倍数就小于1 ,得出是缩小的像.,故B说法错误;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放大而不是更靠近人眼,故C说法错误;物镜越大,接光的面积越大,人观测的物体就越明亮,成像效果就越清晰,故D说法正确;【点睛】本体考查了望远镜成像原理,关键是要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2.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稍微靠近邮票些C.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利用热风加快手上水的蒸发【答案】D【解析】【详解】A.看到水中的鱼是鱼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 小红用放大镜看邮票时,若想让邮票再放大些,她应将放大镜远离一些邮票,故B 错误。
C:彩色电视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C错误;D.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表空气流动速度、温度、液体的表面积,热风提高了温度,加快了空气流动速度,故D正确;故选:D。
3.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像是A.正立的放大的虚像B.正立的放大的实像C.正立的缩小的虚像D.正立的缩小的实像【答案】A【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初二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试题

初二物理望远镜与显微镜试题1.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答案】目镜,物镜【解析】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两端所使用的是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思路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将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再次放大,成倒立的放大的虚像试题点评:显微镜是人类这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2.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______透镜,______镜的焦距较大.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答案】凸,物,缩小,实,放大【解析】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物镜的焦距很小,被观察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为是将这个实像放大思路分析:望远镜的物镜利用了凸透镜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实像原理,目镜利用了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原理。
试题点评:考查了望远镜的工作原理3.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可制成一架______,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______ ,也可制成______ 。
若用来观察细小物体,必须用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的作为物镜,用焦距______ (选填“长”或“短”)的作为目镜.【答案】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显微镜,短,长【解析】(1)伽利略望远镜早于开普勒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的像,放大倍数不大(2)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3)显微镜的物镜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处在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它的目镜也是一个凸透镜,目的是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物距的焦距很长,像距会更长大,显微镜会很高,使用不方便;如果目镜的焦距短,放大倍数会减小,因此物镜的焦距短,目镜的焦距长.思路分析:根据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了解早期的望远镜结构;根据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回答即可。
八年级物理上册《显微镜与望远镜》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显微镜与望远镜》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6小题,共52.0分)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关于图中两种仪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显微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凹透镜D. 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2.下列关于物理知识分析描述正确的是()A.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B. 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说明音调和振幅有关D. 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说明了次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下列关于显微镜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 天文望远镜物镜的口径比较大C. 我们在学生实验室用显微镜看细胞是通过成两次放大的像实现的D. 有一种望远镜是将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把这个像放大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已使被观察物体处在视野的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C.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5.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太空的科学家是()A. B.C. D.6.关于显微镜及望远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B.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C. 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的实像D. 望远镜的目镜成放大的虚像7.如图所示,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目镜和显微镜的目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该望远镜最终看到的是一个缩小的实像8.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应放在物镜的一、二倍焦距之间B. 远方的物体经过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一个缩小的实像C. 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实像D. 用望远镜观察物体时,观察者感觉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大了是由于视角变大了9.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关于如图所示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目镜和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2.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日偏食时,树荫下的光斑是圆形的B.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多面镜子发生了漫反射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看到的模样是它现在的样子D.在有雾的天气,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4.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8.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9.小明的爷爷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装片,正当他看清高倍镜下的物像时,小明也争着要看.但他看到的像却有点模糊.通过操作,小明得到了清晰的物像.他的操作方法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B.调节细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调整装片位置10.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焦距B.等于2倍焦距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D.大于2倍焦距1/ 911.如图所示是一种天文望远镜的光路图,分析图光路图可知它的物镜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是完全相同的两种物理现象B.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幻景象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好13.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1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虚像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5.近视眼佩戴的眼镜镜片相当于______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_____ 透镜.16.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1〕要观测更加清晰,最好借助______ 〔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观察了整个过程.〔2〕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 原理来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3〕如图为太阳与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______ 凌日现象.17.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______ ,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______ 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18.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______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 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19.显微镜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____________.20.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____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凹面镜〞>.21.在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物镜的________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____________.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是为了____________,使成的像更加明亮.2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透镜.23.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____________的透镜,目镜相当于____________镜.24.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普通望远镜的物镜是____________,这两种情况下,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___________.25.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26.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____________的实像,此像落在目镜____________的位置,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显微镜和望远镜习题〔含答案〕[答案]1. D2. A3. D4. D5. D6. D7. A8. C9. B10. C11. D 12. AC 13. AD 14.AB15. 凹;凸3/ 916. 望远镜;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水星17. 放大;实像;放大镜;两18. 凸透镜;目镜;物镜;缩小;实像;放大镜;视角19. 目镜;物镜20. 凸透镜;凹面镜21. 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22. 凸23. 幻灯机;放大24. 凹面镜;凸透镜;凸透镜<或放大镜>25. 缩小;一倍焦距内;远视26. 缩小;一倍焦距之内[解析]1.解:A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故A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而不是虚像,故C错误;D、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做的大些,能会聚更多的光,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故D正确.故选D.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特点.望远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显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目镜相当于放大镜.2.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A正确、C错误;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D错误.故选A.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组成,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要注意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乘积.3.解:A、在发生日偏食时地上的光斑是通过小孔形成的太阳的倒像,像的形状与日食的形状是相同的,不是圆形的,故A错误;B、镜子的表面比较平,当光线照射到镜子时,会发生镜面反射,故B错误;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离地球27万光年的星系,我们看到的光是27万年前的光,所以看到的星系是27万年前的星系,故C错误;D、雾天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故D正确.故选:D.〔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小孔时就在小孔的后方形成一个倒立的像..〔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3〕光的传播也需要时间;〔4〕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本题主要考查了跟光有关的现象,从光的产生、传播、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考查,属基础知识.4.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D.〔1〕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关于望远镜需注意:〔1〕物镜的作用是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物体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虽然比原来小,但他离我们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变得很大,看起来像是放大了,实际还是缩小的像.5.解: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D.6.解: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目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选D.7.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A.8.解: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这些操作方便.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故选C.9.解: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升降镜筒,调节物体与物镜的距离,以便观察清楚物像,粗准焦螺旋的升降X围大,属于粗略调节,细准焦螺旋的升降X围小,属于精确调节,而小明的爷爷已经调好了,只是不同的人眼睛略有差别,这时要精细调节,所以调细准焦螺旋.5/ 9故选B.10.解: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选C.11.解:A.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不符合题意;C、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凹面镜不是透镜,不符合题意;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符合题意;故选D.12.解:A、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起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选项说法正确;D、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效果越差,焦距越小,折光效果越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C.〔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筷子在水杯中会变弯、海市蜃楼等.〔3〕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也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凸透镜越厚,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其折光能力越强.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显微镜和望远镜以与焦距和折光效果的关系,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3.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选AD.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特点,它们都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14.解:A、光学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它们分别叫物镜和目镜,故A正确;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可起到增加亮度的作用,故B正确;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而不是它们的和,故C错误;D、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B.显微镜的主要部分是装在镜筒两端的两组透镜,每组透镜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镜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显微镜底端的凹面镜可以起到会聚光线,增加亮度的作用.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解此题需清楚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积,物镜成放大实像,而目镜成放大虚像.15.解:近视眼是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凹透镜做的眼镜,使光发散一下,使像成在视网膜上;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凹;凸.〔1〕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2〕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靠近物体的物镜,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靠近眼睛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刚才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使像再次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知道近视眼的成因、矫正与显微镜的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6.解:〔1〕显微镜有放大的作用,用于观察微小物体,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能够观测远处-太空中的星体情况;〔2〕"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是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金星凌日〞现象;光可在真空中传播,光在传播过程中不需要介质;〔3〕据图分析,在地球和太阳之间还有水星,所以水星有可能转到太阳与地球的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水星凌日〞现象.故答案为:〔1〕望远镜〔2〕光的直线传播;不需要;〔3〕水星.〔1〕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望远镜,可观察到太空中的星体;〔2〕〔3〕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太阳、金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金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本题考查"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不同用途与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应用与解释天文现象,体现以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17.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故答案为:放大;实像;放大镜;两.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8.解:普通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7/ 9物镜相于当照相机,其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望远镜的目镜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视角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故答案为:凸透镜;目镜;物镜;缩小;实像;放大镜;视角.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放大镜.同时知道视角越大,人们观察到的物体越大.本题主要考查了望远镜的相关知识,关键知道它的组成和作用,属于光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9.解: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成的光学仪器,两端所使用的是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是物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故答案为:目镜,物镜.20.解:<1>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实像再次放大.<2>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面镜.21.解:望远镜的物镜和照相机镜头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远,像距越小,像越接近焦点;目镜和放大镜作用相同,目镜把物镜成的像再放大.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故答案为:焦点;放大;增加折射光线.22.解:显微镜有两组透镜.一组是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一组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凸.23.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答案为:幻灯机;放大.24.解:因天文望远镜是用凹面镜作物镜,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故答案为:凹面镜,凸透镜;因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故答案为:凸透镜.25.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虚像,因远视眼的镜片是凸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故答案为:缩小,一倍焦距内,远视.26.解: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故答案为:缩小;一倍焦距以内.9/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2.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平面镜B.凹透镜C.放大镜D.显微镜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2.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3.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4.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A.投影仪B.放大镜C.照相机D.幻灯机5.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3.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其光学主镜口径为2.4 m),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A.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4.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6.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7.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名同学合作买一个回来一起探究。
(1)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转,将物镜放在眼前观察前面的景物。
你两次观察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
眼睛观察目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眼睛观察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拆开望远镜仔细观察其构造,画出结构图,再装配好,试着分析该玩具望远镜的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几名同学交流一下,将交流的结果记录下来。
8.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3-5-1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图3-5-19.如图3-5-2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你能否根据视角的知识解释利用显微镜能看清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物体的道理?另外,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但为什么人在远处看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很小,而走近平面镜时看到的像大呢?图3-5-2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思路解析:显微镜成像原理告诉我们,物体经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像与照相机镜头一样,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放大镜。
答案:实照相机放大镜虚2.思路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不起放大作用,A错。
凹透镜不能将物体放大,B也错。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倍数也是有限的,C也错。
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这样就能放大很多倍,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D正确。
答案:D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思路解析: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
望远镜在军事上用来观察敌情,研究敌人的阵地等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天文学上用来观测天体,尤其对星象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望远镜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2.思路解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几百倍到几千倍之间,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大得多,隧道扫描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轮廓,A正确。
反光镜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一个是凹面镜,它们都是为了反射一部分光透过载物片增大物体的亮度,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透过载物片的光更强,因此,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B正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选项C 错误。
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选项D错误。
答案:AB3.思路解析:“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牛顿设计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所以选项A错误。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越大,会聚的光线越多,形成的像就越亮,因此选项B正确。
对同一物体来说,它对人眼的视角越小,我们看见物体越小,C项正确。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正确。
答案:A4.思路解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所以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照相机。
答案:C5.思路解析:从四个选项中不难发现,A、C、D项应用了光的折射知识,而B项应用了光的反射,所以选B。
答案:B1.思路解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被观察的微小物体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A和D正确。
答案:AD2.思路解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
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3.思路解析:为了使望远镜看清远处比较暗的物体,就要想办法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一些,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把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做得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
答案:C4.思路解析:如右图所示,物镜的焦距小于载物片到镜头的距离,因物镜成的像位于目镜焦点以内,故目镜焦距大于实像到目镜的距离,所以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较短。
故A正确。
答案:A5.思路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不正确。
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各种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观察越清晰。
答案:A6.思路解析:物体经显微镜成放大的实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体靠近物镜,这时像变大,同时像距变大,使实像离目镜的距离减小,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
所以应选B。
答案:B7.思路解析:玩具望远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因为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看到物体放大的像,眼睛观察物镜时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且变远了。
答案:(1)眼睛观察目镜:将物体变大变近了;眼睛观察物镜;将物体变小变远了。
(2)略8.思路解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
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
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答案: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
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9.答案:根据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作用可知,两镜都起放大物体的作用,从而增加视角,使放大倍数提高,看清微小物体。
而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物体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离人眼很近,相当于拉近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视角,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又一次放大物体,增加视角,从而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人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远近不同位置所成的像时“近大远小”,也是由于视角的原因造成,人走近平面镜,看自己的像相当于缩小了像到人眼的距离,从而增加了视角,看到的像变大,也变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