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建立监测机制
建立学生健康状况监测机 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 情况。
应急处理方案
隔离治疗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 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 毒传播。
报告制度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及时 向有关部门报告疫情情况 。
启动应急预案
根据疫情情况,及时启动 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控制疫情发展。
加强心理疏导
针对学生和教职工可能出 现的恐慌、焦虑等情绪问 题,加强心理疏导和干预 。
和消怀
提高师生健康素养意识
01 普及健康知识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讲座等形式,向师生传 授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和急救技能。
02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03 提高健康意识
引导师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积极配合学校防控措施。
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支持
1 2
关注特殊学生群体
针对身体残疾、心理障碍等特殊学生群体,制定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方案。
提供专门服务
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专门的健康咨询、心理辅导 等服务,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关注。
3
加强与特殊学生家长的沟通
与特殊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 健康状况和需求,共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和帮助。
季节性特点与流行趋势
季节性特点
春冬季为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夏秋季为肠道传 染病高发期。
流行趋势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种 多样化。随着全球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学 校传染病的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03
预防与控制策略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勤洗手、勤洗澡、不 随地吐痰等。

学校传染病防控通用ppt

学校传染病防控通用ppt
第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 提高人群非特异性免疫力,包括个人的防护、 卫生知识、卫生习惯
✓ 人群的免疫预防:包括常规接种、应急接种
✓ 对密切接触者的药物(Wu)预防:药物(Wu)应是 有效的;时间短、耐药性产生、副作用; 有针对性对可能受感染者使用
第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学校传染病的特点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流行特征(Zheng)和临床表现
4、流行性腮腺(Xian)炎
【流行病学】
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约3周左右
1. 传染源 患者和携带病毒者 。
2.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 。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
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八页。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流行特征和临(Lin)床表现
3、麻 疹 (Ma)
【流行病学】
潜伏期:常见为8-12日,最短至最长为6-18天 隔离期:自发病之日起至退疹时或出疹后5天。
1. 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染性。
2. 传播途径 飞沫或直接接触患者的鼻咽喉分泌物 。
第七页,共三十八页。
传播途径分类
直接或间接
空气或飞沫 经水传播
食物传播 接触传播 血液或体液 昆虫或动物
土壤传播
医源性传播
围产期传播
多途径传播
水痘、结膜(Mo)炎(红眼病)
水痘、流感、肺结核 霍乱、血吸虫
痢疾、伤寒 淋病、疥疮、艾滋病 乙肝、艾滋病
乙脑、疟疾、狂犬
炭疽、破伤风 丙肝、艾滋病
(6)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疫情报告人在报 告校领导的同时,应立即向我院和上级教育主管 部门上报疫情。

最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最新学校传染病的预防PPT课件
二是聚集性病例数上升得比较快,从6月下旬以来 到昨天,已经发生了128起,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 来。
三是流感的监测网络显示,在一些省份,有流感 样症状的病例当中,检测出有H1N1病毒的人群有 所上升,说明这个病毒在中国的部分人群当中已 经生根。
一、甲型H1N1流感简介
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虽然猪体内 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 传染源。
消毒方法
手: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也可用 0.5% 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 000 mg/L)或0.5%氯 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 min~3 min。或使用0.2% 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运输工具:可用有效氯为200mg/L-400mg/L的含 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15min。 也可用0.5%的洗必泰或0.2%的季铵盐消毒液擦拭 座椅、桌面、舱室内壁,拖擦地面。
学校要建立健全晨检工作制度。 学校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教师负
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发现可疑 患儿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医务人员进行排查诊 断。
学校医务人员接报后要及时初步诊断和处理, 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由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
晨检要求:
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 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垃圾:可喷洒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至 表面湿润保持4h以上。
保护易感人群
应急接种
学校高发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腮腺炎、风疹、水 痘、麻疹、流脑
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甲肝、
2009年以来苍南群体疫情概况
截至2009年9月15日,我县累计报告传染病 疫情19起,其中1起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其余18起作为一般事件处理。在这19 起事件当中,发生在学校的疫情共15起,占 78.95%。按类别分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其中 流感样疫情9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4起,水 痘疫情4起,风疹疫情2起。

校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校园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PPT课件
6、衣食细节要注意。
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极易降低人体呼吸 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同学们必须根据 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 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 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 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特异性免 疫力而容易感 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染源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并散播病原体的人 (可以是患者也可能是携带者)或者是受感染的动物。
蛔虫是传染源吗?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 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空 气传播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 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 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 勿混用。
校园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 空气,每天锻炼能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 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 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 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类型
呼吸道 传染病
消化道 传染病
血液 传染病
体表 传染病
常见的传染病种类
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 炎、麻疹、百日咳等
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 疾、甲型肝炎等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 型脑炎、丝虫病等
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 破伤风、淋病等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
汇报人:XXX
2024-XX-XX
CONTENTS
目录
• 学校传染病概述 • 校园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 •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 疫苗接种与预防措施推广 • 校园传染病监测与报告机制 • 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工作
01
学校传染病概述
常见学校传染病种类
范围广。
肠道传染病
病原体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或接触 传播,易感者摄入病原体后感染,常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虫媒传染病
病原体通过蚊虫等媒介传播,易感者 被叮咬后感染,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接触性传染病
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 皮肤接触、共用物品等,易感者接触
后感染。
学校传染病防控重要性
保障学生健康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宣传内容单一
部分宣传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指导,建议增加实用性内 容。
参与度不均
部分师生对宣传活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建议丰富宣传形式, 提高吸引力。
后续跟进不足
宣传活动结束后,缺乏持续跟进和反馈机制,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确 保宣传效果持续。
未来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展望
以确保学校师生健康与安全为核 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
件及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全面分析风险
针对学校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 情,进行全面风险分析,确定 风险等级和应对措施。
制定应急响应程序
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制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
资源保障措施
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 资源的储备和调配,以满足应
通过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提 高师生的健康素养和防病意识,促进健康校 园的建设。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PPT课件

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课件PPT课件

储备防疫物资
储备足够的口罩、消毒液、 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确保 应急处置时能够及时调配。
加强应急演练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应急 演练,提高学校应对突发 疫情的能力。
04 常见学校传染病及预防
流感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 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 病,具有高度传染性。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流 感疫苗,勤洗手,避 免接触生病的人,开 窗通风等。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总结词
明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切断传播链,降低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飞沫、尘埃等在空气中传播,如流感、结核等;接触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接 触传播,如皮肤接触、握手等,如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消化道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水等传播,如霍乱、 痢疾等;血液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血液、体液等传播,如艾滋病、乙肝等。
定期检查和巡查
建立长效机制
定期对学校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巡查,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 体系,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防控工作的持 续性和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成功案例二
某中学在流感高发季节,严格执行晨检和午检制度,及时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采取隔离治 疗措施,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有效预防了流感的爆发。
防控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幼儿园未及时发现病例,导致疫情在校园内迅速传播。事后调查发现,该幼儿园缺乏 有效的晨检和午检制度,未能及时发现病例,且在疫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
01
定期对学生开展健康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和异常情况。
开展传染病筛查
02
根据疫情情况,开展特定传染病的筛查工作,如肺结核、流感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2024年学校传染病防控培训ppt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不断完 善防控计划和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
22
06 法律法规与政策 支持
2024/3/1
23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救治等方面的规定,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
全。
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定应急处理措施和程序,确保及时、有效地
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教育师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
2024/3/1
9
实施晨检、午检等日常监测
2024/3/1
建立晨检、午检制度
01
每天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症状询问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强因病缺勤追踪
02
对因病缺勤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病情和就诊情况。
建立异常情况报告机制
12
隔离治疗与观察要求
疑似病例应立即停止上课或工作,佩戴口罩,并由专人陪同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确诊病例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不得返校。
2024/3/1
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进行隔离观察,观察期间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 诊。
13
消毒清洁工作规范
01
02
03
04
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所在的 教室、宿舍、餐厅等场所进行
保持充足照明
教室和宿舍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避免阴暗潮湿环境导致细菌 滋生。
定期进行室内消毒
使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对教室 、宿舍等室内环境进行消毒处
理。
18
05 合作与沟通机制 建立
2024/3/1
19
家长、学校、医疗机构三方合作

(2024年)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2024年)传染病及其预防ppt课件
11
0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024/3/26
12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患者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少病毒 传播。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 并控制传染源。
追踪并管理密切接触者
对与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追踪,实 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隔离观察、核 酸检测等。
2024/3/26
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等。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传播等。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 不洁注射和输血,控制传染源。
2024/3/26
19
肺结核
肺结核的病原菌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控制传染源,加强室内通风,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 触。
病原体污染水源,通过饮 水进入人体。
2024/3/26
食物污染
病原体污染食物,通过进 食进入人体。
食品加工不当
食品加工过程中未彻底煮 熟或保存不当,导致病原 体存活并繁殖。
9
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与感染者或病原体携带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拥 抱等。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如门把手、桌 面等。
分类
根据病原体不同,传染病可分为 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 真菌性传染病等。
4
传染病的危害
对人类的危害
传染病可造成人类身体和心理上的痛 苦,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传染病的 流行也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 负面影响。
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传染病可导致动物大量死亡,影 响畜牧业和宠物健康。一些动物传染 病还可能传播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 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2月13日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
春天为什么容易传染病 流行?
春天传染病有那些流行 特点?
常见的春天传染病的种 类有那些?
这些病特点是什么?如 何识别?
如何预防春季呼吸道传 染病?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2
六大原因让春季成为疾病好发时
1、冬天里,身体渐渐对寒冷习惯了。春天天气转暖, 昼夜温差大,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4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 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患儿应隔离至腮肿消退。 3.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 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 食品。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5
如何有效预防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首先是要严格治疗和隔离病人,不要经常与病人接触,不 要去病人家中串门;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3
春天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呼吸道传染病最为常见 其病原体也主要从呼吸道排除体外,除天 花、百日咳、猩红热等可间接接触传播外, 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或直接接触病人而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也不少见:肝炎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4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的种类
春季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麻疹、风疹、 水痘、腮腺炎、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 染病的病原体,主要从呼吸道侵入人体, 引起病变成为带菌者、病毒携带者。
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 血,软腭上有滤泡。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8
治疗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 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后以温盐水或温 开水 漱口,保持鼻咽及口腔清洁。
2、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可给予解热镇 痛药物。
3、抗病毒(利巴韦啉)治疗。 4、抗菌(青霉素,先锋IV,VI)治疗。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5
易感人群
小孩 老人 体质虚弱和慢性病患者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6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病毒 感染。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 可爆发流行 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呼吸系统以 外的感染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7
临床特点
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 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 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 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 可有腹泻。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9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0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 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 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2、春天主生发,万物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 随之活跃。
3、不按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牌的古怪天气,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 四处飞扬的花粉等也是春季致病的诱因。
4、初春蔬菜/水果品种较少,容易缺乏营养。 5、开春后,人流开始流动,公共场合聚集人员有助 于病原菌的相互传播。 6、是受国际和周边地区呼吸道传染病局部暴发流行的 影响。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1
预防措施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 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尤其 是不满8月龄的婴儿更应该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3. 同时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一旦与麻疹患儿接触,应立即隔离,不得外出, 可给予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5.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 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提高 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 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6
谢谢观赏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7
13
诊断
1. 病史:发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 2.腮腺肿胀,或可伴颌下腺、舌下腺肿服, 合并脑炎、胰腺炎、睾丸炎者可有相应临 床表现。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出现脑炎或睾丸炎时 白细胞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 抗体测定早期抗体增高,双份血清抗v抗体 滴度1个月内升高4倍以上。
其次是要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保持生活、工作环 境的空气流通,少去人员拥挤、空气密闭的公共场所;
三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譬如 疫区提倡戴口罩);
四是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防寒保暖,多参加锻炼, 多喝水,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增强自身抵抗疾病 的能力;
五是做好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如对麻疹、白喉、 百日咳、流脑、腮腺炎、风疹、流感等均有相应的疫 苗。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12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 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冬春 季节发病较多。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 带者后z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或托儿所等 儿童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感染后可获 得免疫,大多预后良好。
学校传染病预防宣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