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煤矿地质学试题库

合集下载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

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煤矿地质复习题库(采矿学生整理篇)附答案一、是非题采矿工程10-1王征1.接近地球中心的物质密度比较小。

(X)2.地球内部压力随着埋藏深度增大而增大。

(√)3.地壳运动是由外力地质作用引起的。

(X)4.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都是独立进行的。

(X)5.在同一纬度上,大陆上的重力值一般比海面上小。

(√)6.因为地心处重力值为零,所以地心处压力值也为零。

(X)7.地球内部物质密度随深度增加呈直线型增加。

(X)8.某地磁倾角为正值,则该地必位于北半球。

(√)9.某地磁偏角为东偏4°,在进行磁偏角校正时,应在所测方位角值上加这个偏值。

(√)10.磁场强度的垂直分量在赤道上趋于零,在两极处最大。

(√)11.磁场强度的水平分量在两极处最小,在赤道上最大。

(√)12.地球上获得太阳辐射能最多的部位是赤道。

(X)13.在同一热源情况下,热导率小的地区地温梯度较大。

(√)14.岩石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X)15.地壳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规律称地热增温率。

(X)16.地壳与地幔合在一起又被称为岩石圈。

(X)17.软流圈的物质全部处于熔融状态。

(X)18.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9.地磁轴与地理轴的夹角称磁偏角。

(X)20.变质作用可以完全抹掉原岩的特征。

(√)21.变质作用最终可导致岩石熔化和形成新的岩浆。

(√)22.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23.接触变质作用常常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岩石发生变质。

(X)24.区域变质作用的变质程度表现出水平与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

(√)25.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后只能变成大理岩。

(√)26.片岩、片麻岩是地壳遭受强烈构造运动的见证。

(√)27.高温、高压和强烈剪切作用是引起变质作用的最主要因素。

(√)28.P波和S波的速度随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煤田地质考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全套

煤田地质考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全套

煤田地质考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全套一、填空1煤田勘探钻孔煤层合格点的煤层采取率不应低于()。

2、地质构造主要包括()、()和()。

3、岩层的产状包括()、()和()三个要素。

4、()是各阶段勘探成果的集中体现。

5、成煤的原始物质包括()和()。

二.单选1霍林河聚煤盆地属于()聚煤盆地。

A、拗陷型B、断陷型C、构造〜侵蚀型2、探煤钻孔全孔质量验收时,在煤层项目中,甲级孔标准要求该孔见煤点()。

A、全部达到优质B、全部达到合格C、1/3点达到优质D、1/3点达到合格3、鉴于露天开采的特殊性,在露天勘探时,露天开采的最下一个煤层的露头底板标高,应控制在()以内。

A、1米B、3米C、5米D、7米4、地质"三边"工作的核心是()。

A、勘探施工B、分析研究资料C、调整修改设计5、等高线呈封闭形状,且四周高中间低的为()A、向斜构造B、背斜构造C、穹窿构造D、盆形构造6、当断层落差不变时,断层倾角越大,两断煤交线间距()A、越大B、不变C、可能大可能小D、越小7、地层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接触和()A、直接接触B、不整合接触C、平行不整合接触D、角度不整合接触8、岩层的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A、倾角B、层理C、褶曲D、构造9、煤的构造按层理特征分为层状构造和()A、层状构造B、块状构造C、断层D、节理10、评定煤炭质量和煤质研究,常用()发热量。

A、分析基弹筒B、分析基高位C、干燥基高位D、应用基低位11、探煤钻孔全孔质量验收时,共分为哪几个级别()oA、优质、合格B、特、甲、乙、废孔C、甲、乙、丙D、合格、不合格12、岩层两端都发生尖灭时,这一岩体常被称为()。

A、尖灭层B、透镜体C、薄层D、孤立层13、在一定范围内,一系列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这种构造形态称()。

A、单斜构造B、向斜构造C、背斜构造D、倾斜构造14、剖面线的布设一般应()于地层的走向。

A、平行B、斜交C、垂直15、石英的晶行为()。

煤矿地质学试题库

煤矿地质学试题库

《煤矿地质学》考试题一、填空1.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和三个一级圈层。

2.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

3.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4.引起原岩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及等。

5.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6.按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7.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和。

8.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等。

9.石英的化学分子式为、摩氏硬度为。

10.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

11.按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立6个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它们分别是、、、、、。

12.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13.岩(煤)层的产状通常以、、来表示。

1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5.断裂构造可分为和两类。

16.断层要素主要包括、、、、。

1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分类为、、。

18.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

1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20.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

21.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有:、、等。

22.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划分为三级:(1),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

2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和。

24根据地质可靠程度,把资源/储量分为四个级别,它们分别是、、和。

25.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及的图件。

26.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为。

27.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和喀斯特洞穴塌陷是形成的根本原因。

28.瓦斯在煤层和岩层中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和。

29.人们对地下水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法,其中对煤矿生产有直接意义的有两种:(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类有、、;(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有、、。

二、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2.内力地质作用:3.外力地质作用:4.岩石:5.岩石的产状:6.褶皱构造:7.成煤作用:8.煤化作用:9.含煤岩系::10.喀斯特陷落柱:11.矿井瓦斯:12.绝对瓦斯涌出量:13.相对瓦斯涌出量:14.矿山压力:15.探明的资源/储量:16.控制的资源/储量17.推断的资源/储量:18.预测的资源/储量:19.设计损失量:20.三量:三、判断题1.构造运动可分为升降运动和造陆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精彩试题(共8套)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精彩试题(共8套)

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煤矿地质学》试卷(1)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34分)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武纪(Є)、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的硅酸盐熔融体。

根据 SiO2基性和超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答:答题要点: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C、遇断层前后,瓦斯涌出量往往明显变化;3.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答: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

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外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

煤矿地质学试卷

煤矿地质学试卷

煤矿地质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0.5分,合计20分)1.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五种类型。

2.中生代从老到新分为三叠纪、志留纪、白垩纪三个纪。

3.根据地震波速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依此将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煤矿中的“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

5.岩层产状包括走向、倾向、倾角。

6.在纵剖面上,根据褶曲枢纽的产状可分为水平褶曲、倾伏褶曲2类;在平面上,根据褶曲延伸长度和宽度之比,可分为线形褶曲、短轴褶曲、近等轴褶曲3类。

7.宏观煤岩类型包括光亮煤、半亮煤、半暗煤、暗淡煤4种类型。

8.地球上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火山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在以下岩石中,石灰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大理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变质岩,玄武岩是这三大类岩石中的岩浆岩(火山岩)。

9.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主要有遥感、填图、坑探、钻探、巷探、物探等6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合计20分)1.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2.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二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3.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的断层。

4.震中: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三、问答题(共计35分)1.地层的接触关系有哪几类?各有何特征?答:整合接触:新老两套地层彼此平行接触,连续沉积,无明显间断。

平行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虽平行一致,但不是连续沉积,曾有过一段沉积间断,反映了一次先升后降的地壳运动,其间有风化剥蚀的痕迹。

角度不整合:新老两套地层彼此不平行,有一交角,其间有明显剥蚀面。

表明一次褶皱运动升起剥蚀后再沉降接受沉积的过程。

2.岩浆侵入对煤矿生产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答:减少煤炭储量、缩短矿井服务年限;使煤质变差,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破坏煤层连续性。

煤矿地质工题库(单项选择题)

煤矿地质工题库(单项选择题)

煤矿地质工题库(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一个断层来说,有几个断盘()。

A、2个B、3个C、1个D、4个正确答案:A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在地面无法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充水因素时,应当坚持()的原则,加强探放水工作。

A、有疑必探B、有掘必探C、边掘边探D、预测预报正确答案:B3、根据《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设计能力9万吨/年以上煤矿矿井,薄煤层的采区回采率不低于()。

A、75%B、80%C、70%D、85%正确答案:D4、已结束的采区和回采工作面均应进行采后总结工作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出,采区结束后()月内提出。

A、2B、1C、3正确答案:C5、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剥蚀作用。

A、地壳运动B、搬运作用C、岩浆作用D、地质作用正确答案:B6、砾岩的颗粒直径是()。

A、0.1~2mmB、2~100mmC、0.01~0.1mmD、小于0.001mm正确答案:B7、正常掘进中,如遇到煤体松软,较为破碎,同时煤体颜色发暗,说明()。

A、前方有构造发育B、前方可能接近老空区C、前方有导水断层D、前方存在陷落柱正确答案:B8、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需报送()、自检报告、五证一照复印件等相关资料。

A、自查表B、统计表C、年检表正确答案:C9、在海洋的侵蚀作用中,对滨岸带破坏作用最强烈的是海水运动四种形式中的()。

A、浊流B、潮汐C、海浪D、洋流正确答案:C10、下列不属于煤系地层中的沉积岩是()。

A、砾岩B、泥岩C、花岗岩D、砂岩正确答案:C11、等精度观测是指的观测()。

A、允许误差相同B、观测时间相同C、系统误差相同D、偶然误差相同正确答案:B12、煤层底面与一系列等距离的水平面相交,所得到的交线就称为煤层的()。

A、地形图B、地质地形图C、顶板等高线图D、底板等高线图正确答案:D13、地层接触关系中关于不整合接触的概念,下列描述比较符合的是()。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

煤矿地质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地质构造对煤矿开采影响最大?A.褶皱B.节理C.断层D.层理2、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通常采用哪种岩石分类方法?A.火成岩B.变质岩C.沉积岩D.节理化岩3、下列哪种地质年代的煤层最厚?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第四纪4、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印度5、下列哪个地质时期形成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煤炭资源?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6、在煤矿开采中,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防止瓦斯爆炸?A.增加通风量B.使用防爆设备C.降低瓦斯浓度D.断电操作7、下列哪种地质构造会影响煤矿开采的安全?A.逆断层B.正断层C.节理D.褶皱8、下列哪个参数通常用来描述煤的变质程度?A.挥发分B.灰分C.含硫量D.胶质层厚度9、下列哪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深的煤矿?A.美国B.中国C.南非D.澳大利亚10、在煤矿地质学中,通常采用哪种方法来评估煤层的稳定性?A.岩石力学分析B.地应力测量C.地震波勘探D.矿井地质编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______是在煤矿巷道掘进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构造,它对煤矿开采有重大影响。

111、煤炭是由古代的______植物在沼泽地区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______作用形成的。

1111、在煤矿开采中,为了防止瓦斯爆炸,通常需要降低______浓度。

______是评估煤层稳定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根据煤的变质程度,可以将煤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一、引言煤矿地质学是研究煤矿床和煤的形成、分布、变化规律的科学。

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煤矿地质学在煤炭工业和相关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煤矿地质学的实际应用,提高对煤矿地质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习地点及简介本次实习地点位于矿区,该矿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共6套)

《煤矿地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共6套)

《煤矿地质学》试卷1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一、判断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地层层序律,也称地层叠覆律。

()2.地球外外圈层又可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3.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外部。

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4.煤厚变化影响到煤矿采掘部署,影响到计划生产,增加了掘进巷道的数量,降低了回采率。

()5.古代和近代的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的地下水。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它们时,其内积水便会成为矿井充水水源()6.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9.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10.重结晶作用不能改变岩石原来的矿物成分。

()11.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变质阶段。

()12.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13.伪顶是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

()14.一般内陆型煤系比近海型煤系中的煤层结构复杂。

()15.由于酸性岩浆含大量挥发分,侵入煤层后对煤质的影响大于基性岩浆。

()16.原始产出(沉积)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是确定同一地区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基本方法。

()17.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是另一种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的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18.又称“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是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通常以垂深每增加1000m,地温增加的℃数表示(℃/1000m)。

()19.软流圈以上、岩石强度较大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称为岩石圈。

()20.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二、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石英的摩氏硬度为_________,方解石矿物的摩氏硬度为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地质学》考试题一、填空1.根据莫霍面和古滕堡面两个界面,地球内部分为、和三个一级圈层。

2.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

3.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4.引起原岩变质的主要因素是、及等。

5.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

6.按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和等。

7.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和。

8.矿物的光学性质主要有矿物的、、、等。

9.石英的化学分子式为、摩氏硬度为。

10.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

11.按地史中生物演化的阶段可建立6个级别的年代地层单位,它们分别是、、、、、。

12.与年代地层单位对应的地质年代单位是:、、、、、。

13.岩(煤)层的产状通常以、、来表示。

14.褶曲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5.断裂构造可分为和两类。

16.断层要素主要包括、、、、。

17.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层分类为、、。

18.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过程称为。

19.成煤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20.在我国成煤作用较强的三个时期是:、、。

21.影响煤矿生产具有普遍性的地质因素有:、、等。

22.现在把瓦斯矿井等级划分为三级:(1),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

23.矿井充水的水源有四种,即、、和。

24根据地质可靠程度,把资源/储量分为四个级别,它们分别是、、和。

25.地形地质图是表示研究区的、、、及的图件。

26.反映某一水平地质情况和井巷工程的图件,称为。

27.喀斯特洞穴的发育和喀斯特洞穴塌陷是形成的根本原因。

28.瓦斯在煤层和岩层中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和。

29.人们对地下水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法,其中对煤矿生产有直接意义的有两种:(1)按埋藏条件地下水分类有、、;(2)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分类有、、。

二、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2.内力地质作用:3.外力地质作用:4.岩石:5.岩石的产状:6.褶皱构造:7.成煤作用:8.煤化作用:9.含煤岩系::10.喀斯特陷落柱:11.矿井瓦斯:12.绝对瓦斯涌出量:13.相对瓦斯涌出量:14.矿山压力:15.探明的资源/储量:16.控制的资源/储量17.推断的资源/储量:18.预测的资源/储量:19.设计损失量:20.三量:三、判断题1.构造运动可分为升降运动和造陆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2.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会使岩石体积变小,比重增大,还可形成一些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的新矿物。

()3、透明矿物的条痕一般为白、灰白色,因此条痕对透明矿物而言没有鉴定意义。

()4、石英和含氧盐矿物(特别是其中的硅酸盐矿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5、基性岩SiO2含量<45%,酸性岩SiO2>66%。

()6、伪顶是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

()7、每个煤层都可分出伪顶、直接顶、老顶。

()8、淮南属于华东聚煤区。

()9、矿井水及矿井瓦斯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10、岩浆侵入煤层的处理中,掘进巷道遇到岩墙时,可按设计直接穿过。

()11、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t;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d。

()12、化石就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

()13、化石根据石化程度分为明显石化、部分石化和没有石化三类。

()14、在喀斯特化岩石中的地下水,可以是潜水,也可以是承压水。

()15、矿井充水的通道为裂隙、溶隙及人工通道等三种类型。

()16、裂隙水的存在条件和特征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

()17、断层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

()18、在地形地质图中,地形及岩层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露头线的形态。

()四、简答题1.什么是硬度?摩氏硬度计由哪些矿物组成?2.岩(煤)层产状的三要素是什么?并用图示说明。

3.断层揭露前有何征兆?4.成煤有哪些必要条件?5.煤有哪些物理性质?6.的综合利用煤有哪些分类?7.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我国可以划分为哪几大聚煤区?8.煤层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有哪些影响?9.陷落柱在井下出露有哪些特征?10.影响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有哪些?11.井下哪些情况下要留设防水煤柱?12.地表防治水主要有哪些措施?13.寻找断失煤层有哪些方法?五、论述题1.试述陷落柱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方法?2.试分析影响矿井涌水量大小的因素?3.试分析矿井充水通道?4.试分析井下防治水有哪些措施?5.试述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煤矿地质学》考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壳、地幔和地核2.地质作用。

3.构造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

4.温度、压力及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

5.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6.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7.压固、胶结和重结晶。

8.颜色、条痕、光泽9.SiO2、摩氏硬度为7。

10.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11.宇、界、系、统、阶、时带。

12.宙、代、纪、世、期、时。

13.岩(煤)层的走向、倾向、倾角14.背斜和向斜。

15.节理和断层16.断层面、断层线、交面线、断盘、断距。

17.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8.成煤作用。

19.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

20.石炭-----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第三纪21.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低板条件22.低瓦斯矿井、10m3/t以下、高瓦斯矿井、10m3/t以上、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23.矿体及围岩空隙中的地下水、地表水、老窑积和大气降水24.A 级、B级、C级、D级,A级和B级,C级和D级25.地形特征、地层、矿层分布、岩层产状及地质构造特征26.水平切面图27.陷落柱28.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29.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喀斯特水二、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

2.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球旋转、重力、放射性元素蜕变、地热以及结晶相变、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动力,促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

3、外力地质作用: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和日月引力等影响下产生的动力对地壳表层进行的各种作用,统称为~。

4.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矿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构造特征,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5.岩层的产状: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和方位称为~。

6.褶皱构造:由于地壳运动等地质作用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塑性变形而形成一系列波状歪曲但仍保持着岩层的连续完整性的构造形态,称为褶皱构造,简称褶皱。

7.成煤作用:从植物遗体堆积到转变为煤的一系列演变的过程称为~。

8.煤化作用:泥炭或腐泥转变为褐煤、烟煤、无烟煤、超无烟煤的物理化学变化称为~。

9.含煤岩系:是指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在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岩系。

10.喀斯特陷落柱:由于煤层下伏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层,经地下水强烈溶蚀,形成空洞,从而引上覆岩层失稳,向溶蚀空间冒落、塌陷,形成筒状或似锥状柱体,故以它的成因或下转动形状取名为喀斯特陷落柱,简称陷落柱。

11.矿井瓦斯: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由煤层及围岩释放出来的一种多成分的混合体,包括CH4、N2、CO2、C2H6、SO2、H2S及CO等。

12.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单位用m3/d表示。

13.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平均每生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单位用m3/t表示。

14.矿山压力:地下的煤层和岩层,在未采动之前,处于应力平衡状态,采掘工程使其应力重新分布,在采掘空间周围岩体内形成一种促使围岩自己采掘空间运动的力,这种力就称为~。

15.16.17.18.19.设计损失量:指为了保证采掘生产的安全进行,在矿井(或采区、工作面)设计中,根据国家技术政策规定,允许丢失在地下的能利用储量。

20.三量:在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开切阶段掘进的巷道分别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而由这三种巷道圈定和构成的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三、判断题1.构造运动可分为升降运动和造陆运动两种基本形式。

(×)2.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会使岩石体积变小,比重增大,还可形成一些体积较小,密度较大的新矿物。

(×)3.透明矿物的条痕一般为白、灰白色,因此条痕对透明矿物而言没有鉴定意义。

(√)4.石英和含氧盐矿物(特别是其中的硅酸盐矿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5.基性岩SiO2含量<45%,酸性岩SiO2>66%。

(×)6.伪顶是指直接覆盖在煤层之上的薄层岩层。

(√)7.每个煤层都可分出伪顶、直接顶、老顶。

(×)8.淮南属于华东聚煤区。

(×)9.矿井水及矿井瓦斯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具有普遍性。

(×)10.岩浆侵入煤层的处理中,掘进巷道遇到岩墙时,可按设计直接穿过。

(√)11.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t;相对瓦斯涌出量,单位m3/d。

(×)12.化石就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

(×)13.化石根据石化程度分为明显石化、部分石化和没有石化三类。

(√)14.在喀斯特化岩石中的地下水,可以是潜水,也可以是承压水。

(×)15.矿井充水的通道为裂隙、溶隙及人工通道等三种类型。

(×)16.裂隙水的存在条件和特征取决于岩石孔隙的发育程度。

(√)17.断层是构造裂隙中最易造成灾害性事故的进水通道。

(×)18.在地形地质图中,地形及岩层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露头线的形态。

(√)四、简答题1.什么是硬度?摩氏硬度计由哪些矿物组成?答:是指矿物抵抗外力作用的机械强度。

摩氏硬度计为:(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2.岩(煤)层产状的三要素是什么?并用图示说明。

答:为:走向;倾向;倾角。

3.断层揭露前有何征兆?答:(1)煤层和顶底板岩石中裂隙显著增加,一般越靠近断层越增加明显。

2)煤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

3)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略)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略)5)在大断层附近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

6)在高瓦斯矿井,巷道中的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变化的地段可能有断层出现。

7)充水性强的矿井,巷道接近断层时,常出现滴水、淋水以至涌水的现象。

4.成煤有哪些必要条件?答:(1)植物条件。

(略)(2)气候条件。

(略)(3)地理条件。

(略)5.煤有哪些物理性质?答:(1)煤的颜色和条痕。

(3)煤的密度。

(4)煤的硬度、煤的脆度。

(5)煤的裂隙。

(6)煤的导电性。

6.按煤的综合利用煤有哪些分类?答:(1)炼焦用煤。

(2)气化用煤。

(3)低温干馏用煤。

(4)加氢液化用煤。

(5)燃烧用煤。

7.以大型地质构造带为界,我国可以划分为哪几大聚煤区?答:(1)东北聚煤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