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讲解]第四章记忆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记忆与学习优秀课件

三种记忆的比较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 0.25~2秒 容量相当大,具
(瞬时记忆)
有形象性
短时记忆 5秒~1分钟 容量7+2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容量无限,心理 活动的知识基础
❖ “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 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
❖ 首因/首位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 ❖ 近因/新近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
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材料很少 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 的识记。在下述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机械识记:①材料本身 是有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由于学习者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 对材料一时还不能充分理解;②材料本身没有内在的必然联 系,如外文生词、仪表数字、电话号码、人名、地名、年代、 化学元素符号等,学习时要靠机械识记。
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 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又 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 )
第二节 记忆系统
维持复述
行为反应
刺激
感觉 登记 注意
短时 记忆
精细复述
提取
长时 记忆
遗忘
遗忘
遗忘
❖ 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存储形式:视觉表象和声音表象; 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
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
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维加
工。
识记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 识记的目的:有意识记优于无意识记 ❖ 对材料的理解: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 ❖ 识记材料的数量 ❖ 识记材料的不同性质 ❖ 主体的情绪状态:积极情绪状态下识记的效果优
最新第四章、记忆、思维与想象讲学课件

识
成诵为止
记 部分识记法:将识记材料一段一段阅读
方
分段成诵后再合并整篇成诵
法
综合识记法:将整篇和局部材料相结合,
即先进行整体识记再进行部分
识记,最后再进行整体识记直
至成诵
三种识记方法识记效果的比较
识记效果
识记方法 所需时间 20天后再现时平均
(分)
需要提示的次数
整体识记
8
4
部分识记
16
7
综合识记
6
1.5
(二)保持
1、定义: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 贮存和巩固的过程。
2、特征:是动态变化的。
质的变化:主要内容及显著特征较好保持。
量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的 量会逐渐减少,这就是遗忘现象;但 也存在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过的东西过几 天后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 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
• 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没有 削弱记忆的作用,反而对人的记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一、记忆的定义
(一)传统定义: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 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和回忆三个过 程。
(二)信息加工论的定义:是人脑对输入的 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识记 保持 回忆
二、记忆的分类
(二)根据记忆信息加工处理方式可分为:
1、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与传授而实现。如人名、地名、 名词解释、以及定律、定理等。又可分为情景记 忆和逻辑记忆。
2、程序性记忆:是对习得行为和技能的记忆,
包括基本条件反射和各种习得的动作,通过动作 来表达。如打字、拼图、写字、吃饭、骑车、打 球时的动作等。主要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 部分。
[课件]第四章 记忆(小教)PPT
![[课件]第四章 记忆(小教)PPT](https://img.taocdn.com/s3/m/57a09f8ddd3383c4bb4cd2e3.png)
2018/12/2 12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它是记忆的开端。 在时间上它是连续展开的过程。
2018/12/2
13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一、识记 (二)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 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 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018/12/2 10
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 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长,可以是一 分钟~~终身的; 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非常巨大。
2018/12/2
11Leabharlann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三、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指记忆速度的快慢和单位 时间内记忆数量的多少。 2.记忆的持久性。指记忆内容的巩固程度。 3.记忆的正确性。指记忆内容与原有事物相 符合的程度,即不发生歪曲和附会。 4.记忆的准备性。指能否保证记忆内容迅速 准确地提取出来。
从上面这条曲线可以看到: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先快后慢。 在识记初期遗忘得比较快,以后逐渐减 慢。
2018/12/2
25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第一,材料的意义影响遗忘进程 对人有意义的材料忘得较慢,对人无意 义的材料忘得较快。 第二,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长, 材料的细节和不熟练的动作遗忘较快。一次 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多遗忘得越快。
4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二、记忆的分类 关于记忆种类,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形式: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划分 (1)形象记忆 (2)语言-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5)情景记忆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一、识记 (一)什么是识记 识记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 它是记忆的开端。 在时间上它是连续展开的过程。
2018/12/2
13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一、识记 (二)识记的种类 1、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可把识记分 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根据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 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2018/12/2 10
长时记忆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加工 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长时记忆保存的时间长,可以是一 分钟~~终身的; 长时记忆系统的容量非常巨大。
2018/12/2
11Leabharlann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三、记忆的品质 1.记忆的敏捷性。指记忆速度的快慢和单位 时间内记忆数量的多少。 2.记忆的持久性。指记忆内容的巩固程度。 3.记忆的正确性。指记忆内容与原有事物相 符合的程度,即不发生歪曲和附会。 4.记忆的准备性。指能否保证记忆内容迅速 准确地提取出来。
从上面这条曲线可以看到: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先快后慢。 在识记初期遗忘得比较快,以后逐渐减 慢。
2018/12/2
25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第一,材料的意义影响遗忘进程 对人有意义的材料忘得较慢,对人无意 义的材料忘得较快。 第二,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形象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保持的时间长, 材料的细节和不熟练的动作遗忘较快。一次 识记的材料数量越多遗忘得越快。
4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二、记忆的分类 关于记忆种类,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划分形式: 1.根据记忆内容不同划分 (1)形象记忆 (2)语言-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5)情景记忆
4 记忆 PPT课件

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development.} 启示:组块教学
第四章
记忆与汉语学习
记忆
1
记忆在外语学习中非常重要,就某种意义而 言,甚至可以说外语学习程序就是记忆程序
记忆是一个综合性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经 验在头脑中进行保存的心理活动,这里所说 的经验,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在一定条 件下,这些事情可以在头脑中储存起来,又 在一定条件下再重现出来加以运用。
记忆
12
层级(语义)网络模式
记忆
13
激活扩散模式
科林斯对层级网络模式的修正:
该模型认为心理词汇的组织近似于一张由相互连 接的节点组成的蜘蛛网。“激活始于一个点,然后 平行扩散到整个网络的其他点。”
一个概念所具有的意义或包含的信息存在于和其 他概念的种种关系中:属于关系-具有关系-能够关 系;不属于关系—否定效果;
识记时达到的标准为基础。 2.再认法。就是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
一起,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区分开来。 通常是识记过的旧项目和没有识记过的新项目的数量相等,然 后向被试一一呈现,由被试报告每个项目是否识记过。保持量 按下列公式计算: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记忆
22
保持量的测量
心理学家测量保持量常用的有四种方法:回忆法、再认法、再学 法和重构法。这四种方法也是研究记忆的主要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记忆的分类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处于感觉记忆和长
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记忆阶段,是信息加工系统的 核心。 短时记忆的主要特点: ①保存时间短;一般为5秒到2分钟。 ②容量相对有限,为7±2个组块; ③通过复述来保持信息,并且通过复述的方式把 信息转入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后,在头脑中保
持时间很长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可以保持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
它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表现出的动作、技能、语 言、文字、态度、观念,以至有组织有系统的 知识等,均属长时记忆。
种类
时间
特点
感觉记忆(瞬 0.25~2秒 时记忆)
短时记忆 5秒~2分钟
长时记忆
时间无限
具有形象性,容 量相当大,易衰
力,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 为基础,有意识记可分为:
机械识记 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 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 通过对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 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新旧知识 经验之间的联系而进行的识记
一、识记
意义识记是学习过程中常用的记忆方法, 了解其影响条件对提高学生识记具有重 要意义。
二、记忆的作用
1、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记忆 对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 作用。
2、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语词-逻辑记忆 语词、概念、命题、思想 情绪记忆 体验过的情绪、情感 运动记忆 活动的动作及动作顺序
4. 遗忘的原因 记忆痕迹衰退说 干扰抑制说 动机性遗忘说 线索依赖性遗忘说 同化说
退
容量7+2组块, 保存的时间短
容量无限,心理 活动的知识基础
三、记忆的分类
(三)按记忆的意识性分类 1.外显记忆 指在意识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 作业产生的有意识影响。 2.内隐记忆 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 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影响。
三、记忆的分类
(四)按照信息加工与存储的方式分类 1.陈述性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
(二)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分类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登记)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三、记忆的分类
感觉记忆,指客观事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
一个极短时间内保存下来。 感觉记忆的特点:
①信息的保存具有鲜明性; ②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暂,但保持量大; ③感觉记忆痕迹很容易衰退。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二、保持和遗忘
(二)遗忘
1. 定义: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 就是遗忘。有永久性遗忘和临时性遗忘。
2. 遗忘的进程
3.
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过程
二、保持和遗忘
二、保持和遗忘
3. 影响遗忘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学习程度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4)识记者的动机
二、保持和遗忘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讲解]第四章记忆
“记忆达人”吴天胜
世界记忆大师 中国首位世界记忆冠军 两项世界吉尼斯记忆纪
录保持者 世界脑力比赛金牌得主
一分钟内记住一副打乱的扑克牌 两分钟内记住120个无规则的数字 两天记1000个大学英语四级单词
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人为什么会遗忘? 如何将学会的东西保持得更长久些? 人的记忆能力如何在后天训练中得到提高呢?
一、识记
(一)定义 通过反复感知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
并在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
一、识记
(二)分类
无意识记
根据识记时的自 觉性和目的性的 不同
机械识记
有意识记
意义识记
一、识记
根据识记时有无目的,识记可分为: 无意识记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也没有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的识记。 有意识记 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
意义识记的影响条件: 1、识记的目的任务 2、材料的性质、难度和形式 3、材料的数量和加工深度 4、识记者的主体因素
二、保持和遗忘
二、保持和遗忘 (一)保持
1.定义:保持是在识记的基础上,巩 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2.保持的变化 A.保持材料的量变 B.保持材料的质变 更简略和概括
;更完整/合理/有意义;更具体/夸张
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对人名、地名、定理的 记忆均属于陈述性记忆。
2.程序性记忆
指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是一种技能 性的记忆,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两个部分。 如写字、走路、骑车等
第二节 记忆过程
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识记 保持和遗忘 再认或回忆
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识记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和保证,再认、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 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