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

• 背景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加速了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随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产生了大批无产者 –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使大 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 同时海外贸易和殖民地的开发 量财富集中到英国资产阶级手中 –另外经典力学、热力学等学科的运用 另外经典力学、 另外经典力学 也为工业革命带来了契机
英国工业革命
• 定义: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产业革命)是指用机器 定义: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产业革命)
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 的过程 时间:一般认为从18世纪下半叶, 18世纪下半叶 • 时间:一般认为从18世纪下半叶,发源于英格兰中 部地区, 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部地区,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影响了整个欧洲大 陆 • 标志:1764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1764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年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 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 年牧师艾德蒙特· 1785年牧师艾德蒙特·卡特莱特发明了动力织布机, 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水力)织布机工厂, 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 并且在1791年建造了第一座动力(水力)织布机工厂, 1782年詹姆斯 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 年詹姆斯· 1782年詹姆斯·瓦特根据前人的成果,成功发明了单 向蒸汽机
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和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对该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启示。
一、导致工业革命的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英国的地理环境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该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
其次,英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英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英国社会发生了剧变,创造了适宜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环境。
最后,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保障了其殖民地的安全与贸易的畅通。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经济迅速腾飞。
机器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频繁。
同时,英国的工业生产大量输出商品,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面貌。
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劳动,城市的规模扩大,社会结构发生庞大转变。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如不良的工作条件、低工资、住房拥挤和疾病传播等。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阶级矛盾也逐渐激化。
3. 技术影响: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创新的广泛出现。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业生产的动力得以革新,纺织工业、铁路运输、矿业等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工业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4. 环境影响: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的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
同时,工业化的进展也加剧了土地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本国,也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成功经验被各国学习和效仿,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英国的工业产品也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加速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英国工业革命

启示:科技变化世界,科技优化生活,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课堂小结
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前提和条件 一种前提、四个条件
—技术条件 器来替代手工劳动成为可能。 同步,精细旳分工,使工人长久从事某一 工序旳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专长,培养了一 批熟练工人和机械师,他们已经具有发明机器 和使用机器旳能力。(教材P39)
不断扩大旳世界市场 —经济驱动力
工业旳先声为何会出目前英国?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旳确立
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市场广阔 手工生产效率低下,供不应求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不断扩大旳世界市场—经济驱动力
材料1
材料2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政治前提
海外殖民、
圈地运动
奴隶贸易
—劳动力 —资本、原料、
多种原因
市场
材料3 合力作用!
材料4
英国手工工场里已实现了精细旳分工。如
发达旳手工工场 每织一尺布,平均需要14道工序;生产一枚小
小旳胸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旳操作。把生产 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反复操作旳环节,使利用机
读图比较 认知概念
工场
工厂
工业革命前 生产方式: 工场手工生产
工业革命后
工厂大机器生产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18世纪下半
叶到19世纪中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先后发生旳以机器生产替代手工劳动旳
重大变革。
手工生产
英国工业革命 介绍

英国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场革命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包括:
1.技术革新: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起点,随后扩展到其他行业。
其中,詹姆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象征,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经济变迁: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改变,还引发了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它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资产阶级的崛起:工业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4.农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经历了农业革命,这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为后续的工业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5.商业繁荣: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商业和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
6.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和小规模作坊,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
这导致了劳动力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总的来说,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英国,也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革命推动了科技
进步,加速了社会结构的变迁,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期,是现代工业化的开端。
在这一时期,英国历经了农业革命、贸易革命和科技创新等众多变革。
这些变革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之一是农业革命。
18世纪的英国,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生活困苦。
然而,农业革命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状况。
通过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如轮作制度、肥料的运用和收割机械的引入,英国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二、贸易革命贸易革命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另一个重要背景。
18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贸易活动日益频繁。
英国通过殖民地和海外贸易,获取了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同时,贸易活动的推动也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形成,为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三、科技创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英国涌现出了众多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创新成果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
比如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发明,革新了工业生产方式;亨利·贝塞默的斯普内尔做纺纱机,改善了纺纱生产效率等。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农业革命、贸易革命和科技创新共同推动了英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科技创新为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英国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化迅猛发展并引领了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历史时期。
它标志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
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大规模爆发的事件,为后来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解析其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一、农业革命的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中,农业革命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18世纪的英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
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农民阶级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这一系列变革释放了劳动力,使得英国工业化进程迎来了劳动力的充足供应。
二、商业和殖民扩张英国的商业和殖民扩张也是促进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18世纪,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迅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同时,英国的商业也蓬勃发展,金融体系完善,为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这一时期,由于科学的发展,如机械制造技术、纺织业的改进和蒸汽机的发明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蒸汽机的发明尤其重要,它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持续且廉价的能源,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四、社会制度的变革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中,社会制度的变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世纪,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工业化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工人。
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是促进工业革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商品需求的扩大,商业和工业部门逐渐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合理整合。
在这一背景下,工业革命迅速兴起,带动了国内外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商品流通的迅速发展。
六、英国政府的支持英国政府在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政府推动了科学研究、教育发展以及技术创新。
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专利法,保护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新成果,从而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持续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是英国工业革命的高潮期。
这一时期,英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于英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事件时间轴:1. 18世纪中叶(1750年左右):农业革命开始- 大规模的农业改革,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如轮作制度、转基因作物等。
-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
2. 1765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蒸汽机的运用,使得工业生产从人力和畜力转向机械动力。
3. 1771年:阿尔科特发明纺纱机- 纺纱机的发明,使得纺纱工艺实现了自动化。
- 提高了纺纱效率,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
4. 1785年:卡尔顿与沃克发明力矩转换机- 力矩转换机的发明,解决了纺纱机和纺织机之间动力传输的问题。
- 使得纺织机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转,进一步提高了纺织业的生产效率。
5. 1804年:理查德·特雷维西克发明蒸汽火车- 蒸汽火车的发明,将蒸汽动力应用于运输领域。
- 加快了人员和货物的运输速度,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6. 1825年: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开通- 肯普顿和达里高铁路的开通,标志着铁路运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铁路的发展使得商品的运输更加方便、快捷,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发展。
7. 1833年:工厂法通过- 工厂法的通过,对工厂和劳工进行监管和保护。
- 改善了工人的工作条件,为工业革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8.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取得的巨大成就。
-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促进了国际交流和经济合作。
9. 1870年: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工业革命进入第二阶段,以钢铁、化学和电力等为主导的新兴行业兴起。
- 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总结: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经济变革。
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一、引言英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英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一场重大变革。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与影响,并分析该革命对英国乃至全球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
二、原因1.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英国工业革命前,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例如,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伏尔塔电池的发明,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具。
这些科学成果为后来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知识。
2. 改进的农业生产18世纪农业革命的发生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通过改进耕作方法、引进新的农业机械和创新的耕种技术,农民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这导致了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的释放,为城市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3. 奠定商业资本基础英国作为当时的海洋霸主,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和海外贸易网络,通过殖民地贸易和奴隶贸易获取了丰富的原材料和市场。
这些成功的商业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商业资本,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持。
4. 法律和政府支持英国政府在工业革命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法律和政策措施,鼓励工业化的发展。
例如,《乌斯特陆军法》(Enclosure Acts)改革将传统耕地重新划归,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效率化。
还有专利法和公司法的制定,为创新提供了保护措施,激发了创新活力。
三、影响1. 经济影响英国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从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为主。
此举推动了大规模工厂和现代制造业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增长。
英国经济的崛起也带动了全球贸易和市场的扩张,确立了英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地位。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使得许多农民离开农村迁往城市,成为无产阶级工人。
工厂制度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劳动关系,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工会运动,为劳工权益争取了更多保护。
3. 技术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技术革新,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极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分析:往往从对社 会的政治、经济、思想 文化等入手
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近代中国的影响。
1.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扩大 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近代企 业产生(洋务企业的出现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并发展。)
1771年建立第一座水力 纺纱厂
动力问题
詹姆斯•瓦特(左图)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右 图),并于1789年获得了专利
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将热能转化为机 械推动力的手段,这是人类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史上 的一次革命
其他方面 铁、钢和煤的大量生产 运输设施的改进 通讯联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进步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的蒸
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是机器大生产取 代手工劳动。而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 是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而是利 用机器制造机器。
资本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黑 奴贸易获得大量资本
劳动力 圈地运动提供大量廉价的劳
动力
原料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提供了 丰富的廉价原料
市场
殖民地遍及世界
(必要条件)
生产技术
手工工场时期积累丰富 生产技术知识
2.逐渐成熟
标志: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国际经济交 流基本准则
原则:自由主义的原则;
内容:保证资本的自由流动、 安全与增值;规定在国际贸易 中给予最惠国待遇,逐渐取消 关税保护; 意义:使国际经济交流更加理 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课堂练习
• 1. 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 会反映了
英国工业革命
(条件、主要成就、影响)
工业革命扩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初步形成和逐渐成熟
一、工业革命的概念
1.工业革命的含义:18世纪60年代以后,在英国的 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2.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
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 工劳动的飞跃。它既是生产技术的一次革 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它为世界 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和先进技术基础。
(2)城市: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加快了城市化。
(3)社会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4)文化及思想:促进科学教育发展及科学共产主 义的诞生。
(5)世界市场:使工业革命有欧美推广,推动世界 工业化及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及逐渐成熟。
下列图片反映工业革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联系中国近代史
3.思想:激发了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 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 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 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它是用来摧毁一切 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 阶级的生产方式------他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 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 3.英国曼彻斯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 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大量机器的发明和使用(“革命”的体现)
动力的革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出现
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生产的大发展,对货物运输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棉纺织业 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 水力织布机、轧棉机
动力 万能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
交通运输 汽船、蒸汽机车
工业革命过程
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域: 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
18世纪60年代从棉纺织工业开始
哈格里夫斯 (纺织工人) 手摇纺纱机
动 力 : 人 力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 水力纺纱机
为什么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四、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渐成熟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原因:工业革命提供的物质条件 ;交通工具 提供的纽带;世界殖民体系 提供的保障
初步形成的时间:19世纪中期
初步形成的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 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和中国的“门户开 放”。
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
火车
19世纪美国蒸汽机车
2.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 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类 别 工 具 规模 分工 纪律 手工工场 手工工具 较小 较粗 较松
大工厂制 大机器 较大 细密 严格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提示: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市场的需求 2.原料的需求 3.交通运输条件 4.经济和军事条件
首先,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开展,迫使资产阶级竭力 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其次,轮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提供便捷的交通条件。
第三,极大增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 增强了征服世界的能力。
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三.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英国从农业 国变为工业国,到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工厂”;
•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4. 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 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 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 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 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 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 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 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