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结构设计计算书

摘要m,建设地点在贵阳市,抗毕业设计题目为贵阳市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建筑面积55172震设防烈度为6度;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毕业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
结构设计是重点。
结构设计内容包括: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竖向和水平荷载计算、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柱截面配筋以及楼板、楼梯和基础设计。
严格按有关结构设计规范或规程进行结构设计,并且考虑了抗震计算和有关构造要求。
在计算方法上,水平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结构设计算重点是手算,并利用PKPM软件包中Satwe软件检验手算结果。
关键词:教学楼、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力计算、配筋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一次检验;毕业设计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相应技能,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m,建筑地点在贵阳市,抗震设防毕业设计为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达 55172烈度为6度,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基础为预应力桩。
本题目建筑结构绘图不算很复杂,但结构计算上也有一些难点。
本毕业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楼板结构设计、楼梯结构设计和分析与总结六大章。
第一章主要是建筑方案与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二章是设计的重点,主要是结构方案选型、框架截面尺寸初选、荷载计算、侧移验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第三、四、五章主要是地基,楼板,楼梯的方案选型、尺寸初选和配筋计算。
第六章主要是电算与手算的分析比较。
1 建筑设计1.1设计资料1.1.1工程概况拟在贵阳市新中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5517 m2。
此教学楼为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6.8m。
1.1.2设计原始资料1)地段平面:L形,东西长69.6m,长边南北宽25.8m,短边南北宽18m。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最终模板(计算书)

前 言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是本科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说明书,本说明书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这十四章里包含了荷载汇集、水平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竖向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以及框架中各个结构构件的设计等,这些内容容纳了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全部内容,其中的计算方法都来自于本科四年所学知识,可以说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很好的复习总结 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
本毕业设计说明书根据任务书要求以及最新相关规范编写,内容全面、明确,既给出了各类问题解决方法的指导思想,又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明确地给出了各类公式及符号的意义和必要的说明。
本说明书概念清晰、语言流畅,每章都有大量的计算表格,并且对重点说明部分配置图解。
应该说本说明书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达到了本次毕业设计的预定目标。
第一章方案论述建筑方案论述设计依据依据土木工程专业 届毕业设计任务书。
遵照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设计内容、建筑面积、标高(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彩虹中学教学楼”。
该工程位于沈阳市,为永久性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年,防火等级二级。
( )本建筑结构为五层,层高均为 。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
( )室内外高差 ,室外地面标高为 。
房间构成和布置( )房间构成本工程为一所中学教学楼,根据教学楼的功能要求,此次设计该教学楼共包括 个普通教室, 个 人合班教室, 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物理实验室、电话总机室各 个, 个会议室,资料室,教师休息室,学生会办公室等配套房间若干个,以及配套的卫生间若干个。
( )房间布局充分考虑教学楼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尽量做到功能分区清晰,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下几点:①教室(包括普通教室和合班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的阳面。
②语音教室以及录音室等需要安静环境的教室布置在教学楼相对较为偏僻的地方。
③充分考虑实验室办公室,实验准备室和实验室的紧密联系,各类实验室都设置了配套的教师办公室,实验准备室以及实验储藏室。
结构计算书手算样板

-0.1149×7.588×3.62=-11.30
B4 4.7m/5.08m=0.93
计算 简图 跨
(0.0495+0.2×0.0210)×6.188 (0.0248+0.2×0.0263)×6.788
×3.62+(0.0845+0.2×0.0383) ×4.72+(0.0486+0.2×0.0433)
土木工程系 2010 届毕业设计
前言
建筑设计阶段,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拟定两个方案,分析比较后,选定其中一个方案。 2、完成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其中立面图两个,平面图五个,剖面图两个。 结构设计阶段,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结构选型及各结构层的结构平面布置并绘制施工图; 2、完成一层现浇板的计算并绘制施工图; 3、完成某四跨连系梁的设计; 4、完成一榀框架的内力分析和配筋计算; 5、绘出框架施工图; 6、基础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7、楼梯的设计并绘制施工图。 其他工作: 包括翻译一篇专业论文,写一份与毕业设计有关的文字说明,运用 OFFICE 等软件进行计 算书的编写,运用 AUTOCAD 进行绘图等工作。
[注:( )括号内数值为 120mm 厚板荷载]
(2)走廊楼面板(80mm)厚 30mm 厚水磨石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0mm 厚石灰砂浆板底抹灰 吊顶
小计 恒载标准值: 活载标准值:
0.65kN/m2 0.08m×25kN/m3=2kN/m2 0.02m×17kN/m3=0.34kN/m2
本设计采用人工计算的方法对所选取的一榀框架进行了结构计算,主要进 行了框架荷载计算、框架内力计算、框架荷载效应组合和框架截面设计等。 1.4 基础结构计算
本设计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主要对框架结构计算中所选取的一榀框架 的柱下独立基础进行了结构计算和设计。 1.5 楼梯结构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

目录前言 (3)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4)1.1 工程概况 (4)1.2 设计资料 (4)1.2.1 建筑要求 (4)1.2.2 结构要求 (4)1.2.3 地质条件 (4)1.2.4 气象资料 (4)1.2.5 抗震设防烈度 (5)1.2.6 技术要求 (5)1.3 建筑细部设计 (5)第二章结构设计说明 (5)2.1 结构方案选取 (5)2.1.1 竖向承重体系选取 (5)2.1.2 水平向承重体系选取 (6)2.2 楼梯方案的选择 (6)2.3 建筑材料的选择 (6)2.4 基础形式选取 (6)2.5 结构布置计算 (7)第三章结构计算书 (8)3.1 结构平面布置 (8)3.1.1 结构平面布置图 (8)3.1.2 构件截面尺寸的估算 (8)3.1.3 结构截面尺寸简图 (11)3.2 荷载计算 (12)3.2.1 屋面恒荷载 (12)3.2.2 楼面恒荷载 (13)3.2.3 卫生间恒荷载 (13)3.2.4 楼板活荷载 (14)3.2.5 构件自重 (14)3.2.6 墙体荷载清理 (15)3.3 楼板配筋计算 (20)3.4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及内力计算 (23)3.4.1 恒活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3)3.4.2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24)3.4.3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0)3.4.4 横向框架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4)3.4.5 横向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6)3.4.6 横向框架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3)3.4.7 横向框架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9)3.5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54)3.5.1 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 (54)3.5.2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54)3.5.3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55)3.5.4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56)3.5.5 绘制内力图 (59)3.6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62)3.6.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62)3.6.2 横向框架的水平地震作用和位移计算 (65)3.6.3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9)3.7 框架梁柱内力组合 (74)3.7.1 一般规定 (74)3.7.2 框架梁内力组合 (75)3.7.3 框架柱内力组合 (83)3.8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88)3.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88)3.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95)3.9 楼梯结构计算 (102)3.9.1 建筑设计 (102)3.9.2 结构设计 (102)3.9.3 楼梯板计算 (102)3.9.4平台板计算 (103)3.9.5 平台梁计算 (104)3.10基础设计 (106)3.10.1设计说明 (106)3.10.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 (106)3.10.3边柱独立基础设计 (106)3.10.4中柱联合基础设计 (109)第四章电算部分 (112)结论 (146)参考文献 (147)致谢 (148)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培养我们独立工作能力,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的环节,是联系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强劲纽带。
本设计是某中学教学楼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以结构设计为主线,即以结构选型与布置、选取计算模型与结构内力分析、构件设计与构造、施工图绘制为主线,将所学的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部分)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相应的构件设计,(结构设计部分)计算模型的选取、荷载计算、内力分析、构件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本设计从毕业设计的任务出发,从每个设计细节,都严格遵循设计规范的要求。
建筑设计,主要以中小学设计规范为标准,阐明教学楼设计的各个细节,如:教室、卫生间的布置等。
结构设计主要从受力计算和构造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构件的相应设计,受力分析计算,从计算图的选取,内力分析,以及配筋施工图绘制,每一个细节做了详尽的叙述。
本设计从题目的初选到设计终稿的选定历经半年时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辅导老师万琳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设计者的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出现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答辩老师及其他参阅者批评指正。
第一章准备工作1.1 课题来源1.1.1 设计背景课题来源中华建筑是世界上历史与文明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东方文化,为人类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除了众所周知的农业、医学、罗盘、造纸、火药、活字版印刷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还初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完整建筑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基本同步。
就其历史时期延续之长、地域范围分布之广、数量规模营造之巨,以及其建筑类型、结构、外观与构造变化之众,都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所难以齿及的。
依我国古代文史载述与当今考古发掘资料表明,至迟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我国先民已经营造从穴居到干阑建筑以及地面房屋等多种类型的建筑了。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完整版(带图、表)

摘要本设计为汇锦集团写字楼(B座)设计,设计层数为7层,结构形式选用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5987.522m。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楼梯设计,屋面设计及建筑构造。
本设计为商务写字楼设计,一层除设门厅、办公室外,还设有消防控制室、打印室、配电室、电话总机房等功能房间;二层以上多为办公室、配有资料室、茶水休息间、一般会议室及功能会议室,每层设有两部双跑普通楼梯、两部消防电梯等,并要满足防火要求。
屋面为上人屋面。
结构计算部分包括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设计和基础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之后,先进行了层间荷载代表值的计算,接着利用顶点位移法求出自振周期,进而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大小,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弯矩、剪力、轴力。
接着计算竖向恒载及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找出最不利的一组或几组内力组合,内力的组合可以使用excel、力学计算器软件计算。
选取最安全的结果计算配筋并绘图。
梁的配筋尽量一致,柱的配筋尽量一致。
结合本设计结构的实际特点,基础选用桩基础,楼梯则采用板式楼梯。
通过本积极、独立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使我能系统地总结,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工程设计问题,并能进一步加强我的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能力,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出的必要的准备。
关键词:商务写字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the Huijin Group’s Office Building ,it is 7-floor. The total architectural area is about 6000 square meter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building i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Multi-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is a common structure form, has definite forc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lexible layout, seismic resistance and good integrity advantages, industrial and civil construc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layers of.During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ge, the plane design, vertical plane design, the cross-section design, the stair design, the roof design and architect structure are made. his design is business office design, a layer except set Hall, and Office outside, also has fire control room, and print room, and distribution room, and phone switchboard room, features Room; II layer above more is Office, and enjoy has library, and tea rest between, and General room and the features room, each layer has two Department double run General stairs, and two Department fire elevator,, and to meet fire requirements. Roofing is can touch the roof.The structural calculation and design part includes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one floor concrete plate namely beam and column, one staircase and foundation. W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frames is determined, firstly the weight of each floor is calculated. Then the vibrate cycle is calculated by utilizing the peak- displacement method, then the amount of the horizontal seismic force can be got by way of the bottom-shear force method. The seismic force can be assigned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stiffness of the frames of the different axis. Then the internal bending moment, shearing force and axial force in the structur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s can be easily calculated. After thedetermina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dead and live loads, 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 can be made by using the Excel software,Mechanical calculator, whose purpose is to find one or several sets of the most adverse internal force of the wall limbs and the coterminous girders, which will be the basis of protracting the reinforcing drawings of the components. The steel design of beams and columns are adjusted to be the same as soon as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of this building, the strip foundation is used because of its good integrity. The stair case adopts concrete plate stair case.Through the active, independent completion of the graduation design, so that I ca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desig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in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ly, an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build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mine, was made for practical work in the future the necessary preparations.KEY WORDS:Commercial Office;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frame structure目录前言 (1)第1节建筑设计总说明 (2)1.1 工程概况 (2)1.2设计依据 (2)1.3 模型初设 (3)1.4 门窗设计 (4)1.5 装饰做法 (5)1.5.1屋面做法 (5)1.5.2 楼面做法 (5)1.5.3 墙面装饰 (6)第2节结构设计 (7)2.1 设计条件 (7)2.2 设计依据 (7)2.3 结构选型 (7)2.4 承重方案 (8)2.5 施工方法 (9)2.6 结构布置 (10)第3节荷载计算 (12)3.1 荷载标准值 (12)3.1.1 屋面荷载 (12)3.1.2 楼面荷载 (13)3.1.3 墙荷载 (14)3.1.4 梁柱自重 (15)3.1.5门窗自重 (15)3.2 面积计算 (15)3.2.1上人屋顶 (15)3.2.2 三至七层 (16)3.2.3 二层 (17)3.2.4 一层 (18)3.3 重力荷载代表值确定 (19)3.3.1 顶层 (19)3.3.2 三至六层 (20)3.3.3 二层 (20)3.3.4 一层 (20)3.3.5 重力荷载代表值示意图 (21)3.4梁、柱的线刚度 (21)3.4.1 梁的线刚度 (21)3.4.2 柱线刚度 (22)第4节 框架自振周期及位移计算 (26)4.1 横向框架顶点位移 (26)4.1.1 位移计算 (26)4.1.2风荷载计算 (28)4.2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柱剪力和弯矩计算 (28)4.2.2 柱端弯矩c M 计算 (30)4.2.3 梁端弯矩b M 、剪力b V 、柱轴力N 计算 (32)第5节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36)5.1 计算方法 (36)5.2 荷载传递路线示意图 (36)5.3 竖向荷载标准值计算 (37)5.4 次梁荷载计算 (38)5.4.1 受均布荷载作用 (39)4.4.2 受均布荷载和集中力作用 (40)5.5 主梁计算 (42)5.5.1 屋面主梁 (42)5.5.2 楼面主梁(二至六层) (43)5.5.3 楼面主梁(一层) (43)第6节梁固端弯矩计算 (48)6.1 固端弯矩计算规则 (48)6.2 弯矩分配系数 (49)6.3 恒载产生弯矩分配与传递 (50)第7节内力组合 (58)7.1 梁端剪力 (58)7.2 柱端轴力 (59)7.3 内力组合 (60)7.3.1 弯矩调幅 (60)第8节截面设计 (80)8.1 框架梁截面设计 (80)8.1.1 支座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81)8.1.2 梁跨中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82)8.1.3 梁斜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83)8.2 框架柱截面设计 (95)8.2.1轴压比验算 (95)8.2.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97)第9节楼梯设计计算 (115)9.1 楼梯结构布置 (115)9.2 楼梯板设计 (115)9.3 平台板设计 (116)9.4 平台梁设计 (117)第10节桩基础设计 (119)10.1 设计依据 (119)10.2 计算信息 (119)10.2.1 几何参数 (120)1 0.2.2 材料信息 (120)10.2.3 计算信息 (120)10.3 计算参数 (120)10.4 内力计算 (121)10.5 承台的冲切验算 (122)10.5.1 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22)10.5.2 角桩对承台的冲切验算 (122)10.5.3 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 (123)10.7 其他验算 (126)附录 (127)1 总信息 (127)2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131)3 结构位移 (135)小结 (149)致谢 (150)参考文献 (151)前言毕业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手算书目录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 第二节荷载统计.......................................8 第三节迭代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20 第四节水平荷载计算..................................351.水平风荷载的内力计算..........................352.地震荷载的计算................................43 第四节内力计算......................................57 第六节构件截面设计.................................741、框架梁截面设计.................................742、框架柱截面设计.................................81 第七节基础设计..................................100 附:设计心得.......................................105 致谢.............................................107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1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某框架商住楼一榀框架(2)、工程概况:建筑总高28.2m,共9层,室内外高差为0.45m,底层高4.2m,其余各层高3.0m,具体情况可参见结构平面布置图。
(3)、温度:夏季月平均气温33摄氏度,最高气温40摄氏度,冬季月平均气温10摄氏度,最低气温-2摄氏度。
(4)、拟建地的基本雪压S o=0.45N/m2,基本风压W0=0.35 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5)、最大的冻土深度为:0.8m。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绪论0.1毕业设计的目的1.在知识上,应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2.在能力上,培养调研、收集、加工、整理和应用各种资料的能力。
3.在综合素质方面,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以及协调合作的能力。
0.2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1.认真贯彻“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2.进一步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和步骤。
3.认真处理好结构设计及建筑的总体与细部关系,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
4.确定结构计算简图,进行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方法必须手算,电算校核。
5.了解和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设计规范和规定,并能正确使用。
6.认真编写设计计算书,绘制相应的设计图纸,并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设计总说明1设计简介:本设计为六层教学楼,按照设计要求与规范,本建筑座北朝南,处于文明路与现代路的交汇处。
本建筑对建筑材料要求较高,主体采用了混凝土材料,外墙采用乳胶漆,美观大方。
本建筑采用“一”字形框架结构,顶层部分有女儿墙,使整个建筑不枯燥单调,教学楼出入口位于南面,楼梯布置于北面,且两端有出入口,使其有合理的布局,从而有良好的教学环境,体现了必须适合教学的这一特点。
2建筑做法:根据建筑《苏J01-2005》《房屋建筑学》等资料采用以下建筑做法:2.1地面:(除卫生间)水磨石地面(有防水层)15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15厚1:3水泥沙浆找平层4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刷冷底子油一道,二毡三油防潮层,绿豆砂一层热沥青粘牢20厚1:3水泥沙浆找平层60厚C15混凝土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素土夯实2.2楼面:(除卫生间)水磨石楼面(防水层)15厚1:2水泥白石子磨光打蜡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聚氨酯二遍涂膜,厚1.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2.3踢脚线:地砖踢脚,台度8厚地砖素水泥浆擦缝5厚1:1水泥细砂结合层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刷界面处理剂一道2.4内墙:乳胶漆外墙面刷乳胶漆5厚1:0.3:3石灰膏砂浆水泥粉面12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刷界面处理剂一道2.5 外墙:涂料外墙面刷外墙涂料6厚1:2.5水泥砂浆粉面,水刷带出小麻面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刷界面处理剂一道2.6屋面: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屋面铺贴防滑面砖,干水泥擦缝20厚1:2.5水泥砂浆40厚C20混凝土,表面刷素水泥浆一道隔离层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7平顶:喷涂顶棚(现浇混凝土)刷涂料3厚麻刀灰粉面8厚1:0.3:3水泥石灰膏粉面刷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现浇钢筋混凝土2.8油漆:乳胶漆乳胶漆二度满刮腻子二道刷稀释乳胶漆一度2.9台阶:防滑砖台阶10厚防滑地砖(带防滑条),干水泥擦缝8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70厚C15混凝土台阶面向外坡1%200厚碎石,灌1:5水泥砂浆素土夯实2.10散水:细石混凝土散水40厚C20细石混凝土,撒1:2水泥黄砂压实抹光120厚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向外坡4%2.11 卫生间:地砖楼面(带防水层)8-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层:聚氨酯二遍涂膜,厚1.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捣制钢筋混凝土楼板3 设计内容:3.1 建筑设计:本建筑采用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6层,顶层为阅览室、报告厅,五层为办公室,其余为教室及其辅助用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2 第二节荷载统计.......................................8 第三节迭代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20 第四节水平荷载计算..................................351.水平风荷载的内力计算..........................352.地震荷载的计算................................43 第四节内力计算......................................57 第六节构件截面设计.................................741、框架梁截面设计.................................742、框架柱截面设计.................................81 第七节基础设计..................................100 附:设计心得.......................................105 致谢.............................................107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1 设计资料(1)、工程名称:某框架商住楼一榀框架(2)、工程概况:建筑总高28.2m,共9层,室内外高差为0.45m,底层高4.2m,其余各层高3.0m,具体情况可参见结构平面布置图。
(3)、温度:夏季月平均气温33摄氏度,最高气温40摄氏度,冬季月平均气温10摄氏度,最低气温-2摄氏度。
(4)、拟建地的基本雪压S o=0.45N/m2,基本风压W0=0.35 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5)、最大的冻土深度为:0.8m。
(6)、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钢筋:纵向钢筋采用热轧钢筋HRB400,其余采用热轧钢筋HPB235.墙体:外墙采用烧结普通空心粘土砖γ=18.7 N/m2 ,内墙采用混凝土空心小砌块,γ=11.8 N/m2铝合金门窗:γ=0.35N/m2;木门,γ=0.2N/m21.2 结构选型(1)、结构选型:根据该设计的适用功能和建筑设计要求,对于六层商住楼,因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平面布置比较灵活,能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对于商住楼是较适合的结构体系,考虑该建筑处于7度地震设防区,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承重)体系。
(2)、其它结构选型:1.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作承重结构,屋面板按上人屋面的使用荷载选用2.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120mm。
3.基础:因地质情况良好,故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4.天沟:采用现浇天沟,具体情况参见建筑施工图。
5.楼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
1.3 结构布置1-1图1-1 标准层结构柱布置选取其中一榀进行计算其结构布置如图1-2。
图1-2 结构布置图1.3 确定计算简图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由于各层柱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一层板底,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外高差定为-1.2m,故底层柱高为5.40m,其余各层柱高从楼面算至上一层楼面(即层高),故均为3m。
由此可绘出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1-3所示。
1.4 截面尺寸初估多层框架为超静定结构,在内力计算之前,要先估算梁、柱的截面尺寸及结构所用材料的强度等级,以求得框架中各杆的线刚度及其相对线刚度。
混凝土等级:C30 (43.010C E =⨯2/N mm )(1)、梁截面尺寸估算根据11(~)1018b b h l =,11(~)23b b b h =,且200b b mm ≥,其中横梁跨度4800ABEF l l mm ==,3800BE l mm =,纵梁07.8l m =,由此估算梁的截面尺寸为 横向主框架梁KL1: b ×h=250mm ×450mm 纵向框架梁 KL2 : b ×h=300mm ×500mm 次梁L1: b ×h=250mm ×400mm (2)、柱截面尺寸估算根据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0.9c c c c cN Nb h f A f =≤C30混凝土: 214.3/c f N m m=各层的重力荷载可近似的取12KN/m 2,边柱和中柱的负荷面积分别为7.8×2.4m 2和7.8×4.3m 2。
32221.21210/7.8 4.393377450.914.3/c N m m m A mm N mm ⨯⨯⨯⨯⨯≥=⨯上式中1.2为荷载分项系数,9表示底层柱承受其上9层的荷载,取柱截面为正方形,本设计所有柱的截面尺寸600mm ×600mm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41aE l d=,梁内钢筋伸至边柱长度≧0.4aEl =16.4×25mm=410mm,故柱子截面满足此抗震要求。
1.5 刚度计算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中跨I=2.0 I 0 。
(I 0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边梁: /i EI l ==3.0×107KN/m 2×2×112×0.25mm ×(0.45mm )3/4.8m =2.373×104KN m中框架梁: /i EI l ==3.0×107KN/m 2×2×112×0.25mm ×(0.4mm )3/3.8m =2.997×104KN m柱:底柱/i EI l ==3.0×107KN/m 2×112×0.6mm ×(0.6mm )3/5.4m =6.0×104KN m 余柱/i EI l ==3.0×107KN/m 2×112×0.6mm ×(0.6mm )3/3 m =10.8×104KN m令i 边余=1.0,则其余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4444442.37310.0.2210.810.2.99710.0.2810.810.6.010.0.5610.810.KN m i KN m KN m i KN m KN m i KN m⨯==⨯⨯==⨯⨯==⨯’边梁’中梁’底柱同理可得边框架梁相对线刚度为'' 1.50.220.1652.01.50.280.212.0i i =⨯==⨯=边”中则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1-3所示。
图1-3 计算简图第二节荷载统计2.1 恒荷载标准值(1)、屋面防水层(刚性)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 1.0 kN/m2 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0 kN/m2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m×20 kN/m3=0.30 kN/m2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m×20 kN/m3=0.30 kN/m2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层0.04m×14kN/m3=0.56 kN/m2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m×14.5 kN/m3=1.16 kN/m2 120mm厚钢筋混凝土楼盖0.12m×25 kN/m3=3.0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kN/m3=0.17 kN/m2合计: 6.89kN/m2 (2)、标准层楼面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厚素水泥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16 kN/m2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盖0.1m×25 kN/m3=2.50 kN/m2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kN/m3=0.17 kN/m2合计: 4.33 kN/m2 (3)、梁自重b×h=300mm×500mm梁自重:25 kN/m3×0.3m×(0.50m-0.12m)=2.85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0.50m-0.12m+0.3m)×17 kN/m3×2=0.23 kN/m合计: 3.08 kN/m b×h=250mm×450mm梁自重:25 kN/m3×0.25m×(0.45m-0.12m)= 2.06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0.45m-0.12m+0.25m)×17 kN/m3×2=0.20 kN/m合计: 2.26 kN/m b×h=250mm×400mm梁自重:25 kN/m3×0.25m×(0.40m-0.12m)=1.75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0.40m-0.12m+0.25m)×17 kN/m3×2=0.18 kN/m1.93 kN/m基础梁:b×h=250mm×400mm梁自重:25 kN/m3×0.25m×0.40m=2.5kN/m (4)、柱自重b ×h =600mm ×600mm柱自重: 25 kN/m 3×0.6m ×0.6m=9 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 ×0.6m ×0.6m ×17 kN/m 3×2=0.41 kN/m合计: 9.41 kN/m (5)、外纵墙自重底层: A 轴纵墙: {(4.2m-0.5m )×6.6m-2.4m ×1.8m-1.5m ×1.8m-0.6m ×0.6m}×0.2m ×18.73/KN m /6.6m=11.587KN/m铝合金窗: 3.52/KN m ×(1.8m ×2.4m+1.5m ×1.8m )= 0.372KN/m 水刷石外墙面: 0.52/KN m ×(3.6m ×6.6m-2.4m ×1.8m-1.5m ×1.8m )/6.6m=1.268KN/m水泥粉刷内墙面:0.362/KN m ×(3.6m ×6.6m-2.4m ×1.8m-1.5m ×1.8m)/6.6m=0.913KN合计: 14.14KN/mF 轴纵墙:{(4.2m-0.5m )×6.6m-2.4m ×1.8m-1.5m ×2.4m-0.6m ×0.6m}×0.24m ×18.7kN/m 3/6.6m=10.975kN/m铝合金门窗: 0.35 kN/m 3×(2.4m ×1.8m+1.5m ×2.4m/6.6m=0.42 kN/m 水刷石外墙面: 0.5kN/m 3×(3.6m ×6.6m-2.4m ×1.8m-1.5m ×2.4m )/6.6m=1.2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 kN/m 3×(3.6m ×6.6m-2.4m ×1.8m-1.5m ×2.4m )/6.6m=0.33 kN/m合计: 13.459 kN/m 标准层:A 轴纵墙: [(3.0m-0.5m)×6.6m-1.8m ×1.5m-1.5m ×2.1m-0.6m ×0.6m]×0.24m ×18.73/kN m /6.6m= 6.997 kN/m铝合金门窗 0.352/KN m ×(1.8m+1.5m+2.1m ×1.5m )/6.6m=0.31 kN/m 水刷石外墙 0.52/KN m ×(2.4m ×6.6m-2.1m ×1.5m-1.8m ×1.5m )/6.6m=0.757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 kN/m 3×(2.4m ×6.6m-2.4m ×1.8m-1.5m×2.4m)/6.6m=0.423 kN/m合计: 8.496 KN/m F 轴纵墙:[(3.0m-0.5m )×6.6m-1.8m ×1.5m-1.2m ×1.5m-0.6m ×0.6m]×0.24m ×18.73/kN m /6.6m=7.915 KN/m铝合金窗: 0.35 kN/m 3×(1.8m ×1.5m+1.5m ×1.2m)/6.6m= 0.239 kN/m 麻面砖外墙 0.50 kN/m 3×(2.4m ×6.60-1.8m ×1.5m-1.2m ×1.5m )/6.6m=0.859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 kN/m 3×(2.4m ×6.60-1.8m ×1.5m-1.2m ×1.5m )/6.6m=0.619 kN/m合计: 9.632kN/m (6)、内纵墙及内横墙自重内纵墙 11.8 kN/m 3×[(3.0m -0.50m )×3.9m-0.9m ×2.1m] ×0.2m/3.9m=4.756 kN/m木门自重: 0.20 kN/m 2×0.9m ×2.1m/3.9m = 0.90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0.36 kN/m 2×2×(2.4m ×3.9m-0.9m ×2.1m)/3.9m=1.379 kN/m合计: 6.232 kN/mC 轴内纵墙自重: 11.8kN/m 3×(3.0m -0.4m )×0.2m=6.136 kN/m 水泥粉刷墙面 0.36 kN/m 3×3.0m ×2=2.16 kN/m合计: 8.296 kN/m 内横墙:⑧轴内横墙自重:[(3.0m-0.45m)×13.4m-1.5m ×3.0m-0.6m ×0.6m ×2]×0.2m ×11.8 kN/m 3/13.4m=5.09KN/m水泥粉刷墙 0.36 kN/m 3×(3.0m ×13.4m-3.0m ×1.5m )×2/13.4m=1.918 kN/m合计: 7.008 kN/m 1/8轴内横墙自重: [(3.0m-0.4m)×2.6m-2.1m ×0.7m] ×0.2m×11.8kN/m 3/2.6m=4.801 kN/m木门自重: 0.22/KN m ×2.1m ×0.7m/2.6m=0.113KN/m 水泥粉刷内墙: 0.362/KN m ×(2.6m ×3.0m-2.1m ×0.7m )/2.6m=0.879KN/m合计 5.791KN/m :⑨轴内横墙自重: (3.0m-0.4m )×0.2m ×11.8kN/m 3=6.136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2×0.362/KN m ×3.0m=2.16KN/m合计: 8.296KN/m (7)内隔墙自重隔墙采用水泥空心砖 : 29.8/KN m γ=内隔墙 0.1m ×(2.7m ×3.0m-1.5m ×2.1m) ×29.8/KN m /2.7m=1.797KN/m铝合金门: 1.5m ×2.1m ×0.35 2/KN m =0.11KN/m 水泥粉刷墙面:2×0.1m ×(2.7m ×3.0m-1.5m ×2.1m)×0.36 2/KN m /2.7m=0.132KN/m合计: 2.039KN/m(8)阳台自重水磨石地面 3.65 kN/m结构层:100mm厚钢筋混凝土楼盖0.1m×25 kN/m3=2.50 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0.01m×17 kN/m3=0.17 kN/m2合计: 3.32 kN/m2(9)天沟自重及女儿墙现浇天沟自重: 3.29KN/m 女儿墙自重:(墙高1100mm,100mm的混凝土压顶)0.24m×1.10m×18.7 kN/m3+25 kN/m3×0.1m×0.24m=5.54kN/m 2.2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荷载规范»查得:住宅: 2.0 kN/m2阳台: 2.5 kN/m2屋面雪荷载:S k=μr×S o=1.0×0.35 kN/m2=0.35 kN/m22.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总图图2-1 板传荷载示意图(1)A~B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荷载:恒载()22235 3.96.89/ 2.4 6.89/120.40.420.33/82KN m m KN m m KN m ⨯⨯+⨯⨯-⨯+=活载: ()22235 3.92.0/ 2.4 2.0/120.40.4 5.90/82KN m m KN m m KN m ⨯⨯+⨯⨯-⨯+=梁自重: 2.26KN/m 楼面板传荷载:恒载()22235 3.94.33/ 2.4 4.33/120.40.412.78/82KN m m KN m m KN m ⨯⨯+⨯⨯-⨯+=活载:()22235 3.92.0/ 2.4 2.0/120.40.4 5.90/82KN m m KN m m KN m ⨯⨯+⨯⨯-⨯+=梁自重: 2.26 kN/m 墙自重: 9.998 kN/m A ~B 轴间框架梁荷载为: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20.33 kN/m +2.26 kN/m=22.59 kN/m活载=板传荷载=5.90 kN/m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2.26 kN/m +12.78 kN/m +7.008 kN/m =22.05 kN/m 活载=板传荷载=5.90 kN/m (2)B ~E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23223.85 1.4 1.4 1.46.89/ 6.89/1212.71/2822 3.82 3.8KN m m KN m m KN m ⎡⎤⎛⎫⎛⎫⨯⨯+⨯⨯-⨯+=⎢⎥ ⎪ ⎪⨯⨯⎝⎭⎝⎭⎢⎥⎣⎦活载:23223.85 1.4 1.4 1.42.0/ 2.0/12 3.69/2822 3.82 3.8KN m m KN m m KN m⎡⎤⎛⎫⎛⎫⨯⨯+⨯⨯-⨯+=⎢⎥ ⎪ ⎪⨯⨯⎝⎭⎝⎭⎢⎥⎣⎦梁自重: 2.26KN/m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3223.85 1.4 1.4 1.44.33/ 4.33/127.99/2822 3.82 3.8KN m m KN m m KN m ⎡⎤⎛⎫⎛⎫⨯⨯+⨯⨯-⨯+=⎢⎥ ⎪ ⎪⨯⨯⎝⎭⎝⎭⎢⎥⎣⎦23223.85 1.4 1.4 1.42.0/ 2.0/12 3.69/2822 3.82 3.8KN m m KN m m KN m⎡⎤⎛⎫⎛⎫⨯⨯+⨯⨯-⨯+=⎢⎥ ⎪ ⎪⨯⨯⎝⎭⎝⎭⎢⎥⎣⎦梁自重: 2.26 kN/m 墙自重: 5.267 kN/mB ~E 轴间框架梁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12.71 kN/m +2.26kN/m =14.97 kN/m 活载=板传荷载=3.69 kN/m 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2.26 kN/m +7.99 kN/m +7.008=17.258kN/m活载=板传荷载=3.69kN/m 2 (3)E ~F 轴间框架梁E ~F 轴间框架梁受荷同A ~B (4)、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 顶层柱:梁自重=()6.60.6 3.08/18.98m m KN m KN -⨯=女儿墙及天沟自重=()5.54/ 3.29/ 6.658.28KN m KN m m KN +⨯= A ~B 跨⑨轴线次梁上荷载 屋面板传荷载:恒载=()2233.96.89/120.40.49.996/2KN m m KN m ⨯⨯-⨯+= 活载=()2233.92.0/120.40.4 2.90/2KN m m KN m ⨯⨯-⨯+= 楼面板荷载:恒载= ()2233.94.33/120.40.4 6.281/2KN m m KN m ⨯⨯-⨯+= 活载=()2233.92.0/120.40.4 2.90/2KN m m KN m ⨯⨯-⨯+= 屋面梁⑨轴线次梁自重=1.93KN/m ⨯4.8m=9.264KN恒载=轴线次梁自重+次梁上墙体自重=9.264KN+8.136KN/m=48.317KN A.B 柱分别受次梁所传荷载为屋面: 恒载=板传荷载+梁传荷载=(9.996KN/m ⨯4.8m+9.264KN)/4=14.31KN 活载=板传荷载=2.90KN/m ⨯4.8m=3.481KN楼面: 恒载=板传荷载+梁传荷载=(6.281KN/m ⨯4.8m+66.31KN)/4=3.481KN 顶层柱: 恒载=女儿墙天沟自重+⑨轴线次梁所传荷载+板传荷载+纵向梁自重= 234.8 4.8 4.858.2814.31 6.8912 2.7225.42 5.4m m KN KN m m m ⎡⎤⎛⎫⎛⎫++⨯⨯-⨯+⨯⎢⎥ ⎪ ⎪⨯⨯⎝⎭⎝⎭⎢⎥⎣⎦2 3.956.89/ 3.9 3.08/ 6.6156.6128KN m m m KN m m KN +⨯⨯⨯+⨯=活载=次梁传荷载+板传荷载= 234.8 4.8 4.83.481 2.012 2.7225.42 5.4m m KN m m m ⎡⎤⎛⎫⎛⎫+⨯⨯-⨯+⨯⎢⎥ ⎪ ⎪⨯⨯⎝⎭⎝⎭⎢⎥⎣⎦+ 2 3.952.0/3.921.99128KN m m m KN ⨯⨯⨯= 阳台= 23.32/ 1.8 5.48.964KN m m m KN ⨯⨯= 标准层:恒载=纵向梁自重及其上墙体自重+⑨轴线次梁所传荷载+板传荷载+阳台=3.08/ 6.68.496/24.115KN m m KN m KN ⨯++2324.8 4.8 4.84.33/12 2.722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2 3.954.33/ 3.9149.51328KN m m m KN +⨯⨯⨯= 活载=⑨轴线次梁所传活载+板传活载=2324.8 4.8 4.83.481 2.0/12 2.7225.42 5.4m m KN KN m m m m m ⎡⎤⎛⎫⎛⎫+⨯-⨯+⨯⎢⎥ ⎪ ⎪⨯⨯⎝⎭⎝⎭⎢⎥⎣⎦2 3.952.0/3.921.97128KN m m m KN +⨯⨯⨯= 基础顶面恒载=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14.14KN/m ⨯6.6m+2.5KN/m ⨯(6.6m-0.6m)=108.324KN(5)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C 轴线次梁上荷载 屋面板传荷载恒载=23222.55 1.2 1.2 1.26.89/ 6.89/129.098/2822 2.52 2.5KN m m KN m m KN m⎡⎤⎛⎫⎛⎫⨯⨯+⨯-+=⎢⎥ ⎪ ⎪⨯⨯⎝⎭⎝⎭⎢⎥⎣⎦活载=23222.55 1.2 1.2 1.22.0/ 2.0/12 2.641/2822 2.52 2.5KN m m KN m m KN m ⎡⎤⎛⎫⎛⎫⨯⨯+⨯-+=⎢⎥ ⎪ ⎪⨯⨯⎝⎭⎝⎭⎢⎥⎣⎦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23222.55 1.2 1.2 1.24.33/ 4.33/12 5.718/2822 2.52 2.5KN m m KN m m KN m⎡⎤⎛⎫⎛⎫⨯⨯+⨯⨯-+=⎢⎥ ⎪ ⎪⨯⨯⎝⎭⎝⎭⎢⎥⎣⎦活载=23222.55 1.2 1.2 1.22.0/ 2.0/12 2.641/2822 2.52 2.5KN m m KN m m KN m⎡⎤⎛⎫⎛⎫⨯⨯+⨯-+=⎢⎥ ⎪ ⎪⨯⨯⎝⎭⎝⎭⎢⎥⎣⎦C 轴线次梁自重=1.93KN/m ⨯2.5m=4.825KN C 轴线墙体自重=8.136KN/m ⨯2.5m=20.34KN ⑨轴线及1/8轴次梁受C 轴次梁所传荷载 顶层:恒载=板传荷载+梁传荷载=(9.098KN/m ⨯2.5m+4.825KN)/2=13.785KN 活载=板传荷载=2.641KN/m ⨯2.5m/2=3.301KN 标准层:恒载=板传荷载+梁传荷载=(5.718KN/m ⨯2.5m+4.825KN+20.34KN)/2=19.73KN活载=板传荷载=3.301KN 1/8轴次梁传往B,E 柱的荷载 顶层:恒载= {2321.2 1.2 1.26.89/12 3.822 3.82 3.8m m KN m m m m m ⎡⎤⎛⎫⎛⎫⨯⨯-⨯+⨯⎢⎥ ⎪ ⎪⨯⨯⎝⎭⎝⎭⎢⎥⎣⎦23222.5 1.2 1.2 1.256.89/12 2.6 6.89/ 1.222 3.82 3.828m m KN m m m KN m m m m m ⎡⎤⎛⎫⎛⎫+⨯⨯-⨯+⨯+⨯⨯⨯⎢⎥ ⎪ ⎪⨯⨯⎝⎭⎝⎭⎢⎥⎣⎦13.785 1.93/ 3.8KN KN m m ++⨯} /4 13.435KN =活载= {2321.2 1.2 1.22.0/123.822 3.82 3.8m m KN m m m m m ⎡⎤⎛⎫⎛⎫⨯⨯-⨯+⨯⎢⎥ ⎪ ⎪⨯⨯⎝⎭⎝⎭⎢⎥⎣⎦2322.5 1.2 1.22.0/12 2.6223.82 3.8m m KN m m mm m ⎡⎤⎛⎫⎛⎫+⨯⨯-⨯+⨯⎢⎥ ⎪ ⎪⨯⨯⎝⎭⎝⎭⎢⎥⎣⎦2 1.252.0/ 1.23.301/28KN m m m KN m ⨯⨯⨯+ } /4 3.192KN = 标准层:恒载= {2321.2 1.2 1.24.33/12 3.822 3.82 3.8m m KN m m m m m ⎡⎤⎛⎫⎛⎫⨯⨯-⨯+⨯⎢⎥ ⎪ ⎪⨯⨯⎝⎭⎝⎭⎢⎥⎣⎦ 2 1.254.33/ 1.219.73/ 1.93/ 3.828KN m m m KN m KN m m +⨯⨯⨯++⨯ 5.791/ 3.8KN m m +⨯} /419.986KN =活载= {2321.2 1.2 1.22.0/123.822 3.82 3.8m m KN m m m m m ⎡⎤⎛⎫⎛⎫⨯⨯-⨯+⨯⎢⎥ ⎪ ⎪⨯⨯⎝⎭⎝⎭⎢⎥⎣⎦2322.5 1.2 1.22.0/12 2.6223.82 3.8m m KN m m m m m ⎡⎤⎛⎫⎛⎫+⨯⨯-⨯+⨯⎢⎥ ⎪ ⎪⨯⨯⎝⎭⎝⎭⎢⎥⎣⎦2 1.252.0/ 1.228KN m m m +⨯⨯⨯} /4 3.192KN = ⑨轴次梁传往B,E 柱的荷载 顶层:恒载={2322.5 2.5 2.56.89/12 2.622 2.62 2.6m m KN m m m m m ⎡⎤⎛⎫⎛⎫⨯⨯-⨯+⨯+⎢⎥ ⎪ ⎪⨯⨯⎝⎭⎝⎭⎢⎥⎣⎦2 1.256.89/ 1.213.785 1.93/ 3.828m KN m m KN KN m m ⨯⨯⨯++⨯}/49.688KN = 活载={2322.5 2.5 2.52.0/12 2.622 2.62 2.6m m KN m m m m m ⎡⎤⎛⎫⎛⎫⨯⨯-⨯+⨯⎢⎥ ⎪ ⎪⨯⨯⎝⎭⎝⎭⎢⎥⎣⎦2 1.252.0/ 1.23.301/28m KN m m KN m +⨯⨯⨯+}/4 2.105KN = 标准层:恒载={2322.5 2.5 2.54.33/12 2.622 2.62 2.6m m KN m m m m m ⎡⎤⎛⎫⎛⎫⨯⨯-⨯+⨯⎢⎥ ⎪ ⎪⨯⨯⎝⎭⎝⎭⎢⎥⎣⎦2 1.254.33/ 1.219.73 1.93/ 3.828m KN m m KN KN m m +⨯⨯⨯++⨯+ 8.296/ 3.8KN m m ⨯}/417.418KN =活载={2322.5 2.5 2.52.0/12 2.622 2.62 2.6m m KN m m m m m ⎡⎤⎛⎫⎛⎫⨯⨯-⨯+⨯⎢⎥ ⎪ ⎪⨯⨯⎝⎭⎝⎭⎢⎥⎣⎦2 1.252.0/ 1.23.301/28m KN m m KN m +⨯⨯⨯+}/4 2.105KN = B 轴柱受荷载 顶层柱:恒载=板传荷载+纵向梁自重+1/8轴次梁传荷载+⑨轴次梁传荷载=2324.8 4.86.89/ 2.412 2.722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221.45 3.956.89/ 1.4 6.89/ 3.92828m KN m m KN m m m +⨯⨯⨯+⨯⨯⨯2321.2 4.8 4.86.89/122.522 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1.93/ 6.6K N m m ⨯13.4359.68814.31K N K N K N +++=159.22KN 活载=板传荷载+1/8次梁传荷载+⑨次梁传荷载=2324.8 4.82.0/ 2.412 2.722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2321.2 4.8 4.82.0/12 2.522 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3.192 2.105KN KN +++3.481KN=23.27KN标准层:恒载=板传荷载+纵向梁及其上墙体自重+1/8次梁传荷载=2324.8 4.84.33/ 2.412 2.7225.42 5.4m m KN m m m m m ⎡⎤⎛⎫⎛⎫⨯⨯-⨯+⨯⨯⎢⎥ ⎪ ⎪⨯⨯⎝⎭⎝⎭⎢⎥⎣⎦221.45 3.954.33/ 1.4 4.33/ 3.92828m KN m m KN m m m +⨯⨯⨯+⨯⨯⨯2321.2 4.8 4.84.33/122.522 5.42 5.4m m KN m m mm m ⎡⎤⎛⎫⎛⎫+⨯⨯-⨯+⨯⎢⎥ ⎪ ⎪⨯⨯⎝⎭⎝⎭⎢⎥⎣⎦+1.93/ 6.6 6.232/ 3.919.98624.115166.47KN m m KN m m KN KN KN ⨯+⨯++= 活载=板传荷载+1/8次梁传荷载+⑨次梁传荷载=23.27KN 基础顶面恒载=基础梁自重=()2.5/ 6.60.615KN m m m KN ⨯-= 柱自重=9.41/ 5.450.82KN m m KN ⨯= E 轴柱受荷载 顶层:恒载=板传荷载+纵向梁自重+1/8轴梁传荷载+⑨轴次梁荷载=23224.8 4.8 4.8 1.456.89/[12] 2.72 6.89/ 1.422 5.42 5.428m m m KN m m m KN m m m m ⎛⎫⎛⎫⨯⨯-⨯+⨯⨯+⨯⨯⨯ ⎪ ⎪⨯⨯⎝⎭⎝⎭+222.55 3.956.89/ 2.5 6.89/ 3.92828m m KN m m KN m m ⨯⨯⨯+⨯⨯⨯+1.93KN/m ×6.6m+13.4359.68814.31KN KN KN ++=162.39 KN活载=板传荷载+1/8轴梁传荷载+⑨轴次梁荷载=23224.8 4.8 4.8 1.452.0/[12] 2.72 2.0/ 1.422 5.42 5.428m m m KN m m m KN m m m m ⎛⎫⎛⎫⨯⨯-⨯+⨯⨯+⨯⨯⨯ ⎪ ⎪⨯⨯⎝⎭⎝⎭+222.55 3.952.0/ 2.5 2.0/3.92828m m KN m m KN m m ⨯⨯⨯+⨯⨯⨯ 3.192KN + +2.105 KN+3.481 KN= 41.35 KN 标准层:恒载=板传荷载+纵向梁及其上墙体自重+1/8轴梁传荷载+⑨轴次梁荷载=23224.8 4.8 4.8 1.454.33/[12] 2.72 4.33/ 1.422 5.42 5.428m m m KN m m m KN m m m m ⎛⎫⎛⎫⨯⨯-⨯+⨯⨯+⨯⨯⨯ ⎪ ⎪⨯⨯⎝⎭⎝⎭+222.55 3.954.33/ 2.5 4.33/ 3.92828m m KN m m KN m m ⨯⨯⨯+⨯⨯⨯+1.93/ 6.6KN m m ⨯ 6.232/ 3.9KN m m +⨯+19.986 KN +17.418 KN +24.115 KN= 169.08 KN 活载=41.35 KN基础顶面恒载=基础梁自重=2.5 KN/m ×(6.6m-0.6m)=15KN F 轴受荷同B 轴图2-2 竖向受荷总图注:图中各值的单位为KN图中数值为标准值第三节迭代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量很小,按不考虑侧移的迭代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考虑内力组合的需要,对恒载作用下,活载作用在AB跨,活载作用在BE跨,并受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别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