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声乐小组课》教案
声乐小组课教案.doc

《声乐小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呼吸练习2、发声练习3、歌曲练习4、复习歌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解决中、低声区的声音虚弱而漏气和中、低声区的声音过重,高音纤细、虚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2、知识目标: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让学生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体会气息的支撑点,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歌唱中去。
3、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辅导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歌唱技巧。
三、学生情况分析:将近两年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嗓音条件也各不一样,有的喉头过于紧张,有的中声区声音唱得过重而僵,有的是不得当地过早地多唱高音等问题,根据学生各人的特点,嗓音的条件,用不同的发声练习曲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郑梦阳,何佳,郭洋同学需要加强中、低声区的训练,连鹏翔要解决喉头过于紧张的问题,刘炜静,张敏敏同学要解决换声区统一的问题,杨竹君要解决鼻咽腔打开的问题四、教学重点:(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
(2)循序渐进扩展音域。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发声练习找到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
六、教学过程:(一)呼吸训练(1)慢吸慢呼4/4 x x x o | - - - - | - - - - || 吸- - 停呼(2)慢吸快呼2/4 x x | x x | o - | o o ||吸- - - 停呼(3) 快吸慢呼4/4 x o - - | - - - - | - - - - || 吸停呼训练目的:加强横隔膜的支持、保持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连续不断地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使呼吸肌肉自然地成长健壮,逐步增长歌唱的呼吸力度和呼吸深长,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二)发声练习:(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a)2/4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 1 -|| u u a a a31、呼吸练习2、发声练习3、歌曲练习4、复习歌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解决中、低声区的声音虚弱而漏气和中、低声区的声音过重,高音纤细、虚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初中声乐小组教案下册

教案名称:初中声乐小组教学教案下册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音乐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提高声乐表演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学习声乐基本技巧: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2. 学习歌曲:《茉莉花》、《康定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等。
3. 进行小组声乐表演,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茉莉花》,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声乐的基本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二、教学活动(20分钟)1. 教师示范演唱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声乐小组。
2. 教师提供歌曲选项,小组选择一首进行排练。
3.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歌曲的编排。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小组合作经验。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康定情歌》,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展示小组排练的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二、教学活动(20分钟)1. 教师讲解声乐技巧的要点,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三、小组活动(20分钟)1. 学生根据上一节课的排练经验,选择一首新的歌曲进行排练。
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歌曲的编排。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小组合作经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
3. 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声乐社团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2. 常见音乐风格:流行、民族、古典等。
3. 歌曲演唱技巧: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声乐基础知识。
2.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技巧中的旋律、节奏、情感表达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组织学生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了解学生声乐基础。
2. 播放一段经典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声乐基础知识,包括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演唱。
2. 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共鸣等。
3. 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堂展示1. 每组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
2. 学生互评,总结本次课堂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声乐基础知识的理解。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遵守课堂纪律。
2. 声乐演唱技巧: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能够正确表达歌曲情感。
3. 团队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够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注:以上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声乐小组课教案

《声乐小组课》教案《声乐小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呼吸练习2、发声练习3、歌曲练习4、复习歌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解决中、低声区的声音虚弱而漏气和中、低声区的声音过重,高音纤细、虚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2、知识目标: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让学生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体会气息的支撑点,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歌唱中去。
3、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辅导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歌唱技巧。
三、学生情况分析:将近两年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嗓音条件也各不一样,有的喉头过于紧张,有的中声区声音唱得过重而僵,有的是不得当地过早地多唱高音等问题,根据学生各人的特点,嗓音的条件,用不同的发声练习曲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郑梦阳,何佳,郭洋同学需要加强中、低声区的训练,连鹏翔要解决喉头过于紧张的问题,刘炜静,张敏敏同学要解决换声区统一的问题,杨竹君要解决鼻咽腔打开的问题四、教学重点:(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
(2)循序渐进扩展音域。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发声练习找到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
六、教学过程:(一)呼吸训练(1)慢吸慢呼 4/4 x x x o | - - - - | - - - - || 吸 - - 停呼(2)慢吸快呼 2/4 x x | x x | o - | o o || 吸 - - - 停呼 (3) 快吸慢呼 4/4 x o - - | - - - - | - - - - || 吸停呼训练目的:加强横隔膜的支持、保持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连续不断地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使呼吸肌肉自然地成长健壮,逐步增长歌唱的呼吸力度和呼吸深长,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二)发声练习:(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a)2/4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 1 - || u u a a a (b) 2/4 5 5 ・| 3 3 ・| 1 1 ・ || u o u o u o 训练方法和要求:1、同无声的呼吸训练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声乐小组课教案

声乐小组课教案第一章:声乐基础知识1.1 声乐的定义与分类了解声乐的定义:声乐是指人们通过声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一种艺术形式。
掌握声乐的分类:分为美声、民族、通俗等。
1.2 声乐基本要素音高:理解音高的概念,能够识别简谱中的音符。
节奏:掌握节奏的概念,能够按照拍子正确演唱。
音色:了解不同音色的特点,学会通过调整共鸣来改变音色。
咬字:掌握正确的咬字方法,使演唱清晰易懂。
1.3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保持声音的稳定与持久。
共鸣调整:了解共鸣的概念,学会通过共鸣来增强声音的丰满度。
发声位置:掌握正确的发声位置,使声音更加明亮和富有穿透力。
第二章:声乐曲目的学习与演唱2.1 声乐曲目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声乐曲目。
考虑学生的技术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难度。
2.2 声乐曲目的学习分析曲目的结构、旋律、节奏等要素。
学习曲目的歌词意义,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
2.3 声乐曲目的演唱练习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注重咬字清晰,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注意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保持声音的稳定与和谐。
第三章:声乐表演技巧的培养3.1 表演准备选择适合的表演服装和道具,增强表演的整体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
3.2 身体语言的运用学习身体语言的基本技巧,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
学会通过身体语言来增强歌曲的情感表达。
3.3 声乐表演的综合训练结合声乐演唱和身体语言,进行综合表演训练。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个性化的诠释歌曲。
第四章:声乐小组合作与交流4.1 小组合作的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声乐作品。
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如主唱、伴唱、伴奏等。
4.2 小组合作的学习与排练小组成员共同学习声乐曲目,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与交流。
进行排练,协调每个成员的演唱和表演,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
4.3 声乐小组的交流与展示组织声乐小组之间的交流活动,分享学习经验和表演技巧。
初中声乐小课教案

初中声乐小课教案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声乐知识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呼吸控制和声音发声方法,演唱简单的歌曲。
3. 学生能够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声乐基本知识:呼吸控制、声音发声、音高、节奏等。
2. 声乐练习:简单的歌曲演唱、音阶练习、和声练习等。
3.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声乐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声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乐的理解和兴趣。
二、声乐基本知识(15分钟)1. 呼吸控制:老师讲解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呼吸练习。
2. 声音发声:老师讲解声音发声的技巧,学生跟随老师进行声音练习。
三、声乐练习(20分钟)1. 歌曲演唱:老师选取一首简单的歌曲,讲解歌曲的音高、节奏等,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2. 音阶练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音阶练习,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
3. 和声练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和声练习,培养学生的和声感。
四、音乐欣赏(10分钟)1. 老师播放经典声乐作品,学生认真聆听。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欣赏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呼吸控制和声音发声方法,演唱简单的歌曲。
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生能够与同学协作,完成和声练习。
教学资源:1. 声乐教材或歌曲集。
2. 音响设备。
教学建议:1. 老师应具备专业的声乐知识和教学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2. 学生在课堂上应保持积极的态度,积极参与练习和互动。
3. 家长应鼓励和支持学生的声乐学习,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以上是一份初中声乐小课的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声乐小组课程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初中声乐小组课程二、课时安排:每周1课时,共10课时三、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声乐艺术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四、教学内容:1. 声乐基础知识2. 声乐演唱技巧3. 歌曲欣赏与演唱4. 小组合作与表演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声乐演唱技巧、歌曲欣赏与演唱难点:声乐演唱技巧的掌握、小组合作与表演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基础知识、演唱技巧等。
2. 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演唱技巧,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合作演唱,教师指导。
4. 欣赏法: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声乐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声乐基础知识讲解:声带、呼吸、共鸣等。
3.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发音。
4. 歌曲欣赏: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第二课时1. 声乐演唱技巧讲解:咬字、气息、音准等。
2.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演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4.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1. 声乐演唱技巧讲解:歌曲处理、情感表达等。
2.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演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4.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
第四课时1. 声乐演唱技巧讲解:音域、音色等。
2.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演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4.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
第五课时1. 声乐演唱技巧讲解:歌曲节奏、旋律等。
2.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演唱技巧。
3. 歌曲欣赏:播放优秀声乐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4. 小组合作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
第六课时1. 声乐演唱技巧讲解:歌曲情感、风格等。
2. 发声练习:学生跟唱,教师纠正演唱技巧。
声乐小组课

《声乐小组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呼吸练习2、发声练习3、歌曲练习4、复习歌曲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解决气息不稳声音虚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2、知识目标: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让学生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体会气息的支撑点,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演唱中去。
3、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辅导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演唱技巧。
三、学生情况分析:由于学生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嗓音条件也各不一样,有的喉头过紧压喉,有的声音唱得过重而僵,有的是不当地过早地多唱高音等问题,根据学生各人的特点,嗓音的条件,用不同的发声练习曲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目前要解决的问题:喉头过于紧张的问题,换声区统一的问题,咽腔打开的问题,头腔共鸣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
(2)循序渐进扩展音域。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发声练习找到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
六、教学过程:(一)呼吸训练(1)慢吸慢呼 4/4 x x x o | - - - - ||吸 - - 停呼(2)慢吸快呼2/4 x x | x x | o - | o o ||吸 - - - 停呼(3) 快吸慢呼 4/4 x o - - ||吸停呼训练目的:加强横隔膜的支持、保持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连续不断地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使呼吸肌肉自然地成长健壮,逐步增长歌唱的呼吸力度和呼吸深长,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二)发声练习:(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a)2/4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 1 - || en ........(b) 2/4 5 4·| 3 2 · | 1 --· ||u ........训练方法和要求:1、同无声的呼吸训练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声乐小组课》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plan for "Vocal Group Less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声乐小组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呼吸练习
2、发声练习
3、歌曲练习
4、复习歌曲
二、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解决中、低声区的声音虚弱而漏气和中、低声区的声音过重,高音纤细、虚弱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提高声音的表现力。
2、知识目标:通过呼吸训练,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让学生体会横隔膜控制呼吸的作用,体会气息的支撑点,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到歌唱中去。
3、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辅导练习、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歌唱技巧。
三、学生情况分析:将近两年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嗓音条件也各不一样,有的喉头过于紧张,有的中声区声音唱
得过重而僵,有的是不得当地过早地多唱高音等问题,根据学生各人的特点,嗓音的条件,用不同的发声练习曲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目前要解决的问题:郑梦阳,何佳,郭洋同学需要加强中、低声区的训练,连鹏翔要解决喉头过于紧张的问题,刘炜静,张敏敏同学要解决换声区统一的问题,杨竹君要解决鼻咽腔打开的问题
四、教学重点:(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
(2)循序渐进扩展音域。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发声练习找到呼吸、喉头、声带以及共鸣器官密切配合。
六、教学过程:
(一)呼吸训练(1)慢吸慢呼4/4 x x x o | - - - - | - - - - ||
吸- - 停呼
(2)慢吸快呼2/4 x x | x x | o - | o o ||
吸- - - 停呼
(3) 快吸慢呼4/4 x o - - | - - - - | - - - - ||
吸停呼
训练目的:加强横隔膜的支持、保持和控制的能力。
通过连续不断地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方法进行练习,使呼吸肌肉自然地成长健壮,逐步增长歌唱的呼吸力度和呼吸深长,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
声音的控制能力。
(二)发声练习:
(1)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
(a)2/4 5 4 3 2 | 1 2 3 4 | 5 4 3 2 | 1 -||
u u a a a
(b) 2/4 5 5 ·| 3 3 · | 1 1 · ||
u o u o u o
训练方法和要求:1、同无声的呼吸训练结合起来,用气息支持发声。
2、同打开喉咙(打哈欠的状态)的练习相结合。
3、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惯。
4、练习1和2,由u 过度到o母音时,喉、咽腔打开的状态不变,只是嘴由小圆形张开得稍大一些。
(2)松颌包唇打开喉咽腔、口腔、鼻咽腔训练
2/4 1 1 1 0 | 5 5 5 0 | 3 3 3 0 | 1 1 1 0 | 1 0 5 0 | 3 0 1 0 |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ha
3 0 5 0 | 1 0 0 ||
ha ha ha
训练目的:打开口腔、喉咽腔、鼻咽腔。
训练要求:无论包唇还是松唇唱,气息力度与音量、音质要一样、宽阔而统一。
(3)连音练习
5 6 5 6 | 5 4 3 2 | 1 ||
mi ma
训练目的:使气息均匀支持,声音连惯流畅。
训练方法和要求:(1)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起音及声音都要做到气息均匀的支持。
一口气唱完。
(2)母音准确清楚,母音或音节的转换过度要保持均衡,圆滑而无痕迹的连接。
(三)歌曲练习:第一首《黄水谣》
歌曲分析(1)这是一首民谣体歌曲,全曲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两岸人民和
活的描绘叙述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所遭受的
深重苦难,揭露、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入侵华北以来所犯下的滔
天罪行。
训练目的(1)歌曲音域从小字组g到小字2组g,两个八度的跨度,其中有六度、四度的大跳,从而训练学生的气息、支点的支持能力。
(2)训练学生要在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中显露出母音的流畅、圆润与色彩的变化而达到“以字带声”,以情带声“的效果。
(四)复习歌曲
第二首:《长江之歌》
歌曲分析:歌曲采用三段式的结构形式,第一、二段为主歌,第三段为副歌。
第一、三段音调基本相同,以跳进为主,弱起节奏型贯穿于整个乐段。
整个乐段从容而壮丽。
第二乐段强拍节奏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曲调高音区扩展,表现了对长江赞颂之情。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弱起节奏的起音,和音域扩展,从内容出发,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用声乐去朔造作品的艺术形象,锻炼演唱歌曲的艺术能力。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领会无声呼吸训练横隔膜的有力伸缩、自如地控制气息的机能,以增强对声音的控制能力。
打开喉咙稳定喉位训练使喉头稳定、喉部肌肉放松,母音清楚、准确、声音均衡连惯。
松颌包唇打开喉咽腔、口腔、鼻咽腔。
通过歌曲的训练学生要在准确、清晰的咬字、吐字中显露出母音的流畅、圆润与色彩的变化而达到“以字带声”,以情带声“的效果。
教具:钢琴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