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_排舞的教学与创编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教材歌曲舞蹈创编教案

初中教材歌曲舞蹈创编教案教案标题:初中教材歌曲舞蹈创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歌曲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提升学生的音乐和舞蹈技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创编任务。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播放一段有趣的舞蹈视频或音乐片段,让学生对舞蹈和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和感受。
导入(10分钟):1. 选择一首适合初中生的歌曲,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2. 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特点和感受,例如节奏、旋律、情感等。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合作,选择一段歌曲的部分进行创编舞蹈。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歌曲的情感和节奏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来。
3.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团队讨论,设计舞蹈动作,并进行排练。
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创编的舞蹈,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2. 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个小组的创编特点和亮点,给予肯定和建议。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强调创作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2.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课余时间继续创编舞蹈,并可以在下一节课或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展示。
2. 邀请专业舞蹈老师或音乐老师来学校进行指导和讲解,提供更深入的舞蹈和音乐知识。
教案评价:这个教案设计旨在通过歌曲舞蹈创编,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在创编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提高。
拓展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校园排舞说课课件共10张PPT

3.分组练习 教师全程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集体练习及队形变换 5.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结束部分
一、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人 数
二、放松操 三、意念放松 四、教师总结 五、回收器材 六、师生再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组合动作名称、顺序以及特点。提
高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教学目标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尝试 练习,使三分之二的同学领会每一个动 作,做到路线清楚,手型、步型正确到 位,发展力量、协调性等素质。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 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团结协作、开 拓创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崇尚武德的精 神。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体侧运动 4.弓箭步 5.跑跳练习 6.整理运动 七、游戏:
听数抱团
××××××× ××××××× ○○○○○○○ ○○○○○○○
△
基本部分
1.节奏练习: 慢节奏到快节奏的转换
2.学习集体舞组合 完整示范——分解示范 讲解教学——完整教学
集体练习队形
基本部分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校园排舞第六节 教学难点:创编校园排舞的队形和
造型。
开始部分
×××××××
×××××××
一、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
检查人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二、师生问好
要求:
三、教师宣布本次课的 内容
1、体育委员口令清 楚,准确响亮 2、学生精神饱满,队
伍整齐
准备部分
五、准备活动跑 六、徒手操
初中编排舞蹈课程教案

初中编排舞蹈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功,包括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等。
2. 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舞蹈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动作:基本舞步、舞姿、组合等。
2. 舞蹈音乐:选择适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舞蹈音乐。
3. 舞蹈表演:集体舞、小组舞、独舞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舞蹈组合的编排,舞蹈表演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舞蹈音乐的节奏感,舞蹈表演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舞蹈热身,包括头部、手臂、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运动,确保学生的身体处于灵活状态。
2. 舞蹈动作教学(15分钟)(1)基本舞步:教授简单的舞蹈步伐,如平步、跳跃、旋转等,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2)舞姿:教授舞蹈的基本姿态,如站立、蹲坐、弯腰等,强调姿态的优美。
(3)组合:将基本舞步和舞姿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舞蹈动作。
3. 舞蹈音乐教学(10分钟)(1)欣赏舞蹈音乐:让学生聆听舞蹈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跟随音乐练习舞蹈动作: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舞蹈动作,培养节奏感。
4. 舞蹈表演教学(10分钟)(1)集体舞:教授集体舞的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小组舞: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舞的创作和表演。
(3)独舞:鼓励学生进行独舞表演,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以及在舞蹈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2. 学生舞蹈音乐的节奏感、情感表达。
3. 学生舞蹈表演的创造力、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初中体育舞蹈课程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初中体育舞蹈二、课时安排:共8课时三、教学目标:1. 了解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巧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1. 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巧和风格特点。
2. 基本步伐和舞步的练习。
3. 舞蹈组合的编排和表演。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舞蹈的基本步伐、舞步和舞蹈组合的编排。
2. 教学难点:舞步的准确性和舞蹈组合的流畅性。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播放体育舞蹈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课: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巧和风格特点。
3. 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基本步伐和舞步。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基本步伐和舞步。
2. 新授课:讲解舞蹈组合的编排方法。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组合。
2. 新授课:讲解舞蹈表演的基本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四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表演技巧。
2. 新授课:讲解舞蹈比赛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舞蹈比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五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2. 新授课:讲解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和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创作。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六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创作技巧。
2. 新授课:讲解舞蹈表演的舞台技巧。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舞台表演。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七课时:1. 复习: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台表演技巧。
2. 新授课:讲解舞蹈比赛的心理调适方法。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理调适练习。
初中体育_排舞的教学与创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排舞《舞动中国》教学设计济南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为此本课选用排舞(舞动中国)为教学内容,根据教教材的特点采用抽签分组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排舞(舞动中国)基本风格掌握其基本舞步,创编的要求,提高她们的学习和创新编排能力。
二、教学内容排舞:《舞动中国》创编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排舞舞动中国的风格和舞码,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95%的学生基本掌握排舞《舞动中国》的舞码,且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60%的学生能掌握排舞的创编方法及要求。
并能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两个队形和方向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以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材分析排舞是近几年风靡全球的一种集健身,娱乐,表演为一体的有氧运动,它不仅舞种风富,动作简单,而且其不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次课选用舞曲《舞动中国》,成套动作为中级动作,一个方向练习,分为A、B、C三部分,动作轻快活泼,舞码简单易学。
五、学情分析本次上课的学生为初一四班学生,该次课为排舞《舞动中国》的第三次教学课,该班女生小学时接触过舞蹈,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学习动作能力较强,对新的技术动作有很高的学习兴趣.六、教学重难点重点:排舞的编排符合要求。
难点:动作优美、流畅。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1、讲解示范法: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相结合,利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递加法:先复习再创编,由易到难。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团体开放式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4、信息教学法:用Ipad进行巩固学习,画板图示提示。
八、课的练习密度练习密度:约为48%左右九、场地器材及布置体育馆、音箱、Ipad、画板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基本完成任务,效果良好,在准备活动时学生学习的很快,动作都能完成,在最后的展示阶段,学生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八年级体育汇报课】《排舞》

八年级体育汇报课《排舞》教学内容排舞组合一重点:排舞动作的准确性及熟练性难点:排舞动作的节奏感及协调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排舞的基本知识。
认识排舞的特点及其健身价值。
技能目标:使80%的学生基本学会排舞的舞步,使20%的学生掌握排舞的基本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表现力,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热情。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时间、强度开始热身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2、师生问好,教师检查学生衣着。
3、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游戏:《春夏秋冬等你来》方法:学生围成一圆圈,逆时针方向跑,听到哨声响,大家一起说:春夏秋冬等你来,老师如果说春天,大家两臂经胸前交叉至上举再两侧放下(做4次),如果听到老师说夏天,大家做蛙泳的手臂动作4次,如果听到秋天两手臂做向上打伞动作4次。
如果听到冬天,大家做抖肩动作4次,做完动作继续跑。
直到教师说停。
二、关节活动1、扩胸运动:(4*8拍)2、体转运动:(4*8拍)3、膝关节运动:(4*8拍)4、弓步压腿:(4*8拍)5、跳跃运动:(4*8拍)6、踝腕关节活动:(4*8拍)一、组织队形如下图:************************▲(图一)二、要求:1、集合做到快、齐、静,2、见习生随堂听课。
一、组织队形如下:(图二)一、组织队形如(图二)二、教法:教师示范每节动作并领做;三、学法学生听教师口令指挥集体完成每节动作。
教师喊1、2、3、4拍学生喊5、6、7、8拍。
三、要求:(1)关节活动幅度要尽量大一点;(4)练习时,要认真、正确。
3分钟强度小7分钟强度中。
初中排舞下肢运动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排舞下肢运动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体育与健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排舞下肢运动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4.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 排舞下肢运动的基本动作:包括踏步、跳跃、横移、斜步等。
2. 排舞下肢运动的组合:将基本动作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连贯的舞蹈动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运动,如跳绳、慢跑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如“抓手指”、“切西瓜”等,活跃气氛。
二、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1. 教师示范排舞下肢运动的基本动作,如踏步、跳跃、横移、斜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和节奏感。
3.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三、组合教学(20分钟)1. 教师根据基本动作,设计一些简单的组合,如踏步+跳跃、横移+斜步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3.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四、练习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排舞下肢运动组合。
2. 各组轮流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表扬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自由活动,复习排舞下肢运动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游戏,如“抓手指”、“切西瓜”等,活跃气氛。
二、提高难度(15分钟)1. 教师在基本动作和组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难度,如跳跃的高度、横移的距离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和节奏感。
3. 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三、比赛与总结(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排舞下肢运动组合最为优秀。
2. 各组轮流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表扬和指导。
体育与健康人教七年级全一册 -7.7.1 体操 排舞5678【教案】

《 排舞5678》第1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 过程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运动负荷时间 次数 强度激情导入 准备热身一、课堂常规 1.体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育3.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4.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5.安排见习生 6、队列操练7.热身跑:绕小场地,听音乐节奏进行练习。
8.热身操。
导入:排舞是当前流行的一种舞步简单的、音乐动感的、易于学习的舞蹈,意思是站成一排来跳舞。
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排舞!教师口令指挥,原地三面转法,齐步走、左右转弯,体委领队慢跑。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操的练习。
1. 原地踏步走 2. 脚跟点地3. 一字步4. 并步5. 左右点跨6. 开合跳全班成四列横队集合。
××××××××××○○○○○○○○○○ △ ★1、“老师好!2、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3 7小 设计意图:学生初次认识排舞,在练习中能积极参与热身,跟随音乐学习基本步伐,为下一环节的自主学练做以铺垫。
一.自主学练环节 1.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1. 认真观察视频示范和讲 5学科 体育年级 七年级课型 新授课内容设计1. 56782. 拓展练习自编操设计 重点:掌握动作路线难点:方向感、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学习目标 1. 知识技能:90%以上的学生能随着音乐节奏连贯的完成排舞动作并能很好的掌握节奏;2.体能发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乐感和身体协调性,发展体能;3.情意表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给学生提供展示自信,表现自我的平台。
自主学练掌握技能1.分组自主学习动作组合:观看平板视频2.小组展示3.小组交流练习二、教师示范1.师生共同再学习2.跟随音乐练习1*8拍:两脚平行移动。
手臂放身体两侧。
2*8拍,左右点跨3*8拍,左右平行移动。
4*8拍,脚掌点地,向左转身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舞《舞动中国》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创新意识,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为此本课选用排舞(舞动 中国)为教学内容,根据教教材的特点采用抽签分组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小组合作 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排舞(舞动中国)基本风格掌握其基本舞步,创编 的要求,提高她们的学习和创新编排能力。 二、教学内容 排舞:《舞动中国》创编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排舞舞动中国的风格和舞码, 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95%的学生基本掌握排舞《舞动中国》 的舞码,且能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60%的学生能掌握排舞的创编方法及要求 。并能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完成两个队形和方向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以及乐观向上 的生活态度,同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精神。通过学习把学生的排舞锻炼成果和德 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
练习密度:约为48%左右 九、场地器材及布置 体育馆、音箱、Ipad、画板
总结
排舞运动不仅能舞出活力、舞出自信。同时也是对 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每次活动学校都会把学生 的排舞锻炼成果和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要跳好 一支排舞从最初的学习、到动作的熟练到位、到音乐 的配合,到集体的队形以至最终全校的集体呈现,充 分体现了个人和集体、纪律与规范、榜样示范作用等 综合因素。通过这种体育与德育的有效结合,学生在 精神风貌、纪律作风、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 升。学生们真正爱上了排舞,把自己的青春风采在排 舞中挥洒出来。
七、教学策略与手段 1、讲解示范法: 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相结合,利用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2、递加法:先复习再创编,由易到难。 3、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团体开放式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 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4、信息教学法:用Ipad进行巩固学习,画板图示提示。 八、课的练习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