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小组项目报告

研究问题: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背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障碍与心理矛盾两个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就业心理问题。切实解决毕业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提高就业率,对促进高校发展、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具有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或“边缘人”地位,处于“心理延续偿负期”。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以及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尤其是对于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来说,他们的不良就业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心理障碍与心理误区: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也使他们承受比过去更多的心理压力。而部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就必然导致心理障碍,步入择业的心理误区。 (1)焦虑急躁心理: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急躁。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毕业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 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没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成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紧张、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也表现得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2)孤傲与自卑心理:孤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硬,专业需求旺,因而盲目自信,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使自己的求职目标与现实产生极大反差。如果不能如愿,则情绪低落,产生孤独、失落、烦躁等心理现象。而与此相反,部分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自惭形秽,面对就业问题时,缺乏自信与勇气,害怕竞争,从而使得自己丧失了很好的机遇。对于一些冷门专业的毕业生、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以及遭受用人单位歧视的女生则因此悲观失望、消极厌世、不思进取。 (3)盲目攀高与从众心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所学专业、家庭背景、能力和性格以及机遇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在择业目标、职业选择上不具有可比性。而大学生受传统就业意识的影响,还未完成从“天之骄子”到普通劳动者的思想转变,缺乏恰当的自我职业定位,择业期望目标高于自己的实际状况,表现为眼高手低、挑三拣四。往往把“工作条件好、经济收入高、社会地位高”作为择业目标,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宁可待业在城市做闲人也不屈就。此外,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在选择工作时自己毫无主见,常为家长同学所左右,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虚荣心、侥幸心理会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自我期望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丧失了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4)被动依附心理: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缺乏基本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锻炼,致使他们养成强烈的依赖心理,在择业过程中往往缺乏独立自主性、主动性和计划性,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知所措,只有一味地依赖学校的联系,听从家长的安排。一旦希望落空,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甚至会出现很极端的行为。

(二)心理矛盾:心理矛盾也可理解为心理冲突,它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

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是出现, 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状态。大学生在择业求职中的心理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激烈的心理冲突,因而产生种种矛盾的心态:胸怀远大理想,却忽视眼前现实;希望自主择业,但又不愿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竞争的勇气;专注专业能力的发展但又互相攀比、爱慕虚荣;既崇尚个人奋斗、自我实现,又有较强的依赖感。职业目标上理想和现实的反差,职业选择上独立性和依赖性的错位,使得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中感到十分迷惘和困惑。 2、就业与深造的矛盾就业的严峻形势使更多的大学生在就业与深造之间徘徊,犹豫不决。但是,高学历已不再是毕业生参与就业竞争的唯一优势。企业并不欢迎高学历、低能力的毕业生,更何况就业市场变化很快,现在深造,而几年后的就业情况又难以预料。尤其对于来自贫困家庭又是普通院校的大学生来讲,一方面需要及早就业减缓家庭经济压力;而另一方面,就业难度增加,需提高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但深造读研又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就业与深造的矛盾深深困扰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3、多重选择的矛盾在就业市场化的条件下,许多毕业生会遇到多重选择的境遇:有的工作舒适,但收入较低;有的薪金丰厚,但承担风险;有的专业对口,但远离大中城市;有的很实惠,但与自己的兴趣相去甚远;有的单位可以立即签约,但又担心失去了其它的选择机会。这些问题常常使年轻的大学生处于难于决断的矛盾之中,左右为难,焦虑不安。因此常常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左右彷徨,加大了就业难度,人为造成了就业挫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成倍增长。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 114万, 2007年则达到 495万, 2008年则再创历史新高,达到 559万。但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却平均为 70%左右。而且,日益增多的“海归”人员,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就业竞争。此外,隐形性别歧视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普遍,这对部分女大学生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一切都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重大的冲击。

2、职业评价因素:职业评价反映一般人对职业价值,对职业这一社会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劳动者个人生活意义的看法,以及劳动者个人对职业活动的期望和追求。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在进行不断的调整和重构,然而部分大学生依然固守着传统的职业评价和定位,在就业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地域范围和社会声望,强调自我发展而忽视才智发展、事业成就、社会需求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嬗变,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种种不良的就业心态。

3、自身内在因素: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表现出焦虑、孤傲心理;其次,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稳定,不善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不能正确认清自我、全面了解社会,理想和现实脱节,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第三,面对初次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心理承受力差,不能在就业压力面前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一旦遇到困难和失败就容易产生抑郁心理。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需要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是大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 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不可避免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关键是对于这些不良心态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一) 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各种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它支配着人的择业心态、行为以及信念和理解等;支配着职业人生认知、明白事物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意义以及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自我设计等;同时也为自认为正当的职业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然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是仅仅满足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