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燃料油检测要求
油品检测——燃料油标准纲要

船用燃料油:标准及测试方法提纲第一部分:标准1、目前我国船用燃料油的现行标准是GB/T 17411-1998,它与ISO 8217:1996等效。
2、ISO船用燃料油的现行标准是ISO 8217:2010,之前的标准是ISO 8217:2005。
3、GB/T 17411-1998中明确规定:燃料油应是由石油制取的烃类混合物。
这不排除加入改进某些性能的添加剂,燃料油不得含无机酸。
4、燃料油应不含下述任何添加物或化学物:——危及船舶安全或对机器操作性能有不利影响的;——有害人体的;——对空气造成更多的污染的。
5、GB/T 17411-1998对残渣燃料油的密度、运动粘度、闪点、倾点、残炭(微量)、灰分、水分、硫含量、钒、铝+硅、总潜在沉淀物这11项指标作出了技术要求。
6、ISO 8217:2005与ISO 8217:1996的主要区别是:○1残渣油的粘度等级由6种减为5种,产品规格从15种减为10种;○2所有产品密度均改为15 ℃,RMA30、RMB30和RMD80三个规格的密度上限略有降低;○3残渣油水分的上限降低到0.5%(v/v);○4运动粘度由100℃改为50℃;○4增加了钙(Ca)、锌(Zn)、磷(P)含量的测定即燃料油中是否含有废润滑油的测试;○5RMH、RMK的灰分上限从0.20 %(m/m)降低到0.15 %(m/m);○6硫含量降低到与IMO防污公约附则VI的要求一致,即不超过4.50%(m/m)第二部分:测试方法密度1、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以kg/m3或g/cm3表示。
2、密度的测试方法是:GB/T1884和GB/T1885。
3、密度的测试原理:使试样处于规定温度,将其倒入温度大致相同的密度计量筒中,将合适的密度计放入已调好温度的试样中,让它静止。
当温度达到平衡后,读取密度计刻度读数和试样温度。
用石油计量表把观察到的密度计读数换算成标准密度。
如果需要,将密度计量筒及内装的试样一起放在恒温浴中,以避免在测定期间温度变动太大。
船用燃油检测标准

船用燃油检测标准
船用燃油检测标准通常基于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标准,具体要求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硫含量检测:IMO规定了船用燃油的硫含量限制,例如全球硫含量限制目前为0.50%(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
船用燃油的硫测量通常采用ISO 8754标准。
2. 密度检测:燃油的密度决定了其能量含量,船用燃油的密度应符合IMO规定的要求。
燃油密度检测通常遵循ISO 3675标准。
3. 黑炭检测:良好的船用燃油质量应该具有较低的黑炭含量。
黑炭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颗粒物,对船锅炉和引擎的正常运行有不良影响。
黑炭检测通常使用ISO 10307标准。
4. 其他杂质检测:船用燃油还需要检测其他诸如水分、灰分、盐分、阴阳离子等杂质含量。
这些检测通常基于ISO对应的标准,如ISO 10307、ISO 6245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船用燃油检测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船舶类型而异,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相关法规和规定来确定适用的标准。
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

船用燃料油硫含量标准
1. 国际海事组织(IMO)规定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规定,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应低于0.5% m/m。
这是为了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该规定旨在通过限制燃料油中的硫含量,以减少船舶发动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其他污染物,从而保护环境。
2. 硫含量对发动机的影响
硫含量是衡量燃料油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硫含量过高不仅会导致发动机的磨损和腐蚀,同时也会增加颗粒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会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因此,控制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3.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法规
燃料油的硫含量标准还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法规有关。
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燃料油的硫含量有更严格的标准,以减少空气污染和对健康的影响。
例如,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已经实施了更严格的燃料油硫含量标准,以减少由船舶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
4. 燃料油硫含量的检测方法
燃料油的硫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进行检测。
化学分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来测定硫含量的方法,而仪器分析法则利用不同类型的仪器,如质谱仪、色谱仪等来测定燃料油中的硫含量。
这些方法都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帮助我们了解和控制燃料油的硫含量。
船用燃油检测标准

船用燃油检测标准引言:船用燃油检测标准是为了确保船舶燃油的质量和安全,保障航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船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船用燃油检测的标准要求和相关内容。
一、燃油的物理性质检测1. 密度测试:燃油的密度是其质量和体积之比,是燃油质量的重要指标。
2. 黏度测试:燃油的黏度是指燃油的流动性,对于船舶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3. 闪点测试:燃油的闪点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燃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后可燃点的最低温度。
4. 凝点测试:燃油的凝点是指燃油在低温下变稠的温度,对于航行在寒冷地区的船舶尤为重要。
二、燃油的化学成分检测1. 硫含量测试:燃油中的硫含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高硫燃油会导致空气污染和酸雨的产生。
2. 水分含量测试:燃油中的水分含量会影响燃油的燃烧效果和船舶燃油系统的腐蚀情况。
3. 铁含量测试:燃油中的铁含量是检测燃油是否受到外部污染的指标,高铁含量会导致船舶燃油系统的故障。
4. 储存在船舶燃油舱内的燃油还需要进行水分、硫含量、钠含量等的检测。
三、燃油的燃烧性能测试1. 燃烧热值测试:燃烧热值是指燃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是燃油质量的重要指标。
2. 燃烧特性测试:燃油的燃烧特性包括点火性能、燃烧速度和燃烧稳定性等,对于船舶燃油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四、燃油的污染物测试1. 酸值测试:燃油中的酸值是指燃油中含有的酸性物质的含量,高酸值会加速船舶燃油系统的腐蚀。
2. 硫酸盐测试:硫酸盐是燃油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会导致燃油系统的腐蚀和堵塞。
3. 悬浮物含量测试:燃油中的悬浮物含量会影响燃油的燃烧效果和船舶燃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船用燃油检测标准的重要性1. 提高船舶燃油的质量:通过船用燃油检测标准,可以确保船舶使用的燃油符合质量标准,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和船舶的经济性。
2. 保障船员的安全:船舶燃油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合格的燃油可以降低船舶事故的概率,保障船员的安全。
3. 环境保护:船舶燃油中的污染物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船用燃油检测标准可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海洋环境。
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制度

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船舶燃油测量工作,准确统计船舶的实际燃油消耗量,保障船舶运行安全和高效。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船舶的燃油测量工作,包括燃油的采购、储存、消耗、计量等方面。
二、燃油采购管理1.船舶燃油的采购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燃油质量符合要求,避免使用劣质燃油对船舶设备造成损坏。
2.在燃油采购前应对燃油质量进行检测,确保燃油的硫含量、密度、闪点等指标符合要求。
3.燃油采购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燃油供应合同,明确采购数量、价格、质量要求等具体内容。
4.燃油采购的记录应及时、准确地登记在船舶燃油消耗台账中,确保账目清晰。
三、燃油储存管理1.船舶应按照相关规定对燃油进行正确存储,确保燃油的安全和稳定。
2.对船舶燃油储存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3.规定船舶燃油的存储量,避免因存储量不足而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
4.船舶燃油储存设施的操作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
四、燃油消耗管理1.对船舶进行定期的燃油消耗监测,记录船舶的燃油消耗量,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严格按照船舶的燃油消耗计量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燃油消耗过程中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确保船舶的安全和环保。
4.对于燃油消耗量的统计分析,可通过建立燃油消耗统计平台实现,为船舶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燃油测量管理1.船舶应定期检查和校准燃油测量仪器,确保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对燃油测量仪器的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和认识。
3.对船舶燃油的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准确地记录,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4.对燃油测量数据的分析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燃油测量管理的监督和审核1.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工作应实行专人负责的制度,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2.对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查,确保工作的严格执行。
3.对船舶燃油测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审核结果应及时总结和评估,以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船用燃料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XX市船用燃料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1 抽样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随机数一般可使用随机数表等方法产生。
抽样方法执行GB/T 4756,共抽取6L作为样本,其中检验样品4L,备用样品2L。
2 检验依据
表1 船用燃料油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3 判定规则
3.1依据标准
GB 17411-2015 船用燃料油
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
3.2判定原则
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低于或包含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应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时,应按照强制性标准要求判定。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缺少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推荐性标准要求时,该项目不参与判定。
4 附则
本细则代替《XX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30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通告》中的《XX市船用燃料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船用燃料油最新标准

船用燃料油最新标准船用燃料油是指用于船舶主机和辅机的燃料油,是船舶运行的重要能源。
随着国际航运行业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船用燃料油的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船用燃料油的最新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船用燃料油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硫含量、粘度、密度、闪点等指标。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航行区域内的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硫含量不得超过0.5%(质量分数)。
而在一些特定的控制区域内,硫含量的要求更为严格,不得超过0.1%(质量分数)。
这一严格的标准旨在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其次,船用燃料油的粘度和密度也是重要的指标。
粘度过高会影响燃料的燃烧效率,而密度则会直接影响船舶燃料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因此,船用燃料油的粘度和密度必须符合国际标准,以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另外,船用燃料油的闪点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闪点是指燃料油在一定温度下遇到明火时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船用燃料油的闪点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以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除了上述指标外,船用燃料油的最新标准还包括其他一些重要内容,如燃烧性能、抗氧化性能、抗腐蚀性能等。
这些指标的严格要求,旨在提高船舶燃料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总的来说,船用燃料油的最新标准是为了适应国际航运行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船舶运营企业和相关单位应当严格遵守这些标准,选用符合要求的燃料油,并加强对燃料油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以确保船舶的正常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实现。
综上所述,船用燃料油的最新标准对于船舶运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我们可以有效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重视船用燃料油的标准化管理,共同为推动航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船舶检验醇类检验指南(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船舶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船舶作为海上运输的主要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醇类作为船舶燃料的一种,具有燃烧性能好、污染排放低等优点,在我国船舶燃料市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为确保船舶醇类燃料的安全性,本文特制定船舶检验醇类检验指南,以指导船舶检验机构开展醇类燃料检验工作。
二、检验范围1. 船舶醇类燃料种类:甲醇、乙醇、生物柴油等。
2. 船舶醇类燃料储存、运输、使用设施:储罐、管道、泵、过滤器等。
3. 船舶醇类燃料检测设备:分析仪器、色谱仪、光谱仪等。
4. 船舶醇类燃料检测方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
三、检验内容1. 醇类燃料质量检验(1)外观检验:观察醇类燃料颜色、透明度、有无沉淀、杂质等。
(2)密度检验:测定醇类燃料的密度,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馏程检验:测定醇类燃料的初馏点、终馏点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4)闪点检验:测定醇类燃料的闪点,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5)水含量检验:测定醇类燃料的水含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6)酸度检验:测定醇类燃料的酸度,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2. 储罐、管道、泵、过滤器等设施检验(1)外观检验:观察储罐、管道、泵、过滤器等设施有无腐蚀、泄漏、损坏等现象。
(2)压力检验:测定储罐、管道、泵、过滤器等设施的承压能力,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密封性检验:检查储罐、管道、泵、过滤器等设施的密封性,确保无泄漏。
3. 检测设备检验(1)外观检验:观察分析仪器、色谱仪、光谱仪等设备有无损坏、磨损等现象。
(2)性能检验:测定设备的检测精度、灵敏度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3)操作检验:检查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
四、检验程序1. 检验准备(1)制定检验计划,明确检验范围、内容、方法等。
(2)组织检验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
(3)准备检验设备、工具、试剂等。
2. 检验实施(1)现场检查:对船舶醇类燃料储存、运输、使用设施进行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燃料油检测指标介绍
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欧洲对燃料油的概念一般是指原油经蒸馏而留下的黑色粘稠残余物,或它与较轻组分的掺和物,主要用作蒸汽炉及各种加热炉的燃料或作为大型慢速柴油燃料及作为各种工业燃料。
但在美国则指任何闪点不低于37.8°C的可燃烧的液态或可液化的石油产品,它既可以是残渣燃料油(Residual Fuel 011,亦称Heavy Fuel 011),也可是馏分燃料油(Healing 011)。
馏分燃料油不仅可直接由蒸馏原油得到(即直馏馏分),也可由其它加工过程如裂化等再经蒸馏得到。
燃料油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油本性以及加工方式,而决定燃料油品质的主要规格指标包括粘度(Viscosity),硫含量(Sulfur Content),倾点(Pour Point)等;供发电厂等使用的燃料油还对钒(Vanadium)、钠(Sodium)含量作有规定.
1、燃料油的自然属性
燃料油广泛用于电厂发电、船舶锅炉燃料、加热炉燃料、冶金炉和其它工业炉燃料。
燃料油主要由石油的裂化残渣油和直馏残渣油制成的,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
(1) 粘度
粘度是燃料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划分燃料油等级的主要依据。
它是对流动性阻抗能力的度量,它的大小表示燃料油的易流性、易泵送性和易雾化性能的好坏。
对于高粘度的燃料油,一般需经预热,使粘度降至一定水平,然后进入燃烧器以使在喷嘴处易于喷散雾化。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是40°C运动粘度(馏分型燃料油)和100°C运动粘度(残渣型燃料油)。
我国过去的燃料油行业标准用恩氏粘度(80°C、100°C)作为质量控制指标,用80°C运动粘度来划分牌号。
油品运动粘度是油品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的比值。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Stokes,即斯托克斯,简称斯。
当流体的动力粘度为1泊,密度为1g/cm3时的运动粘度为1斯托克斯。
CST是Centistokes的缩写,意思是厘斯,即1斯托克斯的百分之一。
(2) 含硫量
燃料油中的硫含量过高会引起金属设备腐蚀的和环境污染。
根据含硫量的高低,燃料油可以划分为高硫、中硫、低硫燃料油。
在石油的组分中除碳、氢外,硫是第三个主要组分,虽然在含量上远低于前两者,但是其含量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指标。
按含硫量的多少,燃料油一般又有低硫(LSFO)与高硫(HSFO)之分,前者含硫在1%以下,后者通常高达3.5%甚至4.5%或以上。
另外还有低蜡油(Low Sulfur Waxy Residual缩写LSWR),含蜡量高有高倾点(如40至50°C)。
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是高硫燃料油(HSFO)。
(3) 密度
为油品的质量(Mass)与其体积的比值。
常用单位——克/立方厘米、千克/立方米或公砘/立方米等。
由于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密度不能脱离温度而独立存在。
为便于比较,西方规定以15°C下之密度作为石油的标准密度。
(4) 闪点
是油品安全性的指标。
油品在特定的标准条件下加热至某一温度,令由其表面逸出的蒸气刚够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可燃性混合物,当以一标准测试火源与该混合物接触时即会引致瞬时的闪火,此时油品的温度即定义为其闪点。
其特点是火焰一闪即灭,达到闪点温度的油品尚未能提供足够的可燃蒸气以维持持续的燃烧,仅当其再行受热而达到另一更高的温度时,一旦与火源相遇方构成持续燃烧,此时的温度称燃点或着火点(Fire Point或Ignition Point)。
虽然如此,但闪点已足以表征一油品着火燃烧的危险程度,习惯上也正是根据闪点对危险品进行分级。
显然闪点愈低愈危险,愈高愈安全。
(5) 水分
水分的存在会影响燃料油的凝点,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燃料油的凝点逐渐上升。
此外,水分还会影响燃料机械的燃烧性能,可能会造成炉膛熄火、停炉等事故。
(6) 灰分
灰分是燃烧后剩余不能燃烧的部分,特别是催化裂化循环油和油浆渗入燃料油后,硅铝催化剂粉末会使泵、阀磨损加速。
另外,灰分还会覆盖在锅炉受热面上,使传热性变坏。
(7) 机械杂质
机械杂质会堵塞过滤网,造成抽油泵磨损和喷油嘴堵塞,影响正常燃烧。
2、燃料油的分类
燃料油作为炼油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种产品,产品质量控制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最终燃料油产品形成受到原油品种、加工工艺、加工深度等许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不同的标准,燃料油可以进行以下分类:
(1) 根据出厂时是否形成商品,燃料油可以分为商品燃料油和自用燃料油。
商品燃料油指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指用于炼厂生产的原料或燃料而未在出厂环节形成商品的燃料油。
(2) 根据加工工艺流程,燃料油亦叫做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
常压重油指炼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出的重油(俗称油浆);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包括渣油、催化油浆和部分沥青的混合。
(3) 根据用途,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
前者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转速小于150转/分)和小型锅炉。
后者又称为重油,主要是减压渣油、或裂化残油或二者的混合物,或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的重质石油燃料油,供各种工业炉或锅炉作为燃料。
船用内燃机燃料油是大型低速柴油机的燃料油,其主要使用性能是要求燃料能够喷油雾化良好,以便燃烧完全,降低耗油量,减少积炭和发动机的磨损,因而要求燃料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以保证在预热温度下能达到高压油泵和喷油嘴所需要的黏度(约为21-27厘斯),通常使用较多的是38°C。
雷氏1号黏度为1000和1500秒的两种。
由于燃料油在使用时必须预热以降低黏度,为了确保使用安全预热温度必须比燃料油的闪点低约20°C,燃料油的闪点一般在70-150°C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