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世界土地资源的特征
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数量有限土地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而不是像其他生产资源那样单纯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可以创造从而数量不断增加。
地球形成之日起,土地面积就基本固定了.生产活动可以改良土地、促进土地质量的转变,可以改变地形地貌,如变沙漠为绿洲,变高山为平地等,也可以围海围湖造田,但这只量改变了土地的类型和特征,并未改变土地的总量,鉴于土地资源的总量有限以及各类土地资源数量相对稳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使之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推广。
2.位置固定各种类型土地资源的地理位置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不能像搬动各种物品那样把土地从一地运往另一地,不能移动的土地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与位置固定相联系的是土地自然条件的地带性规律,如气候条件、温度条件,水文条件都是与此相联系的,所以土地的利用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合理布局。
3.不可替代性土地无论作为环境条件还是作为生产资料都不能用任何其他东西来代替,人类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开发了许多工厂化的作物生产线,这只是将土地的部分功能采用人工技术提高了,集约化了,而不是从根本上代替土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既可以按照自然特征分类又可以按照与人的关系和人类的作用分类,这里仅介绍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按地形地貌分为:山地、丘陵、盆地、平原、漫岗等。
按土地的基本自然生产特点可分为:耕地资源、荒地资源、林地资源、草场资源、沼泽资源、水面资源、滩涂资源。
按经济用途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等八大类。
还可按生态系统类型分为:沙漠、戈壁、冰川、永冻土地、热带雨林、湿地等等。
(三)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土地资源的生产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生产力,它的基本含义就是一定时间内单位土地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总存量和增长量,包括数量和种类。
土地生产力是土地本身的性质、阳光、水、空气、气候条件、人类的干预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满足人类需求保护生态环境系统角度看,目前开发建设的人工生态系统要优于自然生态系统。
土壤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土壤资源的概念及特征土壤资源是指地球表面覆盖的土壤层,包括有机质、矿物质和水分等组成的、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的物质。
土壤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耐用性的特点。
1.多样性:土壤资源具有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差异。
不同地区的土壤在组成、结构、酸碱度、肥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土壤对植物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2.可塑性:土壤资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即在一定条件下,土壤可以通过农业措施和土壤修复等手段发生变化,并适应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需要。
3.肥力:土壤资源的肥力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肥沃的土壤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供作物生长,而贫瘠的土壤则缺乏养分和水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限制作用。
4.存储能力:土壤具有良好的物质和水分存储能力,能够保持和调节水分,防止水土流失和干旱,同时还可以固定和保存有机质和养分,为植物提供持续的营养。
5.生态功能:土壤资源是生物圈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多种生态功能。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能够分解有机物和富集养分,维持物质循环;土壤还能够吸附和分解有害物质,净化环境。
1.农业生产: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解决了人类粮食、纤维和能源等需求。
2.生态保护:土壤资源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植物生长,提供栖息和繁殖的环境,维护生物的种群稳定和生态系统功能。
3.水资源管理:土壤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水分储存和调节能力。
通过保护和管理土壤资源,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质和保护水资源。
4.环境修复:土壤资源在环境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如植被恢复、有机质添加和污染物吸附等,可以减少土壤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
尽管土壤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重要性,但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不合理的农业开发,土壤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面临着土地退化、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土地资源

高中地理知识点土地资源高中地理知识点: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全球土地面积较大的国家,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土地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着重介绍土地资源的种类、特点、利用和保护等方面。
一、土地资源的种类土地资源包括农业用地、林木用地、草地、城市和工矿用地、水域和空地等。
其中,农业用地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
林木用地和草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提供生态价值,还能够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
城市和工矿用地则是现代城市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域和空地则是土地资源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水域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是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之一,具有不可再生性和易受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的特点。
首先,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因为土地面积有限,人类使用土地的数量总是远远超过土地的增长速度,所以必然导致土地资源短缺。
其次,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为土地的自然形态和地貌是通过长期自然作用形成的,人类使用土地后,无法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再者,土地资源易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比如在自然灾害和过度利用等情况下,土地资源的状况可能发生剧烈变化。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各国都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土地资源的利用是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需要权衡各方利益的复杂问题。
土地资源的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维护人类长远利益的重要举措,但如何保护土地资源,既要避免浪费,又要保护生态环境,是需要具体研究和实践的。
因此,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和努力。
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监管,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

土地资源知识点总结土地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地资源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对于地理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土地资源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 土地资源的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地壳,包括陆地和水域,可以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可再生的特点。
2. 土地资源的特点:(1)多样性:土地资源包括不同类型的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2)固定性:土地资源是固定地壳的一部分,不像空气和水资源那样具有流动性。
(3)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二、土地资源的分类根据土地的用途和功能,土地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1. 耕地:指适宜种植作物的土地,包括旱地和湿地两种类型。
2. 林地:指生长着各种树木的土地,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地。
3. 草地:指适宜生长草类植物的土地,可用于牧草种植或放牧。
4. 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等水体,是重要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1. 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包括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改进耕作方式等,提高耕地的产量和品质。
2.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3. 城市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旅游资源开发:开发和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
5. 农村土地整治:对农村散乱污和低效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
土地资源概念

土地资源概念土地资源概念土地资源是指在地球表面上,可以用于人类生产和生存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资源的组成1. 自然要素自然要素包括土壤、水源、气候等。
其中,土壤是构成土地的基本要素,也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水源则是支撑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气候则决定了某个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的可行性。
2. 社会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包括人口、技术、资本等。
其中,人口是决定土地利用方式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技术则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质量;资本则可以促进土地开发和利用。
二、土地资源的特点1. 有限性相比其他自然资源,如空气、太阳能等,土地资源属于有限性资源。
因为它受到自然条件、历史遗留问题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能随意增加。
2. 不可移动性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是指它不能像资本、技术等要素那样自由流动。
一旦某个区域的土地被占用,就不能轻易地转移到其他地方。
3. 多功能性土地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土地利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
三、土地资源的分类1. 按照利用方式分类按照利用方式可以将土地资源分为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和特殊用途土地等。
2. 按照所有权分类按照所有权可以将土地资源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制土地两种。
3. 按照特征分类按照特征可以将土地资源分为平原、山区、草原等不同类型。
四、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1. 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土地利用行为,保护好每一寸宝贵的土壤资源。
2. 促进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在城乡建设中应该坚持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占用土地资源。
3. 加强土地资源监管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严格执法,防止违规开发和占用。
4. 倡导节约用地倡导节约用地,推广高效利用技术,减少浪费。
五、结语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保护好每一寸宝贵的土壤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可再生性:与其他自然资源相比,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地质和地貌过程,无法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再生。
因此,保护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对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稀缺性:土地是有限的,而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却很大。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发展等原因,有限的土地面积需要满足人类居住、生产和生态保护等多种需求。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土地的利用和分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多功能性:土地资源具有多种功能。
除了是人类居住和生产的场所,土地还承载着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系统服务等重要功能。
土地的多功能性要求在土地规划和利用中需平衡不同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地域差异性:土地资源在不同地域具有差异性。
地球表面的土地面积被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之间,不同地区的土地类型、土壤肥力、地形地貌等特征不同。
这种地域差异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利用价值的差异。
5. 不可移动性:土地是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
一旦土地被占用或利用,通常很难转移或迁移。
这导致土地利用决策需要考虑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要谨慎,并在规划和管理中注重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稀缺、具有多功能性和地域差异性,并且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
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地球自然资源的特点

地球自然资源的特点地球,我们美丽的家园,它就像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
这些自然资源呀,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和性格,就像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它们的特点。
先说说土地资源吧。
土地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默默地承载着世间万物。
不管是高大的山脉,还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又或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土地都稳稳地把它们托在自己的怀抱里。
肥沃的土地就像一块神奇的画布,农民伯伯在上面画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
种上小麦,那土地就像是金色海洋的摇篮;种上蔬菜,土地又成了五彩斑斓的蔬菜王国的基石。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呀,咱们要是在上面乱盖房子,乱挖矿,这不就像是在母亲的脸上乱划乱挖吗?那多不孝顺呀!水呢,水可是生命之源,它就像一个灵动的精灵,在地球上到处穿梭。
河流里的水欢快地流淌着,像是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奔跑嬉戏。
海洋里的水则像一个神秘的巨人,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秘密。
咱们每天喝的水,那是水精灵对我们的馈赠,没有水,咱们就像枯萎的花朵,活不下去。
可是有些人就是不珍惜水,水龙头开着也不管,这就好比把精灵关在笼子里还不给饭吃,多残忍呀。
森林资源也特别有趣。
森林就像地球的绿色大衣,既能保暖又能防风沙。
那些高大的树木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它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抵御着风沙的侵袭。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就像住在绿色城堡里的居民,快乐地生活着。
树木还能像一个神奇的空气净化器,把咱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吸进去,再吐出新鲜的氧气。
如果咱们乱砍滥伐,就像把地球的大衣给扒了,那地球得多冷啊,那些小动物也会无家可归,这多不好呀。
矿产资源就像地球深处的宝藏。
金子、银子、煤炭、铁矿等等,这些矿产就像地球藏起来的宝贝。
煤矿就像一个热情的小火炉,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能量。
铁矿呢,经过加工就变成了各种各样坚固的东西,就像一个钢铁硬汉。
可是挖矿产也不能太贪心,要是把地球挖得千疮百孔,这就好比从一个人的身体里过度抽取骨髓,地球也会生病的呀。
世界地理特征

世界地理特征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形态和环境条件。
世界地理特征的多样性是地球上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从地势、气候、水系和地貌四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特征的主要特点。
一、地势地势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特征。
世界各地地势差异巨大,从而造成了不同的地理环境。
地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的气候、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条件。
1. 高山地区高山地区主要集中在世界上的大陆边缘及环太平洋地震带等地区。
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是典型的高山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崇高,山高坡陡,气候多寒冷,植被稀少,但是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银、铜等。
2. 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分布广泛,多见于大洲内部和沿海地带。
欧洲大陆、亚洲内陆平原、美洲中部大平原等都是平原地区的典型代表。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和居住。
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农业区域都在平原地区,如美国的大草原、中国的华北平原等。
3. 湖泊地区世界上许多湖泊都是由山脉抬升所形成的。
例如,北美五大湖、非洲内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等都是地势相对较低的地区。
湖泊地区水资源丰富,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二、气候气候是指一定地区长期的天气条件。
世界各地气候多样,因地处不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气候类型。
1. 热带气候热带地区距赤道较近,阳光充足,气温高,雨量充沛。
例如,巴西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就属于热带气候。
这些地区植被茂盛,动物种类繁多,但也常常面临热带风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2. 温带气候温带地区位于副热带和寒带之间,四季分明,气温适中。
例如,法国、中国的中部地区和美国的东海岸地带属于温带气候。
这些地区农作物丰富,多种植物和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3. 寒带气候寒带地区接近地球两极,极寒且干燥。
例如,北极地区和南极洲都属于寒带气候。
这些地区温度极低,冰雪覆盖,几乎没有植被和动物。
然而,寒带气候也是一些动物的乐园,如北极熊、企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3.亚洲人均耕地数量最低(0.14hm²),人 均耕地最少的国家是韩国,最多的国家是澳 大利亚(2.41hm²)。 4.与1998年相比,人均拥有耕地普遍下降, 一方面耕地绝对量减少,仅城市扩张一项, 1975—2000年即占去耕地2500万hm²,其它 项目占地面积也很快增长,致使耕地以每年 约500万hm²的速度减少。另一方面耕地相对 量减少,主要在于人口的增加、自然及人为 因素的影响。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一)地带性 全球土地存在着由温度决定的纬度地带性、高度 地带性和干湿决定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在湿润地 区、一些大陆温带地区、山地海拔地区分别呈现不同 的规律,具体而言,主要地带性土类的分布呈如下规 律: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世 界 土 壤 分 布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第十三章
第一节
世界土地资源概况
世界土地资源的特征
目录
• 一、土地资源的数量特征
(一)耕地 (二)草地 (三)林地 (四)多年生作物用地 (五)其他土地
•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一)地带性 (二)分区性
土地资源概况
全球七大洲土地资源总面积为14950万km², 占地球表面的29.2%,若不包括南极洲覆盖的陆 面,则为13387万km²,实际适宜人类利用的土 地只有7000万km²左右,其中可耕种的土地约30 亿hm²(公顷)左右,根据FAO(联合国粮农组 织)的资料,2005年全世界土地面积(不含内 陆水域)为130.04亿hm²,其中耕地占10.78%, 森林占30.30%,永久性牧场占26.40%,多年经 济作物占1.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一)耕地
1.世界耕地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2005年全世界耕地 为14.02亿hm² ,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 美洲。亚洲最多,依次为欧洲和北美,大洋洲最少。 2.就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而言,发达国家略高出发 展中国家。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最高的国家为印度, 其次为德国和法国。
资源大区
东亚区 东北亚平原丘陵、东部平原丘陵 东南丘陵平原、中南半岛丘陵平原、印度半 岛丘陵平原、东南亚诸岛 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
远东山地、北部苔原
东南亚区
西南亚区
北欧区
半岛丘陵与苔原、冰岛高原 群岛丘陵、西欧平原
中北部高原山地、多瑙河平原、半岛丘陵山 地
欧洲土地 资源大区
东欧区 西欧区 南欧区
年来,世界草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优质草地多 被开垦,而质量较差的草地正在迅速退化和破 碎化。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三)林地 2005年,世界森林资源总面积为396922.90万hm² , 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84417.08hm² ),其次为 巴西(48083.66万hm² ),最小的是新加坡(0.29万 hm² )。 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为30.52%。高收入的国 家为29.22%,中等收入国家为32.74%,低收入国家 为24.75%。据FAO及世界银行数据,世界的森林覆盖 率从2000年30.81%锐减到2005年的30.52%,森林的 平均消失率也从20世纪末的1.5%上升到2005年的 1.7%。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四)多年生作物 1.含义:多年生作物指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 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 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繁体作物。 2.现状:世界多年生作物的总面积约为1.38亿hm², 发展中国家多年生作物用地占土地面积的1.42%, 大大高于发达国家0.56%的比例。世界主要分布在 亚洲,其次为非洲和欧洲。多年生作物分布面积 较多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而英国仅为 0.0005hm²。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五)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约40.0亿hm²,包括城乡居民点、工业 及交通运输用地和山脉、沙漠、峭壁、沼泽、冰川和 极地冻土等,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30.75%。FAO资料 表明,“其他土地”中约有2亿hm²尚未利用,但是可 以利用。其中,欧洲有0.06亿hm²,北美洲和中美洲 有0.3亿hm²,南美洲有0.42亿hm²。亚洲有0.66亿hm², 非洲近0.7亿hm²,这些土地近期内即可投入使用。
一、土地资源数量特征
(二)草地 永久性牧场:总面积为34.33亿hm²,发展
中国家久性牧场所占土地面积的比例明显高于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
草地
疏林草地:总面积为12亿hm²,永久性草场
面积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人均草地最多的 是大洋洲(67亿hm²)。
沙漠、冻原和灌丛等:总面积为21hm²多
北部区
南美洲土地 资源大区 东部区 中东地区 南部区 澳大利亚区 大洋洲土地 资源大区 新西兰区 群岛区 南极洲土地 资源大区 (暂未分区)
地中海南岸区 西部山地、东部平原 撒哈拉高原、尼罗河谷地 撒哈拉区
非洲土地 资源大区
撒哈拉以南区 西部高原河谷、中非高原盆地、东非高原
南部非洲区 南非高原、开普山地
北美洲土地 资源大区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东部区 北中部平原、大湖地区、东部
山地高原、中南平原 西部区 地峡区 西部区 北部山地、中部山地、南部山 地 北部山地、中部山地、南部山 地 亚马孙平原、圭亚那高原 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 北部高平原、中西部高原、中 东部平原、东部山地 普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 波斯尼西亚
(二)分区性
土地资源大区, 土地资源亚区, 以各洲界为大 以大地貌的构造 区界进行划分 世界土地资源的分区共分为三级: 及形态学的相似 性进行划分
分别为 零级、一级、二级
土地资源区,以 以地带性因素为 主导进行划分
大区
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特征 北亚区
区
亚区
这样我们就把全球土地资源划分成 7个土地资源大区, 中亚区 蒙古高原、土兰平原 亚洲土地 25个土地资源区, 青藏区 52个亚区,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