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1先秦诸子语录

【免费下载】1先秦诸子语录
10、【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 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 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众人的团结。一个三里内城、七里外城墙小 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取胜。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 破,这说明有利的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 深,兵甲并非不坚利,粮草也并非不足,但还是弃城而逃,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众人 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 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 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会众叛亲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
1.先秦诸子语录
1、【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国君)以德治国,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广施恩惠、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 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自己想立足于社会, 也帮助别人一同立足;自己想万事通达,也帮助别人一起通达。凡事能将心比心,推己及 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名言集锦先秦的时候,涌现出的诸子百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治国思想,当然也留下了不少很经典的'名言语录。

下面是由店铺分享的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希望对你有用。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热门版】1.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4. 孔子哲理之人生态度5.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为人谦恭,处事忠信,仁义之所。

)6.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8.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1.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3.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4. 听其言而观其行。

15.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精选版】1. 听其言而观其行。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 过,则匆惮改。

9.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3.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先秦诸子的经典语录【经典版】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翻译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假设从辟世之士哉?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5、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那么远怨矣。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9、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4、见义不为,无勇也。

1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那么不复也。

16、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17、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8、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9、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0、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21、今有人日其攮邻之鸡者。

2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23、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24、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25、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6、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27、春省耕而补缺乏,秋省敛而助不给。

28、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0、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缺乏以事父母。

34、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3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36、故错人而思天,那么失万物之情。

3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8、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

高考作文素材---先秦诸子名言警句归纳总结《论语》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2.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有了过错却不知道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3.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能弘扬大道,而不是大道弘扬人)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严格要求自己而少责怪别人,就能远离怨恨)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贪快则不能成功,贪图小利则成就不了大事)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做人没有信用,不知道这样可以吗?)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天气寒冷,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8.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江水就像这样,昼夜不停)9.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教他了)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涂,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孟子》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君子心中有仁德,心中有礼义。

仁德的人懂得爱人,懂礼的人尊敬别人。

关爱别人的人别人才常常关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才尊敬他)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在天下最大的地方,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光明的大道)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一个人淫乱,贫贱不能使一个人改变节操,威严武力不能使一个人屈服,这就是大丈夫)《老子》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圣明)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是因为比别人力量大,战胜自己才是强者)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解决问题从容易处入手,做大事从小事做起,天下难事一定从容易开始,天下大事一定从小事做起)。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

颜回真贤德!”3.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

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7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1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

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

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高三素材积累先秦诸子名人名言语录再辑

高三素材积累先秦诸子名人名言语录再辑

名人名言语录再辑·先秦诸子《老子》(《道德经》)(读老得智)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第8章【译文】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7章【译文】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3.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23章【译文】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4.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常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第9章【译文】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

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

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

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第22章【译文】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6.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26章【译文】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第33章【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

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8.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41章【译文】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第43章【译文】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58章【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1.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60章【译文】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

先秦诸子散文名摘录含翻译————————————————————————————————作者:————————————————————————————————日期: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论语>>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先秦诸子名句

先秦诸子名句

先秦诸子名句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简直太有道理了!就好像你自己不喜欢吃榴莲,你总不能硬塞给别人吃,还非让别人说好吃吧!想想看,如果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做不好的事情,那你自己也别对别人那样做呀,这多简单的道理。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哇塞,这多形象啊!你看,在你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中,肯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你厉害呀,你就得虚心跟人家学习呀!就好比你学习上有困难,可你的同桌数学特牛,那他不就是你的老师嘛!3.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哎呀,这说得太对了吧!有时你觉得倒霉透顶了,没准后面就有好事等着你呢,反过来也一样呀!就像那次你丢了钱包,正郁闷呢,结果却因此认识了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帮你找到了,是不是很神奇呀!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真的诶!一场比赛,就算时机再好,场地再有优势,要是队员们不团结,也很难赢啊!就和你们班级拔河比赛一样,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对手,这就是“人和”的力量呀!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多温暖的一句话呀!我们不仅要关爱自己的长辈和孩子,也应该对别人的长辈和孩子充满爱心呀!你想想,要是大家都这样做,这个世界得多美好呀,那简直太棒了!6.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在好多地方都能用得上呢!比如考试前你了解清楚考试的范围和自己的优势劣势,那你就能准备得更充分,取得好成绩呀!这就像将军了解敌人和自己的军队一样重要呢!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可不是嘛!就说你要画画,你得先有一套好画笔吧;你要打球,也得有个好球拍呀!做什么事之前先做好准备,才能更容易成功呀!这真的是太有道理啦!我觉得先秦诸子的这些名句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好多智慧呀,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含翻译)高二选修《先秦诸子散文》名句摘录集锦前言:先秦诸子散文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文化的经典,领悟其深邃的思想,”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用”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方法走进诸子,提高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对优良传统的热爱,陶冶身心、涵养行。

每个篇目后都有背诵要求,同学们要根据要求及时、认真的背诵。

这里提供的是本书的一些名句,摘抄于此,方便同学们背诵,但不能以此代替对这本书的学习,最终还要回归到课本上。

由于时间紧张,各位同学要安排好时间,课代表要组织好诵读,争取于本期末完成背诵,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论语》名句摘录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翻译: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孔子说: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却应当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翻译:天冷了,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衰落的。

5、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论君子》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6、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翻译: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7、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翻译:孔子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8、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翻译:越抬头看,越觉得高远;赵用劲钻研,越觉得深邃。

10、以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翻译: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守信。

11、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翻译:孔子说:”说话必须要有信用,行动必须要果断。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翻译:君子取义,而小人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魏灵公》翻译: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15、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没有不知道(不了解,不宽容)你的朋友(你)有了错误就不要怕改。

16、子曰:”吾曰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好几次,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尽心尽力,结交朋友是否诚实信用,对老师传授的学业反复实习了吗?1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论语·述而》翻译: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1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翻译: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9、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翻译: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2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翻译:读书人不可以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任的东西重而路程遥远。

2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就不去启发他。

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教他。

”23、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里仁》翻译: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翻译: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翻译:仁人志士,宁可被杀而成就仁义,也不为了求生而损害仁义。

27、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孔子说:“仁德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到来了。

”更深层的理解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

2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说:”吃粗糙的饭,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

”2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翻译:我(孔子)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年龄)《论语·里仁》翻译: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应该高兴,一方面应该担忧就是指父母过生日当然该高兴,但也离死不远了,强调后者。

3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

翻译:知道的比不上喜欢的. 喜欢的比不上乐在其中的。

32、小人之过也必文。

(掩饰)《论语·子张》翻译: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33、民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翻译: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34、君子恶(憎恨)居下流,天下之恶(坏事)皆归焉。

翻译:但是君子(指的是那些所谓的君子)不喜欢居于人下,或者说不喜欢不被人重视,(一旦不被重视,或者地位不如人),天下的骂名(不管真实不真实)都被君子强加于纣王了。

3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翻译:君子所犯的过错,就好比日蚀月蚀;这种过错,人们都看见了,改正了,人们都敬慕他。

3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是不值得与之谈论”道”的)《论语·里仁》翻译: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翻译: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是错误的。

38、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孔子说:“不必担心有没有自己的地位,应该担心凭什么来占在这个地位上。

不必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从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追求能够被别人了解就可以了。

”39、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40、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论语·子路》翻译: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

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

”4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42、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翻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4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有人问:“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说:“那怎么报德呢?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直:是指的公正,公平,和理。

不要掺杂个人的情绪。

就事论事的去按道而行。

44、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翻译:子贡问孔子说:“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去实践它的吗?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4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翻译: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4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闪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翻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

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

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7、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翻译: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

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

”48、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翻译:君子所犯的过错,就好比日蚀月蚀;这种过错,人们都看见了,改正了,人们都敬慕他。

49、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

意思是: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翻译: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5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翻译:孔子说:“学习起来就像老赶不上一样,还生怕把学到的东西又丢掉了。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知识,你就可以作老师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