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1、含卤素有机药物
含卤素有机药物是指分子结构中所含卤素直接与芳环
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 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 谱柱填充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分离度(R)
在定量分析时,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 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除另有规定 外,分离度应大于1.5。
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见下式:
R 2 t R2 t R1
含量(CX)= f
AX AS / CS

式中,AX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
试品的浓度 。
丙酸睾酮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取本品 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定量稀释成 每lmL中约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 和内标溶液(1.6mg/ml苯丙酸诺龙甲醇溶 液)各5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 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

取盐酸麻黄碱0.1532g,精密称定, 加冰醋酸10ml溶解后,加醋酸汞试液 2ml与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HClO4滴 定至绿色,用去0.1022mol/L的高氯 酸滴定液7.50m1,空白试验消耗高氯 酸滴定液0.08ml。已知每1ml高氯酸 滴定液(0.1mol/L)当于20.17mg的 C10H15ON·HCl。试计算盐酸麻黄碱 的百分含量?(99.80%)
1.分离原理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吸附色谱
根据填充剂吸附活性 对样品的吸收系数不 同而分离
充填剂:硅胶
分配色谱
根据固定相与流动相的极性不同而分为 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 两者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固定相
流动相
正相分配
极性

第四章 药典中常见定量分析方法概述(2)

第四章  药典中常见定量分析方法概述(2)

内标溶液测得数据如下: 内标溶液测得数据如下:
保留时间 供试品 内标物 7.25 11.00
峰面积 2989311 4020105
另取氢化可的松对照品 另取氢化可的松对照品13.75mg,配成25ml, ,配成 , 同法测定。测得数据如下: 同法测定。测得数据如下:
保留时间 对照品 内标物 7.25 11.00
2.吸收系数法 .
A 1 × ×V × D 1% E1cm 100 含量% = × 100% m
A
为测定的吸光度; 为测定的吸光度; 为供试品初次配制的体积( ); 为供试品初次配制的体积(ml);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为供试品的质量( )。 为供试品的质量(g)。
1% 为供试品的百分吸收系数; E1cm 为供试品的百分吸收系数;
Ax CR × ×V × D AR 含量% = × 100% m
0.0149 5 0.480 100 × × × 200 × 200 100 0.460 5 × 100% = 99.0% = 0.0159
测定结果在98.0%~ %~102.0%范围内 测定结果在 %~ % 故本品含量合格。 故本品含量合格。
AX CX = f × AS / C S
AS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C S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mg/ml); 为内标物质的浓度( ); 为校正因子; f 为校正因子;
D m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为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为供试品的质量( ) 为供试品的质量(g)
实例分析
Ax CR × ×V × D AR 含量% = × 100% m
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 AX 为供试品峰面积或峰高; 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AR 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为对照品的浓度( ); C R 为对照品的浓度(mg/ml);

药物分析课件第4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分析课件第4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 A.做空白试验 B.做对照实验 ○ C.做回收试验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 E.选用多种测定方法
[B型题]
HPLC。
按分离方法分为:PC;TLC;柱色谱;GC;
(一)HPLC法
1. 对HPLC仪器一般要求 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2. 系统性试验 于1.5

分离度:R = 2(tR1 – tR2)/(W1 + W2); 要大
拖尾因子:T = W /2d 应在0.9 ~
1. 原料药 可用已知纯度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与已建准 确
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 制剂 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 原
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然后计算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 共9个数据来评价
回收率的RSD<2%;用UV和HPLC发时,一般
三.含量测定 常用的方法对照品比较
法:Ci = (Ri-Rib)/(Rr-Rrb) ×Cr
Ch.P收载地高辛片、利血平片、洋地黄毒苷片。
二.荧光分析仪 有二个单
色光器—激发单色光器与
发射单色光
器;且激发光源、样品池和检测器成直 角。
三、色谱分析法
按分离原理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 谱
方法分类
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
Mg(C17H35COO)2 + H2SO4
H2SO4 + 2NaOH
MgSO4 + 2C17H35COOH Na2SO4 + 2H2O
(三)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
COOH
I
I

药物分析课件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_OK

药物分析课件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_OK
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样品能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分解完全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有利于将燃烧分解产物较快地吸收到吸防止爆炸的可能性防止爆炸的可能性26燃烧瓶要洁净不能残留有机溶剂不能用有机润滑剂涂抹瓶塞要有防爆措施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炭化物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例
③要有防爆措施 ④氧气要充足,确保燃烧完全,产物不能有黑色
炭化物 ⑤燃烧产生的烟雾要被完全吸收
充分振摇和放置都是为了保证吸收完全 例:碘产生紫色烟雾;氯、氟产生白色烟雾,烟
雾颜色完全消失后,即表示吸收完全 ⑥测定含氟有机化合物时要用石英燃烧瓶
26
4、应用
含卤素、硫、磷、氟及硒等有机药物的鉴别、杂 质的检查及含量测定
100%
注射剂:标示量%=
V0
V T 标示量
100%
V VO
T F 标示量
100%
VO : 量取注射剂的体积, ml
36
(2)间接滴定法 1)生成物滴定法
供试品+试剂 A 化合物 B
化合物 B+滴定液 C 化合物 D
计量滴定液消耗的量,计算供试品的含量 计算同直接滴定法
37
2)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 原理:先在待测样品溶液中加定量、过量的滴定
10
(一)湿法破坏
(1) 硝酸-高氯酸法 适用于血、尿、组织等生物样品的破坏,有
机金属药物经破坏后,得到的无机金属离子一 般呈高价态。
本法不能用于含氮杂环药物的破坏
干法灼烧法 11
(2) 硝酸-硫酸法 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质的破坏,破坏得到的
无机金属离子均为高价态。 不能用于含碱土金属有机药物的破坏
27
氧瓶燃烧

药物分析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分析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019/11/5
1
第四章 药物定论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主 要 内 容
2019/11/5
一、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二、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 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四、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2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
一、概述
含金属与卤素药物须处理后方可进行测定。
处理方法视结合牢固程度而异。
卤素与芳环相环相连牢固;与脂肪族碳相连 结合不牢固。
含金属药物:金属不直接与碳相连为含金属 的有机药物,不牢固,一般直接测定;金属与碳 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结合比较牢固---为有机金 属药物,须适当处理。
2019/11/5
3
含卤素有机药物的分析
T 0.1 1 134.14 3.429(mg/ml) 4
2019/11/5
含量% (VI2 FI 2 -VNa2S2O3 FNa2S2O3 ) T 100 W
40
T M b B(mg/ ml) a
直接滴定法: 含量% V T 100%
W
含量% V T F 100% W
20203241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analysis20203242一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二定量分析方法特点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四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论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20203243一概述含金属与卤素药物须处理后方可进行测定
药物分析
I
I
COOH
I
I
NH C (CH2)4 C NH
I
O
O
I
胆影酸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常用的处理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1.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2.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直接测定法。

如富马酸亚铁(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溶于热稀矿酸,采用铈量法,邻二氮菲作指示剂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稀硫酸15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滴,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99mg。

(2)经水解后测定法1.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例如: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CCl3-C(CH3)2-OH + 4NaOH = (CH3)2CO +3NaCl + HCOONa +2H2ONaCl+AgNO3= AgCl + NaNO3 AgNO3+ NH4SCN = AgSCN + NH4NO3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Mg(C17H35COO)2 + H2SO4 =MgSO4 + 2C17H35COOH H2SO4+2NaOH =Na2SO4 + 2H2O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5mol/L)50ml,煮沸至油滴澄清,继续加热10min,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

每1ml 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2.016mg 的MgO 。

(3)经氧化还原后测定法1. 碱性还原后测定例如:泛影酸(用于泌尿系造影)的含量测定(曙红钠指示剂)2. 酸性还原后测定(硫酸铁铵指示剂) 例如:碘番酸(口服胆囊造影剂)的含量测定 Zn 还原后银量法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1)含锑药物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Sb5+ +2KI =Sb3+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Na2S4O6 (连四硫酸钠)2)含铁药物 2Fe3+ + 2KI =2Fe2+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 Na2S4O6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干法破坏湿法破坏氧瓶燃烧法(一)湿法破坏HNO3-HClO4法;HNO3-H2SO4法;H2SO4-硫酸盐法;HNO3-H2SO4-HClO4法;H2SO4-H2O2;H2SO4-KMnO4COOH I I I NHCOCH 3CH 3CONH COOH H 2N NH 2+ 11NaOH + 3Zn + 3NaI + 2CH 3COONa + 3NaZnO 2 + 3H 2O NaI + AgNO 3 AgI + NaNO 3(二)干法破坏(加Na2CO3或MgO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420℃)本法系将有机物灼烧灰化以达分解的目的。

《药物分析》复习题带答案

《药物分析》复习题带答案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一、选择题1.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B )(A)H2O2+水的混合液(B)NaOH+水的混合液 (C)NaOH+ H2O2混合液(D)NaOH+HCl混合液 (E)水2.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D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以上均不对3.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是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 B )(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C)加入中性盐 (D)加入强酸 (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4.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含溴/碘化物时,吸收液中加入( A )可将Br2或I2还原成离子。

(A)硫酸肼 (B)过氧化氢 (C)硫代硫酸钠 (D)硫酸氢钠5.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常用( B )反映。

(A)RSD (B)回收率 (C)标准对照液 (D)空白实验6.常用的蛋白沉淀剂为( A )(A)三氯醋酸 (B)β-萘酚 (C)HCl (D)HClO4二、填空题1.破坏有机药物进行成分分析,可采用_干_法、_温_法和_氧瓶燃烧_法。

三、是非题(√)1.准确度通常也可采用回收率来表示。

(√)2.在测定血样中的药物时,首先应去除蛋白,去除蛋白的方法之一是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3.提取生物样品,pH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较重要,生物样品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提取。

(×)4.用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吸收液应选水四、简答题1.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去除蛋白有哪几种方法?答:(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2)加入中性盐;(3)加入强酸;(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5)酶解法。

2. 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加入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以将蛋白去除,此法的机理是什么?答: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

药物分析第四章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分析第四章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

标准偏差
三、专属性 系指在其它成份(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 系指在其它成份(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 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物的特性。 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物的特性。 四、检测限(LOD) 检测限( ) 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五、定量限(LOQ) 定量限( ) 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 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具有 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六、线性 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 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 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相关系数R-->1 ,用软件可得回归方程 用软件可得回归方程. 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相关系数 用软件可得回归方程
VT 含量% = × 100% W
T—滴定度 滴定度;V—消耗滴定液体积 消耗滴定液体积;W—供试品取量 滴定度 消耗滴定液体积 供试品取量 校正因子F: 校正因子 当滴定液浓度与药典中规定浓度不相同时,要校正 要校正: 当滴定液浓度与药典中规定浓度不相同时 要校正 实际摩尔浓度 F= 规定摩尔浓度 在药检部门实验里的试剂瓶子一般不标浓度,而是 值 在药检部门实验里的试剂瓶子一般不标浓度 而是F值. 而是 实际滴定度:T’=TF 实际滴定度
二、光谱分析法 光照在物质上,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辐射, 光照在物质上,物质内部发生能级跃迁而产生辐射,利用 光谱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结构分析称为光谱分析法。 光谱进行定性或定量的结构分析称为光谱分析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nm—760nm)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见分光光度法( (1)朗伯 比耳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 朗伯 A=ELC A-吸光度;L-液层厚度;C-溶液浓度;E-吸收系数 吸光度; 液层厚度 液层厚度; 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 吸收系数 吸光度 (2)百分吸收系数 )百分吸收系数E 1% 溶液浓度为1%( 溶液浓度为 (W/V)厚度为 )厚度为1cm的吸收度 E1cm 的吸收度 A (3)吸收系数法测含量 ) ×D 1% E1cm 含量%= ×100% W × l ×100 A-供试品吸光度;D-供试品稀释倍数; 供试品吸光度; 供试品稀释倍数 供试品稀释倍数; 供试品吸光度 W-供试品取量(标示量)( ); 液层厚度(cm) 供试品取量( )(g); 液层厚度( ) 供试品取量 标示量)( );L-液层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第一节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常用的处理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1•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2•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一.不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1)直接测定法。

如富马酸亚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铁性贫血)溶于热稀矿酸,采用铈量法,邻二氮菲作指示剂」丄仁富马酸亚铁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稀硫酸15ml,加热溶解后,放冷,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与邻二氮菲指示液2滴,立即用硫酸铈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铈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6.99mg。

(2)经水解后测定法1. 直接回流后测定法. 例如: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CCI3-C(CH3)2-OH + 4NaOH = (CH3)2CO +3NaCI + HCOONa +2H2O NaCI+AgNO3= AgCl + NaNO3 AgNO3+ NH4SCN = AgSCN + NH4NO3 2. 用硫酸水解后测定法. 例如:硬脂酸镁的含量测定Mg(C 仃H35COO)2 + H2SO4 =MgSO4 + 2C 仃H35COOH H2SO4+2NaOH =Na2SO4 + 2H2O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5mol/L)50ml,煮沸至油滴澄清,继续加热10min,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O.1mol/L )滴定。

每1ml 硫酸滴 定液(0.05mol/L )相当于 2.016mg 的 MgO 。

(3)经氧化还原后测定y C°O H + uNaOH + 3Zn COOHCHCON ^A NHCOCH 法 T+ 3NaI + 2CH 3COONa + 3NaZnO+ 3H 2O 1. 碱性还原后测定NaI + AgNO 3 Agl . + Na*。

3 例如:泛影酸(用于泌尿系造影)的含量测定(曙红钠指示剂)COOH CHCO NHCOCH + 11NaOH + 3Zn Nal + AgNOAgl” + NaNO60^如2. 酸性还原后测定(硫酸铁铵指示剂)例如:碘番酸「篙「’ (口服胆囊造影剂)的含量测定 Zn 还原后银量法3. 利用药物中可游离的金属离子的氧化性测定含量(1)含锑药物例如:葡萄糖酸锑的含量测定Sb5+ +2KI =Sb3+ + 2K+ + I2 I2 +2Na2S2O3=2NaI +Na2S4O6 (连四硫酸钠)2)含铁药物 2Fe3+ + 2KI =2Fe2+ + 2K+ + I2 I2 +2Na2S2O3 =2NaI + Na2S4O6二、经有机破坏的分析方法药物分析中常用的有机破坏的方法有干法破坏 湿法破坏氧瓶燃烧法 (一)湿法破坏 HNO3-HCIO4 法;HNO3-H2SO4 法;H2SO4- 硫酸盐法; HNO3-H2SO4-HCIO4 法;H2SO4-H2O2 ; H2SO4-KM nO4COOH + 3NaI + 2CH 3COONa +CH J I 2 (I )_ I 2 + 2NaOH —NaIO + NaI + H 2O 3 + 2NaI 3NaIO NaO 3Br 2 + I +3H 2O 3 + 6HBr Br 2(guo) + HCOOH HBr + CO + 3I 2 + 3H 2O IO 3 + 5I + 6H 2S 4C6 2N&1 + Na (二)干法破坏(加 Na2CO3或MgO 以助灰化;温度控制在 420 C ) 本法系将有机物灼烧灰化以达分解的目的。

将适量样品置于 瓷、镍、铂坩埚中,常加无水碳酸钠或轻质氧化镁等以助灰化, 混合均匀后,先小火加热,使样品完全炭化,然后放入高温炉 中灼烧,使其灰化完全,即可•(适用于湿法不易破坏完全的有 机物(如含氮杂环类有机药物)以及某些不能用硫酸进行破坏 的有机药物)(三)氧燃瓶燃烧法(oxygen flask combustion method ) 原理: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 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进行燃 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 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 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采用 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检 查或测定含卤素有机药物或 的有机药物。

1. 仪器装置500ml, 1000ml, 2000ml,磨口、硬质玻璃锥形瓶;2. 称样:固体样,液体样;3.燃烧分解操作法;4.吸收液的选择 用于X 、S 、Se 等的鉴另I 」、检查、含量测定时多数是 H2O 或 H2O-NaOH ;少数为 H2O-NaOH-H2O2应用示例:碘苯酯(脊髓蜘蛛膜下腔造影剂,诊断药)的测定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特点一、容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的特点:操作简单、快速;比较 准确(RSD <0.2%);仪器普通易得。

(二)、容量分析法的计算问题CH (CH 2) 8-COOCH 51. 滴定度(T ) :每毫升滴定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量(mg/mL) 。

2. 滴定度的计算aA + bB =cC + dD T = MA x b/a x VB (B指标液,A指被测物)3. 百分含量的计算:(1)直接滴定法D% = V x F x T/W x 100% F = 实际标定的浓度/规定的浓度(滴定液浓度校正因子)(2)间接滴定法(回滴定法;剩余滴定法)D% = (VO -VB)x F x T/W x 100%二、光谱分析法(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0nm〜760nm)1. 特点:灵敏度高,可达10-4g/ml 〜10-7g/ml 准确度高,RSD( % )为2% 〜5% 仪器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普及,应用范围广。

2. 朗伯-比耳定律A = ECL ,E1%1cm = £x 10/M5. 测定方法要求供试品溶液的A 应在0.3 〜0.7 常用方法:对照品比较法:Cx=(Ax/Ar) Cr;含量%=Cx x D/W x 100 % ;吸收系数法:含量%= (E1%1cm )x/(E1%1cm )r x 100 %;计算分光光度法:VA 的三点校正法[ ( 1)供试品中干扰物质 (有关物质及稀释用油)的吸收在310~340nm 的波长范围内呈线性,且吸收度随波长的增大而下降。

即在维生素A 最大吸收波长附近,干扰物质的吸收几乎呈一直线。

(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加和性,即在供试品溶液的吸收曲线上,各波长处的吸收度是维生素A 的吸收与无关吸收的加和值,吸收曲线也是两者吸收曲线的叠加。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溶液中,当荧光物质的浓度较低时, 其荧光强度与该物质的浓度通常有良好的正比关系,即IF=KC ) 1特点:灵敏度高,可达10-10g/ml〜10-12g/ml ;在低浓度进行测定,防止F 与C 不成正比及自熄灭作用; 用基准物溶液校正仪器灵敏度,防止样品液荧光衰减; 灵敏度高,但干扰因素多;制备荧光衍生物,可提高其灵敏度和选择性用样品量少,操作简单,方法快速,应用范围较广2. 荧光分析仪有二个单色光器—激发单色光器与发射单色光器;且激发光源、样品池和检测器成直角3. 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对照品比较法:Ci = (Ri-Rib)/(Rr-Rrb) x Cr ch.P收载地高辛片、利血平片、洋地黄毒苷片三、色谱分析法方法分类按分离原理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排阻色谱按分离方法分为:PC; TLC ;柱色谱; GC; HPLC 。

(一) HPLC 法1. 对HPLC 仪器一般要求色谱柱、流动相按品种项下要求。

2. 系统性试验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 5.54(tR /Wh/2)2. 分离度:R = 2 (tR1 -tR2)/(W1 + W2);要大于1.5;拖尾因子:T = W0.05h/2d1 应在0.9 〜1.053. 测定方法: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 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主成分含量(标准曲线法,外标一点法)应用示例:RP-HPLC 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片含量,用标准曲线法,如头孢拉丁;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钠用外标一点法..(二)GC 法1. 对GC 仪器一般要求载气为氮气;色谱柱为填充或毛细管柱2. 系统性试验同上述HPLC 法,测定方法亦同应用示例:Ch.P(2000)收载的月桂卓酮、维生素E及其片剂、注射剂、甲酚皂溶液等均采用GC 法中的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含量。

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药品常用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容量分析法、光谱法和色谱法,各法具有不同的准确度、专属性和灵敏度,应根据样品中被测组分含量高低及共存组分干扰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原则:主药量大,附加成份不干扰- 容量法或重量法测定;主药可溶于有机溶剂提取后测定- 光谱法;主药量少- 光谱法或色谱法.1、化学原料药纯度较高,限度严格,如果杂质可严格控制,选择方法时可侧重准确性。

2、中药材及其成方制剂成分复杂,被测组分一般含量较低,共存组分干扰严重,选择方法时应侧重于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

3、化学药物制剂种类较多,选择分析方法时应根据制剂中被测组分的含量高低、复方制剂中共存组分影响以及辅料成分的干扰程度进行选择。

(见教材)4、应用实例。

(见教材)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一、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用回收率(比值)表示(指在实际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标准物质和样品于相同条件下进行测量,用所得结果计算.)(一)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1.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与已建准确度的另一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2. 制剂要考察辅料对回收率的影响。

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率试验,然后计算RSD 具体做法: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n=3,共9个数据来评价回收率的RSD v2% ;用UV 和HPLC发时,一般回收率可达98%〜102% ;容量法可达99.7%〜100.3% 回收率% =(测定平均值一空白值)/加入量X 100%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一)精密度表示方法1. 偏差(deviation , d) d = 测得值-平均值=Xi-X2.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SD 或S)S =[(刀Xi - X)2/(n-1)]1/23. 相对标准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也称变异系数(coeficient of variation, CV)RSD=标准偏差/平均值x 100%= S/X x 100%(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及重现性1.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2.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