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
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

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填写到试题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2.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3.以下哪位是唐朝“边塞”诗作代表诗人A.高适B.李白C.杜甫D.王维4.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A.画蛇添足B.惊弓之鸟C.狡兔三窟D.守株待兔5.《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A.对周天子的愤怒B.对战争的厌恶C.对和平的向往D.思乡自伤之情6.李清照曾因三句带“瘦”的诗词而被称为“三瘦诗人”,下列不属于...李清照的“三瘦”的是A.“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B.“知否,知否,应是绿艴红瘦”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是人总道薪来瘦,也著甚来由。
”7.下列不属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是A.《牡丹亭》B.《紫钗记》C.《邯郸记》D.《紫箫记》8.“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旬诗出自岑参的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天山雪歌》9.下列哪首王维的诗歌体现的是初冬的幽美景色A.《江汉临泛》B.《山中》C.《鹿柴》D.《渭城曲》10.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 0分)1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9. 词语解释单项选择题1.诗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出自于( )A.《诗经.桃天》B.《诗经.子衿》C.《诗经.关雎》D.《诗经.蒹葭》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
《桃天》是《诗经.周南》中的一首,也不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十五篇之中。
《桃夭》一诗是《诗经》当中脍炙人口的篇章,—_直为后人传唱不衰。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两句是《桃天》中的名句,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诗中所描绘的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意境明艳优美,历来为人称道。
《桃天》全篇如下:“桃之天天,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天天,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正确答案:D解析:识记类试题,属经典文学作品名句考察。
这道题和填空题中的第二题重复,属于命题的疏漏。
具体解说请参填空第二小题解析。
3.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日”、“君子是以知”、“孔子日”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专升本类试卷]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doc
![[专升本类试卷]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试卷.doc](https://img.taocdn.com/s3/m/13f6732d312b3169a451a496.png)
(D)比喻、排比
1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
(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16下列句子中,“之”字可译作“到”“去”的是( )
(A)以子<u>之</u>道,移之官理,可乎
(A)《郑伯克段于鄢》《庄子.秋水》《陈情表》
(B)《庄子.秋水》《陈情表》《郑伯克段于鄢》
(C)《郑伯克段于鄢》《陈情表》《庄子.秋水》
(D)《陈情表》《庄子.秋水》《郑伯克段于鄢》
9郭沫若《炉中煤》写于( )
(A)五四时期
(B)抗日战争爆发初期
(C)抗日战争胜利之时
(D)新中国建立之时
10 “乐府”最初的含义是( )
24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它能给人以什么哲理启发?
25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
26作者以种树为喻,意在揭露怎样的社会时弊?
26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 )
(A)<u>生孩六月,慈父见背</u>;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生下来才六个月,慈父就去世了
(B)今乃<u>弃黔首以资敌国</u>,却宾客以业诸侯。
弃黔首以资敌国:舍弃了黔的首领去资助敌对的国家
【山东卷】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隆冬之际,西伯利亚的寒流(笼罩/席卷)欧亚大陆,狂风肆虐..,而那些春天的元素——温暖、..,草木凋凌雨水、绿叶、鲜花,都集结..在位于热带的海南岛。
海南岛就像是一艘花船,(系/停)在雷州半岛上,满载寒冬大陆的梦幻和想象。
每年,从广州向漠河,春天昼夜兼程....,都要进行一次生命版图..的(扩展/扩充)。
他像赤足奔跑的孩子,一路上用稚嫩..的声音轻轻呼唤,于是万物苏醒,盛装应和,可谓“东风好作阳和使,。
”迢迢旅途中,气候的巨大差异,导致众多物种只能有限地参与这一盛会。
木棉花花朵硕大,是南国花中豪杰,“一声铜鼓催开,千树珊瑚齐列,”但她终究无法走出岭南。
当春天行经长江、黄河流域时,出场的是桃花、杏花等新主角,“桃花嫣然....,随后登..出篱笑,”,然而她们却无法追随春天深入雪国,陆续抱憾退出场的便是白杨、连翘等北国耐寒植物。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肆虐凋凌B.集结昼夜兼程C.版图稚嫩D.嫣然抱憾退出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席卷系扩展B.笼罩停扩展C.席卷停扩充D.笼罩系扩充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诗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逢草逢花报发生只恨春归我未归B.万柄莲香一枕山只恨春归我未归C.逢草逢花报发生似开未开最有情D.万柄莲香一枕山似开未开最有情【答案】1.A2.A3.C【解析】1.试题分析:A项“凋凌”应为“凋零”,泛指花的凋谢,零落。
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版)

绝密★启用前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参考版)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0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
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黟县的西递和宏村,拥有蛮声海内外的徽派建筑群。
两寸背依青山,清流抱村穿户。
数百幢明清四期的民居静静伫立。
高大奇伟的马头墙有骄傲的表情、跌宕飞扬的韵质、①灰白的屋壁被时间画出斑驳的线条。
礼拜的“黟县小桃园,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到处了这里山水风物的(优美/幽美)、民风人情的醇厚从容。
要真正(领略/领悟)徽派建筑之美,这是在西递村。
②在都市的暄哗....的民间..之外,西递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宁静质朴生活。
从远处眺望去,西递是一片线条简洁的(繁杂/繁复)精致和高大的白墙,黑白相间错落有致。
迈入老屋你会发现,这些老屋内部的(繁杂/繁复)精致与外部的简洁纯粹形式鲜明的对照,徽派建筑中著名的三雕——③木雕、砖雕、石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至....。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文字,都正确的一项是A.蜚(fēi)暄哗B.幢(zhuàng)宁静质朴C.伫(chù)纯粹D.淳(chún)淋漓尽至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优美领略繁杂B.幽美领略繁复C.幽美领悟繁复D.优美领悟繁复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

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详解二、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1)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小贴士:A.选择全谷类食品,如全麦面包、糙米等,而不是白面包、白米饭等精制食品。
B.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营养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保持健康。
C.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肥肉、油炸食品等,这些食品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D.选择低盐食品,减少盐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1.以下哪项是健康饮食的小贴士?A.多吃油炸食品B.选择白米饭C.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D.选择高盐食品2.以下哪种食品不属于全谷类食品?A.全麦面包B.糙米C.白面包D.玉米粥2)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
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
以下是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小贴士:A.选择全谷类食品,如全麦面包、糙米等,而不是白面包、白米饭等精制食品。
B.多吃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营养素和纤维素,有助于保持健康。
C.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如肥肉、油炸食品等,这些食品会增加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D.选择低盐食品,减少盐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3.以下哪种食品不属于健康饮食的小贴士?A.多吃蔬菜和水果B.减少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C.选择高盐食品D.选择全谷类食品38.请简述《诗经》的收录内容和时代背景。
(2分)39.请列举一首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2分)40.请说出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谁。
(1分)41.请简述《天狗》节选自XXX的长诗的主题。
(2分)42.请简要介绍首开意识流小说先河的作家及其代表作。
(2分)43.请简述《哈姆雷特》的作者及其作品特点。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汇编(答案版)

山东省历年(2006-2018)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一、(2007)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时,然后给予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
请回答:(1)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心态?(1分)(2)从这段话中可看出造成这种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2分)(3)根据这段话的精神,可以把中国历史概括为怎样的两个时代?(2分)答案:(1)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
(2)专制暴力。
(3)一是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人民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
解析:阅读题考察的主要是对语篇的分析理解能力,在试题中属于较难的层次。
解答阅读题需要考生首先读懂语篇内容,对内容、层次、思想、艺术手法方面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然后针对问题细读相关部分,分析思考,然后作答。
这段话中,鲁迅先生主要揭露国民的奴化心态,作者从“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现实开始假设,然后揭示人们对将人当作牛马的感恩、满足的心理,从而展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奴化心态。
语篇不仅揭示了国人的容易满足的奴化心态,而且以元代为例,展示了这种奴化心态的形成原因。
元代是一个异族统治中原的时代,蒙古族对华夏各族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对蒙古族以外的异族采取了暴虐的统治镇压政策,在专制暴力的高压之下,人们的奴化心理逐渐形成。
第三小题要求根据这段叙述将中国历史分为两个时代,从语段中可以看出,一个是“乱世”,人不及犬;一个是元代这样的“太平盛世”,人等同于“牛马”,稍作引申,便可以明白,作者是分成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事实上,如果学习过鲁迅的《灯下漫笔》,这几个问题就变得相当容易,因为在原文的论述中,作者有相当清楚的表达。
如下面一段:“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16年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真题本试题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身份证号填写到试题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第Ⅱ卷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文章中,以驳论为主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2.宋代开豪放词风的词人是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3.以下哪位是唐朝“边塞”诗作代表诗人A.高适B.李白C.杜甫D.王维4.以下哪个成语不.是.出自《战国策》A.画蛇添足B.惊弓之鸟C.狡兔三窟D.守株待兔5.《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A.对周天子的愤怒B.对战争的厌恶C.对和平的向往D.思乡自伤之情6.李清照曾因三句带“瘦”的诗词而被称为“三瘦诗人”,下列不属于...李清照的“三瘦”的是A.“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B.“知否,知否,应是绿艴红瘦”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D.“是人总道薪来瘦,也著甚来由。
”7.下列不属于...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的是A.《牡丹亭》B.《紫钗记》C.《邯郸记》D.《紫箫记》8.“忽如一夜春风起,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旬诗出自岑参的A.《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D.《天山雪歌》9.下列哪首王维的诗歌体现的是初冬的幽美景色A.《江汉临泛》B.《山中》C.《鹿柴》D.《渭城曲》10.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D.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第Ⅱ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 0分)11.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12.是中国一部叙事历史著作,在历史、文学和语言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13.“天苍苍,野茫茫,”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14.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5.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16.《天狗》节选自郭沫若的长诗。
17.在我国首开意识流小说先河的作家是.o18.《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戏剧家和诗人。
19.《春秋》三传是指:《左传》、、。
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0.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苏武传》)2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2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观书有感》)23.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管晏列传》)24.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25.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留侯论》)26.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采薇》)27.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28.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2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四、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0.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31.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管晏列传》)3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33.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3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
(l0分)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云,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历乱,形容花开极其茂盛。
35.这首诗名为春思,前两句通过哪些意象表现春色?(3分)36.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表现感情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37.后两旬抒情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问题。
(20分)我爱水我爱水。
多少年来,生活的戏剧虽几易市景,但我总喜欢滨水而居,为了在梦中可以听到那清淡的柔声,明晨启扉,更可见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
一湾澄明的流水,静静地向前滑流着,滑流着,把我的思念与忧虑都带走了,最后只将我留在岸边,悄然独立。
盈耳只有那净琼微响,向我诉说一个无终结的故事。
我最喜爱的那片水,该是故都城北的什刹海了。
那如一块青玉的平静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侣。
什刹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门,度过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桥,再一转弯,便会听见那愉快的水声,伴着水滨青翠的树色在欢迎采访者了。
清晨无课,我总是拿了一本诗集,在水边倘佯,那时候,正是充满了诗意与幻梦的年纪,水边有时是“自在飞花轻似梦”的诗境,有时是“无边丝雨细如愁”的凄凉境界,还有什么更适于少年的心灵流连徘徊?我常是将书放在身边,双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自云,将我带到又温暖又惆怅的幻梦里。
我曾有一首小诗,其中两段是:我曾持一卷诗一朵花来到你身旁,在柳荫里静听那捆捆的水响。
诗,遗忘了;花,失落了,而今再寻不到那流走的时光。
你曾几番入梦,同水上一片斜阳,还有长堤上卖书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叠叠买去他的古书,却憾恨着买不去他那暮年的悲伤。
诗中“你”的称谓,即是指什刹海,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怅惘..。
什刹海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变”,在于它的“常”,晴阴风雨,春去夏来,水边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与宜人处,却永远蕴藏在那一片朦胧水雾,以及潋滟清光里,引人系恋。
当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试步的乐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声鹧鸪的啼唤,像是那么遥远,又像是那么逼近,听来似是不分明,然而却又是那般动听,直扣人的心门。
再过几天,水边的杨柳出了浅浅的绿痕,水堤上的泥土渐软了,而几场雨后,水已平了堤,时时刻刻似乎要涨溢出来,却又似被一道神秘的边界拘拦住了。
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个殷勤的主人的手,将酒杯斟得太满了,使每一个来游者,都想一尝过葡萄色的琼浆,而低吟:“呵,你新鲜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灵。
”放假的日子,水边那块大石,便是我露天的座位了,水声轻柔,水光明媚,教给我无穷尽的智慧,将已逝去的,正在进行的,将要发生的一切,缓缓地告诉了我。
我就这样坐着,听着,想着,直到夕阳将辉煌的火炬投入水中,将对岸人家的窗子也照亮了,我才将水色水光摄录心坎,带了回去。
最可爱的还有那水边新秋,北方的秋天本来是悄悄地来,比春天来得更幽俏,有一天,你一凝眸,不免惊讶水的颜色浅了,堤边水位低了,水蓼花的颜色更深了一些,而荷叶已有一丝憔悴之态。
那么,秋意便是满了什刹海了,渐渐地,水过桥头,有个老人在卖荷叶粥了,水面上,更有一些年轻的女孩子赤足在采鲜藕,什刹海在荷叶的摇曳中已另有一种感伤的情调,但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岛上乡居,流水绕墙,每天望着这碗蜒而去的山溪,我更怀念起什刹海了……38.“这首诗里,实在交织着无限的怀念和惆怅”,这里“惆怅”的含义是什么?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39.文中描述了什刹海四季变化的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40.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I)但一片温柔的春意,却把整个什刹海的灵魂浸透了。
(2)当星光落在水面时,你已可依稀听到诗神环佩。
41.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6分)六、作文(本大题共3 0分)42.请准确理解下面名句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永远面对阳光,阴影自然会抛在身后。
——惠特曼要求:(l)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诗经》12.《左传》13.风吹草低见牛羊14.《木兰诗》1 5.莫言16.《女神》17.王蒙18.莎士比亚1 9.《公羊传》《谷梁传》三、释词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20.畔:通“叛”,背叛 2 1.名:名词动用,出名22.鉴:镜子23.师之: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24.厌:满足。
25.所以:用来……的26.载:又27.焉:哪里28.见:表被动29.私:偏爱四、翻译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0.“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3 1.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主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
"这大概就是说的管仲吧?32.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33.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34.我一向认为把死和生当作一回事是错误的,把长寿和短命等量齐观也是荒谬的。
五、阅读分析题( 30分)(一)(10分)35.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已经用嫩绿、鹅黄两色把这幅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点染得十分明媚;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更用暗笔为这幅画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冶,春意更加喧闹。
36.前两句表现春色美好,但是后两句表现春日作者的愁绪无法消除。
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诗人是以前两句反衬后两旬,使所要表达的愁恨显得加倍强烈。
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37.诗中“东风不为吹愁云”,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自己遣愁。
这在诗思上深一层、曲一层,使诗句有避平见奇之妙。
“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其立意就更新奇,遣词就更有深意。
(二)(20分)38.答:“惆怅”是指作者思念什刹海却只能在梦中相见的遗憾。
表达了作者感伤怀旧的情绪和浓郁的乡愁情结。
39.答:①冬雪皎白,薄冰试步;②春天温柔,生机盎然;③夏天明媚,夕阳辉煌;④秋意渐深,秋荷摇曳。
(每答出一点0.5分)作用:①具体表现了什刹海景色之美;②表达了作者对什刹海的喜爱之情。
(每答出一点2分)40.(1)答:指夜晚的什刹海很美,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