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6篇)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认真学习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的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做到水池周围无工业,生活污染源,确保水质卫生。
三、二次供水设施由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四、按时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两次巡查和现场余氯测定,有记录备查,并做好环境清洁。
五、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年至少二次,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六、积极、主动配合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加强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并接受监督检查。
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确保供水水质安全,提高供水服务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二次供水系统,包括小区、办公楼、商业楼等集中供水的场所。
第三条二次供水系统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对其执行情况负责。
第四条二次供水系统运行期间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
第五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定期进行卫生监测,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第六条对于二次供水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供水水质安全。
第七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完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供水安全。
第二章供水设施管理第八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备应定期清洗和消毒,清除污垢和细菌。
第十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备维修和更换应遵循相关规程和操作规范。
第十一条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设施应设立相应的操作记录,记录设施维护和检修情况。
第三章供水水质监测第十二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包括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等指标。
第十三条水质检测结果应及时反馈给二次供水负责人,并进行相应处理。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系统应建立水质检测档案,记录水质检测数据和相关处理措施。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五条二次供水系统应编制应急预案,包括供水中断、供水水质超标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七篇)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为确保二次供水水质,保证二次供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结本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市二次供水相关法规和要求,切实做好二次供水的卫生管理工作。
2、做到二次供水泵房附近无工业、生活污染,确保水质卫生。
3、二次供水设施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做到每年一次体检和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4、每天定期二次供水设施进行巡查,有记录备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5、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必须由专业清洗队伍,按规定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并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抽样检测,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6、积极、主动配合二次供水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督检查。
7、确保泵房内外环境保持清洁,定期打扫卫生。
8、二次供水设施应有安全防范措施,房门钥匙由专人管理,确保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
9、发生突发事故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向有关管理部门及时报告。
10、二次供水水质检测、清洗消毒等资料应存档备查。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保障供水安全,维护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二次供水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保证其质量安全。
第四条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实行责任制,主要责任人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第六条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七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记录。
第八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用户的用水意识和节水意识。
第二章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内容和要求第九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应包括设施的建设、使用、维护和报废等环节。
第十条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篇一: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卫生管理制度(2)1、二次供水管理要求:(1)二次供水设施配有专职管理人员,专人保管钥匙。
(2)二次供水单位按规定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
(3) 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4)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消毒.(5) 每年至少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一次必测项目的检测.(6) 蓄水池周围10米内不得有渗水坑和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水箱周围2米内不应有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7)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检查口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8) 水箱设溢水管和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管口加装防护网罩。
(9) 水箱间独立设置,房门上锁;水箱检查口加盖加锁。
(10) 发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1消除污染,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2.、水池清洗消毒安全注意事项:(1)在水池内作业时,光源需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最好用手电筒或应急灯。
(2)抽污水的潜水泵应装漏电开关,漏电开关应提前试验并确认开(3) 水池消毒人员需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如果在水池内感到头晕、气喘,则应马上离开水池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4)上下水池时应把紧扶手、踩稳不锈钢梯,严防跌落。
3、水池清洗消毒前的准备工作:(1) 1:100灭菌净水溶液或市卫生防疫站配制的消毒液。
(2)(3)潜水泵、应急照明灯或手电筒。
扫把、尼龙刷、尼龙绳、胶桶、眼镜、口罩、胶手套. 4、水池清洗消毒程序:(1)排放水排放水应提前关闭水池进水阀,让水池水位用到接近消防用水水位,以免浪费;为确保用户正常用水,排放干水池的时间应控制在 1。
5小时以内。
(2)清洗消毒清洗:铲出水池内泥沙及各种沉淀物;用扫把或尼龙刷从水池顶部、四周墙壁、底部依次反复刷洗;如果仍未洗干净应再进行刷洗直至干净为止。
2消毒:用扫把或尼龙刷蘸取1: 100灭菌净水溶液(或防疫站配制的消毒水溶液,依次反复刷洗消毒;之后将水池盖好封闭半小时; 用清水冲洗一遍整个水池,排出消毒水溶液;重复用清水冲洗一遍并排出消毒水溶液.注水:清洗消毒工作全部结束后,清理收拾好所有工具。
需上墙制度—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制度

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制度
一、每年清洗消毒水池(箱)二次,即半年一次。
二、清洗消毒程序:
1、清洗水池(箱)时,关闭进水阀,打开排污阀排水,将水排尽。
再用工具清除池内污垢、沉淀物,并用水反复冲洗,直至干净为止。
2、根据水池(箱)消毒所需消毒液的量,配制含氯为0.1%的消毒液,作水池(箱)的喷洒或抹洗消毒15-30分钟,再用清水反复冲洗。
3、水池(箱)消毒完毕,即可打开水阀进水,供水前应用余氯比色计测定水中余氯含量,未达到自控指标则按公式计算出投药量进行水质消毒。
接触1小时后测定余氯,直至达标方可打开阀门供水,同时到末稍作余氯测定,要求不少于0.05mg/L。
三、每次清洗消毒后,必须作好记录。
医院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和卫生规范

医院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和卫生规范(一)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度1.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人员由后勤服务中心指定,经相关培训后方能上岗。
2.管理人员应定期维护保养供水设施,随时掌握及查询供水设备、仪表运行情况,了解水箱及配套管道、阀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处汇报,并协助维修人员维修。
3.管理人员负责供水设施房间的管理,保持供水设施周围环境卫生,制止闲杂人等靠近,保证正常供水。
4.根据水箱清洗记录档案,及时通知水处理公司进行水箱清洗。
5.消毒,取得水质检测合格证明。
在水质污染高发期,根据需要,增加水箱清洗次数,并定期投加消毒剂。
6.后勤服务中心对供水管理员实施监督、配合清洗消毒过程,监督水质取样人员现场采取进、出水样。
7.做好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记录和水箱清洗消毒记录并存档。
(二)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1.建立卫生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二次供水管理,并按照国家相关卫生要求按时对《卫生许可证》进行审核和换证。
2.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及水箱清洗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并经卫生知识培训才能上岗,以后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或健康带菌者,均应调离从事管水工作岗位,并做好记录。
3.二次供水设施要符合卫生标准,所用材料必须无毒、无异味,不得影响水质卫生,其材料应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有效卫生许可批文。
4.二次供水水箱内壁应光滑,便于清洗,顶部有盖,并设换气孔套上纱网,周围有防护措施。
5.二次供水设施能正常运转,设备整洁,地面干净,储水箱应加盖上锁,每年必须用符合标准的消毒药剂彻底清洗消毒一次,水质由具备法定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水质检验结果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规定的标准方可饮用。
6.在水箱周围半径20米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等存在,不得堆放有害物质,水箱周围应干净。
7.二次供水设施不得与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直接连通,水箱的水管应高于下水道最高水位并有防污染设施。
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生活用水、二次供水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二、做好供水设施、场地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确保周围30米内无污染和污染因素。
三、配备余氯比色计,随时对供水进行检测,发现余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补充。
四、加强供水设施卫生安全防护,蓄水设施应加盖加锁,进水孔、溢水孔、排污孔等有密封防护设施。
五、供水设施建设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每年两次,建立清洗消毒记录。
六、供水设施专人负责管理,从事管水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后方可上岗。
七、新建二次供水单位应配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所用的涉水产品必须取得有效的产品批件。
八、发现饮用水被污染或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

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毒管理办法》,确保二次供水水质,根据国家和市、区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和要求,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合格证,经卫生知识培训后上岗,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2.二次供水设施每年清洗消毒两次。
3.建立清洗消毒档案,详细记录二次供水设施的基本情况,包括清洗时间、地点、容积,清洗消毒人员的姓名,使用消毒剂的名称。
4.清洗消毒所使用的各种消毒剂、除垢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要求;使用的消毒剂必须合法,除液氯和氯气外,均须获得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方可使用。
5.消毒清洗后恢复供水前进行水质检测。
6.配合卫生监督机构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定期
全面检查,并将检验报告的复印件归入档案,妥善保管。
------小学。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制度
一、二次供水设备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取得健康合格证,经卫生知识培训后,持证上岗.
二、二次供水设施设备每半年定期清洗消毒一次。
三、进行清洗消毒前应张贴清洗通知,预先通知住户和产权单位.
四、在清洗消毒时,应先关闭储水池的进出水阀门,打开排污阀,将水池中的水排除。
五、对储水池进行清理,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高压水枪对水池的顶部和四壁进行反复冲洗,清除全部藻类附着物和水管上的铁锈,然后冲洗水池底部,清理水池底部的杂物和淤泥,并打开排污阀排污。
六、水池清洗完毕后,应再用清水对池内各部位进行冲洗,将冲洗后的水排净.
七、然后对水池进行消毒,选用符合要求的消毒药剂经规范配制比例后,喷洒水池的顶部、四壁和底部,并加盖密封30分钟.
八、打开水池盖,用清水对池体进行冲洗,排净冲洗水。
九、完成上述操作后,二次供水系统可打开进水阀进水.清洗人员撤离现场前,应将设施现场清理干净,达到卫生要求,同时将储水设施密封盖、通气孔等部位密封严密,保证水质不受污染.
十、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做好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消毒记录,并委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水样检测,并将上述资料收集存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工大厦二次供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制度
1.二次供水设施配有专职管理人员,专人保管钥匙。
2.二次供水单位按规定办理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
3.直接从事供、管水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4.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消毒。
5.承担清洗消毒工作的单位必须具有有效的相关资质。
6.清洗消毒工作进行前由双方签署正规的清洗消毒合同。
7.实施清洗消毒操作的人员具有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8.完成清洗消毒工作后进行水样采集并进行卫生学检测评价,合格后清洗消毒工作完
成。
9.每年至少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一次必测项目的检测。
10.蓄水池周围10米内不得有渗水坑盒堆放的垃圾等污染源。
水箱周围2米内不应有
污水管线及污染物。
11.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水箱其检查口位置和大小要满足水箱内部清洗消毒工作的需要。
12.水箱设溢水管和泄水管,均不得与下水管道直接连通,管口加装防护网罩。
13.水箱间独立设置,房门上锁,水箱检查口加盖加锁。
14.发生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卫生行政
部门和建设部门报告。
甘肃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组工大厦
二○一三年元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