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课堂练习

五年级上册课堂练习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练习(一)(含第一至第七课)总分50分限时4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1、蘑菇生长在的地方,它由、菌褶、菌柄、等部分组成。

2、像啄木鸟、乌鸦、喜鹊这样,身体表面长有,有一对,长有的动物一般都是鸟。

3、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植物叶中的“格子”或“圆圈”一样的“小房间”,它是植物的,它们中间的绿颜色颗粒叫。

4、自然界的生物,除了动物、植物和真菌外,还有和。

二、判断:(准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计6分)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养料释放氧气的过程。

()2、人生长发育最关键的时期是青春发育期。

()3、动物、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4、用显微镜能够观测到叶绿体。

()5、细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生病,它对人没有任何益处。

()6、只有大树有年轮,小树等没有年轮。

()三、选择:(每小题3分,共计12分)1、在草原上一条简单食物链中,例如“草兔子狼”,属于生产者的是( ),消费者的是()。

①草②兔子③狼2、燕子的翅膀()适于快速飞行。

①窄而尖②宽而圆③长而窄3、下面关于森林的说法不准确的有()。

①防止水土流失②净化空气、防风固沙③浪费土地资源,减少了种植面积4、下面哪些是人们受到生物的启示下发明的?()①多镜头摄像机②汽车③电视机四、问答:(12分)1、什么是光合作用?2、年轮能够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五、实验:(10分)2、可食用的蘑菇有哪些?有毒的蘑菇有哪些?观察有毒的蘑菇,它们的外形有哪些共同特点?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课堂练习(二)(含第八至第十三课)总分50分限时40分钟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0分)1、池塘里生长的植物,茎或叶中都有,便于植物浮在水面上或通气。

2、两栖动物小时候生活在中,用呼吸,长大后在生活,用呼吸的动物。

3、鱼的主要特征有:终生生活在中,用呼吸,用游泳。

4、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组成了。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鄂教版2001

《池塘生物的相互联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池塘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研究生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教育。

二、教学内容1. 池塘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2. 池塘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如蝌蚪、蜻蜓、青蛙等。

3. 各种生物在池塘中的生存状况和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池塘进行观察和实地调查。

2. 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生物的形态和习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或简短视频,引发学生对生物相互联系的兴趣。

2. 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到池塘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生物的生存状态和行为。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池塘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蝌蚪和蜻蜓的关系、青蛙和水蛇的关系等。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让他们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

五、作业设计1. 调查报告:要求学生撰写一篇池塘生物的调查报告,介绍池塘中发现的各种生物,描述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相互关系。

2. 制作海报:要求学生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制作一份池塘生物相互联系的海报,展示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扮演池塘中的不同生物,展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生态系统运作。

六、评价标准1. 报告内容是否完整、表达是否清晰。

2. 海报设计是否美观、信息是否准确。

3. 角色扮演是否生动、呈现是否有趣。

七、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志愿活动,实地参与池塘的清理和保护。

2. 组织学生观看与池塘生态系统相关的纪录片或动画片,加深他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池塘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科学素养的提升。

第二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池塘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生态系统,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试卷

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综合试卷

科学部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植物叶中哪些象“格子”或“圆圈”一样的“小房间”就是植物的__________。

它们中间的绿颜色颗粒叫__________。

2.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________上,然后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看清标本。

3.在食物链中,_______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_________。

_________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_________4.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_________,相互_________,组成了“_________”,保持着生态平衡5. 青蛙的一生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二、选择(每空1分,共6分)1.下列属于药用真菌的是( )A、香菇B、灵芝C、银耳2. 下列对食物链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B、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遭到毁灭,其他生物也要受到影响。

C、只有四种以上的生物因食物关系联系在一起,才能叫食物链。

3. 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A、脂肪B、细胞C、叶绿体4. 青蛙捕食用(),游泳用(),呼吸用()。

A、后腿B、肺C、舌三、连线(8分)锯子鸡蛋壁虎两栖动物飞机鱼鳍蟾蜍哺乳动物船桨茅草泥鳅爬行动物薄壳结构鸟鲸鱼类四、拓展与应用(每题5分,共10分)1.做下图实验,用黑纸将一片叶的正反两面遮盖严实,然后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揭开黑纸,将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发现填写在下表中2.池塘中的生物之间,除了食物联系之外,还有哪些依存关系?品德部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俗话说:生命在于____________健康在于___________。

2、家庭出现矛盾是一种现象,关键在于如何。

3、在成长过程中,与我们相伴,也经常产生。

《创新设计》2022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创新设计》2022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3练习:第4章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 群落的结构目标导航 1.通过对池塘群落的分析,说出群落水平上争辩的问题。

2.结合资料分析和生活实例,描述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

3.通过探究试验,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一、群落水平上争辩的问题(阅读P 71)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肯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争辩的问题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阅读P 72-73) 1.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海拔高度越高,群落丰富度越低。

2.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借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阅读P 74-75)1.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 图:垂直结构,B 图:水平结构。

2.打算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 图:①植物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 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推断正误:(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2)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 ) (3)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缘由之一。

( )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5)群落强调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中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 ) (6)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 ) (7)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习题:第五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Word版含答案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3习题:第五章第1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Word版含答案

,[同学用书P75])[随堂检测]1.一个池塘中长期生活着藻类、水蚤、虾、鱼、蚌等,这个池塘可以看作是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解析:选C。

池塘中生活着各种生物,同时还包括阳光、水等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选B。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3.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解析:选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为分解者,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等)是自养型生物,为生产者,有些营寄生生活的细菌为消费者,所以①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植物中的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故③错误;蜣螂、蚯蚓等动物营腐生生活,是分解者,故④错误;消费者、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所以异养型生物并不都是消费者,⑤错误。

4.下列食物链能成立的是()A.阳光→草→兔→狐B.田鼠→蛇→山鹰C.植物→鹿→狮子→细菌D.植物→鼠→蛇→山鹰解析:选D。

食物链主要是通过捕食关系猎取食物而建立的一种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其起点为生产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A项中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中起点不是生产者;C 项中细菌属于分解者。

5.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其次养分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养分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解析:选C。

第一养分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其次养分级是初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第三养分级是次级消费者,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前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前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7课)一、填空题1、和四年级比,我的身体变化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2、使用显微镜时,要将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然后调节(反光镜和准焦螺旋),看清标本3、叶子内部的“格子”、“圆圈”、“小房间”和“小砖块”就是叶的(细胞)4、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5、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它们叫(叶绿体)6、叶绿体是(“养料生产车间”)7、在阳光的照射下,绿叶中的叶绿体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并且释放出氧气。

叶的这种作用称为(光合作用)8、由于树木木质的疏密不同和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形成了清晰的圈层纹路,这就是(年轮)9、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10、有的蘑菇能食用,有的蘑菇有毒,误食了有毒的蘑菇就会(中毒,甚至死亡)11、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12、鸟翅的大小和形状(不同),适于飞行的方式也(不同)13、树林中生活的鸟,它们各有自己的(外形特点)14、鸟的外形特点都是与树林的环境和自己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15、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16、在食物链中,植物能够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17、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18、我国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写出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19、本单元学习我收获很大,小组同学给我评了()颗星,老师给我评了()颗星,家长给我评了()颗星二、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一年来我变化不大的是(C)A、腿B、膀子C、脸型D、体重2、树木生长主要靠的是(D)A、水B、土壤C、空气D、阳光、空气和水3、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气体是(B)A、空气B、氧气C、二氧化碳气D、水蒸汽4、判断树木生长的年龄可以看(A)A、年轮B、树冠C、树身D、树根5、蘑菇是(D)A、动物B、植物C、细菌D、真菌6、荆门地区生长的蘑菇品质较好的是(C)A、平菇B、金针菇C、花菇D、茶树菇7、长大后不会飞的鸟是(A)A、鸵鸟B、鹦鹉C、八哥D、天鹅8、鸟类最喜欢吃的食物是(D)A、水稻B、小麦C、鱼D、害虫9、水稻田间的生产者是(B)A、人B、水稻C、青蛙D、鱼10、通过鸟的飞行我们可以联想到(A)A、飞机B、轮船C、汽车D、拖拉机11、荆门地区生长最广泛的树种是(C)A、衫树B、柏树C、松树D、意杨树三、问答题1、我们班在过去的两年来男生与女生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女生身高和体重比男生生长的快,平均身高女生比男生高,平均体重女生比男生重)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养料是从哪里来的?(主要是植物利用空气、水、阳光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3、同一个年轮的宽窄不同,不同年轮的宽窄、颜色不一致可能与什么有关?(与水分多少、肥料多少、温度高低、阳光是否充足有关。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生活在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组成了“池塘群落”。

池塘中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池塘群落保持着生态平衡。

13、"小生态瓶的要求:有水生动物和植物,并且它们的大小、数量要合适。

步骤:1、"准备合适的容器。

2、"装沙。

将沙洗净,放入瓶内。

(目的: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3、"加水。

最好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吃糖水。

4、"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

5、"放置动物,盖紧瓶盖。

做好的小生态瓶要摆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14、"水泥的特点:灰色、白色粉末状。

沥青的特点:黑色、颗粒状。

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不能再变回原来那种粉末状的水泥,这是一种不可逆变化过程。

沥青加热后会由固态逐渐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逆变化过程。

不可逆变化有:烧煤、铁生锈、炒菜、食物做熟颜色改变。

可逆变化:盐溶解、书结冰、雪融化、糖溶解。

15、"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高度相同时,长度越长越省力;斜面的长度相同时,斜面越矮越省力。

利用斜面省力的有:盘山公路、楼梯、螺丝钉、刀刃等。

16."、桥的分类:拱形(钢制拱桥、石拱桥、立交桥)、平桥(钢制梁桥、平板桥)、斜拉形(斜拉桥)拱桥承受力更大一些。

17、"我们要从位置、方向和速度三个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比较速度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8、"自行车上的齿轮是圆形的,每个有一圈齿,齿轮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传动的作用。

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相同点是都传递动力。

不同点都是:齿轮转动1、"方向相反2、"准确性高3、"距离近。

链条转动:1、"方向相同2准确性低3距离远。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鄂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1、我国春秋战时期有一个能工巧匠叫(鲁班),他受茅草的启示发明了第一把(锯子)。

李时珍——湖北(蕲春)人,明朝杰出的(医药学家)、(植物学家)。

他写了一部药物巨著是(《本草纲目》)。

2、人们受到动物的启示,发明了哪些物品?答:①鸟——→飞机②蝙蝠——→雷达③鸡蛋——→薄壳结构的建筑④鱼鳍——→船桨⑤苍耳——→狼牙棒和粘扣⑥荷叶——→雨伞⑦蒲公英——→降落伞⑧壁虎——→吸盘3、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形成像链环一样的关系,称为(食物链)。

在这个链条中,(植物)能制造自己需要的营养物质,叫做(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生产者制造的营养物质,叫做(消费者)。

4、你能举例说出几条食物链吗?并指出其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答:①庄稼——→害虫——→青蛙——→蛇——→鹰②虾——→鱼——→鲨鱼③庄稼——→田鼠——→猫头鹰④粮食——→老鼠——→猫⑤树——→蝉——→黄雀⑥草——→羊——→狼——→人5、自然界中的生物,主要分哪五大物种?写出各自的代表物。

答①动物——②植物——③真菌——有:蘑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物④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⑤病毒——主要有:“非典”冠状病毒(SARS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艾滋病病毒等6、细菌和病毒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

直到(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细菌;(电子显微镜)发明后才能观察到病毒。

7、下面的鸟翅,各有什么特点?鹰——翅膀长而宽,适于在空中翱翔。

鸽——长而窄,适于长途滑翔。

啄木鸟——翅膀宽而圆,适于空中停留,短程快速飞翔。

燕——翅膀窄而尖,适于快速飞行。

8、蘑菇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它属于(真菌)。

9、请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请写出它的身体特征。

再写出如何使用的步骤。

10、什么叫叶绿体?光合作用是怎样进行的?答:①叶的细胞中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些绿色的颗粒叫做叶绿体,叶绿体就是“养料生产车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里的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生活在池塘里的所有生物,组成了“池塘群落”。

池塘中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池塘群落保持着生态平衡。

13、小生态瓶的要求:有水生动物和植物,并且它们的大小、数量要合适。

步骤:1、准备合适的容器。

2、装沙。

将沙洗净,放入瓶内。

(目的: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3、加水。

最好加没有污染的河水或吃糖水。

4、栽种适量的水生植物。

5、放置动物,盖紧瓶盖。

做好的小生态瓶要摆放在便于观察、光照充足但又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14、水泥的特点:灰色、白色粉末状。

沥青的特点:黑色、颗粒状。

水泥加水干燥后,变成了坚硬的块状,不能再变回原来那种粉末状的水泥,这是一种不可逆变化过程。

沥青加热后会由固态逐渐变成液态,冷却后,又变回原来的状态,这是一种可逆变化过程。

不可逆变化有:烧煤、铁生锈、炒菜、食物做熟颜色改变。

可逆变化:盐溶解、书结冰、雪融化、糖溶解。

15、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高度相同时,长度越长越省力;斜面的长度相同时,斜面越矮越省力。

利用斜面省力的有:盘山公路、楼梯、螺丝钉、刀刃等。

16.、桥的分类:拱形(钢制拱桥、石拱桥、立交桥)、平桥(钢制梁桥、平板桥)、斜拉形(斜拉桥)拱桥承受力更大一些。

17、我们要从位置、方向和速度三个方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比较速度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2、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8、自行车上的齿轮是圆形的,每个有一圈齿,齿轮在自行车的运动中起传动的作用。

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相同点是都传递动力。

不同点都是:齿轮转动1、方向相反2、准确性高3、距离近。

链条转动:1、方向相同2准确性低3距离远。

齿轮带动齿轮转,方向相反,大齿轮转得慢,小齿轮转得快。

我们研究过的杠杆、斜面、滑轮、齿轮等都是简单机械。

19、常见的农作物有:水稻、棉花、萝卜、高粱、小麦、油菜、大白菜、马铃薯、芝麻、玉米、莲、花生、苎麻。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

水稻种子在28摄氏度左右萌发快而且发芽整齐,秧苗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

江汉平原一般在4月10日前后播种水稻。

冬小麦是一种耐寒、适宜低温季节生长的农作物。

冬小麦种子发芽要求空气充足,水分适宜,温度为15摄氏度至20摄氏度。

江汉平原一般在10月下旬播种冬小麦。

棉花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适宜生长在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里,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地温是25℃~30℃。

玉米也是喜温好光的农作物,多在春天播种,播种时要求水分含量足,通气条件好,气温不低于8℃。

花生是一种喜温、耐旱、喜光的农作物,发芽期适宜地温25℃~35℃,开花期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